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6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0/2006

  数日后,程夫人再回。
  “如何?”入密室,养父程璜问道。
  “如阿父所言。”程夫人低声道。
  程璜眉头随之舒展:“太后,果不欺我。”
  “阿父……”程夫人思量再三,仍忍不住问道:“是何人也?”
  程璜龇牙一笑:“为父便是说了,女儿又敢听否?”
  程夫人轻轻颔首:“父亲言之有理。”
  转而又问:“此事又为何干系我程家十年富贵荣华。”
  “皇长子乃何后所生。何后出身卑贱,陛下不喜。王美人出身清白,又得宠爱。故陛下似有废长立幼之心。”程璜言道:“若窦太后扶保王美人之子继承大统。则与永乐董太后、何后,呈鼎足之势。董太后与何后争权,必势不两立。于是窦太后便成关键之所在……”
  老父话说一半。程夫人仍旧懵懵懂懂。
  窦太后本可置身事外,为何要深陷立储漩涡。再说,窦太后无权无势,窦氏外戚已被残杀殆尽,如今只剩孤家寡人,内外无援。若与何后结怨,何后一杯毒鸩,便可令窦太后驾鹤西去。
  窦太后何其不智也。
  老父为何偏要与无权无势,无欲无求的窦太后结盟。
  想到此处,忽灵光一现:“莫非……阿父让我探查之人、事,便是,便是……强援!”
  程璜轻轻颔首:“我儿果然聪慧。”
  转而一想,又不对:“内宫之争,乃人臣大忌。再说,如何,如何……”程夫人越发觉得此事,不可思议。云山雾罩,无从捉摸。然又牵扯到一场极大的宫廷危机。说是血雨腥风,亦不为过。只怕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心念至此,不由得,眼露惧色。
  “见吾儿露怯,老父足可瞑目。”程璜甚是欣慰:“吾儿贯为死士,常不避生死,亦不知惧怕。如此行事,恐难善终。今既知‘遇事三分怯’,老父身后之事,可尽托吾儿矣。”
  “阿父,又当如何?”程夫人咬牙问道。
  “稍安勿躁。”程璜笑着安抚:“待为父见过曹节再说。”
  “阿父竟要与曹节联手?”程夫人又一愣。
  “然也。”
  西园,西邸。
  收到黄门令左丰口信。潜心侍奉在王美人及二皇子身侧的中常侍吕强,这便出宫与曹节、封谞相见。
  洛阳小市,金水汤馆。
  三楼精舍。
  更换浴袍,由侍者引入。见曹节、封谞已先到。吕强这便先行礼:“见过尚书令,永乐太仆。”
  “见过吕常侍。”二人亦起身回礼。
  为三人牵线搭桥的黄门令左丰,却并未出现。
  “收到少令口信,不敢耽搁。却不知,尚书令因何要见我?”吕强素来清忠,并非与曹节同路。
  “并无大事。”曹节笑答:“今日请吕常侍与封常侍,一为叙旧。二来,乃有一事,求问二位。”
  “何事?”封谞问道。
  “今有议郎上疏,涉及王美人兄长(王)斌。”说着,曹节便将简书从袖中取出,交由二人过目。
  封谞看完,又转交吕强。
  待吕强看完,曹节试问道:“不知吕常侍以为如何?”
  吕强不动声色:“尚书令以为当封何职?”
