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2006

  “谢府君法外开恩。老朽等惭愧!”老卒泪流满面,纷纷拜伏在地。
  示意老卒和马贼首领先行退下,刘备这便升帐点兵。
  “麴英。”
  “卑下在。”
  “命你领本部人马,日夜兼程,赶往柳中城,将此信面呈李主簿。万勿有失。”
  “喏!”
  “麴光。”
  “卑下在。”
  “你亦领本部人马,日夜兼程,赶往玉门关,将此信面呈居延属国都尉。不得有误。”
  “喏!”
  “麴义。”
  “末将在。”
  “将本部人马,与安玄一并领商队前往龟兹。沿途诈称在渠犁城被马贼所掠,财货丢失大半。求入延城辟祸。”
  “喏!”
  刘备最后看向两位义弟:“二弟、三弟,且与我同行。”
  “喏!”
  出帐,天空已露白。
  目送安玄、麴义带商队出城。营中只剩刘备一行。
  一千一百辆兵车重新扎营。渠犁城门由绣衣吏把守。只进不出。又令数百马贼入营,交由两位义弟代为操练,或可为奇兵一用。
  五日后,刘备领兵出城,奔赴龟兹王庭。
  “(渠犁城)至龟兹五百八十里。”
  刘备让商队先行五日,又谨守城门,只进不出。便是为防渠犁城内细作,或是马贼奸细,偷往龟兹通风报信。数百马贼除去渠犁城汉人后裔,还有百余西域诸胡。不可不防。
  亦无需担心马贼叛逃。妻儿老小皆在渠犁城中。先前不知,今既已知曾为马贼。家中父母多心存不耻。得府君网开一面,自当戴罪立功。岂能再失信。若如此,还有何面目再见家中父老。再说,府君割头进侯,人尽皆知。若再反复无常,家中老小有多少颗脑袋够府君去砍!
  兵车呼啸出城。史涣领一百绣衣吏守护左右。人马具装,气象一新的马贼,前方开路。
  途中忽见前锋散乱。便有数骑冲出,作势欲逃。
  却被马贼首领领兵团团围住,乱刀砍杀。
  此后再无人马脱逃。
  刘备欣然点头。知耻而后勇,军心可用。
  戏志才笑道,全家老小身系一人。如何能不慎重。
  千辆兵车入夜扎营。半夜又听惨叫。
  清晨出帐一看。只见数十颗血淋淋的胡人脑袋,已高悬在大旗杆下。
  皆被追魂弩一箭毙命。
  马贼首领入帐请罪。却被刘备好言宽慰。又说,只需降服龟兹,便可为渠犁城都尉。麾下皆可领食军俸。
  马贼首领大喜而出。
  车队不紧不慢。打出三足踆乌和赤鹿焰角旗帜。沿途牧人纷纷避让。亦有斥候,往来窥探。遥见刘备旗帜,皆惊恐而归。
  龟兹王城风声鹤唳。城外牧民驱赶大群牛羊,涌入城中。裹挟人马车辆拥堵在城门处,一时混乱不堪。
  龟兹王庭将信将疑。先前不是言之凿凿,西域长史远在高昌大兴屯田么?如何能率兵潜行,直抵王城!
  还没等争论出结果。不料又有斥候来报。言,囤于高昌壁的一千并州狼骑,已披星戴月,日夜兼行,占据乌垒城!
  “乌垒,户一十,口千二百,胜兵三百。城都尉、驿长各一人。与都护府同治。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
  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此设西域都护府。后都护府数次迁徙。今汉撤都护,改为长史府。
  龟兹王庭,方寸大乱。急忙传语周围属国,请求支援。
  岂料周围诸国皆龟缩不动。逼急,便有邻国遣使来告。言,不日前居延属国都尉领四千小月氏骑兵,出玉门,直抵渠犁城。
  南北夹攻。目的便是龟兹!
