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2006

  张飞却撇嘴道:“天子的洛阳港,比大哥的南港可差了十万八千里。南港排建轨路,舫车可直入货舱。何须雇佣牛车。”
  关羽笑道:“大哥称麒麟,天下知名。岂是此等凡夫俗子可比。”
  “二哥说的极是。”张飞这便纵马上前,往来飞驰,呵斥四处张望的车夫,整理队伍不提。关羽亦纵马跟上。
  十艘千石大船,船吊往来摆臂,钩索上下滑动,齐齐卸货,宛如机关巨物的场景。当真震撼。
  随船而来的临乡官吏,这便呈上货单,赶来复命。
  刘备将货单递给主簿贾诩。这便冲随船官吏笑问:“诸君辛苦。路上可一切安好?”
  “回禀主公。河道初开,一马平川。一路风平浪静。”官吏躬身答道。
  “如此甚好。”刘备欣然点头。
  “主公,各位大人。下官身兼繁务,不敢久留。且容我告退。”小吏举止有度,甚有官节。
  “君且自便。”刘备笑道。
  见这位不知名的南港小吏,进退有节。曹操不禁赞叹:“君臣有道。方能进退有节。”
  “然也。”袁绍亦点头:“玄德能有今日之势,绝非侥幸使然。”
  很快一排牛车便吊装完毕。随船的南港小吏,各自分工。依次清点牛车载货,让车夫逐个画押。这便排队驶往殖货里,金水小市。沿途还有龙虎营护佑,断不会出错。
  随船而来的,除去船夫舟子,学坛士子。还有从临乡各城刘备自家商肆,抽调的主事。主事将入住金水小市,管理各家名产商肆。
  又过不久。长水校尉袁术,亦领麾下骑兵赶来从旁协助。
  袁长水之名,谁人不晓。有他在场,自能震慑宵小。冲刘备抱拳行礼,这便往来绕行,驱散围观人群。
  曹操瞥了眼刘备手中货单竹简,随口问道:“且不知此批名产作价几何?”
  刘备笑答:“随船运来督亢粳米三千石,肉酱千瓨(xiáng),鱼酱千甔(dān),锦垫、香肠、兰熏火腿、翠玉琼浆,火玉华胜、金丝毛毯、狐嗉大氅、毳裘锦褥、鸡鸣华枕,琉璃香露,不一而足。或可售千万。”
  “……”曹操、袁绍的表情已说明一切。
  “万石名产,可够一年所售?”袁绍又问。
  刘备笑着摇头:“未可知也。”
  正如吕不韦所问。吕父所答。种田十倍利,行商百倍利。
  若论万石临乡名产的成本,或许不到十万钱。尤其是诸如火玉华胜、金丝毛毯、极品寝垫、狐嗉大氅、毳裘锦褥、鸡鸣华枕、翠玉琼浆、琉璃香露,这些奢侈品的利润。实在是太暴利。
  卖三千石督亢粳米的获利,还不及卖一匣,五十瓶琉璃香露!
  然而。既是名产,自当全部贩来。再说,曲高和寡。越高级的奢侈品,越是应者寥寥。反倒是大众化的一般货品,能迅速聚拢人气。金水小市,深入殖货里。虽临近民众已把昔日臭气熏天的殖货里,改称流芳里。可洛阳大部分的民众还未知晓。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若无人气,何来交口称赞。没有交口称赞,如何能一传十,十传百,广而告之。
  说到广而告之……
  刘备心中一动,这便计上心来。
  万石名产,往来转运,颇为费时费力。
  刘备作为临乡之主,自当亲临现场。一众临乡官吏亦是亲力亲为。好在港口在郭内。只需入港,便不会被挡在郭门之外,进出无门。
  奈何夜晚宵禁。好在刘备已事先告知洛阳令周异,又有长水营将士沿途护送。洛阳东部尉亦未赶来盘查。车队举火夜行,终将万石名产运送卸装完毕。
  随船官吏已细致勘验,并无差错。
  上下皆松了口气。刘备让主簿贾诩,先引一众随船官吏去胡姬酒肆小酌。
  又等随船士子,皆乘车抵达马市,入住胡姬酒肆。安顿好守船的船夫,舟子。
  再等史涣来报,女道和诸母,亦乔装入住胡姬酒肆。
  刘备终能长出一口气。这便收拾心情,与袁绍、曹操、袁术等人,赶往酒肆小聚。
第055章
莫不如此
  将军府并无府丞,或府令。于是主簿贾诩变成了主事之人。金水小市大小诸情,皆要先向他禀报。贾诩大才,管理将军府实在是小用。看似凌乱的账目,经他手一过,便条条清明。
  这便看出竹简的好处。将卷卷账目悉数拆开,分门别类重新编缀,条条数目,自当一目了然。
