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6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4/2006

  “出手法。”阿翁笑道:“昔荆轲刺秦,图穷匕见。秦王惊起拔剑,剑长而坚,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见马超轻轻点头,阿翁又道:“此术,便是应对之法。”
  马超逐次看过,幡然醒悟:“出手法,便是拔剑术。”
  “汉剑比秦剑,更长更坚。若遇刺客近身,又或群敌环伺,以长击短,以一敌众,诸如此类。此法,皆有应对。天下剑术,除蓟王越女剑外,当数我门剑法。”
  “阿翁是何门?”
  “没落之门,不提也罢。”阿翁果不愿提及。
  “哦。”马超被绢上技法吸引,不过是随口一问。并未在意。
  阿翁笑道:“时候不早了。你父过几日便要重返陇右,且回去好生陪伴左右,不可贪玩,亦不可忤逆。”
  “唉。”将白绢小心入怀,马超这便告辞离开。
  目送马超离去,阿翁便又闭紧双眼,昏睡不提。
  《阵纪》:“剑用则有术也。法有剑经,术有剑侠,故不可测。识者数十氏焉,惟卞庄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顾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剑庸或有传。此在学者悉心求之,自得其秘也。”
  马腾乃新任护氐校尉,府治阴平。本欲携马超母子同往。然却被超母婉拒。马超学业未成是其一。马腾阴平另有妻室乃其二。羌女虽多情,却也外柔内刚,敢爱敢恨。马腾心知肚明,亦不勉强。
  先前家中贫苦,娶羌女为妻。如今身居高位,又千里寻回。皆时势也。
  所谓“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功成名就,自需珍惜羽毛。若抛妻弃子,德行有污。如何还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正如吕布肺腑之言:先前皆草莽,故无所谓;今路遇蓟王,当守满三年。断不可令德行有亏。为蓟王所恶,为天下所指。
  时势造英雄,英雄乘时势。悠悠众口,君主好恶,亦是“时势”。
  马超一路归家。见父亲重金签来的女仆,在门前忙碌。母亲小腹微凸,面色红润,正从旁指点。马超心情随之大好。快步上前行礼。母慈子孝,羡煞旁人。
  自孕后,母亲常有白马入梦,速疾如风,如白驹过隙。豆丫姐便托夫君苏双,问过黄金台四方馆长朱建平。
  朱建平掐指一算,言道:此女贵不可言。还取名‘云騄’。
  “骐骥‘騄駬’,天下之疾马也。”
  朱馆长铁口神断,天下知名。不仅一语道破发妻腹中胎儿性别,还亲自为其取名。马腾自当登门道谢。昨日亲赴黄金台,至今未归。想必,所言绝非只有腹中贵女。
  话说。“贵不可言”的箴言,蓟国多有流传。
  前有蔡少师长女蔡琰;二有长安令之女甄宓;三有王傅黄忠发妻,蓟王义母腹中贵女;四有马腾发妻腹中胎;最近,闻蔡少师发妻,又有身孕,也请四方馆长算过,亦得“贵不可言”之四字箴言。
  蔡少师大喜过望。连夜为二女取名:蔡淑。
  细细想来,不无道理。蓟国臣民,因国而兴。俗语曰,背靠大树好乘凉。
  英雄乘时势。蓟王亦是“时势”。
  有女仆帮衬,母亲做了一桌好菜。马超正长身体,断不可短了吃食。
  待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将饭菜吃完。马超这便漱口更衣,辞别母亲,前往学坛上夜课。
  羊要喂,马要养。武要练,文要习。
  击鞠赛马,枪技阵法。
  还有一众好友,亦不可相忘。
  这便是马驹儿的日常。
第150章
势如水火
  洛阳西邸,万金堂。
  听完王美人所请,陛下意味深长道:“所谓‘欲盖而名彰’,蓟王所托,美人可知其中关窍?”
