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6/2006

  撞线后,马驹儿却并未勒停赛马。而是匀速绕圈,等待决赛到来。
  与初赛后,还隔着一轮复赛不同。第二轮赛罢,紧跟着便是决赛。
  时间间隔短。场地又空旷。让赛马一直保持着奔跑的机能,不使身体冷却,尤为重要。
  除去落败者已陆续离场。剩下六名骑士,皆在绕场慢跑。
  待清理好赛道。随即各就各位。
  两轮头名,居于中道。
  马驹儿居于外道。
  鸣镝响过。骏马电射而出。
  外道处于劣势,马驹儿排在末尾入弯。
  入直道后开始乘风加速。排第五入次圈。
  如此故伎重施。数圈跑过,已挤进前四。
  身前三名骑士,皆是赛场老手。一字排开,并道弛行。拦住去路。亦搅乱了风流。
  马驹儿连试数次,皆未能成功。见直道已无法超越,只能死死咬住,另想他法。目光却紧贴马背,投向身前骑士。寻找破敌良机。
  眼看便要入末圈。这便双眼一亮,有了。
  趁三骑士排队内道,依次入弯。马驹儿奋力扬鞭。
  瘦马吃痛猛然加速。
  追着马尾,高速入弯。
  前方骑士仿佛被一条看不见的缰绳牵绊。背后吸力大增,身形陡然一顿。
  凭借这股看不见的向心力的牵引。马驹儿竟加速过弯。
  前方三马皆在减速。唯有他加速过弯。
  抢入直道,速度陡增。
  瘦马离弦而出。抢得头名!
  竟从弯道超越。
  看台上响起连片惊呼。
  三匹马再行加速。已然来不及。
  目睹少年一骑绝尘。冲线而过。
  夺冠!
  叹息未止,欢呼成片。台上观众表情各异。大半都输了钱。唯有少数高人,笑到最后。
  两位大儒,自然高人一等。
  见小蔡琰与父亲耳语。崔寔这便笑问:“琰儿何事不能对人言?”
  蔡邕抚掌大笑:“无他,鄙门乃收一千里驹也!”
  “可是夺冠少年?”崔寔这便醒悟。
  “然也。”蔡邕笑道:“半月前洗马苏双投帖寒舍,为一人求学。姓马名超,乃新附羌女之子。老夫随口应下,却不见此子入学。经琰儿提醒,老夫这才记起。东羌幼虎,负母破闸!”
  “何不用‘柙’?”崔寔又问。
  “‘柙’者牢笼也,‘闸’者门也。”小蔡琰笑道:“明轮船运来蓟国,令羌人丰衣足食。又怎会是牢笼?”
  “哦?”崔寔这便醒悟。竟冲小蔡琰遥遥一礼:“琰儿真乃老夫一字之师也。”
  一个偏贬义,一个偏中性。考验的其实是立场。
  站在蓟国人的角度来说。把十万东羌老幼运来的明轮船,分明就是通往人间天堂的渡船,又怎会是牢笼呢。再者说,他确实是破门而出。
  对吧。
  看台上响成一片。
  成为万人焦点的马驹儿已被好友团团围住。
  虽未押注,可提着竹篮的妇人早已被泪花模糊了双眼。
  吾家千里驹,便要乘风而起,一骑绝尘了。
第023章
王宫女官
  四人如愿选了一支西域珠簪。作为送给豆丫姐的新婚贺礼。
  待超母赶到时,四人已被各色人等,团团围住。
  多是先前同场竞技的骑手。亦有身着常服的赛马场官吏。
  又见二高雅儒士,领一个女孩到场。
  见众人纷纷行礼。超母知二人非同常人,这便急忙止步。百姓见权贵,多少总有些畏惧。此乃天性使然。
  “见过祭酒。”
  马超亦跟着行礼。
  “诸位请起。”蔡邕弯腰笑问:“你可叫马超?”
  “是。”马超恭敬答道。
  “半月前,苏洗马上门投帖。代你拜在我门下。你可知晓?”
  “马超知晓。”
  “既已知晓,半月已过,为何不来受业?”
  “家中羊群无人放养。”马超实话实说。
  引来一阵善意哄笑。
  显然,在少年心中。牧羊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完全能理解的蔡邕,这便轻轻颔首:“既如此,你可待羊群归牢后,再来学坛。”
  “马超拜谢恩师。”马超岂能不知学问的重要。既许他放完羊后再入学坛。两全其美,自当感激不尽。
  “好,好,好。”将千里驹收入门下。蔡邕甚是欣慰。
  牵着父亲手的小蔡琰,更是好奇。记得上次阿爹连说三声好,还是收顾师兄入门时。
  “骑术何人所授?”蔡邕又问。
  “无师自通。”马驹儿如实回答。
  “可习过武艺?”蔡邕再问。
  “会些家传招式。”马超再答。
  “好。明日牧羊后,且来学坛。”留下句话,蔡邕这便转身离开。
  待走远,陪他同行的崔寔,这才笑问道:“伯喈何故喜大忘形?”
  “子真兄岂能不知。”蔡邕笑言:“前有黄叙,后有太史慈。皆拜在他人门下。今我门内亦有千里马,焉能不喜!”
  “呵呵……”崔寔抚掌大笑。名士斗而不破,果然如此。
  远远听闻马超拜得名师,超母更是喜上心头。也不去打扰,这便自行返家,为马超打理入学事宜。
  普通人家,子弟入学,虽费用一概全免,可这拜师礼,却是少不得。
  “马驹儿,原来你有名字啊!”潘獐儿忍不住叫道。
  “此名多半不用。”马超吁了口气。对自己的身世,马超不想过多提及。转而问道:“现在去哪?”
  “去寻豆丫姐。”朱獾儿脱口而出。得偿所愿,自当第一时间去献宝。
  此时,豆丫姐多半在义舍帮忙。四人这便有说有笑,赶往楼桑。
  义舍凸立在清溪岸边。紧靠蓟王宗庙后院。乃是医学馆最醒目的建筑。楼桑八景之一的青池漾月,便在义舍前的水池内。多次改扩建的医学馆,内设义舍、病院、医校、诊所、畜监、药房、精舍,等诸多附属建筑。学治、防治,研制,多管齐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6/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