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2006

  劲力奔冲。
  徐晃去势被阻,阎行刀势亦尽。
  这便双双站定。
  一番厮杀,直看的众人荡气回肠,血脉喷张。
  先前为阎行捏一把汗的长安父老,欢呼震天,群情激奋。
  能力敌徐晃,天下少有!
  大帐之内。
  刘备放下手中书卷,侧耳倾听,这便笑道:“豪杰来也。”
  徐晃看了眼被锯出一个豁口的手斧,目光如炬。杀气腾腾。
  而一番缠斗酒醒大半的阎行,亦锐气尽起,锋芒毕露。
  “来!”阎行挥刀扑上。
  徐晃亦举斧相迎。
  先前多是互相试探,各留余地。第二回合,上来便全力相搏。
  你来我往,刀斧相击。各有险情,又各持杀招。
  十合、三十合、五十合、一百合。
  看的众人如痴如醉。哪还有心思去数战至几合!
  先前还想留力。待战到正酣,皆抛去脑后。刀光匹练,斧影重重。
  惊心动魄,风云变色。刀斧黏身,险象环生。众皆侧目,不敢直视!
  眼看便要出人命。忽听一声沉喝:“收手!”
  刀光斧影中,但见一柄长刀如游龙直入。
  咣——
  光芒乍起。人影倏分。
  正是关羽手持偃月刀,为二人解势。
  待掩目众人,再能视物。
  只见。徐晃、阎行二人,隔空互望。呼如白练,势若山崩。皆一时人杰。
  原来。众人看得入迷,竟不知何时临乡侯已出帐。
  “拜见君侯。”人群轰然下拜。
  徐晃、阎行,亦抱拳行礼。
  刘备欣然问道:“场中何人?”
  “金城阎行。”
  刘备笑赞:“雍凉亦有人雄!”
  阎行再拜。
  “旗下钱货,君且自取。三日后,备在此恭候大驾。”刘备竟长揖及地。
  “诺!”阎行这便直身,走向大旗。试了试,收刀背后,双手各揽一钱箱,健步而去。
  人群轰然叫好。
  整个长安城更是一片沸腾。终有雍凉男儿入选!
  多日愁眉,一朝得舒。金城阎行,名动西京。
  话说。刘备如何能不知阎行!
  傲气、武艺,人才、相貌,皆不输锦马超之人。若不是跟了韩遂,又岂能困守西凉一地!
  觅得良将,心中甚美。刘备正欲收兵。抬眼却又见一人,正分开人群,健步走向场中。已有人认出,正是先前围观多日的豪杰之一。
  徐晃连战两场,下去休息。
  藏霸提刀入场。
  “华县臧霸。”
  “西平麴义。”
第109章
麴氏先登
  围观群众,喜不自禁。欢呼雀跃,一扫多日晦气。
  连输十余天,今日竟有两位雍凉好男儿联袂过关。如何能不欣喜若狂。许多人更是喜极而泣。相约三五好友,不醉不归。
  刘备更是喜上加喜。比起淹没于历史长河中的金城阎行,西平麴义和他的八百先登死士,不要太有名。
  界桥一战,大败白马义从。一举奠定了袁绍河北霸主之地位。
  因居功自傲,功高震主,为袁绍所忌,后借故杀之,并其众。
  这便是典型的庸主与能臣的故事。麴义再傲,能傲得过关羽吗。再者说,如今归于刘备帐下。主公身侧,猛将如云,谋臣如雨。麴义,又如何能再傲得起来。
  当然,这也看人。天生刘三墩,英雄了得。麴义率众来投,正当其时。自当忠心耿耿,别无二心。
  结果也不出刘备所料。与臧霸大战百合。双方你来我往,不分胜负。二弟关羽再为二人拆招解式。
  无需战胜,打和便能入选。
  麴义跪地请愿。言道:此次还有数位同族兄弟前来应招,不忍丢弃。问能否一同入选。
  有何不可!
  必是八百先登死士。
  麴义大喜,这便引来相见。
  麴义之后,又有麴演、麴光、麴英,皆英雄少年。
  与阎行一样,取钱箱自回。安排好家中诸事,三日后大营相见。临行前,刘备又再三叮嘱。族中若还有好手,尽可领来。
  麴氏兄弟这便搬取足量钱箱,领命而归。
  连战两场,天色已晚。刘备这便叫停比武,围观人群亦各自散去。今日竟有数人入选,长安父老俱欢颜。闾里巷陌,议论纷纷。酒垆上下,皆欢声笑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金城阎行,西平麴义,一战扬名。与之一战的徐晃、臧霸,亦名动西京。而神龙见首不见尾,为二人拆招的关羽,亦有重名落地。
  中军大帐。两位义弟,长史府主簿李儒、府曹段煨、张猛,门客徐晃,绣衣吏臧霸,齐聚一堂。
  听史涣派出的绣衣斥候,细说河西走廊诸情。
  秃发鲜卑,来去如风。劫掠成性。每有所出,必有所中。所劫商队,皆是往来西域商道的豪商巨贾。所劫货物更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然而却有一个共同点:贵。
  另外一个共同点便是:商队上下一干人等,尽数掠走。但遇反抗,便尽数杀之。不留一个活口。主簿李儒比对了凉州刺史府吏送来的劫案卷宗。发现劫掠地点,亦飘忽不定,毫无规律可循。
  只有一个可能。商队中有他们的内鬼。
  那么问题来了,秃发鲜卑又是如何在每一支商队中安插内鬼的呢?
  “不知也无妨。”主簿李儒微微一笑:“正可行引蛇出洞之计。”
  “主簿欲暗度陈仓否?”刘备笑问。
  “知我者,主公也。”李儒笑赞。
  刘备又转问段煨:“事情安排如何?”
  段煨答曰:“一切皆已安排妥当,只等主公号令。”
  刘备大喜:“善。诸将且依令行事!”
  “喏!”
  刘备停留长安,已有十数日。雍凉皆知。且募兵极为不顺,更是妇孺亦尽知。消息又岂能瞒过附近羌人、鲜卑。
  听闻临乡侯刘备率三百余人疏通西域,鲜卑各部皆如临大敌。便是雍凉羌人亦知刘备赫赫凶名,不在段太尉之下。故而近日颇为乖巧。皆夹紧尾巴,小心做人。刘备一日未走,周围羌人便不敢轻举妄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