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2006

  张飞重重擂拳,满脸都在替二哥欣喜。刘备亦与有荣焉。
  “有道是香车美女,宝马英雄。”贵霜使者抚掌赞叹:“煌煌天汉,足见一斑。足见一斑!”
  南匈奴王亦赞叹:“君侯义弟乃真英雄也!”
  贵霜使者这便命人取来马证,交于刘备。
  “谢贵使成全。”刘备笑着点头。
  “岂敢岂敢。”贵霜使者肃容回礼。
  无功不受禄。
  刘备冲史涣耳语数句。史涣这便带人回府,抬来内装千枚马蹄金饼的钱箱,交给贵霜使者。千金买千里马。正当适宜。
  使者大喜。连连称谢,命人收下不提。
  “大哥。”绕场数圈,关羽翻身下马,赶来相会。
  见他先前在马背上下翻腾,颇为惊险。不知可曾受伤。刘备这便问道:“可有闪失?”
  “未有闪失。”关羽答道。
  刘备松了口气,遂笑言:“此马便依主簿所言,取名赤菟。”
  关羽抱拳道:“喏!”
  先把两位义弟遣回。携贾诩与南匈奴王、贵霜使者再谈西域诸事。待天色已晚,起身回府。
  发不发兵,且看陛下与朝中诸公,如何决断。
  辅汉将军府中诸事,皆转交给贾诩。七婢只管刘备衣食起居,诸如此类。
  黄駥、赤菟、白蹄乌。三匹千里马各霸槽头,关羽和张飞整日泡在演武场,乐此不疲。刘备在京城少有朋友。除了时不时登门的小师弟刘晔,也就出去拜见恩师,或者在殖货里附近转转。
  风雪渐大。没有暖柜的屋舍,颇为寒冷。好在锅炉房及时建好。只需陶水管就位,便可改造地下水网。州、郡的上计吏,已齐聚洛阳。就等着正月旦会。
  皇帝陛下忙于两座新园的修建,还有年末诸多典礼,无暇他顾。黄门令左丰常伴陛下身侧,亦无法抽身。倒是那位小黄门时有往来,为刘备传话。
  随着第一批陶水管运抵铺设,殖货里的大修宣告开始。周围邻里皆有欢颜。
  改造前,刘备已告知洛阳令。临乡侯自费重修殖货里水网道路,官府亦乐见其成。洛阳令周异时常赶来巡视,督促施工。一来二往,便与刘备熟络。有一五六岁独子,常伴其父身侧。刘备见此子甚是机敏,这便问其名。
  答曰:周瑜。
  刘备有短暂的失神。正想着该如何募为己用。小周瑜已蹦跳着离开。
  刘备先是一愣,跟着洒然一笑。
  周郎尚小。
  刘晔倒和小周瑜甚是投缘。两人年纪相差不大,又皆为王佐之才。想必应有很多共同语言才是。两人交好,刘备自当乐见其成。又一想,要不要把周瑜引荐给恩师,破例收入门墙?
  嗯,可行。
  事不宜迟。这便亲赴恩师府中,备说来由。
  恩师这便找刘晔询问。刘晔如实答来。皆如刘备所言。
  恩师居住的建阳里,与洛阳县治不远。且周异与恩师乃是同僚,早已相识。无需投上拜帖,听闻恩师来访,周异急忙出府相迎。两人相谈甚欢。席间,恩师问起周瑜。小周瑜有问必有所答。思路清晰,口齿伶俐。家学渊源,恩师甚喜。
  恩师素来清白。朝野皆有重名。
  周异又岂能不,闻弦歌而知雅意?这便让周瑜拜在恩师门下,研习经书兵法不提。
  听闻此消息,刘备不禁长长松了口气。话说,待长成。周郎究竟投归何处,虽无可知晓。但刘备却已占先手。
  徐徐图之。
  待中庭建好,刘备便与七婢搬入主楼。主楼仿照楼桑老宅。一层为堂,二层为卧。三层书楼。不像楼桑人多地窄。洛阳城郭宅邸,主楼多三层。前后两重。占地亦广,重檐阔长。气象森严。
  每隔三五日,便有临乡信函送到。
  除去两位家丞上报的公文,还有母亲、三位夫人的手书。家中内外诸情,娓娓道来,可稍解相思。
  公孙氏年后便将生产。十月怀胎,愈发显怀。珠光月华,倦意深沉。不能久坐,亦少漫步。副伏罗氏亦是如此。还有反应最为剧烈的乌莲。家中侍医日夜陪护,断不能有失。
  日子如流水,岁末悄然而至。
第017章
正月旦会
  天还未亮,刘备便被绾儿姐唤醒。沐浴梳洗,穿戴朝服。
  朝服,又称“具服”。是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服。样式是‘衣裳制’(上衣下裳,汉服四大基本形制:衣裳制、深衣制、袍服制、襦裙制)。先秦以皮弁、玄端为朝服,皆以十五升夏布为之,即二尺二寸幅内含一千二百缕的苎麻布。西汉朝服承秦制,亦为玄色,只在领袖部分缘以绛边。
  东汉明帝永平二年,依据周代冠服之制,并参酌秦制,制定了冕服、佩、绶和朝服等一系列制度。其朱衣朝服,遂成后世典范。