  “可为执金吾,封都亭侯。”曹节开价颇高。
  吕强轻轻点头:“如此,吕某便替美人谢过尚书令。”
  见吕强并未推迟,曹节大喜:“皆为陛下分忧,何必言谢。”
  封谞察言观色,亦喜道:“王美人亦常思念孤兄。今能入朝任职,亦了却美人夙愿。想必,陛下亦颇多欣慰。”
  饶是清忠如吕强,亦无法拒曹节之善意。
  此,亦是笼络。
  三人小酌数杯,吕强告辞先回。又陪封谞饮了数杯,曹节这便返回。
  车入府中。便有心腹来报:程大人深夜来访。
  “程璜?”饶是曹节,亦不由一愣。
第058章
夹缝求生
  若是往常,曹节定会避而不见。
  然今时不同往日。老一辈宦官,人才凋零。相互残杀,所剩无几。放眼望去,能与己比肩者,唯程璜而已。
  却不知,今日所为何来。
  心念至此,曹节这便言道:“书房相见。”
  “喏。”
  曹节自行赶往后院书房。须臾,程璜便由府中心腹引入。
  “曹常侍。”程璜先行礼。
  “程常侍。”曹节亦回礼。
  “冒昧来访,还望尚书令海涵。”程璜甚是谦卑。
  “却不知程常侍深夜到访,所为何来。”曹节直问。
  “乃奉窦太后之命,有机密要事与尚书令相商。”程璜直言。
  曹节心中一动:“太后所命何事。”
  “重开党锢。”程璜言道。
  “来人,送客。”曹节面色如常,怒从心起。
  “且慢!”程璜却言道:“尚书令容我一言。”
  “话不投机,何须多言。”曹节冷笑:“程常侍莫非忘了,欲将我等除之而后快者,便是党人。”
  程璜言道:“事关生死,如何不知。然此一时,彼一时也。敢问尚书令,若重开党锢,令党人复起。我等内官,还会互相争斗否?”
  “……”挥手驱散冲入书房的一众心腹,曹节试问:“程常侍,欲行驱虎吞狼之计乎。”
  “不仅如此。”待曹节心腹皆退下,程璜这才恳言道:“今若开党锢,党人虽得以重入朝堂,然待积势而成大害,至少需十年。十年之后,你我皆已入土。便让‘十常侍’等人,与党人恶斗便是!今若不开党锢,尚书令扪心自问,能得善终否?或不出二三年,以张让、赵忠等人为首的‘十常侍’,便将夺权。那时,我辈人才凋零,垂垂将死,如何能与之相争。”
  此,亦是曹节心结之处。
  “两害相权取其轻。党人乃是后患。十常侍与你我,才是心腹大害。何不驱猛虎,以解燃眉之急。”程璜字字诛心。却又字字入耳。
  “窦太后久已不问政事。朝中内外,亦无人相助。程常侍为何投入窦太后门下?”曹节笑问。
  “无它,同病相怜。皆老无所依,不想死后无葬身之地耳。”程璜一语中的。
  “好一个,老无所依!”曹节一声长吁:“数日前,二位太后同游上林苑,观百戏。翌日,程常侍便轻身入宫,自投窦太后门下。其中可有关联?”
  “不瞒尚书令,二位太后已结血盟,相约共保‘贵子’登基。”
  “原来如此!”曹节这便醒悟:“此乃永乐与长秋,二宫之争。如此,窦太后便得一线生机。”
  “我等又何尝不是夹缝求生?”程璜言道:“如尚书令所言,永乐宫与长秋宫相争,令窦太后得以偷生。党人复起,再与外戚勾结,必诛内官。如此,我等亦可在十常侍与党人之争中,幸免。”
  话已至此,利害关系,毋需多言。曹节又道出心结:“前窦大将军,及窦氏一门,皆死于我等之手。窦太后岂无报仇之心。”
  “诛窦氏者,乃是王甫。与尚书令何干?再说,此一时彼一时。今时今日,窦太后不过为自保,又岂能暗害同党。”程璜话锋一转:“再说,尚书令杀我二婿,又逐我出宫,将满十载。今夜,我却不计前嫌,登门拜访。你我之仇,可比窦太后乎?”
  “两害相权取其轻。”生死之间,大敌当前。曹节遂下定决心:“若解党锢,还需一人相助。”
  “何人?”程璜心知肚明。
  “蓟王刘备。”曹节掷地有声:“若无蓟王出面,党锢断不可解。”
  “蓟王当面,无需你我费心。”程璜笑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