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5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7/2006

  哭声戛然而止。
  无头尸滋滋喷血,一时竟不知如何下手。急切间,距离最近的韩遂,趁人不备,抬脚将头颅揣出。
  但见一颗大好头颅,蹦蹦跳跳,正滚落在阎忠面前。
  “将军——”阎忠双手捧起,哭声直冲云霄。
  “是卑下考虑不周,所托非人。乃至走漏消息,令二贼早有准备,更害将军身首异处啊——”
  此情此景,当真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想着同为西州豪杰,今日却身首异处。韩遂亦热泪长流,推开卫兵,躬身上前:“合众将军人已逝,万望军师节哀。大敌当前,后续又该如何是好,还需军师为我等出谋划策。”
  边章亦抱拳道:“军师节哀。”
  宋建擦干眼泪,大声附和:“军师节哀。”
  大难不死,惊魂未定的众人,纷纷出声:“军师节哀——”
  连呼三声。阎忠这才止住哭声。
  频频用衣袖拭泪。阎忠怀抱王国断首,抽泣言道:“为今之计,当再推首领,整合各部。”
  韩遂再问:“依军师之见,何人可为首领?”
  阎忠摇头道:“军政大事,岂能握与我手。各位自行相商,只需能服众,切莫,切莫覆,合众将军与北宫伯玉、李文侯,前车之鉴。鄙人,鄙人自当全力辅佐。”
  “谨遵军师之命。”韩遂这便起身,环视堂内三十六部羌渠:“各位渠帅,可有合适人选?”
  百年杀伐,羌人死伤惨重。今段太尉神威犹在。三十六部渠帅,无人敢挑头造反。互用羌语商议,便由雕零浑抱拳出列:“我等齐推韩将军为主。”
  “这……”韩遂面色含悲,心头狂喜。
  边章、宋建从善如流:“我等皆以韩将军马首是瞻!”
  “这,如何使得。”
  见韩遂还欲推迟,阎忠亦劝道:“将军众望所归,不必推辞。此位干系重大,非是美差。合众将军便是因我等而死。韩将军当谨记。”
  “如此,韩遂恭敬不如从命。”韩遂这便应下。
  “卑下,拜见合众将军。”阎忠将王国头颅,摆在一旁。这便扶正衣冠,肃容下拜。
  “卑下,拜见合众将军!”堂内众人在鲜血与尸堆间,跪地下拜。
  领麾下绣衣吏乔装打扮,射杀黄巾贼寇的臧戒,目睹眼前一切,不由得心生感慨。
  黄巾贼假借神鬼,操弄人心。不过是下作之术。而蓟国谋主,却凭无双才智,翻云覆雨。才是上上大能。此六人,皆是智多近妖之辈。若心怀不轨,将世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又是何其容易。但凡‘贾李和优’、‘八分田沮’、‘四才通达’,六大谋主,有一人辅佐乱世奸雄,为祸之烈,当不可预知也。
  万幸天降英主。
  主公麒麟护体,能逐百鬼众魅。一身浩然正气而百毒皆避。明以照奸。今日方知,大汉气数未尽,国祚犹存。
  所谓,孤掌难鸣。“夺势”,最少也需二人。不然如何相争?
  贾诩恐怖之处便在于,无论何时何地,无双如何连环。便是时过境迁再定睛一看,“夺势”仍在。
  若此次兵变之后,韩遂一家独大,则势尽而去。留下边章、宋建,还有趁机上位的雕零浑。无论反贼内部,还是汉羌之间,“夺势”非但未除,其势更盛。
  洪池岭,联军大营。
  看完细作密报,李儒笑道:“二士除矣。”
第191章
天下雄兵
  从都护府左丞手中,接过密信细看后。臧霸这便问道:“二桃三士。已除其二,剩下一人,又是谁来?”
