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6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1/2006

  于是,十里一亭中,又间隔着建有“汲灌站”。方便罐车往来。
  小暑刚过。漫山遍野,一片金黄。刘备矗立在云霞殿顶阁,持千里镜,居高俯瞰。蔓延无尽的坂上丘陵,翠顶金腰,层林尽染。为保持水土,梯田只开到半山腰,留下顶部山林,涵养水源。山顶陡峭,亦不便耕种。故才有“翠顶金腰”之说。
  收获的季节,自令人喜悦。各城羌户皆已开镰收割。由割草机改进而成的畜力收割机,迅捷而高效。羌人最不缺的,便也是牛马。全套麦作机关器,耕种收割,样样齐备。价格自也不菲。
  出山之后,羌人才发觉,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有许多。居家生活,耕种生产,子女入学,人情往来……万幸日薪二百大钱,足够支出。心头唯一诟病,便是日益高涨的房价。
  蓟王花钱如流水。有所失必有所得。羌人营造的城市宅院,渠道梯田,皆属幕府所有。蓟王天下豪杰,一诺千金。断不会自食其言。奈何四年刑期,已过一年。待流徙期满,又当如何。
  汉人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趋利避害,亦是人之常情。良田美宅,坚城通路,丝路商人已万般垂涎。听闻关东大乱,临近州郡流民,皆奔我陇右而来。万一,蓟王偏袒汉人,将宅院良田,尽数分与汉民,又该如何是好。
  辛劳一季,丰收足可欣喜。而患得患失的情绪,又萦绕在羌人、氐人、卢水胡人心底,挥之不去。
  牢城官吏,奉公职守。皆是良吏。左丞曾言,羌人宅邸,“非王命不可擅动”。牢城父母官奉命行事,新造宅院,皆如约分与营中羌户。未曾擅自售卖。奈何各城商人入驻,已是大势所趋。虽不许商人购房,左丞却传令在城中空地,兴建闹市。引游商入驻。搭设营帐,坐地买卖。羌人户头多有积蓄,商人日进斗金,又引更多游商入驻。长此以往,游商落户为本地豪商,亦指日可待。
  商业兴盛,城内房价一路走高。蓟王择址营城时,皆选在丝路沿线重镇。丝路流金,沿线城邑皆得分润。善织造营器的羌女,亦可将所造器物贩卖商旅,贴补家用。家中青壮在农闲时节,亦可僦车商队,西行东进。博闻广记是其一,万里之遥,僦车一里一钱。来回数月,便足可赚得数千乃至万钱。何乐而不为。
  闻羌人所虑。便有蓟国豪商,将蓟国“分期偿还制”,娓娓道来。豪商言道:房价上涨,不过一时。安居乐业,却是一世。只需能落户城中,城外良田,季季丰收。雇工僦车,月月来钱。终归能还清欠款。然若搬出,万事休矣。
  此语句句珠玑,羌人皆深以为然。
  无论如何,也要把良田美宅占住。
  羌人所虑,便是所谓“文明的烦恼”。以前聚居在山寨,习俗相通,血脉相近。所见所闻,皆上古流传,简单质朴,平淡无奇。奈何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大汉风仪,一经沐浴,无不令人欲罢不能,甘之如饴。丰富多彩的生活,堪称日新而月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需心有所欲,又如何能挡这扑面而来的滚滚红尘。红尘如酒,岁月如歌,又如何能不令人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这便是文明之魅力。
  蓟王一计反客为主。流徙数百里,完城旦舂。便彻底摧毁了羌人传习数千年的陈规陋习。
  所谓上兵伐谋。蓟王堪称典范。
  六月温风,碧空如洗。浓郁麦香,沁人心脾。
  西坂罗马大使馆。
  圣火女祭怅然若失。自酣睡中苏醒。奢华的生活,比罗马有过之而无不及。围拢在周围的权贵名流,更多如过江之鲫。那日留宿大震关,夜起沐浴。从掀开小浴室帷幕的那一刻,圣火女祭司便有一丝纯洁的守望,被彻底剥离。然来自灵魂的沉重,却日夜压迫她的信仰大堤。