  时下朝服包括梁冠、赤罗衣、白纱中单、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
  如此隆重的礼服,刘备少有穿着。今被七婢合力披穿上身,端镜一照。满满汉风汉仪。
  刘备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剑眉星目,龙鼻悬胆。举手投足,利落洒脱。昂然丈夫,文武双全。七婢眸如春水,渐生波澜。如此人杰,自幼相伴长大,如何能不珍爱。
  好在,黄门令左丰,遣小黄门赶来领路。让初入宫廷的刘备松了口气。
  所乘车马亦来自禁中。左右伴驾皆帝国虎贲。小黄门时常往来传话,早已相熟。饶是如此,见一身朝服的临乡侯走出府门时,亦不禁心生折服。
  如此人物。果然是天家麒麟子。
  这便躬身上前,掀开垂帘。刘备登车入内。徐荣、程普、史涣三将,各领精骑绣衣吏,高举火把,从旁护佑。
  能参加正月旦会,殖货里左邻右里皆与有荣焉。这便纷纷中门大开,携娇妻美妾立于阶前,为临乡侯送行。一路碎步随行的小黄门亦面露喜气。
  出里道,入御道。路上车马众多,人马嘶鸣。两旁骑卫皆高举火把,连成长龙。此时入城,皆是参与正月旦会。绵延无尽的车队,亦是大汉气象。
  由上东门入城,车马尤其多。前面还有洒水车,正加紧清扫街道。
  车速不快。一路小跑的小黄门,终能歇一口气。
  北宫前御道。车辆排队停靠路边,一身朝服的大汉官员,纷纷下车。手持朝笏(cháo
hù),相互见礼,三三两两,向宫门走去。
  北宫经历代先王增修加建,如今已是一座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宫殿群。四面辟有宫门,和南宫一样以四方之神相称。即南为朱雀门,北为玄武门,东为苍龙门,西为白虎门。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殿有温錺殿、安福殿、和欢殿、德阳殿、宣明殿、平洪殿。宫殿雄伟,门阙高峻,气势磅礴。另在中轴线两侧,还有殿观近二十座。
  其中最为恢弘的便是德阳殿。离洛阳四十三里的偃师城,尤可望见德阳殿及朱雀阙,郁郁与天相连。
  东汉大赋,李尤《德阳殿》:“开三阶而参会,错金银于两楹;入青阳而窥总章。历户牖之所经。……周阁迥匝,峻楼临门。嵯峨概云,青锁禁门;廊庑翼翼……”《后汉书》亦有:“(德阳殿)周旋容万人。陛高二丈,皆文石作坛,激沼水于殿下,画屋朱梁,玉阶金柱,刻缕作宫掖之好,厕以青翁翠。”
  可见德阳殿有多宏伟。
  无需学百官宫外下车,刘备车驾一路驶入宫中,就近下车。小黄门一直陪行在刘备左右。带他抄近路,穿左掖门,抵达德阳殿。
  正月旦会,乃是一场开年盛会。人来人往,场面空前。其中汉胡相伴,乡音互杂。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此时,陛下与文武百官尚未出现。
  聚拢在大殿周围的,多是赶来朝贡的蛮、貊、胡、羌使节,郡、国上计吏,还有与会的宗室诸刘。
  立在殿前中阶,指挥一众小黄门安排朝贺队伍依次入列的,可不正是黄门令左丰。
  实在是挤不进去。小黄门只得踮着脚尖,远远的呼唤。
  左丰闻声抬头,一眼便看见了鹤立鸡群的临乡侯其人。
  好一个‘人中刘备’。
  这便低声嘱咐身边亲随,在禁中卫士的护佑下,穿过人流,赶来与刘备相会。
  正欲伏地行礼,却被刘备一把托起:“有劳少令。”
  “君侯哪里话。奴婢恨不能插翅飞出宫去与君侯相会。无奈诸事繁杂,着实难以抽身。还望君侯勿怪。”
  刘备笑答:“无妨。你我何须如此客气。正事要紧。”
  “如此,奴婢去去便回。”左丰行礼后,退步转身,分人流自去。
  难怪会如此混乱。除了往来朝堂,按兵不动的上计吏,和多次参会的宗室诸刘。最乱了便是蛮、貊、胡、羌使节。藩属汉庭的南匈奴、三郡乌桓还好。远道而来的蛮、貊、胡、羌,尤其是西域使团,甚是嘈杂。左丰倒是面色如常,不疾不徐。年纪虽轻,却身居要职。堪称位高权重,在内官中已是佼佼。
  在黄门令的调度下,乱哄哄的人群,终于开始分流。
  “周旋容万人,陛高二丈。”
  此句的意思是说,德阳殿周围可容纳万人。而并非是说殿内能容万人。
  于是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