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2006

  曹操闻言猛抬头,眼中似有精光闪过。
  袁术这便倒酒:“喝酒喝酒。说这些朝廷大事作甚?与我等太过遥远。”
  说到酒,刘备这便问道:“先前公路言道,‘孟陀以菖蒲酒一斛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不知这菖蒲酒,究竟有何神奇?”
  原来。时下,菖蒲酒确实珍贵无比。
  《后汉书》有载:“孟陀,字伯良,以菖蒲酒一斛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
  《争类统编》亦有:“美酒菖蒲香两汉,一斛价抵五品官”之说。
  说起这些轶事,袁术知之甚多。
  这便答道:“菖蒲酒之所以珍贵,乃因其采用当地特产‘九节菖蒲’这种名贵药材。九节菖蒲长于历山之巅,素有‘无志者难以求取’之说。采集仅限于小满前后十天。过早,菖蒲浆不足,质差;过迟,菖蒲蒲苗枯萎,难寻。酿造菖蒲酒的水,亦是历山脚下舜帝泉。据说此泉乃是帝舜亲手开凿。常饮能医诸病,延年益寿。
  菖蒲酒的选料和酿造,亦非同寻常。出酒则是在每日凌晨鸡鸣之前,酿出之酒需及时密封,存入地下,数年之后,方可饮用。”
  “原来如此。”刘备明白了:“菖蒲酒乃是药酒。”
  “然也。”袁术欣然点头:“能益寿延年,岂能不贵?”
  刘备深受启发。药酒其实不难。以华佗的能力,用松泉酿辅以各种珍稀药材,调配出几种延年益寿的药酒,想必不是难事。
  回府后便去信临乡,让医令华佗试调药酒。
  习练击鞠,后院便有场地。
  让人将兵器尽数搬开,清空场地。火把高举,与两位义弟苦练球技不提。
  翌日,何皇后亲随中常侍郭胜,一大早便登门。
  说,乃是受皇后所遣,特来问候。
  刘备岂能不知何后心意。这便商定日期,三日后入宫觐见何后。
  送走郭常侍,贾诩言道:索要献礼是其一,为其兄何进笼络助力是其二。
  想必刘备菟园赴宴,已传入何后之耳。与世家豪门不同。何后出身屠户,且又是改嫁。朝中根基尚浅。刘备乃汉室宗亲,天下知名。且陛下亦多赏识。此时不笼络,以为助力,更待何时?
  诸如火玉华胜、金丝毛毯、狐嗉大氅、毳裘锦褥、鸡鸣华枕,琉璃香露。自不可少。何后出身屠家,必然重利。贾诩又道:或可再奉百枚马蹄金饼。
  刘备摇头道:“先前在马市一掷千金。如今入宫献礼却只出百金,必授人口实。不出则已,若出则不可少于千金。”
  贾诩亦摇头:“若厚此薄彼,两位太后那里,又该如何着想?”
