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2006

  辅汉大将军府三位府臣,求请留守洛阳。以安陛下之心。亦处理洛阳金水小市等事宜。
  八月底,新婚燕尔的阎行,自领百余金城游侠,携一家老小抵京。
  刘备大喜。如此便不必留下麴氏兄弟守护府丞贾诩等人。阎行携麾下绣衣吏足矣。
  皆知辅汉大将军,不日便将离京。满朝文武,宗亲诸刘,内臣外戚,皆议论纷纷。
  大乱在即。蓟王此时请回,自当为守备封国。足见关东形势之严峻。
  蓟国兵强马壮,国势之强,世人皆知。若是寻常贼寇,又何须辅汉大将军亲临!
  只是,帝都若无辅汉大将军镇守。单凭大将军何进,不过一介屠夫,又如何能令人放心。
  陛下又为何轻易放回。文武百官,皆百思不得其解。
  刘备为人果敢利落。说走不留。却也走得并不急促。趁明轮船还在路上,刘备寻亲访友。日日宴饮,大会宾客,与往常无异。
  又数次进出西园,登临华云楼船,赴陛下、皇后宴。
  话说,刘备选择此时离京。料想有许多人,包括皇后亦松了口气。志得意满者,当属大将军何进。
  刘备登门拜访,与大将军何进冰释前嫌。加之刘备即将远去,洛阳朝堂只剩他一家独大。何进亦珍惜羽毛,开始笼络人心。
  先前种种暴政,尽皆撤去。兵士归营,城门解禁,洛阳随之恢复如初。
  国难当头,自当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关东局势,越发凝重。太平道举事在即。从种种迹象来看,不出十月,便会揭竿而起。三十六方渠帅,亦各自到位,正待大贤良师一声令下。这便以野火燎原之势,席卷大江南北。
  而那位与刘备神交已久的大贤良师,究竟是何许人也。朝廷内外,竟无人知晓。
  刘备总觉得,两人终将会相遇。
  听闻陛下因大兴土木,耗费颇多。刘备便经由黄门令左丰,捐出一亿修宫钱。
  不出三日。陛下诏书,赐蓟国“四出文钱铜母范”若干,授予新币铸造之权。
  举朝震惊。
  四出文五铢钱铜母范,与今汉通用的五铢铜母范,十分相似。
  形如铜匣盖,长方圆角,范面中心设一小圆柱,乃是圆孔浇铸模道。范面排二列、八枚正背相间的五铢钱模。铸造非常规整,边周列有成对的定位榫卯。范背铸有横竖相交凸起的十字形筋纹,与高起的钱币边缘,拼合成田字形纹饰。
  铜范背面置十五字铭文:“光和五年八月丙午命掖庭令毕岚造”。
  今汉五铢,总体沿袭了前汉五铢的构造,又有明显区别。今汉五铢大多比前汉五铢轻薄,文字书写亦较圆润,笔画弯角多见圆折。
  自光武定都洛阳起,五铢钱的铸造便从未停顿。可粗略的分为早、中、晚三个铸造时期。
  早期五铢钱,铜质精纯,工艺精细,面文严整、宽放。中期五铢,钱体略小于早期,铜质较差,铸造工艺亦不如早期工整,钱面文字相对疲乏,凸显国力衰退。晚期五铢,铜质繁杂,工艺粗劣,重量减轻,质量大降。已与私钱无异。
  为与市面上流通的劣质钱币相区别,今汉五铢钱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记号。
  有的形如凸起的圆点,后世称“星点”;有的是半个圆点,称其为“半星”;有的是横划,有的是竖划,称“横杠”、“竖杠”。
  五铢上,这些记号的形状和位置,亦各有特点,并不雷同。
  比如同样带星点,有的在孔上,有的在孔下,有的悬空在文字之间,有的在穿孔边缘。星点数量亦是各异,有的置有多星,诸如此类。
  但终归是大同小异,易被不法分子临摹仿照,更易被打磨消除。
  而陛下新铸的四出文五铢,意在整顿币治,取缔非法流通的各种私改减重五铢。顺便也能大赚一笔横财。
