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2006

  “哈哈哈……”忽听城头有人大笑。须臾,一人风仙道骨,居高行礼:“数日未见,大王安好?”
  疏勒王定睛一看,这便松了口气:“有劳戈渠帅。且速开城门,有话当面再说。”
  “回禀大王。实不相瞒,鄙人不姓戈,乃姓戏也。”黄巾渠帅这便除去道袍,朗声笑道:“鄙人乃汉,辅汉将军、西域长史,临乡侯麾下,侯府行人,兼领长史府录事掾,戏志才也!”
  “什,什么……”疏勒王肝胆俱裂。
  “此城已被我所得。一家性命皆在我主之手。还不下马乞降,更待何时!”戏志才居高喝问。
  “我等愿降!”
  见身后人马纷纷跪地。疏勒王急血攻心,噗——
  喷血坠马。生死不知。
  见一轮红日,喷薄欲出。拱卫在戏志才身侧的麴义等人,不禁豪气干云。主簿、掾史联手合谋,奇计破敌,当真神鬼莫测。
  它乾城,牢营。
  又过十日。狱卒这便打开牢门,领辅国侯沐浴更衣。押入内城。
  一路行来,城中居民指指点点,目光不善。又见都护府门前空地,正起一座高台。似为行刑而用。
  拾阶而上,入都护府。又登角楼飞阁。
  只见居中置一矮几。多日未曾谋面的长史,正临轩而坐。俯瞰城中鲜活美景。
  “辅国侯。”刘备含笑回头。
  “下官见过长史。”辅国侯肃容行礼。
  “请坐。”
  “谢座。”
  先举杯对饮。落杯时,辅国侯这便问道:“长史何故停留此地?”
  “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诸事已了,遂小住数日。”刘备笑答。
  “哦?”辅国侯疑窦丛生:“乞伏鲜卑未灭,南道诸国未服。长史孤军深入,势如累卵。年末将近,诸事繁杂,何来‘已了’之说?”
  刘备又笑着举杯:“诚如辅国侯所言。隆冬将至。千山白头,飞鸟绝迹;万径积雪,人踪湮灭。野外酷寒,乞伏鲜卑遁入山林,缺衣少食,何以久持?只需临近诸国,坚壁清野,作壁上观。不出数月,乞伏鲜卑必举族来投。”
  麻木对饮。便是翠玉琼浆亦索然无味:“敢问长史,如何能令‘临近诸国,坚壁清野,作壁上观’?”
  刘备笑道:“且让一人为辅国侯解惑。”
  说完,这便轻轻击掌。
  便有一人长揖而入:“侯府舍人,兼领长史府主簿李儒,见过辅国侯。”
第158章
含笑九泉
  “久闻‘一亿主簿’大名。”辅国侯这便直身回礼。
  李儒面露得色:“儒,今日终可报主公知遇之恩矣。”
  “愿闻其详。”皆是多智之辈,一定要撑住场面,不可轻易认输啊。
  李儒侧坐在刘备身后,伸手为主公添杯:“此乃瞒天过海之计也。”
  “莫非,将我等一路押解至此,乃是行障眼法。”辅国侯笑问。
  “然也。”李儒轻轻放下木勺,这便言道:“此来,不为问罪莎车。乃为一雪前耻。十年前,疏勒杀王自立。凉州刺史兴兵讨伐,竟拒不认罪。置大汉天威如无物。此等逆贼,必灭之以儆效尤!”
  辅国侯这才醒悟:“原来是为疏勒。”
  “正所谓‘利从近取,害以远隔’。兵法有云:‘远交近攻’,儒从未听闻‘近交远攻’。疏勒与莎车彼此相邻。两国相距不过五百里。而莎车却距龟兹两千里。若我是莎车王,是更惧疏勒,还是更惧龟兹?”
