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6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7/2006

  麾下皆用白羽箭。唯刘备用雕翎箭。上品金雕羽,下品花雕羽。金雕难寻。箭囊中只有三支上品金翎箭,余下皆花翎箭。再者说来。以刘备的射术,何须三支金翎箭。一支足矣。
  “豫章出石,可燃为薪。”说的便是石炭。时人多将石炭堆垒在椁基四周,用于墓室干燥和防腐。蓟国因取暖所需,将石炭大量用于锅炉燃料。如今蓟国,除去临乡等少数城池,采暖季采用更为清洁的地热供暖。余下多已改用石炭。
  陇右如何能少了此物。
  话说,金城南五十里,有沃干坂,又称沃干岭。沃干河谷,乃往来金城要冲。相传,有丝路游商,途经沃干河谷,在半山处宿营时,用几块随处可见的黑石,垒成土灶,生火取暖。不料几块黑石亦被点燃。
  丝路游商口口相传,沃干石炭,遂为人所知。
  刘备得知后,即命蓟国良匠,前往勘探。果在沃干西坂一裂缝中,寻到石炭矿层。且储量丰富,极易开采。刘备大喜,这便招募工匠,前往挖掘。并在坡下设采矿营地,取名西沃邑。陇右石炭皆出此地。东凌、西沃,二处矿区,遂并称于世。
  东凌邑,乃蓟国长公主汤沐邑。西沃邑,或封给二女?
  不急。乖女儿,陇右还不是咱家一亩三分地。
  匠人还发现,开采出的石炭,凡质地坚硬且有金属光泽,烧之无烟。遂将无烟石炭称之为“炙炭”,意指可用于烧烤的石炭。有烟石炭则称为“冶炭”,用于高炉冶炼,锅炉取暖诸如此类。
  木炭,时下多用于马车壁炉取暖,或炙烤烹煮所需。
  入夜时,烤野猪外酥里嫩,君臣分食,美酒飘香。香味引野兽窥探。便有几头野狼试着抵近,皆被追魂弩射杀。一队绣衣吏举火出营,将送上门的猎物取回。见毛色如雪,只有头脚呈浅象牙色。竟是难得一见的雪狼。交由函人剥皮,呈与蓟王帐前,正好用做狼皮大氅。
  刘备欣然笑纳。
  绣衣多豪侠。与刘备意气相投,堪比生死之交。
  绣衣吏,与门客同。食俸四百石。月谷五十斛,一年六百石。折钱十八万。须知,一城之长不过三百石。且绣衣吏人数甚众。前有顺阳卫、泗水卫、后有金城卫、泰山卫。人数已过五百。若非韩浩统领的列城豪侠,不曾加入,足可过千人。
  单单绣衣吏的薪俸,便过亿钱。加上春腊二赐,还需翻倍。
  刘备亦时有赏赐。比起先前行走江湖,刀头舐血。当真云泥之别。
  得食高俸,乃因战力强悍。
  绣衣吏平日守护蓟王刘备,及蓟国重臣。战时可为特种精锐,攻城拔寨,责任尤重。为升级绣衣战力,蓟国将作馆,痛下苦功,不惜工本。
  多次升级的绣衣甲,为“二代黑龙鳞”。百炼雁翎、凤羽二刀,飞龙爪,追魂弩,皆是标配。小臂还附有“逆龙镶(盾)”。小盾曰镶。龙有逆鳞,触者必死。故又称“龙鳞盾”。乃蓟国将作馆,参照蓟王手绘神鬼图板,将“钩镶”与“臂盾”相结合之机关防具。平时贴合臂铠,战时,可做十字旋转。待上下弹出长短二钩,则与钩镶无异。至于机关袖箭,还在研制之中。
  这支精锐,堪比先秦“锐士”。
  荀子曰:“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时,步战以魏国武卒最为精锐,天下呼之为“魏武卒”。骑战则以赵国“胡刀骑士”与齐国的“技击骑士”并称。秦国商鞅变法后,所组新军,河西大战横空出世,被天下惊呼为“锐士”。
  “齐技击”、“赵胡刀”、“魏武卒”、“秦锐士”,皆天下雄兵也。
  白毦可比“魏武卒”,绣衣当为“秦锐士”。“齐技击”与“赵胡刀”,不急。
  并凉之人、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天下雄兵,皆入蓟国。胡刀和技击,只需觅得良将,自当水到渠成,横空出世。
  同伴被屠,周围狼嚎彻夜不息。
  乃至群马惊恐嘶鸣。万幸黄駥、赤菟、乌骓、铜爵、青骢,各个神骏。扬蹄长嘶,稳住一群驾车驽马。
  希雷娅乃狩猎女王。听闻狼嚎,这便言道:“群狼在召唤狼王。”
  “还有狼王?”刘备不忧反喜。
  “百兽皆有王者。”希雷娅又道:“看来这座山谷,是雪狼的领地。”
  “如此甚好,待明日猎杀狼王,用以祭祖。”刘备笑道。
  “主人领我等,便是为狩猎王兽而来。”阿希瓦娅探身一笑。此行陪在刘备身边的,便是亚马逊中最强的十位女猎人。中军营帐由十二辆专属机关马车,呈“田”字形拼合而成,面积极阔。分成数个功能区。前帐公用,后帐自用。
  “与野兽为伴的日子,真是怀念啊……”伊丽娅想起了奔赴遥远绿洲时,与女王狩猎的那头巨熊:“当然,现在也不错。”
  “只是不错?”刘备笑问。
  言语间的揶揄,如此亲密自能体会。妮蒂娅笑道:“主人岂止是不错,分明是……了得。”
