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5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0/2006

  皇甫嵩随之起身:“末将这便回营预备。”
  “请。”田晏抱拳相送。
  “且慢。”
  皇甫嵩与田晏闻声一愣。
  说话之人,乃是苏越:“二位将军,实不相瞒。机关诸器,营造甚是费时费力。临来时,主公有言在先。若机关器确有奇效,二位将军需答应一事。”
  “哦?”田晏这便问道:“蓟王所求何事?”
  “待城破之后,二位将军需善待城内民众。不可滥杀无辜。”苏越言道。
  “可也。”田晏郑重点头:“除黄巾乱贼,城内百姓皆既往不咎。”
  “多谢将军。”苏越这便告辞离开。在一什绣衣吏的护佑下,返港登船。
  青天白日。数里之遥,城头黄巾贼可一览无余。奈何却按兵不动,龟缩不出。
  此情此景,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城内反贼皆是鼠辈,不敢一战。要么城内别有洞天,暗藏巨大杀机。故而贼人有恃无恐。
  午后,忽听港口号声雄浑。蓟国横海纛迎风招展,水军明轮舰纷纷离港,沿漳水返回蓟国。
  目送最后一艘大船消失在地平线,城头黄巾军皆松了口气。貌似,蓟国水军此来,乃是为汉军运送辎重,而已。
  先前蓟王擅发檄文,无诏而讨伐张举、张纯。虽有功于社稷,却也被朝廷内外所诟。朝廷既已出四路大军,讨伐黄巾。蓟王又岂还敢擅自发兵。
  无上命而妄动刀兵,自取其祸也!
  蓟王宫,风和日丽。
  蓟王与五十五国五十六公主,分八日行周公之礼毕。史称“八日之幸”。
  陛下圣谕传达,西域五十六国甄选适龄公主和亲,亦成美谭。两汉和亲,皆是汉庭陪嫁。自蓟王始,皆行聘娶。一嫁一娶,一进一出。意义大为不同。蓟王一世人杰,实为煌煌天汉挣来不少脸面。
  第十日,清晨。
  恰逢大朝会。见蓟王举步生风,紫气东来。举手投足,气象万千。落座后,光华内敛,神物自晦。所谓: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嗯,此茶甚佳。
  清新爽口,回味悠然。令人忘忧。
  第九日,国医令华佗已亲来为蓟王诊视。言,虎狼余毒皆化为虎狼枢机。只需假以时日,吐故纳新,去芜存菁,韬光韫玉,养精蓄锐,便可龙精虎猛,所向披靡。料想,百二十子,唾手可得。
  人逢喜事精神爽。环视殿内群臣,蓟王朗声言道:“可有要事奏报?”
  “回主公,国中并无大事。”右国相耿雍起身答话。起身并非站立。而是引身而起,变端坐(安坐)为长跪。“古人之坐,皆以两膝着席,有所敬,引身而起,则为长跪。”上半身直立,双腿仍跪在席上。
  汉时朝议,若非出列,无需站起。
  与往年开春后,陆续有流民来投不同。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奈何大河南北,皆有战事。流民多为黄巾裹挟,壮大反贼声势。汉军四面合围,黄巾龟缩不出。山林野渡,常有小股贼兵出没,陆路多已断绝。
  然蓟国内外,却一片祥和。农人忙于通渠圩田,蓄水备耕。南部各城尤其繁忙。六国百姓虽客居蓟国,却享有和国民同等待遇。不过是将一家赋税由赀库自行划归本国帐下,除此之外,别无不同。
  亦有人问:待黄巾贼灭,宅院良田又当如何?