  李儒此言,意思很明白。先攻取近敌有利,越过近敌先去攻取远敌反而有害。道理也很简单。从战争后勤上说,距离越远成本越高;补给线越长,越容易被截断粮道。且远征在外,临近国家万一背盟偷袭,回援不及,则灭国矣。
  见辅国侯面色惨白。李儒接着言道:“于是,在囚车西行前,主公便派人结好莎车。许以重利,暗中结盟。又让莎车出使疏勒,诈说联手抗敌。疏勒与大汉本就有间隙。和得杀王自立,整日惴惴不安。便与莎车一拍即合,共组联军。为诱使疏勒出兵,亦为莎车王壮胆。便又引出乞伏部鲜卑,结成三家联盟。乞伏鲜卑藏身葱岭,行踪飘忽不定。且与大汉有血仇。疏勒王自不疑有他。然而,所谓乞伏鲜卑,乃是秃发鲜卑假扮,行偷梁换柱之计也!疏勒王果倾巢而出。三家联手,一为袭杀我等以绝后患;二为救辅国侯逃出囚笼,送一个顺水人情。却反被另两家合围,只带寥寥数百骑返回。岂料戏掾史趁疏勒王领兵远去,守备空虚,已里应外合,攻占桢中城。此时,和得一众亲信,皆已是阶下囚。”
  饶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辅国侯,亦满头大汗。
  李儒又补一刀:“此计能成,莎车王功不可没。”正是莎车王的出面,让疏勒王深信不疑。又是他的遮掩,让秃发鲜卑假扮乞伏鲜卑顺理成章。
  从始至终。李儒皆没提及一人,龟兹王太后。
  然而,这才是辅国侯最想知道的。
  刘备这便言道:“先前,我命人传出风声,欲杀王太后,以绝后患。便是行打草惊蛇。王太后忧怖之下,果亲入死牢,找你密谈,欲行背水一战,绝地反击。我又以王太后性命相挟,令莎车王合谋此计。如今功成,王太后性命无忧。想必,此也是辅国侯乐见其成吧。”
  “谢长史。”辅国侯肃容行礼。
  喝完杯中酒,忽闻楼下欢呼不断。侧目一看,只见一队囚车正缓缓驶入内城,排列在已搭建完毕的高台之下。车内皆是藏身‘吉天下’商肆的太平教徒。
  “长史焉知我与王太后有私情?”虽心中忐忑,可辅国侯还是问出口。却又生怕刘备答他,‘乃是王太后为立功自效,换取性命’。
  “本不知也。”刘备平静的摇头:“我只知,王太后在龟兹朝堂必有同盟。料想,生死关头,王太后必会露出马脚,却不料乃是辅国侯。”
  “长史真神人也。”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辅国侯这便投子认输:“长史此计之所以能成,乃因我牵挂王太后安危是其一。心有不甘是其二。二十年卧薪尝胆,眼看便可功成名就时,却一败涂地。若换成一般人,只会认罪伏法。而诸如我等自认为多智之辈,却想着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化险为夷,再扳回一局。见王太后亲下死牢,便以为天赐良机。虽心中也有怀疑,又侥幸以为天无绝人之路,万一成功呢?便欲放手一搏。以求能只手翻天。心有痴念,魔障滋生。一步错,步步错。”
  见李儒面露唏嘘,辅国侯这便感叹:“长史麾下,英杰辈出。乃我教,生死大敌也。”
  又听楼下喧哗。
  再有一支车队,缓缓驶入。下车之人,辅国侯焉能不识。正是龟兹王太后之父,现任莎车王是也。
  这便醒悟:“长史可是要假莎车王之手?”
  刘备点头:“待时辰到时,便由莎车王为辅国侯进鸩酒。”
  辅国侯欣然点头:“长史好手段。”
  刘备答曰:“我既承诺莎车王,免王太后一死,又许她一生富贵荣华。自当假莎车王之手,灭尽流言。从此,王太后与辅国侯再无瓜葛。莎车与龟兹两家结好,疏勒亦不敢造次。南道鼎足之势乃成,可保丝路十年畅通无阻。”历史上,日渐衰弱的莎车,最后便是被疏勒吞并。
  “唉……”辅国侯一声长叹,再无话可言。
  三人频频举杯,饮到半醺时。史涣这便赶来通报,时辰已到。
  刘备起身相送。李儒亦躬身为敬。辅国侯长揖及地,这便慨然而出。
  下高楼,出都护府。拾(shè)级而下,再登行刑台。
  跪于一排太平同道之中。
  见左右皆披血衣,这便问道:“何以至此?”
  “那夜,王太后走后不久,我等便被长史尽数抓捕。受不得重刑逼供,又忧心肆中家人安危,这便各自招供。”左手一人惨笑答道。
  辅国侯终如释重负。一切皆证明,非王太后出卖。
  又见莎车王捧盘而至。
  “竖子不足与谋。”这便欣然举杯,一饮而尽。
  含笑九泉。
  借千里镜,窥到辅国侯临终时的表情。尤其是眼中有一抹温情残余。李儒终于醒悟。
  为何明明是王太后和盘托出一切,又自告奋勇,亲下死牢骗取辅国侯信任,才使得一切水到渠成。主公却极力为其遮掩,不让辅国侯洞悉这背后的蝇营狗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带着一丝温暖,以及对爱人的牵绊,含笑九泉。
  主公。真仁主也。
  心念至此,忽见刘备临轩挥手。
  刽子手这便齐齐上前。手起刀落,将余下各贼,尽数斩首。
  一时血柱冲天。
第159章
威震西域
  号称铁壁铜墙,固若金汤的桢中城,竟一日陷落。(丝路)南道第一强国之主,亦成阶下囚,全家老幼正被解往它乾城中。
  消息传出,西域巨震。
  新任长史,威著西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