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5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3/2006

  所谓英雄惜英雄。赵娥亦是女中豪杰,得知卞氏其人其事,便相约与士异同往。领取各种赏赐,二人同车入南港。装船出发,在蓟国水军的护卫下,入巨马水路,前往民船营地,与卞氏见面。
  宾主落座,一番攀谈,三人竟相见恨晚。也不知是谁提议,三人这便在船头,冲一轮皓月,义结金兰。士异居首,赵娥居中,卞氏居尾。出身不同,乡音各异,却皆素怀大义,满腔热血。
  船内蓟王所赐,卞氏亦未推辞。翌日便辞别二位义姐,乘船出海,奔赴黎阳津。临行前,士异取蓟王宫玉牌,交给小妹。再三叮嘱,若遇拦住,便出此牌。沿途官军,自会放行。卞氏再拜收下,与二位义姐依依惜别。
  送走卞氏。刘备召来两位国相,询问广宗之事。
  右国相耿雍答道:“广宗县,号称‘困龙之地’,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困龙之地。”刘备一愣:“此话从何说起?”
  博闻广记,乃耿雍之长。略作思量,这便答道:“广宗地势平衍,土壤沙质,处处可积沙成丘,故古名‘沙丘’。商时便建有离宫别馆。纣王于沙丘大兴土木,增建苑台,置飞禽走兽,设酒池肉林,使男女裸身追逐嬉戏,狂歌滥饮,通宵达旦。
  战国时,沙丘为赵地,赵王又复设离宫。时赵武灵王传位于少子赵惠文王,自号主父。三年后,赵主父离都城,北游沙丘。其长子公子章与惠文王争夺王位,兵败逃至赵主父所居沙丘宫。惠文王派公子成与将军李兑,率兵包围沙丘宫,饿死赵主父与公子章。
  先秦时,沙丘宫毁后成丘,高数丈,方一二里,称‘沙丘平台’。始皇并六国,一统天下。为‘示强威,服海内’,多次出巡海内。五次出巡时,在平原津患病,后行至沙丘,崩于沙丘平台。
  沙丘成名于纣王。前有武灵王,后有始皇帝,皆崩与此地。从此,广宗便被称为‘困龙之地’,历代帝皇出巡,皆绕行,避恐不急。”
  “原来如此。”刘备轻轻点头。所谓困龙之地,不过是后世穿凿附会。刘备自然不会轻信。然时人却深信不疑。且就刘备所知,张教主选择固守广宗,必有深意。绝非只为‘困龙’虚名。
  左国相崔钧言道:“太平道假借沙丘困龙之说,暗布机关诸器,欲装神弄鬼,亦未可知。”
  “沙丘。”刘备似乎想到了什么。
  邺城。
  十万百姓及数万黄巾,死的死,逃的逃。昔日繁华的通都大邑,如今只剩空城一座。
  除去瓮城内的汉军大营,还有些人烟。硕大的邺城内,已茅草遍地,野狗成群。不见炊烟,更无鸡鸣。典韦领白毦卫,守护苏越等蓟国巧匠,在城内往来穿梭,搜寻隐藏在机关大阵后的蛛丝马迹。
  池中枢机自行焚毁后,苏越领人沿管道下到池底,找到了隐藏的机关器。细细绘制成图册,又沿六纵六横的轨路,将整座机关大阵的布局,逐一重建。
  其结果直令人叹为观止。构思、布局,皆煞费苦心。堪称鬼斧神工。
  除去来自蓟国的诸多机关术,城内还有许多传承自上古先秦时的墨家机关术的再升级。正如苏越所料。太平道不仅盗取蓟国诸多机关技艺,自身也有极强的机关术造诣。如此才能合二为一。
  更让苏越惊奇的是。在鱼龙混杂的太平道内部。墨门与道门,似乎是两个平行的分支。
  换句话说。太平道内,既有道教徒,又有墨门子弟。而且,统领道教徒和墨家门徒之人,亦有两个。
  一个自然是大贤良师,另一个叫神上宗师。
  将收集到的信息,封装成函。六百里发回国。苏越等人遂往汉军大营,向两位主将辞行。待蓟国明轮船到,便择日返回蓟国。
第161章
兵发关西
  斥候传来消息。钜鹿的农人,已开始耕作。钜鹿有大陆泽。“大陆泽在其(钜鹿)西北。”乃天下九泽之一。今春开始,便有农人围湖造田。一切皆如蓟国这般。
  与嗤鼻一笑的北路汉军将领不同。消息传到蓟国,刘备却深感不安。明知战争期间,不可久持,钜鹿郡的农人还要按时耕种。农人心中如何作想,刘备不得而知。然,至少说明,据钜鹿而守的黄巾军,有足够的信心。最少也能撑过一季。
  言外之意,诸位乡亲放心耕种,汉军打不过来。
  再参照胡玉送来的,“广宗有大神机”的密信,刘备自当十二分慎重。
  正如关东播乱,丝绸之路却未曾断绝一样。如今从蓟国前往洛阳,可经并州南下。且大河水路亦未曾断绝。蓟国明轮船队往来不断,运送督亢粳米。朝堂敕令,凡蓟国明轮船,皆不得盘查拦阻。
  蓟国六国馆,不断有北地王侯逃难至此。虽说今汉仍沿袭前汉《阿附蕃王之法》等诸如此类,对诸侯国诸多限制。然事急从权。危难之际,自当放宽。刘备曾向陛下表奏,冀州六国北上蓟国避难事宜。陛下回复,权且善待。这才有了紫渊六国馆。
  五月初,终有皇命颁下。陛下命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刘备,率本部兵马,并西域藩国联军入关。平关西之乱。
