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2006

  话说,孟德攻陶谦。之所以杀戮无数,所到之处,鸡犬不留,惨绝人寰。与放纵青州兵抄掠滥杀,不无关系。
  蓟国宽法严律。又岂能容忍残杀良民。
  饶是如此精挑细选,亦称足够。
  三千北地游击,三千安次突骑,再加六千青州刀盾手。王傅自领三千板楯黄弩手,还有太史慈麾下八百具装神射。杀一群蟊贼还不手到擒来。
  八百具装神射,皆配机关马鞍。因倒插于机关弩套内的曲臂黄肩弩,形似飞翼,故又称“飞翼卫”。
  细算下来,还不止八百。另有二百甲骑具装。张郃与黄叙,各领百人。将好满编千人。
  除去蓟国水军。黄忠携一万六千精兵,四千辅兵营士。机关兵车三千辆。围剿黑山。
  足够了。
  薄落亭。
  三千板楯黄弩手,先行下船。立楯墙固守。余下兵马,逐次登岸。跟着是三千辆机关马车,最后将十余辆水陆两栖机关舫车,拖拽上岸。
  目送明轮舰,列队驶回,黄忠便与黄盖辞行。
  骑兵组锋矢阵型,前突开道,护住双翼。余下皆登兵车,太史慈领本部兵马迂回警戒。浩浩荡荡,直扑杨氏县。
  五十五里外,杨氏县城。
  “快,快,快。”昨日将将破城,黑山贼不及休息,更顾不得打家劫舍,便被各自头目逼上城头。又绑来杨氏县令长等一众官吏,开粮仓府库,连夜搬运守城诸器。再命人挨家挨户,搜刮灯油薪柴,统统运上城墙。
  便有宿贼,传授火箭制作诸技。又排设大锅,待熬制金汁。礌石、滚木,拒马、鹿角,城上城下,层层环绕。吊桥高悬,严阵以待。
  待日升,城头已密密麻麻,立满兵士。张燕身披崭新将官甲,矗立三层谯楼之上。放眼望去,丛丛白羽,宛如芦苇春生。煞是好看。
  兵强马壮。当可与黄忠一战。
  “报——”行军途中,便有斥候来报:“贼寇昨日已攻下杨氏县城。连夜搬运守城诸器,滚木礌石,已垒满城头。城上遍布弓手,不下万人。”
  “洨水如何?”黄忠问道。
  “洨水只剩薄冰,无从立人。上游已成冰泮。过平棘(县),河道渐开。”斥候再答。
  “再去打探。”
  “喏!”
  五十余里官道,不疾不徐,半日抵达。
  遥看城东,旌旗蔽日,杀气冲天。便是城头宿贼,亦不由暗吞口水。楼桑兵甲,冠绝天下。普通刀剑,难以破防。唯有倚仗城坚墙厚,人多势众。滚木雷石,鱼油金汁。
  试想。蓟国便有云梯舫舟能攻上城头。然滚木礌石呼啸而下,如何能不脑浆迸裂而亡。再砸油瓮,火箭点燃,又如何能不死。
  嗯,没毛病。
  城头贼人,拼命给自己打气。
  随大军抵近。气氛越发肃杀。
  黄忠抬眼扫过城头,这便传令:“攻城。”
  “攻——城——”传令兵策马扬鞭,自阵中飞奔向两翼。
  战鼓隆隆。
  一千板楯黄弩手,身负大盾,自阵中奔出。排列“品”字形突击战阵。北地游击紧跟其后,分掠而出,扑向侧翼。而后是中军,后军,次第而进。列队齐整的蓟国战阵,层层递进。宛如怒海潮升。自城头俯瞰,尤其壮观。举手投足,整齐划一。甚至连甲胄兵器的反光,亦齐整如水银泻地。
  骑兵攻城,智者不为。如同毒蝎高举大螯,以为钳制。而真正的杀招,乃出尾后毒针。
  贼人只顾城头,却忘了在城外掘壕堑,阻挡骑兵与舫车。蓟国明轮舰日夜兼行,一日可达数百里。借漕运之便,及时杀到。令贼人顾此失彼,左支右绌。总归是露出了破绽。
  黄忠乃宿将。如此大的破绽,又岂会无觉。这便当机立断,下令攻城。
