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2006

  刘备亦是过来人。见阎行借酒消愁,又岂能不知。
  嗯。班师回朝时不妨去金城转个圈,当面问问韩约。
  绾儿姐掀帐而出,正遇主簿和掾史前来探望伤患。
  两人肃容行礼。
  绾儿姐这便回礼。
  恭送绾夫人远去,两位肱股重臣这才直身。
  戏志才叹道:“主公身侧皆奇女子。”
  李儒亦点头:“阎行乃不世之虎臣。英雄桀骜。此后当尽数归心,甘为主公驱策。”
  此举并非美人计。若是小人,自当浮想联翩,试图苟且。然英雄,则满怀敬重,心存大意,别无私情。
  对于绾儿姐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心系刘备,又如何能容得下旁人。不要多想。
  中军大帐。
  良医正为黛儿姐诊脉。这几日,黛儿姐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又颇为倦怠。征兆如此明显,刘备岂能不知。待战事一了,这便命军中良医前来诊脉。
  须臾,良医拭去额头汗珠,跪伏在地:“恭喜主公,贺喜主公,黛夫人有喜。”
  “哇哈哈哈……”刘备仰天大笑,神采飞扬。举手投足,颇多得意洋洋。
  黛儿姐更是惊喜莫名。本以为少时喝下禁药,终生无孕。岂料上天垂怜,今日终得偿所愿。
  七位小姐姐感同身受。
  据说心情紧张,亦会影响受孕。如今有黛儿姐为证,禁药之说,不攻自破。心情涣然冰释,再无顾忌。
  当然。或也与华大夫送来的药剂有关。
  总之,为刘家开枝散叶,七位小姐姐皆身体力行,义不容辞啊。
  见中军大帐人来人往。主公刘备不时大笑,义弟,家臣,诸将皆有欢颜。正在帐后洗漱的安氏姐妹,亦满心欢喜。
  见小妹安若尘,正盯着一串红似飞霞,晶莹剔透的红马脑(玛瑙)珠串出神。
  身旁的安若梦俏脸微红,这便低声言道:“小妹非礼勿视。”
  “咦?”安若尘这才反应过来:“三姐说什么?”
  “我说,非礼勿视。”安若梦又低声言道。
  “此物……”安若尘不知所以:“不过是一串‘遏湿摩揭婆’,有何失礼?”
  虽四周无人。然大姐安若素开口时,却仍满脸霞飞:“此串珠属嫣夫人。乃主人另辟蹊径时所用之物也!”
  略作思量,这便幡然醒悟。
  难怪七位如夫人皆有一串与名同色的玛瑙珠串。
  说起来,安氏四姐妹和七位小姐姐的出身,多有相似。酒家安氏悉心调教,乃马市胡姬酒肆四大头牌舞姬。在洛阳颇有艳名。酒家安氏在世时,宾客盈门,日进斗金。四姐妹功不可没。欲向酒家安氏重资赎买者,络绎不绝。然无论价高几何,安氏皆婉拒。
  安氏曾对四姐妹言道,千金易得,情义无价。
  若有一天。你们姐妹心甘情愿为一人,牵肠挂肚,纵死不悔。无论身家,不取金银,便嫁了吧。
  这句话,先是明白了前一句。最近,又明白了后一句。此中关窍,便在一个‘嫁’字。
  千金赎来只为妾,又岂是情深所致。
  主人为娶七如夫人,不惧虎穴龙潭,亲身涉险。舍钱亿万,只求七人姓氏出身,了结前尘往事。
  如此磊落丈夫,又岂是凡夫俗子可比。
  此珠串,你我姐妹,是否也先行预备……
  心念至此,不觉羞涩难当。
  再抬头,忽见主人正立在帐前,冲四姐妹远远招手。
  英姿勃发,偏偏年少。
  心头撞鹿,这可如何是好。
第153章
经营西域
  与临乡家书同日抵达的,还有一封公函。两位家丞已将临乡一地,能记起丈夫名字、特征的鲜卑秃发部妇人名册,整理完毕。其中上计令陈逸等人,出力甚伟。
  得益于大汉完备而详尽的编户齐民制度。不仅让银行业的出现成为可能,亦为搜寻秃发族人提供了最大便利。
  统计下来,竟有三千余户。
  除去战死的一千余秃发王骑,余下精骑皆被刘备收归帐下。许能有两千余精骑,可与家人团聚。
  至于那些已另组新家的秃发部妇人,亦无需再去打扰。
  一千狼骑,刘备定要尽数带回。剩下鲜卑精骑,刘备正苦思安置之法。