  皇命为何迟迟未曾下达。乃因先前关东战局利好。北路汉军势如破竹,攻破邺城,将黄巾军三大贼酋,四面合围。眼看胜利在望,陛下想着,待平定关东,再令车骑将军移师关西,平定关西之乱。如此一来,陛下和蓟王皆省心。
  奈何,天不遂人愿。形势一片大好之时,长驱猛进的南路汉军,竟一夜陷入重围。兖州黄巾自东郡发兵,攻打陈留。欲与豫州黄巾合流。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东汉军,精锐尽出。以大河为界,纷纷南下,北上。驻守虎牢关的车骑将军,亦准备拔营,亲往冀州,剿灭张角。
  实在无人可用。不可坐视关西贼乱,尾大不掉是其一。与洛阳一水之隔的河东,竟也现黄巾贼寇踪迹。若让贼寇东西战线连通,呈合纵连横之势,洛阳危矣。
  不得已,陛下只得下诏。急令“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出兵平关西之乱。
  皇命抵达,举国欢腾。
  皇命不可违。虽忧心广宗战局,刘备亦只得升帐点兵。请王太妃、王妃垂帘监国。命典军中郎将、王傅黄忠领本部兵马,并横海中郎将黄盖,率蓟国将校,守备国土。
  刘备亲率幕府五校:前军校尉关羽,后军校尉张飞,右军校尉徐晃,左军校尉周泰,中军校尉典韦,前军司马蒋钦,后军司马成律归,右军司马韩猛,左军司马崔霸,中军司马素利。及别部司马麴义,发机关兵车一万辆,择日启程,兵发关西。
  史涣领一百绣衣吏。亚马逊女王领一百王宫御卫。陪同前往。
  大河之上。
  一艘蓟国明轮船,轮桨如飞。身后数艘小艇,正死死咬住不放。游弋在南岸的白马将军,驰援长社。没有白马义从来回扫荡,便有小股贼兵,趁机下河。劫掠往来船队。一入大河,这艘悬挂蓟国鸾翼帆的明轮船,即被盯上。贼寇欲趁薄雾未散,强行登船。却被兜头一阵乱箭射翻。
  虽不知这艘缺少坚甲利箭的内河商船,为何落单在大河之上。然而贼众们却管不得这许多。招呼同伴,死死咬住。定要杀上船去。
  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蓟国和黄巾贼的恩怨,又何须多言。
  爵室内,船官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底舱,渤海黑驴仍兢兢业业的转着圈。手持并发连弩的舟楫士在卞氏的率领下,居高下射。数次将靠近的贼船逼退。
  你追我赶,待日上三竿。
  最后一丝薄雾被日光蒸发。忽听战鼓轰鸣。数艘大汉水军战舰,拦腰撞翻贼船。鱼叉飞射,落水贼寇惨叫毙命。一番厮杀,结果贼众。便有人高声相问:“蓟国舟船,可无恙否?”
  “我等无恙,谢将军出手相救。”船官高声答道。
  “如此且自去。只是切勿靠近南岸水路。”那人又道。
  “敢问将军,可知黎阳津是否安全?”船官问道。
  “你们要去黎阳津?”
  “然也。”
  “如此且随我同行。”那人言道。
  “多谢。”待并入大汉水军,船官又问:“敢问将军高姓大名?”
  “清河朱灵。”
  中牟县城大营。
  曹操率黎阳营占据此城后,整顿吏治,整编义军。又出兵保护农人耕种生产。引得交口称赞。今夏大旱,万幸中牟倚靠大泽,引水通渠,无碍农时。
  又广出斥候,南下探路。一边坐等右中郎将抵达,一边随时伺机驰援长社。这日,忽有一骑奔至城下。
  骑士高呼:“陈留义军,切勿射箭!”
  曹操登城喝问:“你是何人!”
  “我乃陈留义军,受张公之命,赶来求援!城上可是曹都尉?来时张公曾言,乃是都尉少年好友。都尉定不会见死不救!”
  “可有信物!”曹操急问。
  “有张公手书在此,都尉一看便知。”城下义士已取书在手。
  “打开城门。”
  “喏!”
  吊桥落下,城门开启。便有一队军士冲出,刀枪并举,暗中戒备。
  义士面无惧色,翻身下马。牵马入城,又卸下刀剑弓弩。搜身后,带上城头。
  曹操取书信在手,细看封泥,完好无损。再封一看,果是张邈笔迹。这便问道:“陈留战况如何?”
  “数日前,贼寇忽然势大。其中不乏山海宿贼,攻城甚急。义军损失惨重,眼看城池难保,生灵涂炭。张公听闻都尉已出兵中牟,特命我赶来求援。”
  “你又是何人?”
  “钜野李整。”
  见他颇有胆略,曹操甚喜:“孟卓有难,操自当驰援。壮士且下去休息,三日后,我自领精兵,驰援陈留。”
  “中牟距陈留不过百余里。骑兵旦夕可至,何须三日。”那人急问。
  曹操不怒反喜:“壮士所言极是。今日出兵,明日一早,与我突袭敌营。”
  “喏!”
第162章
一战扬名
  陈留,春秋时属郑国,名留地,后被陈国所并,更名为陈留。战国时又属魏地,魏都大梁,即在其界内。秦灭魏后,置陈留县。汉为陈留郡,治陈留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