  刻意想忘记的,却在梦中越发清晰。
  问过亚马逊高等女祭司。安娜塔西娅说,是她体内的亚马逊血脉在隐隐作祟。她需要用一头最强大的猎物,进行一场远古血脉的献祭。只有如此,才能重获心灵的平静。
  阿奇丽娅问:附近最强大的猎物,是何物。
  日渐显怀的安娜塔西娅,眸中尽是深意:麒麟圣主。
  阿奇丽娅幡然醒悟。不由得面红耳赤。
  交趾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自出。然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上承权贵,下积私赂,财计盈给,辄复求见迁代(一门心思捞钱,只顾自己升迁),故吏民怨叛。
  六月,执刺史及合浦太守来达,自称“柱天将军”。三府选京令东郡贾琮为交趾刺史。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为盗贼。”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juān
fù)徭役(免除徭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岁间荡定,百姓以安。在事三年,为十三州最,征拜议郎。
  巷路为之做《贾父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
  时局崩坏,朝政日非。
  然我煌煌天汉,却总有名臣辈出,治世安民。不与奸佞苟同。
第175章
菩萨女蛮
  蓟王坐镇关首。幕府一众属吏,领治下民众,累日抢收。待颗粒归仓,麦秸做成青储饲料。那时,方可安心。
  好在整整一个麦收季,未逢大雨。少有几次,亦是零星雨落。收割晾晒,转运仓储,皆未受影响。
  羌人虽粗通农耕,却胜在身强体健。只需三五老农从旁指点,不日便可学会繁重农活。农活说难不难,关键能吃苦耐劳。换言之,种田对羌人而言,实在是简单易懂。
  为何?心情愉快是其一。收获可以预料是其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分明,可以预估,乃是农耕的优势。
  农耕的另一个优势,便是居有定所。及居有定所后,经世代繁衍而形成的“归属感”。
  陇右羌人,正迅速经历游牧向农耕的转变。
  除去用于续命的口粮。牛羊禽蛋的出栏量,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递增。羌人善牧羊。品种更是多种多样。因出身高原河谷,羊群皆善攀爬。许多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亦如履平地,觅食生于绝壁的珍惜草料。
  其种类可分为:高原羊、山谷羊、山地羊。山地羊,又分为高山羊与矮山羊。混种更是普遍。剪毛量以山地羊最多,高原羊次之,山谷羊最少。若论肉质鲜美,又数山谷羊最佳。
  蓟国稻鱼共生。陇右耕牧结合。收入甚丰。
  除去牛羊,骏马的存栏量,亦屡创新高。马价居高不下。陇右幕府马邑大厩,单单贩卖河曲良马,便堪称暴利。试想,一匹良马作价百万钱。每年出栏数千匹,便可轻松赚取十亿钱。
  实在是太暴利。
  如今马市皆被豪右垄断。何为豪右?且看我蓟王。
  天下十大马商,皆出蓟国。且还皆是七国赛马会的幕后金主之一。
  西域良马、河曲良马、塞北良马,应有尽有。经蓟家马令苏双不断混种改良,挽马、驮马、驿马、乘马、军马、赛马、宝马,各类良马,已成体系。
  蓟国号万马之邦,可谓实至名归。
  大震关,钟存羌妃,招募女卫的消息,已便传陇右。烧当、参狼、白马、尤其是钟存本族,陇右四大古羌中的女猎人、女战士、女智者,女巫祝等“贤女”,纷纷应募。
  作为母系留存最多的古羌。四族中,女性业者,随处可见。巫祝、猎人、牧人、织工、陶匠,皆有她们的身影。稍后,这些出身古羌的女子,还建立了东女国、罗女蛮等女性政权。国祚延续了数百年之久。
