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5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5/2006

  日中前,船队已入南港水路。
  刘备这便携百官、宗人及一众嘉宾出迎。
  五十六艘画鹢,呈“非”字型,在长堤上依次停稳。公主身披汉家礼服,自船头走上长堤,再登迎亲马车。列队驶向港口。绕行营地一圈,与蓟王汇合,这便浩浩荡荡向国都临乡城前进。
  南港与临乡之间,有七条轨路相连。皆是嵌入式铸铁双轨。铁轨三面涂搪防腐,顶部因轨道车往来行走,而不易生锈。七条轨路两侧,铺有可供四辆马车并行的青石板路,青石道旁还有人行砖路,人行道旁排建高楼院落,皆是临街商肆。商肆一直排到临乡南门外,七条主街,十四排商舍,将临乡、南港连成一体。
  迎亲车队居中行进,街道两侧围满人群,楼上平座亦挤满观众。楼顶还有绣衣吏跟随守备,数里路程,转瞬即到,并无差池。
  穿瓮城,入外城。需绕外城一圈。再入中城。沿中城主街再绕行一圈,方可入宫城。所谓大张旗鼓。和亲之喜,自当广而告之。
  蓟国都守卫森严。瓮城和外城,平日由中军校尉典韦并中军司马素利,领白毦精卒驻守。中城由吕冲、魏袭率麾下绣衣吏驻防。宫城四面门、墙,由史涣领麾下绣衣吏守卫。而内宮之中,则交由三百亚马逊御卫驻扎。
  如此层层守卫,又岂能有失。
  与马背上神态自若,举重若轻的蓟王刘备不同。埋伏在四处的绣衣吏,各个表情严峻,神情紧张。人群中凡有风吹草动,皆瞬间锁定。敢欲行不轨,追魂弩定当场射杀。
  蓟王领迎亲车队,在万千国民的夹道欢呼与临街高楼撒下的花瓣雨中,穿行而过,一路平安抵达宫城。防御遂交由三百亚马逊御卫接手。绣衣吏这才纷纷松了口气。
  五十六位西域公主,依次下车。王宫女官分批领入南殿二楼“大室”,为婚礼专门辟成的“青庐”别居。
  五十六国公主,成婚之后,将暂居南殿。待验明正身,确认无误。再迁回北殿寝宫。北殿绵延约一里,五层宫室,足够容纳。
  蓟王宫,四偏殿,只有少量宫室入住,剩下大多封存,并未启用。只需拆除挡板,一栋栋装饰华美,布局大气的宫室,即开即用。根据嫔妃等级,规格亦各不相同。大汉朝以高为贵。先前人少,皆住在一层。以后王妃将迁往四层。三层为九位侧妃居住。二层归为五十六位西域公主。诸如此类。
  五层乃是刘备的起居场所。
  一殿上下,各自安居。便是楼居的好处。比起洛阳的南北二宫,刘备的蓟王宫胜在紧凑热闹。
  御赐和亲,婚礼自当隆重。
  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刘备是过来人。比起五十六位新人的谨小慎微,万众瞩目下的蓟王松弛无比。幂篱透光透影,新人自然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看得见身前的汉家夫君。
  四夷以汉化为荣。时下审美,亦自当以汉风为宜。人中刘备,可不是乱语胡言。
  美女配英雄。
  西域城邦更是如此。强权便是真理。拳头大小代表嗓门高低。西域都护兵强马壮,钱粮无数。短短数年,它乾城已横竖十里,制霸绿洲。高昌壁、昆仑障,各建雄关。诸城有军民三十万,通渠开荒,植树造林,各有气象。
  年初,二位都护府丞,召集各国副使,商讨在各国都,建驿站事宜。按李、戏二人之规划,都护府将在各国建赀库、驿站、互市,等直属与都护府的建制体系。用于转运货币,传递消息,通商互惠,诸如此类。各国自然交口称赞,全无异议。
  在各国看来,此举皆是加强与都护府联系的手段。正如与都护大人和亲一般。
  时下能与大汉和亲。四夷皆与有荣焉。
  礼毕,将五十六位新人送入寝宫。待明日早起,便有七人成新妇。八日后,皆是新妇。蓟王表示,全无压力。
  正殿设国宴,与百官同庆。
  关羽、张飞、太史慈、黄叙,皆是迎亲主力。大哥之喜,自当不醉不归。
  关羽与胡氏的婚期,也已定下。至于张飞小胖,还小,不急。
  然蓟王大喜,岂能贪杯。酒过三巡,便被几位从兄义弟,合力架回。先登南殿,入大室青庐。行揭幂礼。
  幂篱有长短之分。短遮面,长蔽身。“戴时披体而下,障蔽全身”的长幂篱,刘备不喜。也不方便。只戴遮面幂篱即可。类后世婚礼的红盖头。此也是胡俗汉化。后世入洞房,新郎需用秤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又称“龙挑凤”。
  时下,挑起幂篱之物,乃是“玉如意”。
  “‘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