  “不对,不对,分明是了不得。”阿米莉娅亦探身出帐。
  刘备哈哈一笑:“睡觉。”
  与不断升级的绣衣甲类似。为女战士量身锻造的“御卫甲”亦不断升级。“二代金麟铠”,甚至有专门的狩猎配件。可与金麟铠完美契合。
  为了三百单一亚马逊,刘备当真是刳精呕血,精益求精。
  只叹生机未苏,徒劳无功。
  一夜无话。
第092章
黄金分割
  天将露白,便有营士早起忙碌。铡草喂马,添火烧汤,敲碎冰锥,清扫积雪。忙的不亦乐乎。隆冬风雪无常。虽藏在避风处,亦难免风卷雪落,积少成多。
  机关兵车,为封闭式“车厢”。以丁零高车为模板,制式类輂车(jú
chē)。
  “大车驾马曰輂。”时下马车,若为半封闭厢体,或上加车伞,则称“车舆”。围绕车舆,前后左右四面围栏,叫“车軨”。合称“车舆四軨”。车舆两侧供人倚靠的木板,称“輢”,上接帷幕,称“輢屏”。四軨在外,二輢居内,輢屏居上与车盖相连。舆前有供脚踏的车笭,车内前部有座,座后可装随行物品。若为封闭车厢,可省四軨。
  车舆去伞支帐,便是篷车。
  蓟国机关马车,皆是全封闭式车厢。就连驾车的车夫,亦设独立座舱。路上遇袭,可放下钢丝网帘,遮挡锋矢。副驾还可持弩还击。
  连成营墙的防御马车,为内外三层厢壁。搬动机关,外层厢壁落地,中层厢壁升起,通高可达二丈余(5米)。厢壁外包搪瓷甲片,人站车顶,居高下射,足可防御。
  不同兵车,结构、尺寸亦不尽相同。
  “营房马车”,车厢最为阔长,可两车、三车、四车,乃至多车拼合,却无需三层厢壁。
  “机关箭车”,结构最为精密复杂,用于间隔着分插在“营墙马车”之间,为大营守备。
  “望楼马车”,多层嵌套的“回”字形车厢,可节节升起,组成望楼、箭塔,用于瞭望警备。
  刘备专属“中军马车”,结构最为坚固,用料最为上层,各种设置分门别类,一应俱全。说是移动行宫亦不为过。当然,也最为沉重。
  最轻便的营房马车,鲜卑重挽马,一匹足以。汲水罐车,亦不过骈马。而中军马车,却要驷马拉动。足见沉重。
  还有诸如辎重仓储、高炉冶炼、锅炉汤池,酒垆赀库等,各式马车,不一而足。将后勤全部机动化。便是刘备的天才设想之一。
  然,正如梯田。马车拼合,亦非刘备首创。丁零人用桦木打造,全身不见铁器的高车。首尾串联,一人可驾驭三、五辆,甚至十余辆,故后世有“草原列车”之称。
  刘备不过用后世知识,结合大汉技艺。对马车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造,而已。精钢车轮、板簧避震、齿轮轴承、升降底盘,内藏神鬼机关诸器……诸如此类。
  大汉的锻造工艺,强悍到何种程度。听闻前汉时,有锄头竟用麻钢锻造。简直丧心病狂。
  所谓麻钢者,便是后世所谓“马氏体时效钢”、“特高强度钢”、“高镍合金钢”。此钢,不仅不易生锈,而韧性比普通钢质更强,硬度甚至比钛合金高六成以上(60%)。工业时代,乃是锻造枪炮的最佳材料。没有麻钢,便没有精准射击的狙击步枪。
  前汉用来铸造锄头也就罢了。时下,刘备又在陇右,亲眼见到了麻钢锻造的铁铲。
  一把麻钢铲。
  着实是震惊到无以复加。
  刘备不知道的是。要一千年后,西方才有类似钢铁出炉。时下,已被良匠熟练掌握的“炒钢”法,更是千六百年后,才被西方人学会。
  信手拈来。说煌煌天汉,领先世界一千年。此言又虚在哪里。
  冷兵器时代,不比钢铁还比什么。
  比弩吗。
  比种田?
  始皇帝陛下,真就少了个地球仪啊。
  无妨。还有我蓟王。
  待刘备起身,女御卫已披装完毕。素纱套装贴身,内穿百花战裙,上罩金麟宝铠,外裹狼皮短氅。弓箭、长矛,圆盾,短匕,还有雁翎腰刀傍身。
  拉下狩猎女神假面,从头至脚,皆覆坚甲。所谓披坚执锐。英姿飒爽,锐气逼人。
  得益于大汉精良的制甲技艺,轻量化的复合垫片,及用强度更高的细钢丝绳取代笨重的编缀皮绳,让“狩猎女神套装”,全重不过七十二斤(18kg)。一般健妇皆可披挂。更何况为战而生的亚马逊。简直轻如无物。
  好比野生和家养。
  与野兽为伴的女战士,说天生神力有些许过誉,后天磨练才是主因。猎杀巨熊时,一块简易拼装的锁链盾牌,便远高于如今全身甲的重量。却被女王随手掷出,重击巨熊。足见一斑。
  尤其锁体技。
  实在是……逼仄。
  所谓“搦管操觚,声泪俱咽。”
  非蓟王而不可为也。
  女猎手,统配西域三大名马之焉耆胭脂马。人马具装,随刘备奔出大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7/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