  东女国,母系立国,位于青藏高原,约存于南北朝至唐。国中设女王、副女王,由族群内的“贤女”担当,女王居于九层碉楼,百姓皆住四、五层碉楼。
  《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载:
  “东女国,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
  “罗女蛮”又作“女蛮国”。亦出古羌一支。
  东与吐蕃、党项、茂州接,西为三波诃,北连于阗,南至雅州。女王居住在剑川西山“康延川”,附近有弱水南流,依险而居。服饰高髻金冠,璎珞被体。以女为王,该部女王为西山八国使之首领。
  传说乃为《菩萨蛮》词牌名的来源。
  据《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杯,明霞蛮国贡双龙犀图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
  换言之。汉末大乱时,中原政权无暇他顾。羌人种群,纷纷自立。其中,亦有承袭古羌文明遗存的女子,相伴立国,传续后世。
  于是乎。钟存羌妃诏命一出,陇右蛮女群起响应。
  纷纷结伴出各部落,各牢城,聚拢到陇山东坂,四海馆内。
  有参狼羌“汉率善羌君”之女梁氏,领族中数十女披“犛(máo)牛甲”入馆。皆身高七尺有余,背猎弓战矛,飒爽英姿,竟不在亚马逊之下。
  “广汉塞外参狼种羌”,约在秦献公时,从湟水南迁至羌水,因聚居谷地称参狼谷而得名。
  时下,“别自为部落,各立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摄。”且“俗皆土著,居有屋宇,其屋织犛牛尾及羖羊毛覆之。国无法令,无徭赋。惟战伐之时,乃相屯聚,不然则各事生业,不相往来。皆衣裘褐。收养犛牛、牛、豕以供其食。父子、伯叔、兄弟死者,即以继母、世叔母及嫂、弟妇等为妻(饶妻制)。无文字,但候草木荣落,记其岁时。三年一相聚,杀牛羊以祭天。”
  另有白马羌“汉归义君长”之女白氏,领族中数十女骑入馆。皆身高七尺有余,长矛皮盾,飒爽英姿,亦不在亚马逊之下。
  “武都塞上白马羌”乃西羌一支。又称广汉白马羌。原居河湟谷地。秦献公初立(前384年),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诸羌畏秦之威,相率外迁,该部徙居广汉郡西北徼外,蜀郡西北部的白马岭,因名白马羌。与夷、氐杂处,故有“六夷、七羌、九氐”之说。今汉建武十一年(35年),其首领楼登等率众五千余户内属,光武帝封其为“汉归义君长”。
  烧当羌既有当素、当昔二夫人,又岂能甘于人后。亦有当氏猛女数十人入馆。
  “招募令”既因钟存羌妃而起,钟慧又是烧当女豪。来自钟存的悍女,亦不在少数。
  此次甄选女卫,四大古羌,占尽优势。
  而钟存羌妃招募守卫,亦被视作蓟王即将东归的信号。亚马逊御姬将随蓟王东归,按汉庭惯例,慧妃当与三夫人垂帘理政,代夫统御幕府属吏与凉州属吏。如此一来,大震关首云霞殿的守卫,自是重中之重。
  男主不在,女卫自是上佳之选。而出身西羌各部的女战士,巾帼不让须眉。首当其冲,择优而选。除去个人武技,还需兼顾血脉与体态,相貌亦很重要。最关键是,定要有宜男之相。
  蓟王虽不愿再行和亲。然精明如羌豪,又如何能不费尽心机,削尖脑袋也要将族中贵女,填满云霞后殿。
  结亲如结盟。
  陇右遍布牢城。城中羌人命运如何,皆在蓟王一念之间。
  所谓“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蓟王念及骨肉亲情,自当会网开一面。
  钟存因结亲蓟王,而成陇右人人艳羡的上等汉民。不仅霸住各处紧要山头,还无需服刑,月月领取足薪。眼看羌人各部与钟存间隙日深,慧妃借招募女卫,遂化解与无形。
  真可谓,一石数鸟也。
第176章
蓟王东归
  云霞殿,二层寝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