第146章
有恃无恐
  龟兹王都延城,“周围五六里,其城三重。”
  此刻。城外正聚集着长达十里,等待入城的队伍。队伍正中,多是往来各城邦的本地游商,两侧则挤满了白花花的羊群。本就拥挤不堪。牧羊人仍见缝插针,在外围不断驱赶羊群。所有人马牛羊,皆抱着同一个目的,快点挤进城去。
  城内马市。
  已提前入城的安玄,正与一名龟兹官员用胡语寒暄。若不是得他相助,商队也不会如此快速的通关入城,抢先占据一块颇为宽敞的空地。
  当然,一个沉甸甸的钱袋亦是不可少的谢礼。
  装扮成佣兵的麴义,正打量着身前高耸的内城。
  内城之内,还有王城。此城三重。皆夯土版筑,外城墙每隔二十丈,还设一座马面。城外环绕绿水,又设虎落,易守难攻。
  “军候。”送走龟兹市官,安玄这便赶过来。
  “东家。”麴义名义上受安玄所雇。
  “内城不得入。”安玄先前与官员交涉许久,便是想入内城。
  “无妨。”麴义微微一笑:“临来时主公言道,只需破了外城,此战易耳。”
  “哦?”安玄心中一动:“可因护城河?”
  “然也。”麴义这便麻利的搭建帐篷:“我等先到,主公还需数日。即来则安,先养精蓄锐,再战不迟。”
  “有理。”安玄欣然点头。这便吆喝众人圈建营地,安心扎营不提。
  安玄之所以能顺利入城。除了行走丝路,乃是安息豪商,人尽皆知外。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刘备和一千一百辆兵车的及时脱离。入城前。商队车马被龟兹兵士逐一查看。确定所装皆是货物,这才挥手放行。但凡有一辆机关兵车在列,便会露出马脚。那时,警报一起。城门口淤满车马羊群,急切间大军又如何能冲杀入城。
  “(龟兹)王宫壮丽,焕若神居。”
  “其王头系彩带,垂之于后,坐金师子床。”
  抱病在床的龟兹老王,被侍者合力抬上王宫大殿。
  “拜见大王。”一身汉式朝服的胡人,正正经经的行汉礼。此种景象,西域诸国,许只有龟兹得见。
  话说。前汉时,有龟兹王绛宾,醉心炎汉文化。后娶乌孙昆弥(乌孙首领称“昆弥”)翁归靡和汉解忧公主之长女,弟史为妻。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绛宾携弟史入朝朝贺。绛宾受印赐绶,弟史封公主。宣帝又赏赐车骑、珍宝,并留住长安一年方归。
  绛宾归国后,“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
  西域诸国皆讥笑。曰:“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意思是说。好好的胡人不做,偏要学汉家礼。沐猴而冠,照猫画虎。弄了个非驴非马的杂种出来。
  然龟兹王却不为所动。将汉家风仪次代传承,今已深入人心。绛宾死后,其子丞德即位,自称汉外孙。
  正因龟兹不遗余力推行汉化。故能被历代西域都护或长史所倚重。班长史才说:“欲得西域,毕先得龟兹。”
  “众卿免礼。”老王挣扎着坐起。
  “启奏大王。斥候飞马来报:汉,辅汉将军,西域长史,临乡侯车驾,已入龟兹国境。”上首一人,躬身说道:“正往国都而来。”
  “是战是降,众卿以为如何?”老王沉咳数声,气喘吁吁的问道。
  话音未落,便有一人出列:“启奏大王。我乃大汉藩属,本是一家。何来战,又何来降?待长史来时,便焚香于道,出迎十里。民众载歌载舞,亦不失藩国之礼。”
  “辅国侯此言差矣。”又有一人出列:“自大汉撤都护,设长史,与我西域,已三通三绝。乌孙之北、葱岭以西,再无降汉者。今有乞伏猛虎,伏于身后。若开城降汉,一旦大汉撤兵,四绝西域。那时,我等孤立无援,又如何能挡虎患临头,在诸国中独善其身?”
  “安国侯此言大善。”便有第三人出列:“不妨谨守城池,且看长史如何应对。他若先攻,我等只需谨守。亦不会落人口实。”
  “临乡侯天下知名。强如鲜卑檀石槐控弦十万,亦被一战而溃。又在肩水金关下一骑当千。阵斩秃发部新老两位大人。收拢鲜卑虎贲八千。又得一千狼骑,近再得四千小月氏义从骑。兵精将猛,挟威而来,我小国寡民,如何能挡?”第四人紧跟出列。
  “击胡侯言之有理。大王不可不察。”辅国侯这便行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