  若驻守西域。何人来统领数千虎狼之士,不令纵虎归山,重新为害。刘备苦思无解。想来想去,除了手握大单于权杖的自己,无人可驾驭这支拓跋别部。
  送安玄继续西行,前往大宛,刘备这便命龟兹开仓运粮,输往柳中、高昌、乌垒等地,无需再从肩水金关和玉门关千里运粮。府曹段煨、张猛,屯田效果显著。数万军民屯守柳中至高昌沿线。不出数年,足可安居。
  且距车师前国(部)王都交河城,亦不远。自从刘备平定龟兹,车师国王已遣使柳中,归顺汉庭。车师前国与车师后国一同恪守车师古道,位置十分重要。北匈奴就曾穿过车师古道,将时任戍己校尉关宠,困于柳中。
  车师前国重归汉庭,意义重大。想必用不了多久,车师后国、山北十国,亦会遣使来降。只需再拔除乞伏部鲜卑,西域便再无外部威胁。此时,高车十二部正忙于整合草原残余各部,尚未能将势力延伸至此。且与汉庭保持和睦,不会轻启战事。
  此乃经营西域最佳时机。
  “(龟兹)东至都护所乌垒城三百五十里。”
  “乌垒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犁。”
  作为曾经的都护所,乌垒上接高昌壁,距龟兹、渠犁皆三百里。轻骑一日可达。绿洲水草丰茂,极为适合屯守。将都护所设在此城,自然极富战略眼光。此城必要有一支骑军驻守。
  “自伊吾北通车师前部高昌壁千二百里,自高昌壁北通后部金满城五百里。此其西域之门户也,故戊己校尉更互屯焉。”
  连接高昌壁与肩水金关的伊吾,乃宜禾都尉屯田之处。位置亦十分重要。依刘备所想,张猛和段煨中一人,或可为宜禾都尉,领兵屯守伊吾。
  目光从肩水金关、伊吾、柳中、高昌、乌垒、渠犁、蒲昌海、玉门关,一路看下来。刘备发现,需要屯守的地方,实在是有许多。如今朝政日非,陛下又惜财如命。必不会为西域大动干戈。
  以前不知,待此次亲临。刘备方知,西域乃是一处仍未及深度开辟的宝地。
  若仅以西凉为屏,三辅亦近战场。若以整个西域为藩,三辅便是龙兴之地。
  如若有机会经营西域,进而迁都长安。帝国复兴在望。
  时下汉威犹在,西域人心思汉。只需用心经营,或可一用。
  只可惜位卑言轻。
  诸多军国大事,并不掌握刘备之手。说起来,能让刘备言必行,行必果,也只有三百里临乡一地。
  辛苦种田十余载,仍困守一地。无力与张教主全面抗衡。
  如何能不心有猛虎,恶极噬人。
  各种暗中掣肘,各种如履薄冰。瞻前顾后,胆战心惊。非设身处地,不可尽知也。
  清剿完太平异教徒,龟兹老王白烈的国葬,如期而至。刘备以西域长史的身份列席,不可谓不隆重。按照汉家礼仪。先王国葬和新王登基,乃同日举行。送葬后,百官除去穿在官服外的丧服,入大殿叩拜新王。
  若是新帝,必将改元,大赦天下。
  龟兹为汉藩。一切制度皆沿袭汉庭。属于诸侯国一阶,没有改元赦天下的权利。
  长公主白卓,固辞王位。
  又力排众议,立族弟白雄为王。因新君年幼,大都尉丞等奏请长公主临朝称制,总领国政。
  白卓长公主一心追随刘备,不愿久居龟兹。倒是经与主公刘备彻夜长谈,才勉强答应辅佐幼弟数年。又与刘备约定,待幼弟能亲政时,便重返中原。刘备为保白卓平安,不惜从绣衣吏中抽掉一半精锐,又急令临乡隶属于白卓麾下的一千西乌铁骑赶来驰援。
  待返回洛阳,即拜臧戒为后旗阁长,领麾下人马远赴龟兹,统领绣衣吏,守护白卓长公主。
  经此一役,刘备深知。龟兹对帝国,实在是太重要。想想便可明白。在西域五十余国中,有一个说汉话、穿汉服的藩国。不啻于一座永不沉没的桥头堡。
  此战,绣衣吏出力甚伟。刘备已传令临乡,擢升旗阁署。旗阁长等阶于军曲候。设左、中、右、前、后,五位旗阁长,称‘五旗’。秩比六百石。
  后旗长,已预定给臧戒。
  前旗长,刘备准备委任阎行。因阎行常掌大旗,故旗阁长后又被称为‘掌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