  时下,多以骨、兽角、玉、石、竹、珊瑚及金属制成如意,柄端为指形,也有灵芝、心形、云朵等。取其名曰:“尽如人意”。
  刘备手持的白玉如意,直柄,上饰三角云纹,柄端雕瑞兽头,杖首为一屈指作抓痒状的手掌,栩栩如生,另饰卷云纹。用来挑起幂篱,正当适宜。
  希望面纱之下,能“尽如人意”。
  揭幂礼后,还需行交拜,同牢,合卺,结发等诸多汉礼。
  五十六位公主,久居长安城,习汉话汉礼。彼此早已熟识。今又同居大室青庐,正窃窃私语。忽闻蓟王驾到。急忙收拢心情,各自端坐不提。
  五十六位新人,同聚一室。横看成岭,侧看成峰。静待夫君刘备,亲手揭开幂篱。
  “齐人有一妻一妾”,齐人之福不过如此。和亲五十五国公主,蓟王十倍于齐人也。
  用三尺如意,挑开幂篱。乃为防万一。若有女刺客假扮新人,趁机行刺。三尺之内,以刘备身手,必然胜券在握。
  在排列整齐的五十六公主面前,来回踱步。刘备旋即选定目标。
  这便稳步进前,以自幼苦练的雌雄鸳鸯双剑起手式,轻轻挑开面纱。
  将将显露一丝面容,便有艳光溢出。
  待面纱全部挑起。珠辉玉丽,饶是明堂华灯亦为之黯然失色。此女姿容潋滟,有国色。
  只是。二人虽是初见,却为何有似曾相识之感。
  见夫君目露疑色。
  新妇这便含羞下拜:“臣妾拜见王上。”
  刘备猛然醒悟:“是你!”
第138章
尽如人意
  此女不是旁人,正是乌孙国使。
  击鞠赛时,二人初见。眼看落败,急切间用鞠杖去勾刘备手腕,乃至坠马的西域击鞠手。
  乌孙分大小昆弥。此女便是大昆弥长公主,汉名:素月。其祖可追至细君公主与军须靡所生“少夫公主”。虽同出汉室,可到刘备这辈,二人血脉已与路人无异。更何况,乌孙血统混杂,实行“收继婚”,素月长公主与刘备血统上并无瓜葛。也不姓刘,自然无妨。
  只是,前有白卓,后有素月。西域神级易容术,实在是堪比神鬼。刘备当初还伸手去抓她腰带,坠马后甚至亲自揭面,查验气息。后来二人又在西域它乾城相见。那时,作为乌孙国使的素月长公主,还滔滔不绝,和刘备当面讨论奴隶贸易事宜……
  刘备猛然眨了眨。低头再看,旧时模样依稀可辨。正所谓“白露暧空,素月流天”,又说“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长公主自有倾国之色。
  “公主瞒得孤好苦。”刘备摇头苦笑。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彼时女扮男装,只为便宜行事。王上切莫怪罪。”长公主盈盈下拜。
  “公主何罪之有。”刘备伸手虚扶。
  “还有众多姐妹未曾相见。王上切莫误了时辰。”公主柔声劝慰。
  “如此,请公主稍候。”刘备语出并无歧义。
  奈何“稍候”二字,却听得素月长公主,面泛桃花,羞涩难当。
  刘备目光所致,又见一熟悉身影。这便信步走去,伸手挑开。
  正是龟兹长公主白卓。
  与刘备目光一碰,长公主眸中骤生波澜:“臣妾,拜见王上。”
  “经日未见,一切可好?”刘备伸右手,柔声相扶。
  “一切安好,只是常梦回白檀楼桑,与王上相伴的时光。”白卓柔声答道。
  “公主情义,孤岂能不知。幸能与公主并肩杀敌,同床共枕。”刘备颇多感慨。
  对普通人而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对如今的蓟王刘备而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一二。
  终不能称心如意,十全十美。
  今虽高居王爵,却也需听命行事。关东播乱,正准备大展身手,救万民于水火。陛下却不许蓟国轻举妄动。此时若轻起刀兵,必为文武百官及朝廷内外所忌。再有一干人等从旁煽风点火,推波助澜。陛下一怒削藩,蓟国危矣。
  一人之喜,如果能抵万千百姓之悲。
  “王上?”见刘备一时神游天外,白卓长公主悄声发问。
  “哦。”刘备这便点头一笑:“一时失神,让长公主见笑了。”
  “王上何出此言?”白卓柔声劝慰:“众姐妹皆翘首以盼,王上且速去。”
  “稍待。”刘备收拾心情,将五十余位西域公主,逐一揭面。
  一时姹紫嫣红,艳如桃李。所谓活色生香,不过如此。
  揭幂礼毕,左国令士异,遂领宫女入室。行交拜,同牢,合卺,结发等诸多汉礼。
  礼不可废,亦不可省。
  刘备需一个个来。
  汉家婚礼的仪式感,尤其隆重。成婚礼、成妇礼,相辅相成。在头上三尺有神灵,信奉天人感应,报应不爽的时下。礼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5/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