  此处,亦看出人马机动的好处。自薄落亭登岸,区区五十里路,人马消耗极小。此时攻城,正当其时。
  “快,点火!”大小头目一声令下,柴堆遂被点燃,烹煮锅内金汁。
  一时恶臭扑鼻,扬风十里。
  且春发东风。所谓东风,便是指从东面吹来之风。于是乎,城头干呕声此起彼伏。恶臭乘风,扶摇直上。身处三层谯楼内的张燕,有苦自知。
  不仅恶臭且还刺目。一时涕泪横流,上吐下泻。堪称生化武器。
  “鼠辈!”遥看城头乱象,初次上阵的张郃,不由心中大定。
  话说,黑山群贼“顶风煮汁”。可比韩信“迎风屙屎”。民间传说,韩信初投项梁,又归项羽。多次献计,二人皆不纳。知其必败。待刘邦入蜀,韩信遂离楚归汉。便有军中虎贲前往追杀。生死关头,躲无可躲。韩信心生一计。
  遂在道旁堂而皇之,解衣如厕。
  待虎贲抵近,见他旁若无人,顶风如厕。纷纷掩鼻。何人愚笨如斯!竟自食其臭,不知顺风屙屎。蠢都蠢死,何必杀之。污了我鞘中宝剑。虎贲拨马便走。韩信方才捡回一条性命。抄小路投奔汉王。
  殊不知胯下之辱,淮阴侯都忍得。自食其臭,有何不可。
  “呕——”张燕怒目圆睁,一口腹汁喷出。
  当真是忍无可忍。
  谯楼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城墙之上,根本无从立人。好容易列队齐整的防御阵型,一时人仰马翻。皆匍匐在墙垛之下,躲避恶臭扑面。
  “速取锅盖!”便有头目大喊。
  “哦哦!”贼寇这便胡乱摸着上盖,遮挡恶臭。
  随着一口口铁锅被遮盖。城头终能立人。
  “速速起身备战!快快快!”头目各自蒙面,大声吆喝贼众起身迎敌。
  待双眼终能视物。只见城下劈波斩浪,中军四散而开,十余辆机关舫车扬帆驶出。
第122章
谁与争锋
  “毋需惊慌!”张燕自谯楼大喝:“燃火!”
  城头弓手,遂将裹满油布的箭镞点燃。
  目视数十头犍牛,合力推动舫车,徐徐迫近。城头鸦雀无声。所谓神乎其神。蓟国机关术破天平道法的各种传闻,甚嚣尘上。颇多夸大其词。试想,本就出自太平道的黑山贼,又如何能不望而生畏,敬如神鬼。
  今亲眼得见,又如何能不惊惧莫名。
  驶入“一箭地”前。银鳞火浣布织成的鸾翼帆,忽如门扇侧开,露出甲板。不等贼人反应,劲弩轰鸣。
  一颗颗石球,呼啸而出。直砸城头。
  密集站立的弓手,躲闪不及。纷纷脑浆迸裂,惨死一地。
  而所谓石球,亦迎头碎裂。炸成一团粉尘。
  冷风一吹,白雾弥漫。
  石球乃是球形陶罐,内装白垩。撞即粉碎,随之扬尘。
  排列甲板的弩炮,次第发射。
  陶球如雨落。城头遂被白垩吞噬。
  目不能视,气不能喘。
  城头无法立人。便有满身白灰的兵士,急切间竟飞身跳下。惨叫毙命。
  一轮射罢。
  谯楼之上的张燕,面如死灰。
  蓟国丧尽天良,竟用毒粉。胜之不武,胜之不武!
  “我没事!我没事!”用力拍去面上粉尘,试着睁眼,宿贼不由惊喜莫名:“乃是白垩,无毒,无毒!”
  闻此声,被白垩淹没的城墙,一时人头攒动。各自从粉堆下爬起。
  果然无毒。
  死里逃生,不及庆幸。不知谁一声哭号:“火已灭尽!”
  覆满粉尘的城头,火盆皆熄,釜底无光。一片惨淡。已烧到半热的金汁,先行点燃的火矢,皆被覆灭。
  原来,白垩陶球,不为杀敌,只为熄火。
  “放箭,放箭!”见舫车仍在抵近,张燕奋力呼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