  戏志才笑答:“宣高稍安勿躁,不日将见分晓。”
  “哦……”臧霸也是习惯了。
  三日后,天将初亮。
  枹罕市楼前已人山人海。城中黄巾反贼与黄巾渠帅北宫伯玉,今日午时将斩首弃市。
  扁书出自新任合众将军将令,自不会有假。
  于是,城内居民一大早便围拢在市楼前。怀揣好奇,惊惧,甚至窃喜,等待着一众死囚的到来。
  合众将军府,大堂。
  尸体早被清空,积血亦被抹净。匠人们正细心修缮着刀劈斧凿的破损,以及密密麻麻的箭痕。
  新任合众将军韩遂,端坐主位。军士阎忠侧席作陪。二人各怀心事,相对无言。
  从被裹挟入伙的那日起,韩遂便心知谋反必败。然生死关头,只能铤而走险。投靠贼营后拼命壮大势力,亦不过是想在汉军破城前,尽可能积攒出足够的权重,谋一个好出身。
  今身居高位,一统乱军。目的眼看便要达成,为何却徒生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如同陷入蛛网的飞虻,无处挣脱。
  “军师,蓟王,能兴汉否?”韩遂忽然开口。
  阎忠轻轻点头:“可也。”
  史上。中平元年,也就是明年,阎忠曾劝西凉平乱的车骑将军皇甫嵩,代汉自立。嵩不纳,忠遂离嵩而去。换句话说,阎忠也早已看出今汉国祚将尽。只不过,比起历史上即将天下大乱的汉朝,今有蓟王横空出世。
  韩遂再问:“何以见得。”
  “不出所料。蓟王此次平乱关西,将尽取河西之地。表我等为凉州刺史,金城太守,便是为助掌控关西。”阎忠答道:“如此一来,河西走廊咽喉之地,尽入蓟王之手。可比战国时,秦国据武关以拒楚,占函谷关以拒列国。进可攻,退可守。”
  韩遂幡然醒悟:“都护府李、戏二丞,重修洪池岭,便是此因?”
  “然也。”阎忠轻轻顿首:“蓟王深得我大汉兼容并蓄之风。后宫多胡女,麾下多胡人。朝廷如临大敌的羌胡蛮虏,蓟国却一视同仁,与国民无异。四百年煌煌天汉,无可匹敌。故四夷多已汉化,只需安抚善待,又岂会屡屡造反。”
  “军师所言极是。”韩遂深以为然:“此次羌乱亦是如此。凉州多义从。并凉之人、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朝廷每每征用,伤残战死,却少有抚恤。凉州官吏,又坐视本地豪族欺压羌胡,如何能不积怨日深。平日敢怒不敢言,一旦如此这般,被重金利诱,便会铤而走险。凉州刺史,前有左昌、今有宋枭。皆难称贤良。凉州大族又多藏匿奴仆,故使汉人渐少。羌人各有部落,却不算齐民。若能编户为民,凉州人口,当不下百万之众。”
  阎忠笑道:“并凉之人、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天下雄兵,皆入蓟国。何愁天下不定?”
  韩遂终是释怀,这便抱拳道:“谢军师开解之恩。”
  阎忠起身回礼:“合众将军当面,乃卑下职责所在,不敢言谢。”
  “哈哈……”两人相视而笑。
  韩遂之所以瞻前顾后,举棋不定。乃性格使然。今日听阎忠一席话,可谓茅塞顿开。如前所说,史上短短数年间,州刺史左昌、宋枭、杨雍等人,先后因平叛不利被免。凉州一地,吏治早已荡然无存。
  即便此次招安,归顺汉庭。得以身居金城太守高位。若不出二年便因故免官。如此搏命,又有何益。
  所以,先前一席话。韩遂其实问的是,此次我等投靠之人,究竟是洛阳朝堂,还是蓟王刘备。
  阎忠这便为其细分时局,助他下定决心。
  心中芥蒂,涣然冰释。韩遂这便起身出府。亲赴市楼,监斩黄巾渠帅北宫伯玉与一众余党。
  “斩!”
  一声令下。刀斧手,手起刀落。排排人头,翻滚落地。
  围观人群各自惊呼。
  韩遂亲自监斩,便是与黄巾贼人划清界限。若非军师一席话安其心,韩遂本意是将北宫伯玉等人悉数下狱,再观时局如何演变。若汉军势大,便将北宫伯玉等人尽数交给三路汉军。若关东黄巾贼势大,便好生款待,待他日放归。如此两不得罪。
  今日杀北宫伯玉以绝后患,便无退路可言。再无法两头下注,首鼠两端。
  此亦是阎忠请韩遂亲自监斩的原因。
  杀北宫伯玉,便是投名状。
  与黄巾贼生死大敌者,首推蓟王。
  长安大营。
  “车骑将军水淹沙丘,破尸兵地陷。待水退地干,不日便将合围广宗。”幕府左丞荀攸,将各方战报汇总:“西域联军屯驻洪池岭,正加紧修筑城防。关西太平道余党,已被乱军尽数清除。金城、大震二关,皆督造过半。贼人誓要将金城打造成铁桶一般。”
  军司空田丰笑道:“贾丞无双连环已成。此战易耳。”
  “两处雄关,由何人把守。”刘备问道。
  “金城关与金城,皆由边章部屯驻。大震关先是韩遂,今为宋建。韩遂自领兵屯守枹罕,及大河要津。”荀攸答道。
  “雕零浑人在何处?”刘备又问。
  “先零王子被推为三十六部羌渠主帅,正收拢旧部,声势复起。”荀彧又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7/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