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6/2006

  “有。”宗员口出凉气,不由得牙关都在打颤。
  同一地面,两次塌陷。若只说巧合,如何能信。最诡异便是,明明工匠已垫土夯实。如何能二次地陷。
  “装神弄鬼。”卢植冷声道:“黄巾逆贼假托神术,实则不过是借机关术,行障眼法。正如邺城机关阵那般。众将勿惊。明日且随我往沙丘平台,一探究竟。”
  “喏!”主帅乃一军之主。卢植气定神闲,麾下将校这便稍稍心安。将校得安,方能稳住麾下军士之心。不令士气崩盘。
  好容易撑到天明。大营战鼓隆隆,卢车骑升帐点兵。
  麾下文武齐聚。
  审配、逢纪、张逊等为参军。宗员、高览、朱灵等为将校。
  一身戎装的卢车骑环视众人,朗声道:“大营一隅,累次地陷。必是黄巾贼人装神弄鬼。今日我欲前往沙丘平台一探究竟。何人愿同往?”
  “卑下愿往。”审配起身。
  “卑下愿往!”高览出列。
  “好。正南,元伯与我同往。余下人等谨守营盘,不得有失。”
  “喏!”
  沙丘平台,便是沙丘宫平台。离宫被焚毁,只剩高台。后,赵高等人将始皇帝尸体置于其上,又称为“晾尸台”。距离扎营地,数十里之遥。
  斥候一日数报。言,贼人皆龟缩在广宗各城,沙丘平台附近,并无贼兵踪迹。卢植方可轻骑前往一探。
  或有人问,大营地陷,与沙丘平台何干。
  正因一个“困”字。
  广宗之所以被称为“困龙之地”,便是起于沙丘宫传说。赵武灵王和始皇帝,皆困死其上。历代帝王敬而远之。往来民众亦多绕行。
  那日大营地陷,沙丘平台夜放豪光。乃至车骑大营困守此地,军心不稳,寸步难行。
  正应了这个“困”字。
  于是,卢车骑便领军往沙丘平台一行。
  所谓台,乃指“观四方而高者”。时下,多为建在高台之上的建筑。如窦太后居住的南宫云台,刘备建四方馆的黄金台。沙丘平台,为古时建沙丘离宫之高台。离宫被焚毁,荡然无存,如今只剩平台。
  平台高数丈,远远得见。四周围以条石,居中辟有阶梯。沿路两侧,还间隔着立有人马石雕。虽饱经风霜,面目依旧清晰可辨。
  遗迹之所以能保存的如此完好,与“困龙”传说息息相关。人皆避恐不及,如何敢来破坏。
  不然这些上好的条石、石雕,早被搬运一空。堆砌自家宅院。
  马蹄声忽变清脆。不知不觉间,队伍已踏上通往平台的青石板路。耸立道旁的石雕,仿佛沉睡百年的卫士,无声的恭迎这群无畏的访客。
  “下马!”在通往平台的阶梯前,卢植一声令下。
  骑士纷纷下马,将马匹拴在排列整齐的石柱上。留下足够看守,高览领精骑护佑主帅卢植,踏上了通往高台的青石阶梯。
  石阶本是宫殿的台阶。或是赵武灵王时修造。数百年时光荏苒,风吹雨淋。雕刻纹饰已模糊不清。原先被打磨光滑的石板,今已是凹痕斑斑,满是龟裂。
  众人刀盾并举,围成圆阵。阵中弓弩手警惕的巡视四周。护佑主帅一步步走上高台。
  本该空无一物的平台正中,却摆放着一具棺椁。
  “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桤棺一,梓棺二,四者皆周”。郑玄注日:“尚深邃也。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
  天子棺椁四重,贴身内棺称“革”,二重称“椑”(bēi)或“杝”(yí),其外蒙兕及水牛皮;第三重叫“属”;第四重才称“大棺”。
  帝后的外椁,为两层,因多用梓木制成,故通常称棺椁为“梓宫”。
  王侯、公卿、士大夫依次递减。
  尺寸亦有差。天子大棺厚八寸。大夫大棺厚六寸。庶民百姓只准厚四寸,不配椁,后世一直沿用至今。
  而此棺,外重虽被尽数剔除。但从漆纹、材质、器型及尺寸上,皆可看出,乃是一座两汉帝王棺。
  待辨清棺上纹饰,卢植不禁勃然大怒:“无耻鼠辈!”
