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7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0/2006

  此言正中下怀,陛下欣然点头:“如此,甚好。”
  快马出城,掩人耳目。直奔西郭函园。如今骠骑将军、执金吾、永乐少府皆迁居园内。老司徒杨赐,亦暂居九坂坞,就近寻医问药。由蓟国名医,悉心诊治。
  得陛下密召,三人不敢怠慢。星夜入宫相见。
  董骠骑得永乐少府杨彪推举,觅得孔融等高士入府,如今亦知行倍增,隐有与大将军何进分庭抗礼之势。
  入宫前,长史孔融已有叮嘱。且听永乐少府杨彪如何对答。再见机行事,切莫失语君前。董重默记在心。
  果然,待陛下说完。
  永乐少府杨彪,起身奏报:“回禀陛下,若只心忧大将军兵权,此事易耳。”
  “杨少府何不直言。”陛下大喜。
  “闻北军有五校。陛下何不在西园另置八校,以分大将军兵权。”
  “西园八校。”陛下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又摇头:“天下初定,百废待兴。若此时募兵,耗费钱财,必受百官所阻。”
  董太后笑道:“陛下西邸卖官,年入数十亿钱。单蓟国本季献费,足有六亿三千万。何不自筹军资,募西园八校。”
  见陛下颇为意动,董太后又言道:“八校军资,朕愿认领其一。”
  董重亦答曰:“回禀陛下,臣亦愿认领一校。”
  陛下闻言笑问:“骠骑将军,亦颇有余财乎。”
  董重讪讪笑答:“五官中郎将麾下,有数千江东健勇,正可拿来充数。”
第095章
西园八校
  此言一出,陛下刮目相看。
  五官中郎将孙坚,世之虎将。若携麾下健勇入西园,当为骠骑将军董重,一大助力。
  须知,眼下三千江东健儿,皆囤于洛阳近郊,八关之外。得入西园,虎视京畿。萧墙内外,随传随到。董骠骑何止实力大增。如此,当可称“举足轻重”。朝堂之上,位高权重,再无人敢小觑。
  饶是董太后亦面露喜色,连连夸赞道:“骠骑将军能为君分忧,朕心甚慰。”
  董重咧嘴一笑,又急忙收拢:“臣,年岁渐长,先前五陵年少,行事荒唐,让太后、陛下……费心了。”
  陛下轻轻颔首:“董骠骑能为朕所用,真乃天家幸事。”
  董重再拜。虽不知一时意气用事,举孙文台究竟有何利好。然得陛下及太后,连番夸赞,自当错不了。果然傻人有傻福。
  陛下欲在西园新设八校的消息,不日遍传朝野。
  不等群臣上疏反对,又有消息传出。八校乃为陛下私募,拱卫西邸内外。不动用国库分毫。正如陛下在西园中广置楼宇,住满年十四至年十八,裙下开裆之佳丽过万。陛下卖官鬻爵,一切花销皆是自己赚来。
  除去老生常谈,并无新鲜谈资可供指摘。
  又闻,骠骑将军董重,举五官中郎将孙坚入西园。引朝中内外纷纷效仿。
  西邸,万金堂。
  “老奴,叩见陛下。”抱恙静养,非大事不轻易出山的大宦官曹节,趋步入内,自跪堂前。
  “老大人所为何事?”陛下笑问。
  “闻陛下欲立八校,拱卫西园。老奴愿捐资家财,认领一校。恳请陛下金口玉言,全老奴一片忠心。”曹节五体投地。
  “老大人曾亲往河间,迎朕上洛。十余载勤于国政,劳苦而功高。既开尊口,朕焉能不应。”陛下笑问:“不知老大人举何人为校尉。”
  “乃老奴之婿,尚书郎冯芳是也。”
  “原来如此。”陛下欣然点头:“麾下健勇,来自何处。”
  曹节谄媚一笑:“闻五官中郎将麾下有三千江东健儿。或可分出少半。”
  陛下笑容更甚:“如此甚好。待人财兼备,自当令老大人如愿。”
  “老奴叩谢天恩。”曹节再拜而出。
  目送曹节躬身出堂,陛下徐徐收拢笑容。
  曹节老谋深算。知陛下另设西园校尉,欲与大将军何进相抗。故趁机站队。名为上荐女婿。实则壮大董骠骑声威。此亦是陛下之所愿也。
  须知。参照北军五校,西园八校麾下,亦不过七百之众。孙坚却有健卒三千。满打满算,可募四校。三千之众,曾随江东猛虎鏖战黄巾,不避生死,勇为先登,皆是精兵悍勇。与何进数千死士相比,亦不弱分毫。可堪大用。
  须臾,又见十常侍之夏恽,趋步入内。
  不等其开口,陛下已笑问道:“夏常侍所为何来?”