  小吏笑答:稍安勿躁,主公自有计较。
  今日朝议,轻松写意。又谈了些时局,数路谋划皆无进展。关西贼势渐大,洛阳仍无消息传来。关东战况胶着,汉军南北分割,黄巾贼据城而守,未决胜负。
  临乡政务,多由蓟都尹娄圭,自行处理完毕,两位国相看过,无需奏报。
  不到日中(午时),便散朝。
  昨日安寝时,王妃言道,寝宫人数渐多。二层以上,皆有人居。何不将一层大室,尽数改建。或为花厅,或为茶室,或为宴会,或为歌舞乐堂,不一而足。
  刘备深以为然。已命蓟国良匠,设计改造。
  三楼,“凹”字形楼顶花园,已居中设下午宴。待蓟王赶到时,王妃,丽珠、乌莲二妃,安氏四妃,小姐姐七妃,西域五十六妃,计七十妃,已等候多时。距后世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不过少了二人。加上还需与窦氏结亲,以及为萍踪不定的甯姐姐预留一位,距完满似也不远了。
  “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事实上,人数远不止此。“九妃六嫔,陈妾数千”乃是常态。诸如先帝与陛下,妻妾成群,宫女过万。亦无可指摘。只需他养得起。刘备可不敢效仿二帝。若不是陛下金口玉言,御赐和亲。刘备怎会想到与西域五十五国结亲。
  陛下此举,莫不又是神之操盘。
  “臣妾,拜见夫君。”心中浮想联翩,眼前一片莺莺燕燕。
  “诸夫人,免礼。”刘备与公孙氏相伴落座,众妃遂各就各位。
  环视皆有过肌肤之亲,鱼水之欢的各色美人,刘备柔声说道:“王妃昨日说,以前互不相识,以后便是家人。当同食共饮,同床共枕。今日权且在此设宴,待大室修缮完毕,便搬去底层用膳。宫城不大,胜在辗转迂回,错落有致。若觉得闷倦,亦可相伴出城赏玩。只需记住,言行举止,合乎身份。不可失蓟国体面。”
  “臣妾知晓。”
  “如此,且用膳吧。”刘备欣然一笑。
  所谓蓝田种玉,金玉良缘。
  五十五国公主,能远嫁英姿勃发,春秋鼎盛,富可敌国,文武双全,“北境的守护者,草原的撑犁孤涂,鲜卑的牧羊人,哺育万马者,东胡的共主,东羌的驯鹿人,西域的执牛耳者,身长八尺猿臂蜂腰夜御七女而面色不改悬钟后顾玉面飞龙天生刘三墩”的蓟王。而无需为了结好某个强大邻国,而委身于垂垂将死的老王,被塞进挤满了新老女人的后宫,饱受生活的摧残和命运的捉弄。
  公主们自当心满意足,得偿所愿。
  生在西域王家,和亲邻国,几是公主们的唯一归宿。能遇见蓟王,真是一生之幸。
  是夜。邺城,汉军大营。
  人马嘶鸣,举火如龙。汉军竟连夜拔营,徐徐向前推进。
  城上黄巾军士不敢怠慢,刀枪并举,紧张守备。生怕汉军趁夜攻城,城内驻军亦纷纷赶来支援。
  而西北五里之外的漳水河港。
  趁着夜色,一辆辆车轮舫舟,正被大群牛马,拖拽上岸。
第144章
攻坚克难
  比起千帆纵横,樯桅毗连的明轮大船。这些比舫车还略小一号的小艇,本就不显眼。被牛马拖拽在港口列肆中穿行,淹没在两侧高耸的重楼之中,更是神鬼不知。
  与一般车轮舟最大的区别,便在四轮。此轮乃精钢锻造,绝非只为划水的立轮可比,乃是实打实舫车行驶的车轮。
  换句话说。被牛马拖拽上岸的其实是水陆两用舫车,而不是舫舟。
  与轨道舫车最大的不同,便是此车无需轨道,可在普通地面上行驶。为此,蓟国匠作馆针对性的优化了车身结构,改进车轮传动。并在厢内排设数个水密隔舱,提升浮力,防止战时受创,横渡护城河时,漏水沉没。
  借助两侧重楼和黑夜的遮掩,十几辆云梯舫车,每车在二十头重型耕牛的拖拽下,向五里外的邺城缓缓驶去。
  而城头黄巾贼全部的注意力,皆被东、南两座大张旗鼓,拔营向前的汉军所吸引。天将蒙蒙亮。在城头床弩射程开外,汉军工匠便立下了第一根桩柱。城上守军远远得见,纷纷松了口气。
  汉军不过是向前扎营而已,并非攻城。
  “小心守备,不可轻敌。”折腾一夜,倦意上涌,渠帅丢下句话,这便自回营帐安睡不提。
  “喏!”
  下墙时,渠帅特意看了眼泛白的天空。此时不宜再出玄鸟,否则必然露馅。便让汉军安稳一日,待今晚再纵火烧营不迟。
  心念至此,这便冷笑一声,走下城去。
  目送渠帅下城,城上守卫三三两两打着哈欠,各回各位。
  城外夯声如雷。壮汉力士光着膀子,将一根根粗壮的桩柱,夯入地面。鹿角据马,围满营前。营墙未立,可暂时充作障壁。削尖的木桩之后,整齐划一的军帐,已大半立起。
  正窥视间,忽见营中骚动。汉军精骑数千人,竟直扑城门而来。
  “放箭!放箭!”城头乱箭如蝗,精骑却在冲入箭雨前,陡然转向。绕奔城西、城北而去。
  怎么……回事?
  不及反应,又听城西、城北鼓声大作。城上守军纷纷惊呼:敌袭,敌袭——
  “愣着作甚,速去支援!”黄巾头目,挥刀怒吼。
  “哦哦!”黄巾贼军这便兵分二路,沿城墙向西、北二门乱哄哄的冲去。
  短短一个冬季,并不能让手握锄头的农夫,蜕变成训练有素的兵士。即便是最基础的令行禁止,都勉为其难。而真正的黄巾主力,那些刀头舐血的巨贼悍匪,皆在城内大营安居。被打发上城头的尽是些杂兵游勇。料想,邺城墙高城厚,城下还有通连漳水的护城河拦住,汉军又如何能轻松攻破。再说,即便攻城,从城内大营赶来支援亦来得及。
  一窝乱贼中,唯有守城头目,还有些战力。
  头目首当其冲。大步流星,沿墙头折向西北。刚穿过角楼,城北景象,即刻跃入眼帘。
  “这是……”黄巾头目一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