  因此推出的新币稍有增重,大多能达四铢。
  又听刘备一席话,陛下这便醒悟。此举出力不讨好,也赚不到钱。
  更知刘备铸钱非为赚钱,而是要解决缺钱之困。
  故而。授予刘备的“四出文五铢钱铜母范”,乃是足重的五铢钱。
  这种钱背穿孔,四角各有一道凸杠直抵外郭的四出文五铢,因此也被称之为“角钱”。
  “一角钱”,遂流传于后世。
  不久之后。工艺精湛,币型精美,极难仿造,又不易被“锉磨钱背盗铜”的“四出五铢”一出,立刻风靡蓟国。
  又经丝绸之路,远赴西域。成为法定通用货币。此都是后话。
  知刘备行将归国。洛阳好友纷纷登门送别。
  大将军府长史袁绍,亦不避嫌。以故友身份登临辅汉大将军府,与刘备举杯话别。
第050章
大河之子
  袁绍刚刚坐定,曹操又来。
  先前曹操托刘备询问其父买官太尉之事。宫中已有消息传来。
  陛下中意的太尉人选,乃是杨赐。黄门令左丰言道:陛下说,恰逢多事之秋,太尉一职,事关重大。待时局既定,此事再议。
  言下之意。待平定了太平乱军,再论买官之事。
  曹操欣然点头。大乱在即,陛下先以国事为重。卖官鬻爵,稍稍收敛。让江河日下的朝政,恢复些元气。自当有利于江山社稷。
  乱而不损曰之灵。
  陛下亲政日久,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对曹议郎的评价,刘备不置可否。
  曹操一直居住在金水汤馆三楼精舍。靠刘备的全免牌,吃住全免,结余下的俸禄皆拿来请客交友。渐有自己的朋友圈,生活过得甚是滋润。
  而袁绍也已搬入西郭大将军府邸。
  平日各有各忙碌,三位好友,并不能时常见面。
  今日难得聚在一块。刘备自然要设宴款待。
  不谈朝政公事,只是随性闲聊。饶是如此,不觉间三人亦微醺。
  数年前,刘备轻车入洛阳。上陵礼祭时与袁绍相识。后又在兔园结识曹操。一场击鞠大赛,让三人名动洛阳。曾几何时,年少轻狂。鲜衣怒马,驰骋赛场。那时,帝国虽江河日下,却仍有夕阳的余晖笼罩。
  如今国难当头,帝国乌云密布,已看不清前路。三人心忧国事,便是满桌美酒佳肴,亦绝难如先前那般畅言欢笑。
  目光深邃,也不如先前那般清洌透彻。
  袁绍说:三人皆老。
  曹操慨然一笑:心中忧扰,岂能不老?
  刘备亦笑道:待来日再相见,希望你我三人仍五陵年少。
  曹操起身敬酒。满饮此杯后,便旁若无人,转身自去。
  袁绍亦喝干杯中美酒,起身离去。
  二人和刘备一样。亦多,少年心性。推心置腹易,皆言难别离。
  九月初,蓟国名产船队提前十日抵京。
  队中千石明轮船,亦比先前多出数艘。交割名产后,刘备携二千虎贲、三百亚马逊女卫,及府中家眷,登船返回蓟国。
  恰逢朝会。文武百官具在宫中。刘备走的突然,且先前已与众人把酒话别。亦不算失礼。
  明轮船队缓缓驶离东郭港。见码头上不断有车马赶来。刘备这便在甲板上挥手致意。
  赶来送别的人群中,依稀能辨认出。殖货里的诸多大商家,洛阳令周异,五官中郎将董重,长水校尉袁术等一众好友。
  更有一人,骑刘备赠与的西极马矗立在水边,驻足凝望。正是曹操。
  刘备微笑挥手。曹操亦挥鞭示意。
  江湖路远,有缘自能相见。
  山南水北为阳。洛阳自然在洛水之北。
  大船转弯,南入洛水。乘风破浪,夜入大河。
  刘备乘坐的明轮船,名叫‘飞云’,乃是艘武装商船。全身包搪瓷装甲,甲板上设弩炮,船上有兵士驻守。
  舱内空间开阔,行驶平稳。远非马车可比。
  船身两侧设八轮。由舱内渤海黑驴驱动。顺水行船,一日可行数百里。两千余里水路,五日可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