  “回禀陛下。西园八校,老奴亦愿认领一校,为陛下分忧。”夏恽不甘人后。
  “夏常侍,所举何人?”陛下意犹未尽。
  “乃老奴从弟,谏议大夫夏牟。”
  “兵从何来?”陛下又问。
  “可由五官中郎将处,分出七百。”夏恽再答。
  “可也。夏常侍且速去操办。”陛下亦点头应允。
  夏恽之后,又有赵忠举荐光禄大夫赵融,三分孙坚之兵。
  再有宗正刘焉,举御史刘岱,四分孙文台之兵。
  另有屯骑校尉鲍鸿、步兵校尉淳于琼,一并入选。
  正当百官纷纷猜测,八校将由何人统领时。中常侍张让正引一人,入西邸万金堂。
  “奴婢叩见陛下。”
  见他五大三粗,声音洪亮。在一众小黄门中,鹤立鸡群。陛下大喜:“你是何人?”
  “回禀陛下,此人名唤蹇硕。非刀锯余人,乃天宦使然。壮健有武略,数人不得近身。闻陛下欲立西园校尉,老奴这便引来,或可一用。”张让媚笑。
  “甚好,甚好。”由小黄门统领西园八校,陛下自可安心。
  正如大将军受蓟王所迫,急于求成。陛下亦感同身受,雷厉风行。
  中平二年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五官中郎将孙坚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御史刘岱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皆统于蹇硕。并称“西园八校”。麾下人马,号“西园卫”。
  得蹇硕分权,孙坚治军之能,彰显无疑。
  六千西园卫中,半数出自孙文台麾下。再加虎贲军、羽林郎及北军五校中所募精锐,六千人马,坚甲利兵,气势如虹。日日西园练兵,捉对厮杀。一扫园中阴柔之气。陛下得以安枕。
  先前。京中有望气者(方士),以为京师当有大兵(大兵乱),两宫流血。陛下深厌之。待西园八校初立,遂传皇命:择吉日,平乐观阅兵。又命人在平乐观,居中筑一大坛,上立十二层华盖,高达十丈;又在大坛东北,筑一小坛,起九层小华盖,高九丈。四周分列西园八校,北军五校,羽林、虎贲,兵马步骑数万。
  陛下亲临,仪仗立于大华盖下。大将军何进,自立于小华盖下。陛下甲骑具装,自称“无上将军”,绕军阵巡视三圈返回,以兵器授大将军何进。
  仿效正旦大朝会。又令洛阳宗室、贵胄,百官、使节,悉数莅临。壮大声威,震慑宵小。
  效果斐然。
  方士掩面逃窜,京师再无乱语者。
  挟虎狼上士之威,陛下又出王命:九月,亲往河间,巡视旧宅。命西园卫,虎贲军,沿途护佑。
  安平国,高邑城,冀州刺史府。
  收到洛阳邸报,王芬拍案而起:“大事可成矣!”
  忽听院中一声轻笑:“王使君岂不闻‘隔墙有耳’乎。”
  闻此声,王芬不惊反喜,堂下相见:“襄公,别来无恙乎。”
  来人正是平原方士襄楷。数年前,向王芬密语:“天文不利宦者,黄门、常侍真族灭矣。”
  于是王芬密谋废立当今天子,另立“合肥侯”为新帝。
  “使君欲成大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今,若能得一人之助,大事可成矣。”襄楷风仙道骨,长揖及地。
  “何人竟有如此神力。”王芬对襄楷深信不疑:“还望襄公,不吝赐教。”
  “来人便在府外,使君何不亲眼一见。”襄楷高深一笑。
  “哦……”王芬不敢怠慢,与其并肩出府。见一公子,青衫斗笠,悠然自得,立于檐下。
  不及开口,青衫公子先已下拜:“扶风侯殷,拜见王使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