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6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1/2006

  “老朽未知也。”
  “多谢长者赐教。”
  “老朽惶恐,不敢言谢。”里正急忙下拜。被恭送出帐。
  “石棺内竟是末代獂王。”饶是智多如李儒,亦想不到。麦积山还藏有此等隐秘。
  “这么说,大哥遇到了守陵獂人。”张飞却已想通。
  “或是如此。”刘备笑道:“里正言,獂人善豢养家畜。将雪狼驯化成雪狼犬,亦说得通。”
  “可见其相貌?”张飞追问。
  “未曾见过。”刘备摇头:“穿颅之箭被人送回。足见守陵人并无恶意。算了,此事作罢,莫再追究了。”
  “唉!”张飞这便点头。
第096章
开年见喜
  回程无需再走陈仓狭道。西入陇西,东北折向汉阳,过秦亭入峡谷,经分水驿,返回大震关。
  “(大震关)又西行五十里,至小陇山分水岭,(有)分水驿。”“小陇山,一名陇坻,又名分水岭。陇上有水,东西分流,因号驿为分水驿。”与东口驿相同,刘备亦将分水驿建为城障,引水绕城,据险而守。沿陇上分流溪水,筑堤为障。唯有经分水驿障城吊桥,方可渡过。刘备调派麾下军曲候张辽,领八百并州骑士,与南匈奴右贤王子,於夫罗、呼厨泉二人所辖弯刀胡骑,共同驻守。
  话说。九九重阳那天,刘备宴请三十六部东羌,十二部氐酋。又送重礼后,在雄关立起募兵大旗。尽得陇右虎熊上士。大营五校加麴义别部,兵皆过万。张辽麾下补足一千兵马,领中军假司马。於夫罗、呼厨泉二人,亦满千人,各领前、后二军假司马。
  三千兵马,守分水驿城,绰绰有余。三队人马,还需轮流驻防附近马邑。巡视羌人牢营,诸如此类。
  今日驻守驿城的,正是张辽。
  “拜见主公!”见蓟王车驾入城,张辽领麾下虎贲,前来接驾。
  比起初见时,一不留神被张飞灌翻的青涩少年。数月军旅生涯,令张辽锋芒初露。隐隐有大将之风。刘备见之甚喜:“文远别来无恙乎?”
  “卑下一切都好。”张辽抱拳:“有劳主公挂念。”
  “家人可迁去临乡?”
  “族中老少,皆已入临乡安居。”张辽答道。临乡乃蓟王都。说是河北第一名城,亦不为过。生活之便利安逸,冠盖河北。便是洛阳城,亦拍马难追。
  “甚好。”刘备欣然点头。
  既是蓟王家臣,自当将家小迁入蓟国。不仅张辽如此,高顺、韩浩等人亦如此。甚至列城豪侠徙边的家人,亦从列城迁入蓟国。所谓后顾无忧,便是如此啊。
  关于张辽的使用,刘备十分谨慎。年纪尚青,怕揠苗助长是其一。初出茅庐,军心不服是其二。在刘备印象中,张辽一直追随吕布,直到投靠孟德,才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逍遥津下,八百破十万,一战扬名。先令其自领一军,日积月累,必然大成。张文远的成长潜力,自不用说。不过是或早或晚,而已。
  过分水驿,方入大震关界。张辽一路护送,在悬楼列肆前止步,引兵自回。
  见蓟王车驾,路上车辆纷纷避让,沿途行人驻足行礼。刘备亦未张扬,迅速通过。
  “大将军回城!”遥见王旗,关首守卫,高声通报。
  东侧附楼,精舍。
  无所事事的许师,猛然坐起。
  身旁正细细梳妆的卢氏,亦不由一滞:“蓟王狩猎归来。”
  “好极!”许师早急不可耐。
  “切莫心急,小心露出破绽。”卢氏叮嘱道。
  “知道。”许师侧耳倾听,这便言道:“此处只有你我,无妨。”
  “小心为上。”卢氏徐徐言道:“你我身处险境,生死瞬息之间。若要全身而退,行事必谨而又慎。”
  “姐姐言之有理。”许师不做争辩:“又该如何行事?”
