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8/2006

  刘备下马上前。急忙扶住一位踉跄倒地的皓首老者。关羽亦上前抱起一个无力行走的孩童。张飞索性连带妇人和怀中幼子,一同背起。
  急急忙赶来的李儒,张了张嘴。又暗自把“小心有诈”四字,吞入腹中。
  这群百姓,饥饿多日。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还能行刺。
  饶是如此,李儒亦不敢怠慢。命人速速唤来史涣等绣衣吏,清扫战场,甄别人群。切莫暗藏刺客奸细。
  能在此时仍想到人心丑恶。君侯这一亿钱,值了。
  徐荣、程普二将随后赶来。
  转移民众速度加快。
  可先在鲜卑营地暂住。待有了力气,再重返家园。
  剩下五十辆机关车随后抵达,便在障城外空地,建起营地。名叫安康的儒生,跪地仰首。冲天空喃喃低语。不多时,已泪流满面。
  多日水米未进,切记暴饮暴食。先喝一碗米粥,慢慢调理机能。再逐渐增餐,恢复气力。
  许多襁褓中的婴儿无奶下肚。刘备又命人牵来有乳的牛羊,暂用牛羊奶喂养。
  忙忙碌碌,待安排好诸事的李儒走进兵车营地,只见刘备正怀抱着个婴儿,用麦秸滴着羊奶小心喂养。
  “主公。”
  “坐。”刘备轻轻言道。生怕打扰了怀中正拼命吮吸羊乳的婴儿。
  见碗中羊奶将尽,李儒正欲添奶,却被刘备阻止:“不可多食。”
  李儒这便放下奶壶。
  静待刘备喂完奶,将婴儿交给安氏姐妹抱出帐外。李儒这便言道:“主公。秃发鲜卑已灭。可行‘将计就计’也。”
  刘备笑道:“我已秘信长安。告知凉州刺史、京兆尹等人诸事详情。又去信洛阳、临乡。文和、宪和、州平,自当依计行事。”
  贾诩的能力,李儒自然放心。两位家丞亦名声在外。且临乡一地还有诸多良才,齐心合力,自当百无一疏。
  思前想后,似无不妥。李儒终于放心:“敢问主公,我等又当如何?”
  刘备笑答:“就地扎营,静观其变。”
  李儒又道:“肩水金关内外,定要严守。弱水沿岸,亦需广布斥候。且皆披鲜卑皮袍。若遇可疑人等,不由分说,皆掠走为质。待回营后细细盘问,再做定夺。”
  刘备点头:“善。”
  秃发鲜卑欲久占此地。故未大肆破坏。居延县内民居多完好。只需修复城门,清理尸骸。便可入住。刘备将战死鲜卑皆火葬。骨灰撒入大漠。
  却把拓跋诘汾与其叔父拓跋侩的头颅硝制,装匣。又让绣衣吏细细记录战功。以备来日论功行赏。
  论功,两位义弟,当居首功。
  一个腰斩拓跋诘汾,一个刺死拓跋侩。
  剩下诸将,皆有功绩傍身。皆大欢喜。
  鲜卑和乌桓等,皆属东胡。风俗相近。皆以最强大的部落大人的姓氏为姓。皆以部落大人惟命是从。刘备又手握大单于权杖。秃发鲜卑自是真心降服。再说,有关羽、张飞两位万人敌,日日巡视军营。便有些许不服,又岂敢生出二心!
  徐晃、臧霸各领五百并州狼骑。日日操练,杀声震天。军曲候终于不再是光杆司令。
  名叫安康的儒生,暂代居延县令一职。安排渐已恢复生机的乡亲父老,陆续入住县城。清扫家园,重启生活。
  四千小月氏骑兵,一时半刻无法返回。鲜卑乱军亦需笼络,令其归心。刘备也无需返回长安。这便安心扎营绿洲,日夜操练。以求早日开枝散叶。
  十余日后。居家养病的凉州刺史周洪,翻身下床,竟不药而愈。
  或者说,刘备送来的密信,便是灵丹妙药,药到病除。
  周洪逐字逐句,细细看过。多日郁结,一朝得释。
  他这病,有一多半是吓出来的啊。
  只是信中临乡侯所求,又该如何决断?
  周洪惊喜之后,又陷忧思。
  周夫人送来汤药。见夫君竟绕行病榻,行走如风。不禁大喜过望。近身却见夫君愁眉紧锁,急忙相问。
  周洪叹了口气,便将心中忧虑向发妻吐露。
  夫人言道:“临乡侯乃一时人杰。所思所想,皆异于常人。非我等可轻易揣摩。既如此,何不问问府中另一人杰?”