  刘备笑道:“所以,此去与两位太后一般无二,便可。”
  贾诩点头道:“主公明见。”
  安息回马箭术,要比刘备想的简单。
  因为马镫。
  刘备所有的骑兵,皆配有高桥马鞍和双马镫。比起没有马镫的安息弓骑兵,需要保持在马背上的平衡极为困难不同。龙虎骑兵掌握起来,要简单的多。即便双手脱缰,还有马镫可助平衡。
  改良后的二石反曲角端弓,配合破甲箭,三百步内,能穿透两层铁甲。
  实在是太强悍。
  角端弓,本身便是复合弓。再加反曲,威力倍增。
  无需刘备下令。
  以板楯黄弩为首,临乡所有强弩,皆尝试改造成反曲弓臂。刘备又命人在曲臂弩上加装千里镜,用于瞄准。千里镜制作成本极为昂贵。加上曲臂弩乃由百炼精钢,不惜工本锻造而成。造型类似后世军用弩的六石‘追魂弩’,绞盘上弦,棘轮弩机,配合特制飞虻弩箭,百步内能透三层重甲。百发百中,中者必死。专为绣衣吏所备。
第045章
入园面后
  白天往来菟园,习练击鞠。回府后,亦挑灯夜练。
  三日匆匆而过。
  今日要入宫觐见何后。一大早,七色婢便服侍刘备洗漱梳理,换穿朝服。御赐车驾刚入上东门,便有郭常侍亲随小黄门,守候传话。言道,临乡侯无需入宫,且转去濯龙园。
  皇后这几日一直在濯龙园游玩。
  濯龙园,为皇家禁苑。位于洛阳城西北隅,近北宫。今汉初时,为皇后养蚕娱乐之处,内建织室。张衡《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芙蓉复水,秋兰被涯;渚戏跃鱼,渊伏游龟。”
  桓帝时扩建,引谷水入园池,开溪流,造瀑布,架桥梁,并埋建繁密的地下管网,供园中下水之用。园林景色益臻幽美。“濯龙望如海,河桥渡似雷”。足见此园以水景取胜。桓帝经常在此吹笙,举办吹奏会。
  此园亦有典故。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
  “车水马龙”,便从中简化而来。
  小黄门引路,车驾转往濯龙园。
  入园下车。郭常侍已赶来相迎。
  “老奴拜见君侯。”跪地行大礼。
  “老大人快快请起。”刘备上前搀扶。
  “君侯且随老奴来。”郭常侍躬身引路。
  见中常侍一路引向水边,刘备这便问道:“皇后何在?”
  “皇后在对岸濯龙桥上。”中常侍答道。
  刘备举目眺望,果见南岸有一座长廊,飞架在碧波之上。宛如游龙出水,蔚为壮观。
  再看周围滨水楼阁,水天一色。绿树掩映,繁花盛锦。果然是人间仙境。北岸有一条曲廊直通南岸龙桥。跨水穿行时,刘备不禁感叹:“若有一舫,泛舟湖上。坐看碧波如镜,鸳鸟成群。岂非妙哉。”
  郭常侍这便赔笑道:“君侯说的是。奈何陛下惧水。少时喜登高楼,如今连楼阁亦不上啦。”
  “哦?”刘备这便点头:“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善保龙体,也是人之常情。”
  郭常侍一声长叹,再无言语。
  圣心难料,时阴时晴。
  龙桥上起重楼。居高远望,满园春色,尽收眼底。
  刘备抬头看时,忽觉楼上有人窥视。细细去寻,却又不见人影。
  这便收拾心情,随郭常侍,拾阶而上。抵达临渊阁外。
  郭常侍请刘备稍待,自入阁通禀。
  不久,又出阁将刘备引入。
  阁中内垂珠帘。帘后坐榻端坐一人,乃是当今何皇后。
  刘备这便伏地叩拜:“臣,刘备。叩见皇后。”
  “免礼,赐座。”声音甚是清丽。
  宫女取来坐席,刘备双手接过。后退数步,置于身前。再迈步登席,正襟危坐。
  “礼单我已命人收下,临乡侯有心了。”
  “臣,不敢。”刘备再拜。
  “都说临乡侯灵秀天成,乃天家麒麟。今日一见,果人如其名。”
  “臣,惭愧。”刘备三拜。
  “之所以在此地与君侯相见。便是想省下诸多的宫中礼节。吾家与君家相若。皆起于微末。此地亦无旁人,君侯无需太过拘束。”
  “臣,谢皇后。”刘备这便稍稍落座。
  “日前家兄设宴,满朝文武应者寥寥,唯有君侯亲临,撑起场面。我替家兄谢过。”
  “臣……”‘不敢’二字尚未出口,想着皇后先前‘无需拘束’之言,刘备转而言道:“大匠乃是豪杰。正与刘备对路。与臣连喝三杯,面不改色。如此人物,自当结交。”
  “说得好。”皇后欣然一笑:“家兄亦是个利落人。君侯可多多走动。”
  “臣,遵命。”
  “听闻君侯年前娶妻,如今快要得子。”
  “正是。临盆在即,臣……”说到发妻,刘备语气一柔:“臣只需想起,便坐立难安。”
  “此乃女子头等大事。我也是过来人,其中滋味,苦乐自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