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0/2006

  李儒点头道:“儒若非亲眼得见,主公与关张二将军,一骑当千之英姿。断不敢行此计!龟兹虎踞西域诸国正中,背靠白山,面临荒漠,乃丝路要冲。若降服龟兹,则能震慑周围蕞(zuì)尔小国,再令其坚壁清野,不与鲜卑往来。如此,只需在几处绿洲埋伏重兵,鲜卑无根之萍,岂能长久。”
  被横断南北的天山山脉所阻。乞伏部拖家带口,无法西进。且天山背后乃是强国乌孙,必不能容鲜卑乱入。正如李儒所言,只需降服龟兹,震慑西域诸国,恢复大汉煌煌天威,令一盘散沙的西域诸国齐心合力,鲜卑乞伏部无法获粮草接济,必不长久。那时,只需在数个大绿洲、河流周围,广布斥候,乞伏部必定会泄露踪迹。
  这和在走兽引水之地设伏,行守株待兔,是一个道理。
  茫茫大漠,足够拖家带口数万人所需的水源,屈指可数。鲜卑在西域诸国若得不到补给,只能去绿洲放牧引水。那时,再夜袭王帐,斩杀乞伏部头领,对刘备来说,实在是易如反掌!
  问题是,如何才能一举降服龟兹。
  前汉宣帝时,因龟兹先王杀校尉赖丹(扜弥国太子,初为龟兹国人质,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还军经扜弥时,闻太子赖丹质于龟兹,派人责问龟兹王,并将赖丹带至长安,后赖丹被汉庭委以重任,返回西域领护屯田。),长罗侯常惠合五万人攻龟兹。在任龟兹王绛宾立即归降。后,绛宾求取解忧公主与乌孙王翁归靡长女弟史为妻,与弟史一同入朝觐见汉皇,回国后大力推行汉化。
  绛宾死后,其子丞德自称汉皇外孙,龟兹与汉朝交往愈发密切。
  今汉永元三年(91年),龟兹再次归顺汉朝。汉以班超为都护,立都护府于龟兹它乾城。后因战乱,西域都护撤回。终汉之世,龟兹叛服不常。
  典型的骑墙做派。
  与主簿、众将商议计策时,刘备忽想到一人。白卓。
  多年前,龟兹老王去世。龟兹王裔白卓,卷入王位争夺暴乱。遂领心腹护卫远赴汉庭,本欲请救兵复国。恰逢西羌作乱,丝路不通长安。这便假佣兵之名,随商队沿关外一路辗转东进,历时数月抵达中原。后又听闻少君侯刘备建蕃邸互市,这便与所护送胡商一起,来到楼桑。
  不知,白卓可否一用?
  见天色已晚,刘备这便罢议。入后室休息。
  这几日,七位小姐姐竟不似先前那般痴缠。
  一问方知,临乡医令华大夫来信言道:人之元阳,如天地之精。万物萌生,皆有天时地利与人和。瓜熟方能蒂落。日日索取,精元未及成熟,皆不堪大用。需令主公刘备养精蓄锐,精益求精,方能精力充沛,一蹴而就。最好以三日为限。不可操之过切,操之过急,操之过猛。
  总之,徐徐操之。
  又送来助孕调理药剂,让七姐妹按时服用不提。
  刘备深以为然。深入浅出,鞭辟入里,仍屡试不中,必有缘由。又好言安慰七位小姐姐,开枝散叶无需太过心急。有些事,水到渠成,悉听天命。
  命里有时终须有,无需强求。
第138章
故技重施
  主簿李儒的上策,便是让刘备长驱直入。攻占龟兹国都——延城。
  延城“周围五六里,其城三重,王宫壮丽,焕若神居,外城与长安城等。室屋壮丽,钸以琅毰金玉。”
  再面斥龟兹王,晓以利害。龟兹王白氏,本就是汉庭所立。何须利刃加颈,只说见到西域长史当面,必然归服。
  一旦龟兹降服,周围小国势必望风而降。重归汉庭怀抱。如此,再行坚壁清野,苦无补给的乞伏部鲜卑,只能到绿洲取水放牧,日久必露行踪。到那时,再一战定之。丝路可通,刘备功成得返。
  问题是。从肩水金关到龟兹延城,有四千三百余里。
  如此长的行军路程,如何能不被龟兹发现?
  一旦被龟兹发现,龟缩城池,坚壁清野。刘备引奇兵远道而来,并无攻城诸器,如何能一战破之。久之,必粮尽退兵。此次挟威而来,定要一战功成。否则威势尽毁,西域诸国必更加轻慢。再想收服,只会难上加难。
  唯一可行办法。便如长安时,伪装成丝绸商队,走北线,正好穿过龟兹国境。悄无声息兵临城下,再一战而就。此计成矣。
  念及此处,刘备便唤来府曹段煨,密问:“先前茂陵富商,今何在?”
