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4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3/2006

  从这段史实中,不难看出。
  先帝一旦驾崩,又无子嗣时。拥立新帝的权利便掌握在太后和大将军之手。
  从冲帝、质帝到桓帝。莫不如此。
  桓帝崩后无子。亦是大将军窦武与窦太后,迎立当今陛下为新帝。
  汉家小皇帝一茬一茬的换。诸如梁冀,权倾朝野。连皇帝都敢毒杀,为何不篡位自立,来个痛快。
  到底还是不敢。
  一个连皇帝都敢毒杀的大将军,还有什么不敢。
  他唯一不敢的便是:非刘而王。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王莽便是前车之鉴。
  于是,他杀了一个汉家小皇帝。仍要再立一个汉家小皇帝。
  皇帝,必出于刘。
  这是从上至下。贩夫走卒到累世公卿,整个大汉朝的底线。
  而对汉室宗亲,世家豪强,文武百官来说。他们效忠的是‘天家’。
  皇帝可以换。天家不可变。
  这便是汉家的,家、国、天下。
  少时,恩师曾对刘备说:“须知,你乃汉室宗亲。天下皆可言反,唯你不可言。天下皆可避让,唯你不可让。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然,天下先是你家之天下。”
  那时不懂。现在却懂了。
  少年时,以为恩师说的是皇权天授,诸如此类。
  长大后方知。恩师乃是忧心秩序崩坏。万民流饥。
  恩师把刘备比做光武。
  正是希望他,当天下大乱时,能力挽狂澜,拨乱反正。还百姓一个清平盛世,朗朗乾坤。
  光武,虽也是汉室宗亲。然而前汉时,他的分枝也近不到哪去。
  不正如刘备这般?
  光武是反贼吗?当然不是。
  刘备又是反贼吗?当然也不是。
  因为刘备亦是天家之子。
  这便叫,正统。
  刘汉之后,哪家又做的比刘汉好?
  一个个丢人现眼。上下不足百年,汉家文明,几尽灭绝。五千万汉人,十不存一。
  笔笔血泪,惨绝人寰。便是春秋笔法,亦无法抹去。
  怎还有脸笑话刘备。
  得到天下,不是最终的评价。
  盖棺定论是有没有把天下治理得比前朝更好。
  急速通关从来不是目的。获得白金评价,才是骨灰级玩家的终极追求。
  正因,心结已解。
  大宴宾客,车水马龙。水来将挡,兵来土掩。刘备全无后顾之忧。
  陛下更是荣宠备至。
  三日后,约好与甯姐姐送别。刘备这便早早起身,洗漱更衣,入宫面圣。
  陛下设家宴款待。两宫太后、皇后、王美人,二位皇子,皆盛装出席。
  正所谓家国天下。在外是君臣。居内是亲戚。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万事好商量。
  七位如夫人,皆有孕在身。无法陪在刘备身边。王妃公孙氏又远在临乡。不对,是远在封国。更无法同行。
  刘备只得单人入宫。赴陛下家宴。
  以前是列侯,如今是诸王。
  吃穿用度,皆有大不同。便是赶来迎接的,亦是黄门令左丰本人。
  车驾入南宫。再入九龙门,赶往永乐宫。
  永乐宫,位于周时九龙殿旧址。九龙殿汉时已毁,只有九龙门仍存。九龙门,时是永乐宫正门。门立三铜柱,每柱有三龙缠绕,故叫九龙门。
  陛下继位后,追认亡父为孝仁皇,尊母董氏为孝仁皇后,奉居嘉德殿,改称其为永乐宫。
  在太后宫中摆家宴,足见陛下待刘备甚厚。不拿他当外人。
第011章
祸起宫墙
  待小黄门通报。
  这便恭请刘备入殿。
  因是家宴,殿中并无旁人。三面设珠帘。居中置一长案。正如那日在西园。
  陛下独坐案后,正待刘备赴宴。
  身旁还有一美人,颜色瑰丽。正为陛下,红袖添杯。
  “臣,刘备,叩见陛下。”刘备趋步近前,肃容下拜。
  “蓟王免礼。快坐。”
  “谢陛下。”刘备这便跪坐空席,与陛下隔案相对。
  陛下让美人为刘备添杯。刘备不敢正视,垂目称谢。
  美人身着彩衣,虽看不出品秩,却也与一般宫女不同。可不敢失礼。
  果然。陛下介绍道:“此乃协儿生母,王美人。”
  “臣,死罪。”刘备哪还敢饮酒,急忙伏地请罪。
  “朕赐你无罪。”陛下笑着摆手:“蓟王无需见外。王美人乃奉朕命。此又是家宴,并无外臣在场,无妨无妨。”
  “臣,惶恐。”所谓宴无好宴。刘备也是怕了啊。
  “蓟王何须如此拘谨。”帘后忽有人声传出。正是董太后:“陛下说了,此乃家宴。只当是自家兄弟,饮一场闲酒。便是有些许失仪,朕也不会怪罪。”
  “臣,领旨。”刘备这便举杯,与陛下对饮。
  “来,朕与窦太后,与你共饮。”董太后又道。
  “蓟王,朕敬你。”并坐在董太后身侧的窦太后亦开口。
  “臣,敬二位太后。”刘备急忙举杯。
  话说,自从与母亲等至亲相见,窦太后身体日渐转好。
  加之何后越发跋扈。何进又封大将军,声势日隆。董太后日渐形单影只,势单力薄。这便放松对窦太后的钳制,欲结联盟。共抗何后一门。
  宫中之事。为利可图。唯利是图。
  没有长久的敌人,更没有长久的朋友。
  何后势大。董太后为求自保。也只有结盟窦太后。拉拢王美人。令五官中郎将董重结好刘备这个外臣。
  “臣妾亦敬王上。”何后亦在帘后,举杯相邀。
  “谢皇后。”对于何后,刘备实在是又敬又畏。
  回想一年前,独上高楼。虽目光躲闪,竭尽忍让。奈何那夜玉色玲珑,纤毫毕现。
  越想忘,越难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