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3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2006

  汉家高楼,着实令人敬畏。
  一路走来,乞伏纥干越发胆战心惊。
  恍恍惚惚入内城。忽见长史府前硝制好的首级竟堆积成山。一个激灵,猛然惊醒。
  再不敢前行,便自跪在京观前。
  押解他的兵士,自行入府禀报。
  须臾,刘备身披大氅,出府相见。
  “你就是乞伏部托铎莫何。”
  相传。鲜卑西迁时,遇到一只型似龟,体积如山的神兽挡道。祭司杀白马祭奠祝祷,其如是善神即让路,如是恶神即阻塞不通。顷刻神兽消失,现出一个婴儿,部中老人收养,起名纥干,即倚靠之意。纥干长大后雄武骁勇,受部族尊敬,成为四部首领,尊为乞伏可汗托铎莫何,即非神非人的乞伏之王。
  “小人正是。”乞伏纥干伏地叩首:“拜见长史大人。”
  ‘小人’、‘大人’,乃是胡人惯用的部落称呼。
  刘备轻轻颔首:“抬起头来。”
  乞伏纥干这便缓缓抬头。果有一张年轻老成,不喜不悲又满是风霜的脸。
  “你今年几岁?”
  “十岁。”
  “麾下有几部?”
  “弗斯、出连、叱卢、乞伏四部。”
  “还有多少人马?”
  “部中还有二万余人。”数万之众已死大半。
  “我兵出金关,已有数月。为何迟迟来投?”
  “大人在白檀先败三部联军,又令高车十二部屠灭大单于全家。如此血仇,岂能善罢甘休。”乞伏纥干语出平静。
  “既如此,为何又来投?”
  “为报血仇,我等远走西域。秃发既灭,而我种辈亦死大半。眼看灭种在即,如何还能坚持。想必,大单于在天有灵,亦不会怪罪。”乞伏纥干又平声答道。
  “心中可还有怨念。”刘备忽问。
  “事已至此,心中无怨。”乞伏纥干伏地叩首。
  “若再复反,则灭族矣!”
  “如若再反,人神共戮。弗斯、出连、叱卢、乞伏四部身死族灭。”
  “来人。”刘备一声令下。
  “在!”左右齐声应和。
  “领弗斯、出连、叱卢、乞伏四部,即刻入城,分别安置。”
  “喏!”
  见主簿李儒欲言又止。刘备这便笑道:“主簿可是忧乞伏四部,阴怀祸心,居心叵测?”
  “然也。”李儒这便言道:“主公明见。乞伏部一路冻毙大半,岂能不心怀怨恨。”
  刘备笑答:“先前拒不投降,乃因忠于故主。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如今来投,乃因人事已尽,天命如此。天命不可违。生死亦无悔。此,便是草原的道义。”
  “臣,受教了。”李儒笑叹行礼。
  吊桥徐徐落下。城门缓缓开启。
  关羽、张飞,一马当先。麾下精锐尽出。押解乞伏鲜卑入城就食。
  雪花无声落下。
  一切终归落幕。
第171章
鲜卑五姓
  甘罗十二拜上卿。秦舞阳年十二杀人。
  古代先贤尚且难以记住自己的生辰,何况胡人。计数便是相差一两岁,亦实属平常。
  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纥干(hé
gàn),年纪轻轻,却举止有度。又颇为勇健,刘备见之甚喜。
  什么神兽挡道,非神非人。不过是以讹传讹,故弄玄虚罢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乞伏鲜卑竟有四部。且一场暴雪,冻毙大半。实力大损。再迁徙万里,前往北地郡,亦强人所难,便留在它乾城吧。
  待安定下来,吃饱穿暖。三日后,刘备这便前往各营,安抚四部。
  活命之恩,无以为报。弗斯、出连、叱卢、乞伏感激涕零。
  欲效仿十四部鲜卑,改汉姓。刘备欣然点头。弗斯、出连、叱卢、乞伏,遂成它乾城中弗、连、卢、伏,四姓。与拓跋,并称鲜卑五姓。
  它(tuō)乾城,它,通“驼”。
  乾,乃周易第一卦,乾为天:此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兴盛强健。
  “它乾”寓意驼队往来,城市兴盛。又被绿洲民众讹化为“驼钱”,驰名丝路。
  《东观汉记·张酺传》:“适会正腊,公卿罢朝,俱贺岁。”
  为何要年年贺岁。
  少时不懂,今年满二十又一(20周岁)。刘备这才渐渐领悟。
  人活不易。能守在家人身边,再活一岁。确实值得庆贺。
  黛儿姐日渐显怀。刘备日夜陪侍。不敢有片刻疏忽。几位小姐姐亦各有身孕。便是绾儿姐最近也嗜睡而怠。刘备这便心生警醒,急忙唤来侍医。果然是喜脉。
  如此一来,七位小姐姐皆有孕在身。
  万幸辞旧迎新,新年伊始,各种祭祀不断。主簿李儒,掾史戏志才,还有张猛、段煨,皆称大才。麾下徐荣、程普,徐晃、臧霸,还有两位义弟,亦堪称人杰。文武荟萃西域,百年难得一见。
  诸事皆无需刘备操心。安心陪在七位小姐姐身边。
  最近一次邸报,已从洛阳送达。送来邸报之人,正是臧戒一行人等。
  刘备擢升其为后旗长。携麾下赶往龟兹延城,守护长公主白卓。
  长史府中庭,二楼寝室。
  刘备这便将邸报徐徐展开。
  粗略一看,这便松了口气。下半年还算太平。
  秋,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太尉崔烈终归未能幸免。被卫尉刘宽取而代之。
  闰月,辛酉,北宫东掖庭永巷署灾。
  司徒杨赐罢。冬,十月,太常陈耽为司徒。
  是岁,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着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又于西园弄狗,着进贤冠,带绶。又驾四驴,帝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京师转相仿效,驴价遂与马齐。帝好为私稸(蓄),收天下之珍货,每郡国贡献,先输中署,名为“导行费”。
  所谓“列肆”,便是后世的商业街。听闻中常侍吕强上疏劝谏,陛下不纳其言。
  家国天下。
  自从赴陛下西园宴。刘备便知,如此劝谏,陛下是不会听的。天下世家七分,皇家三分。各家大肆敛财,兼并良田,蓄奴过万。还有脸劝朕勿置私产。我再呸!
  事实上,将汉末大乱归结于世家兼并,或归咎于百年羌乱,亦或是黄巾之乱,刘备觉得皆太过片面。
  科学的说,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产生剩余产品。生产关系产生分配不均。于是大量财富向少数人手中聚集。趋利避害,人之常情。作为整个封建时代最有价值的——土地。便被大肆囤积。于是便产生了地主豪强。地主豪强通过兼并土地,垄断财富、人口、知识,等重要战略资源,进而渗透统治阶层。如此代代相传,日积月累成为世家。待世家左右国政,便成了尾大不掉的门阀。
  换句话说,世家门阀,并非凭空而生。乃是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一步步蜕变而来。
  作为整个东汉社会广泛存在的世家。归根到底,还是大汉这片土壤孕育了它。
  怎么办?
  张教主准备血洗一遍,推倒重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