  段煨答曰:“已随商队返回长安。”
  茂陵富商,亦是段太尉军中嫡系。曾任军中小吏,祖籍便是茂陵。后回乡经商。段太尉钱财多经由他之手,分发给各地伤残老卒。丝绸商队平安抵达敦煌,众皆获利甚丰。恰逢秃发鲜卑被灭,这便先行返乡。
  “如此,甚是可惜。”刘备本想故技重施,借商队掩护,一路西行。神鬼不知的抵达龟兹城下。
  段煨心领神会:“主公可是想故技重施,假扮商队,偷袭龟兹?”
  “然也。”刘备笑答。
  “待我去打听一二,看能否重组商队。”
  “定要暗中操办,切勿走漏风声。”刘备急忙叮嘱。
  “喏!”段煨这便离去。
  三日休养生精,今才过两日。晚间无事,刘备这便挑灯夜读。苦思破敌良策。长夜无眠,绾儿姐亦从内室走出,陪侍左右。见刘备眉头紧锁,这便试言道:“夫君所忧,可为奇袭龟兹?”
  “不瞒夫人,正愁如何神鬼不知的行军四千余里。”
  绾儿姐笑道:“安氏姐妹,或可为夫君解忧。”
  “哦?”刘备一愣,这便问道:“安氏姐妹何在?”
  绾儿姐这便将安若素、安若水、安若梦、安若尘,四姐妹从内室唤出。
  “主人恕罪。奴婢无意间听到与段府曹密谈,这便想起一人。或能为主人一用。”安若素伏地请罪。
  “且起来说话。”刘备轻轻点头:“军中大事,听到亦无妨。却不可私自外传。否则必军法处置。”安氏姐妹,乃是贴身女婢。听到些许帐内之言,亦是平常。只需守口如瓶,便可无事。
  “奴婢知晓。”四人这便起身。
  绾儿姐笑道:“且将此人,与夫君细细道来。”
  “此人乃我故国安息人氏。名玄。为丝路有名酒商。洛阳马市胡姬酒肆所售美酒,皆是托他从西域贩来。安玄在敦煌有肆。或可借他之名,前往龟兹。”
  刘备大喜:“此人能否信赖?”
  “此人与先主人(酒家安氏)关系莫逆。听闻亦是安息王室。主公不妨将他唤来,当面一观。”安若素言道。
  “如此甚好。”刘备欣然笑道:“此事若成,当计尔等一功!”
  刘备不知道的是。
  安玄,亦是青史留名的人物。乃是继安世高之后,又一位在中原弘扬佛法的西域译经家。
  安玄:安息商人,汉代译经家。灵帝末年来洛阳经商,渐谙汉语,常与沙门讲论佛教。以有功受封号“骑都尉”,世称“都尉玄”。后与严佛调共译《法镜经》。
  话说。因功受封“骑都尉”。是不是正因助刘备奇袭龟兹啊……
  这真是,刚想瞌睡便有人送来鸡鸣枕啊!
  刘备密令史涣引一队绣衣吏,护送安氏姐妹前往敦煌边市,寻商人安玄。
  又请来主簿李儒,细说详情。
  李儒亦大喜过望。言道,若借西域商队掩护,此去必一战功成!
  三日后,守卫来报。有一车队,正沿居延塞南下,直奔肩水金关而来。
  刘备登高取千里镜远望。正是临乡机关车队!
  “戏掾史来也!”
  关门大开,刘备领众将出关相迎。
  遥见主公旗帜,戏志才急忙下车,赶来相见。
  “戏贤,拜见主公。”
  “速速免礼。”刘备笑着扶起:“戏掾史亦一路辛苦。大帐已备酒宴,为掾史接风洗尘,且与我同行。”
  “主公先请。”戏志才急忙撤步。
  “掾史先请。”刘备谦让。
  倒是主簿李儒笑道:“何不与我等同行?”
  “此言大善。”刘备哈哈一笑。
  刘备执其手,与众人簇拥而行。先送戏志才回帐洗漱更衣。再来大帐相见。
  话说,正因经常洗漱更衣,脱鞋入室才无异味。且与胡人喜穿皮靴不同,汉人着足衣,穿布鞋,又勤洗漱,更足衣,居家常穿木屐,故并不臭脚。切记,切记。
  刘备初来时,见母亲每晚睡前,皆要细细擦洗地板。才能令每天起居,罗袜无尘。便是后世家家皆有木地板,也无法做到母亲的精致。
  以小见大。大汉风仪,令人生畏。
  不信,换一双白袜,在家中走一圈试试看?
  袜底是不是很快便会乌黑一片。即便到了两千年后,我们依然没能活出大汉的简约与精致。
  古人足衣多用白布。想想看,若地板蒙尘,一路走来该有多尴尬。
  大帐乃十二辆增强型‘营房马车’,呈‘田’字型拼装而成。人多便显地窄,却胜在紧凑。
  主臣落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