  “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待蓟王相召,‘行事’于床榻之间。”卢氏妩媚一笑。
  许师岂能不知,卢氏乃是故作调戏。故也不气恼:“如此,姐姐需早做准备。”
  “放心,误不了。”卢氏虽仍报以媚笑。却令人不寒而栗。来自床榻之间,鱼水交欢时的行刺,当真防不胜防。这便是女刺客的优势。无需劳师动众,更无需绞尽脑汁。随床上榻,春风一度,已登极乐。神鬼不觉。且彼此无遮,由表入里,又如何能防备。
  返回云霞殿,头一件事,便是将蓟国良匠寻来。从囊中取一半青稞麦粒,温室育种。另一半则妥善包裹,快马送回蓟国,行温泉育种。二处,只需有一处成功,逆上高原指日可待。
  累日心结,涣然冰释。刘备不过双十年华,又如何能不喜上眉梢。
  春风得意马蹄疾。
  开年见喜,完美。
  不等青稞麦种六百里运抵蓟国。陛下开春第一诏,已抢先抵达蓟国。不出所料,增封蓟王三县,加九锡。
  “九锡”者,乃天子赐予诸侯、大臣有殊勋者之九种礼器,以示最高礼遇。“锡”通“赐”。九种特赐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jù
chàng)。
  一曰车马:金车大辂(lù,用来挽车的横木),兵车戎辂;玄牡二驷(黑马八匹)。其德可行者赐以车马。
  二曰衣服:衮冕之服,赤舄(xì,鞋)一双。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县:亦作“乐悬”,乃定音、校音之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
  四曰朱户:朱漆大门。民众多者赐之。
  五曰纳陛:殿前可特凿陛级(御道)。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六曰虎贲:虎贲百人。能退恶者赐虎贲。
  七曰弓矢:彤弓矢百,玄弓矢千。能征不义者赐之。
  八曰斧钺:能诛有罪者赐之。
  九曰秬鬯:祭礼用香酒,以稀见之黑黍与郁金草酿成。孝道备者赐之。
  换而言之。只有达成九种“成就”,才可“加九锡”。
  细细想来,蓟王确已达成。德行、安民、乐民、聚民、进善、退恶、征不义、诛有罪、孝道纯备。
  年纪轻轻,已位极人臣。
  关键是,笔笔皆有出处。即便是挑剔之人,亦无可指摘。蓟王当之无愧。
  然即便如此,亦不可冒然受领。蓟王需上表推辞,拒而不受。陛下再赐。蓟王再辞。陛下三赐,蓟王这才诚惶诚恐,上表愧领。
  剧本早已写好。蓟国六百里送报大震关。刘备果上表推辞。言辞之恳切,落笔之动情。此心,天地可鉴;此情,日月可昭。
  于是天下人,皆等着陛下二赐。便在此时,王太妃,王妃,问策众臣。
  蓟都尹娄圭起身奏道:“回禀王太妃,王妃。臣以为,我主断不可受。”
  “为何?”王妃问道。
  “前汉时,王莽进受九锡,进而谋夺帝位。若比此例,先加九锡,以示‘顺承天命’,再取而代之。乃行大逆不道也。臣窃以为……”
  “讲。”王妃言道。
  “臣窃以为,此乃陛下故意为之。”
第097章
固辞不就
  揣测圣意,大逆不道。
  然为蓟国重臣,娄圭却有些话,不吐不快:“我主年少而功高。陛下虽欲重用,却慎而用之。用而戒之。此举,与数年前‘配享太庙’如出一辙。我主,或只有再三拒受,上表请罪,方可令陛下心安。”
  娄圭言毕,群臣纷纷点头。
  越位极人臣,越需亦步亦趋,如履薄冰。
  功高震主,为历代人臣之大忌。
  楼桑令乐隐,起身言道:“娄府君所言极是。我主不可不察。”
  “原来如此。”王妃这便醒悟:“王上,已被天下所忌惮了么。”
  群臣俯首。又如何敢答此话。
  王妃恩怨分明,快人快语。却也一语中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亦是世间常理。
  王太妃言道:“蓟国谋主多在身旁,蓟王必有计较。”
  “那,增封三县之事,又当如何?”右丞耿雍起身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