  若一条竹片上记有多条目录也无妨。转录到相同目录,再用刀刮去。亦是方便。时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读书人及文官等常随身携带刀、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文官便被称作“刀笔吏”。
  忙碌了一天的临乡官吏和学坛学子,纷纷入住后楼精舍。喝到酩酊大醉的袁绍、曹操,袁术,亦被酒保合力抬入一间精舍安眠。和徐荣、程普等人拼酒到大醉的两位义弟,亦被徐荣、程普扛回后院歇息。
  马市虽已闭门。刘备却能从覆道回府。登临酒肆角楼,换穿安息舞娘装扮的女道和诸母,已等候多时。安息装自带面纱。正好用来遮掩容貌。
  “见过姐姐、诸母。”亦喝到微醺的刘备,目不斜视,微笑行礼。
  “有劳小弟。”女道隔着面纱,眸若朗星。
  重回帝都,诸母既谨小慎微,又难掩兴奋:“此地不宜久留,速回府中。”
  “喏。”刘备这便领二人穿越覆道,进入将军府后院。
  酒肆胡姬日日经覆道,往来于酒肆和将军府。邻里皆知。自不会有人怀疑。且覆道四面遮蔽。若不开窗,无人可窥探。一路相伴入中庭,登上二楼内室,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帝都不比临乡。除了这座将军府,难有安全之地。
  无奈将军府主楼只有三重。三楼乃是书楼,二楼寝居,一楼大堂自然住不得。
  嫣儿姐这便言道:“内室已收拾干净,两位便请在内室安居。”
  “多谢嫣公子。”女道致谢。
  “跟我来。”嫣儿姐前面引路,女道和诸母紧随其后。
  重修府邸时,刘备特意将二层寝楼重新设计。内室深藏。并借助上下层高,暗藏隔层。别说藏匿女道和诸母二人,便是再来数人亦能容身。安顿好一切,滴酒未沾的史涣廊下禀报,府内府外,并无眼线细作。
  刘备这才心安。
  梳洗更衣,与七位小姐姐同室而眠。
  一觉到天明。
  史涣又来报,主簿天不亮便赶往金水潭。安排调度,准备洛阳小市开张事宜。
  刘备欣然点头。
  身旁的绾儿姐披衣起身,端来清水洗漱更衣。
  七位小姐姐,早已定下名分。日常起居,也不避嫌。然刘备家教甚严,自幼相伴又颇多敬重。未有无礼之举。
  临行前母亲亦叮嘱。要举止有度,进退得体。七姐妹断不能以小妾之流,恣意妄为。
  只是春深日暖,单衣薄透。香肌赛雪,点点樱红。还能忍耐多久。小姐姐们亦多期待。
  唉——
  曹节怎还没有消息传来。
  金水小市。
  刘备赶到时,围绕金水潭的诸家商肆,正堆积货品,设置柜台。临乡各城来的管事也起了个大早,忙于清点货物,招募人手。肆内佣工皆从本地招募。单单两千余户的殖货里,便足够所需。刘备年前独出巨资,修复殖货里下水管网。殖货里皆交口称赞。感其恩义,里人这便纷纷应募。不出一个上午,所需人手便可募齐。
  “主公。”贾诩闻讯赶来。
  “文和辛苦了。”刘备笑道。
  “此等琐事,何谈辛苦。”贾诩感叹道:“今日方知,主公家资丰厚,远超王侯。”
  “米粮财货,乃是为政之本。”刘备言道:“古人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谚又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说的都是一个理。只有吃饱饭,社稷才能安定。否则人心思乱,盗贼蜂起。进而战乱不断,群雄并起,终至天下大乱。”
  贾诩深以为然:“主公所言极是。奈何这天下,却有人越发吃不饱饭。”
  刘备轻轻点头:“我自幼种田养士,直至今日才算有小成。然若要让天下人皆吃饱饭,穷尽此生亦不可能。除非……”
  “除非,天下有变。”贾诩低声言道。
  刘备目光复杂的看着自己的主簿:“文和天纵奇才,能得文和辅佐,乃是备之荣幸。”
  贾诩笑揖行礼:“能得明主,亦是诩之大幸!”
  刘备伸手将他托起:“且看京都洛阳之行,又能积攒多少人力财力。”
  贾诩抬头看了眼刘备,这便言道:“诩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