  “贱妾愚钝,未能知也。”王美人柔声答道。政治上,王美人还是素人一枚。
  “蓟王数次流徙羌人,完城旦舂。又许诺日薪二百大钱。羌人见利忘义,这才不反。先有十万东羌,后有十万氐人,再有十万钟存,十万杂羌,义从诸胡,不一而足。壮丁健妇,不下百万。百万之众,即便每月只领半月工钱,亦是三十亿钱。一年便是三百六十亿钱。待四年流徙期满,当兑现千四百四十亿钱。蓟国即便富甲天下,亦不过千里之土,百万之众。如何能足量支付。”陛下言道。
  “听陛下之意,蓟王当不会兑现。”王美人随即醒悟。
  “然也。”陛下叹了口气:“蓟王亦是不得已而为之。唯有稳住羌人,大汉方能全力东顾。只需收拾关东乱局,陇右再乱,亦不足惜。”
  “若如此,明知被骗,羌人又岂能甘心。”王美人犹不能相信。
  “此便是蓟王高明之处。”陛下不愧是皇商,已窥破半边天机:“羌人身处牢营,朝不保夕。又岂能将辛苦所得存于营地,徒遭人惦记。故所获钱币,皆存在赀库账户之上。每月只少量支取,用于度日。如此一来,每逢月初,蓟王只需命人在羌人账户上,添一笔薪资进项即可。至于赀库中究竟有无这笔铜钱,谁人又能知晓。”
  “不过是‘账面薪金’,未曾兑现。”王美人理解了。
  陛下轻轻颔首:“蓟王撒下弥天大谎,难以自圆。故才急于抽身。然满朝公卿,谁人又敢接陇右之‘水火之局’。普天之下,唯蓟王能左支右绌,不至翻船。朕又何尝不想将蓟王早日调回京畿,辅佐协儿。只因陇右势如水火,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蓟王如何能轻动。”
  “原来如此……”王美人心中暗叹。帝王之家,果无易事。
  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又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收了蓟王重礼,事却未能办成。王美人不禁心生愧意。
  正因王美人,喜形皆露于色,内无半分心机。清白纯真,才被陛下所宠爱。
  见她面露愧色,陛下这便安慰道:“蓟王之心,朕岂能不知。美人且放宽心,便是凉州被羌人荼毒殆尽,瓦砾无存。朕亦不会怪罪蓟王半分。”
  百年羌乱。历代朝臣皆有人进言,暂弃凉州。本朝亦不例外。百官早有舍弃凉州之意。陛下亦有心理准备。
  如陛下所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只需拖住羌人,保关东太平。西凉便是暂时舍弃,亦未尝不可。
  “陇右时局,贱妾尽知也。”王美人盈盈下拜。
  陛下又问:“蓟王请美人进言,可有酬金奉上。”
  王美人坦诚相告:“右丞贾诩送来琉璃宝钞一枚,面值千万。”
  陛下眼中一亮。欣然点头:“蓟王行事,有礼有节。一众家臣亦不逞多让。”
  “未能‘全人之美’,自当‘完璧归赵’。”王美人言道。
  “非也。”陛下摇头一笑:“右丞贾诩,足智多谋。今日重礼,乃为明日所求。美人但收无妨。以安蓟王之心。”
  “今日之礼,明日所求。”王美人果然聪慧。略作思量,这便醒悟:“贾诩乃行‘投石问路’。”
  “何以知之?”陛下不置可否。
  王美人如实作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因收与不收,皆出陛下圣裁。陛下让妾收下,便暗示此事能成。然却需假以时日,徐徐图之。陛下若让妾原封未动,将宝钞退还。便是绝了蓟王抽身之念。此事断难达成。是收是还,便意味着蓟王能否善后。”
  “美人聪慧。”陛下抚掌而笑。
  话说。以陛下之精明,亦只参透了一半。
  货币黑洞自然是有的。然与其担心赀库无力支付,不如担心货币滥发之危。
  诚如陛下所言。四年后,即便账面上有高达一千四百四十亿钱的薪资。然实际参与流通的货币,却并未有显著增加。
  只因四年后,一千四百四十亿钱中的绝大部分,皆会等值兑换成房产与田产,再卖回给羌人。
  之所以后世将房地园田,归为“不动产”。正因其价值虽高,却无法频繁且大规模的参与流通。随羌人纷纷购买租住与租种的房产与田产。堆积在账面上的一千四百四十亿大钱,会快速烧尽。摇身一变,成为羌户名下的“不动资产”。
  简言之。羌人四年有偿劳动所得,皆通过账面往来,转化成不动产。细算起来。不仅分文未得,且还户户倒欠赀库一笔不菲的贷款。
  那么,羌人吃亏了么?
  并没有。羌人亲力亲为,为己为人。筑造了坚固的城市,宜居的家园,高产的良田,平整的道路。还获得了被大汉认可的合法身份。
  蓟王吃亏了么?
  显然也没有。不费吹灰之力,将遍及陇右,快速暴兵的野外巢穴,尽数剿灭。为帝国开疆辟土,新纳五百余万良民。这些妻妾成双,儿女成群,牛羊漫山,骡马遍野,豪宅美田,丰衣足食的自耕农,便我大汉的血肉与脊梁。
  《史记·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释义为:粮仓充实便知礼节;衣食饱暖便懂荣辱;君王的享用皆依法度,六亲便会紧紧依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不加宣扬,国家便会灭亡。颁布政令就好像流水的源头,要能顺乎民心。
  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便是时下最大的民意。
  若能达成。再行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户而不闭,天下大同。
  吃饱饭,是一切的前提。
  啥也不说了。种田吧。
  羌人为何要反,又为何不反。饥不择食,铤而走险。
  一言蔽之,饥寒起盗心。
  将一无所有的羌人,就地转化成丰衣足食的自耕农。不出百年,当与汉人无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4/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