  黄巾贼竟掘了陛下的祖坟。
第178章
苌孝仁皇
  陛下先父刘苌之墓,称“慎陵”。
  “建宁元年,帝即位,追尊(刘)苌为孝仁皇,陵曰慎陵,以后(董太后)为慎园贵人。”
  慎陵位于冀州河间国,正是黄巾播乱之地。
  只是不曾想,黄巾贼人竟胆敢私掘先皇陵寝。行如此大逆不道,罔顾伦常之事。
  “黄巾逆贼,无君无父。欺君罔上,天人共戮!”向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卢车骑,竟怒急泪流。自卢车骑以降,无不目眦欲裂。
  见卢车骑两行热泪,径直向先皇棺椁走去。高览急忙挡在身前:“将军不可!”
  “尔等速退,待我向先皇谢罪。”
  “小心有诈!”高览话音未落。忽听革棺咔咔作响。
  地面亦随之发颤。
  拍击棺盖的砰砰声,紧跟着从棺内传出。
  似相互呼应,地面碎石竟群起而动。
  轰的一声巨响,革棺猛然直立。伴着喷溅的黑烟和磷火,棺盖徐徐侧移。
  现出了孝仁皇刘苌裹覆着“金缕玉衣”的遗体。
  台上众人无不面如土色,胆战心惊。哪还顾得上悲愤。
  “小心戒备!”高览一声怒吼,惊醒众人。松散的圆阵再次合围。举盾在前,捉刀在后。圈中弓弩手弓开满月,瞄向各处,以待来敌。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窃钩窃国,盗嫂受金。”
  “惑世盗名,欺天罔上。”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阴声阴语,忽从脚底升起。待众人细去辨认,又飘散无踪。声音仿佛出自看不见的鬼魂,在晾尸台面钻上钻下,四处飘荡。
  一时飞沙走石,鬼哭神号。
  平整的地面,竟飞快隆起一个个土丘。只只血手破土而出。身穿汉军盔甲的尸兵,紧跟着拔地而起。
  高览看得真切,眼前尸兵,皆是被地陷掩埋,无故失踪的大营兵士。
  风中千言万语,忽向平台中央汇聚。
  革棺内孝仁皇遗体,猛然自立:“孤,死不瞑目。”
  “嗡——”
  惊恐至极的弓弩手,冷然失手。利箭电射而出,正中孝仁皇左胸。
  砰!
  玉片崩碎,黑血迸溅。
  万籁俱静,神鬼无声。孝仁皇僵硬低头,看向穿胸而过的白羽箭,又缓缓抬头,猛然前扑。
  将尸身生生拔出。
  金缕玉衣,乃属两汉“玉衣葬制”。时下,皇帝葬以“金缕玉柙”,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如越级使用,则为僭越,必受严惩。直至魏黄初三年(222年),曹丕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乃至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于是禁止使用“玉襦玉匣”。从此废止玉衣葬制。
  刘苌本是解渎亭侯,本不可用“金缕玉柙”。换句话说,身上这件“金缕玉柙”,很可能是被陛下追尊为孝仁皇,后命人暗中置办。
  此等隐秘,卢植自不会知晓。
  眼前之物,是否为孝仁皇遗体,犹未可知。
  然却无人敢妄动!
  亵渎先皇圣体,夷三族。
  话说。(楚)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看看,宗室大臣本想射吴起,不料却射中了悼王尸。吴起故难免一死。可因亵渎王尸而被诛三族的大臣,却有七十余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6/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