刘备的日常(校对)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006

  “还是我……”雏鸟一紧,已胜券在握。
  挥挥洒洒的尿完,担心的事儿,一直没有发生。
  万幸!
  万什么幸啊……
  你也不看看自己才多大,好吗?
  临了还抖了抖,这才把雏鸟送入巢中。
  “……多谢。”事已至此,小胖子无话可说。哎,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手无扶鸡之力?
  “对了,你上次说复爵,我问过,可行。”替小胖子整理好衣襟,女刺客又道:“家父认识一些宫中的朋友。”
  “阉党?”小胖子脱口而出。
  女刺客却噗嗤一笑:“就你牙尖嘴利。宦官便是宦官,非要叫什么阉党。”
  “反正都一样。”小胖子这才反应过来,阉党不是当下的叫法。这个称呼应搁在明朝。
  “只是你年岁太小。若想复爵,需重金贿赂……”
  卖官鬻爵已经开始了吗?
  话说,卖官鬻爵真可谓历史悠久。并非汉朝所创。
  最早能追溯到秦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四年,“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就是说,百姓每缴纳千石粮食,可以授予一级爵位,朝廷借卖爵赈灾。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外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朝廷决定缴纳钱粮者可以获得官爵或赎罪。秦汉以后,如若出现财政危机,一些王朝也会通过卖官鬻爵创收。
  只是不知一个亭侯,作价几何?
  “此事不急。”小胖子还不想这么早站队。枪打出头鸟。麒麟儿的名号已不胫而走。再搞出什么幺蛾子,只怕麻烦更多!在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他自己和母亲前,这些都先不谈!
  早晚必复爵。或早或晚,不着急了。
  见他心意已决,女刺客也不勉强:“如此,我先回。你好好养伤。”
  “不送。”清风拂来,茅房只剩他一人。
  艰难伸脚,得,踏板又不着劲。
  “又欠我一缸清水啊啊啊……”
  延熹十年六月,改元永康元年。
  满身血痂褪尽的小胖子,终能下床。仿佛蟒蛇蜕皮,浑身上下,竟没留一丝伤疤。要说古人这些失传的‘技艺’,确是高妙。
  “来。”昨日方好,今日本想偷个懒,不料却被把小胖子家视如己家的公孙氏,一早就堵在了榻前。阔剑细剑,一右一左,摆放在榻边。
  双手持握,油然而生的气势,竟让号称剑绝的公孙氏也不由得美眸一亮。
  “来!”一声低喝,右手剑呼啸劈出!
  正在厨房忙碌的母亲,闻声一笑。不由哼起歌儿来……
  在这个英杰辈出的时代,背负着整个宗族命运的麒麟儿,断然偷不得一丝懒。
  更别说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日程排的要多满,有多满。
  背书识字,拉弓练剑。早晚还要骑马遛个弯。隔三差五,总要吃些奇怪的器官。
  每每想来,和女刺客的茅房夜话,是难得只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啊!
  唯一的好消息是,张小胖也已无恙。
  吸食了整颗金熊胆的张家小胖,龙行虎步,声如洪钟。通体黑到发亮。
  嗓子都亮劈了。
  唯一的遗憾是,再也不愿吃奶了。
第025章
张家谢礼
  中门大开。
  一辆马车徐徐而入。停稳后,赶车的张翁扶着张小胖的食母,含笑下了马车。
  张小胖和他爹没来。
  宾主落座,锦衣妇人双手奉上礼单。
  马蹄金饼十块,上等麻钢一锭,长乐明光锦一匹(四丈),白蹢封狶皮一张。
  我去……
  一颗熊胆这么值钱?
  等等,白蹢封狶是何物?
  与刘备并排跪坐在母亲身侧的公孙氏,小声说道:“《淮南子》有云,封豨修蛇,蚕食上国。封狶,又名封豕。白蹢者,白蹄也。《诗经》上也说:‘有豕白蹢,烝涉波矣。’说的就是白蹢封狶。”
  原来就是白蹄大野猪啊……
  小胖子顿时了然。
  等等,为何把一张白蹄大野猪皮,列在最后?
  见小胖子还没醒悟,公孙氏又小声道:“白蹢狶皮,世间珍宝。以此为甲,刀枪不入!”
  “……”小胖子的眼神说明一切。有没有水火不侵?
  这根本就不科学好吗。
  怎么说呢,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反常则妖的变色野兽,还是很有感觉的。什么白老虎,白狮子,白犀牛,诸如此类。
  野猪大都是黑的。出了一个白蹄,顿时身价暴涨。被传的神乎其神……
  等等!
  三叔不是行家吗?
  此中关窍,一问便知!
  送走张小胖的食母,刘备急忙请来三叔刘武。
  别说,三叔的眼神,很能说明其中关窍!
  原来,狩猎之人皆知,野林中最不好惹的就是野猪。其次是狗熊,再次是虎豹,最次是豺狼。
  野猪不好惹的地方在于,它没事就找松树蹭痒。粘了一身松油,松油又沾砂石,久而久之,砂石深嵌皮毛,浑然一体。野猪皮就变成了一副天然铠甲,刀枪不入。
  “需一箭中目,由目入脑,方能射杀。”三叔比划着自己的眼睛。那头大狗熊就是三叔从眼睛射杀的吧。
  小胖子急忙将白蹢封狶皮放到廊前,迎光细观。果见皮内嵌满了砂石!
  金饼和锦缎不稀罕。上等的麻钢也还好。关键是这张白蹢封狶皮,实在是太过珍贵。
  想必是张屠家压箱底的宝贝。
  话说他们家世代为屠,保不齐从哪弄到了这张白野猪皮。
  麻钢交给三叔,打一把趁手的剑。野猪皮嘛……不着急。
  现在做了,以后就不能穿了。等身形长成,再觅良匠不迟。
  按照双手过膝的正常尺寸,不吃太多桑葚的话,应该能长到八尺吧?
  小胖子对自己的身材,还是很有信心的。也不看少爷几岁就能骑高头大马。
  公孙氏似要在家中常住。母亲也已首肯。关于这件事情,母亲大人乾纲独断,并未问家中唯一男丁,刘小胖的意见。
  算了,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偌大的家业,前后两进的院子,屋舍又多空置。母子二人多居于前堂。如今前院有个号称剑绝的公孙氏常住,老宅邸的安全顿时提高了不老少。
  至于后院嘛……
  保佑那些个胆肥的蟊贼,翻墙入院时不冷不丁撞见顺路来蹭个茅房的女刺客。
  要杀要剐,还是一剑刺死?
  每每想到这儿,刘小胖顿时就安逸了。
  芒种后三天,小麦开始收割。这个时代,虽食五谷,主要作物还是小麦和水稻。北地光种小麦。今年风调雨顺,罕见大熟。这些年,风雨飘摇的大汉朝,内乱不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