  “夫人言之有理!”周洪大喜:“来人,速把赵娥请来。”
第123章
坐观风云
  “贱妾拜见使君。”须臾,赵娥便在书房与周洪相见。
  “快请起。”周洪伸手虚扶。
  赵娥虽久居府中,行事却甚是恭谨。始终呼周洪为使君。
  而刘备一见面便称周洪为‘大人’,非论官秩,乃是对前辈长者的敬称。《后汉书·苏章传》:“祖父纯,字桓公……三辅号为‘大人’。”“大人,长老之称,言尊事之也。”
  若论官秩。刘备官不高,爵却显。列候位次在三公之上。且又是私人场合,先向周洪行礼,口称‘大人’,便是不论官秩,乃论年龄长短。以示尊敬。
  时下鲜卑、乌桓等,亦称部族首领为“大人”。对高位者,如:世家豪右、宫闱近侍、王公贵族等,皆可称“大人”。比如蔡邕就在上疏中称程璜为“程大人”。刘备亦称呼曹节等人为“老大人”。
  “大人”亦可指德行高尚、志趣高远之人。对父母叔伯等长辈,亦可称“大人”。
  所以。时下“大人”有多种含义,切不可拘泥。要据上下文语意,自行领会。
  待赵娥端坐,周洪这便开门见山:“且不知庞夫人对临乡侯如何相看?”
  赵娥答曰:“乃世之英雄。”
  周洪又问:“不瞒庞夫人。今日老夫收到君侯亲笔手书。苦思许久,字里行间,却仍有许多不明之处。庞夫人可否与我解惑。”
  赵娥不疑有他:“劳使君与贱妾一观。”
  周洪这便将刘备手书,交给赵娥。
  赵娥细细看过,不禁眸生异彩:“若依计行事,使君无忧矣!”
  大病再愈一半。周洪大喜:“果真如此?”
  “千真万确。”又将信中关键,细细读来。赵娥不禁叹道:“世人皆以为君侯身在长安大营,却不料早已兵进河西。十数日前又屠灭鲜卑秃发部于肩水金关下。今又让使君调长安虎牙大营,佯装西进。乃是一计也!依贱妾所料,君侯必是看出鲜卑与诸羌勾连,大乱将起。乃行诱敌之策。一旦虎牙大营调离长安,羌人必兴兵抄掠三辅。羌人精锐尽出,家中只剩老幼。若……请取地图一观!”
  周洪这便将大汉山川图从案上递来。
  赵娥细细看过,便往南匈奴王庭,美稷县一点:“若引匈奴南下,反抄羌人老巢。羌人必乱!”
  一切皆如周洪所想。
  关键是此处:“羌人得知家眷被匈奴所掠,自当折返救援。双方必有一场血战。兵祸一起,后果难以预计。若羌患未平,匈奴又起。那时,该如何收场?”
  赵娥点了点头。这也是她未曾想通的:“事关机密,君侯未能细说。又或担心走漏风声,故而未将整盘谋划悉数道出。此情有可原。依贱妾所闻,君侯少年时曾孤军北上。夜袭王庭,险斩大单于檀石槐于账下。所料之精准,行动之利落。世间罕见。今又出奇谋,乃为解三辅羌患!使君当鼎力相助。事成则功过相抵,满门无忧也。”看了周洪一眼,赵娥又道:“事若不成,亦尽力而为,问心无愧。且君侯与陛下对赌一亿。想必,陛下亦不会怪罪君侯拳拳为国之心。”
  话已至此,周洪又岂能还不醒悟:“如此,老夫且与君侯并肩同路!”
  赵娥再拜告退。
  不愧是烈女。赵娥言外之意,周洪又岂能不知。
  只需与临乡侯同一阵线。即便事败,陛下不过是罚钱一亿。临乡侯为人仗义,又岂能让周洪背锅!
  关键是,凉州局势糜烂。若仍无作为,事后必难辞其咎。今有临乡侯雪中送炭,周洪还不有所为,更当何时!
  这便起身更衣,连夜赶往京兆尹府邸,又去虎牙都尉府。一问方知,二人皆已收到临乡侯密信。细说得失。三人一拍即合,这便暗中策划不提。
  虎牙营拱卫长安,无诏不离。
  刘备早已六百里加急,传书主簿贾诩。托黄门令左丰联络司隶校尉,尚书令等一众官吏。诏令虎牙都尉暂时迁往河西大营驻屯。
  与此同时,临乡两位家丞亦密信南匈奴单于。安排剩下事宜。
  此次目标,乃三辅诸羌。
  西凉羌乱并不在计划之内。依主簿李儒所言。一旦目标达成,可保三辅十年平安。
  至于西凉诸羌,刘备亦有谋划。
  不急。
  饭要一口一口吃。反贼一个一个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