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006

  与小胖子家偌大的祖宅一样,三叔家的这些物什,也是富裕的象征。
  母马肚子越来越大,似将要生产。三叔看过后说往后要悉心照料,于是小胖子更加忙碌起来。
  这不,正在刘武的帮衬下,将草料切的细细,又拌上料豆,作为母马的饲料。马亦通人性,被小胖子照料久了,越发与他亲昵。
  旁人上前,难免又踢又咬,小胖子上前,却亲昵的把头伸进他怀里。看的刘武眼热不已。
  三叔家的马,说是实打实的乌桓战马。却已被骟过,无法配种。平日多由三叔骑乘,刘武基本没有指望。
  话说刘备起兵时,聚乡中豪杰三百。就不知刘武是不是也位列在三百豪杰之中。
  “三弟,想什么呢?”见铡刀迟迟没有落下,刘武忍不住发问。
  “哦,没什么。”小胖子笑了笑,奋力的按下铡刀。
  兄弟俩合力铡完草,又套上牛车,运回自家。可惜中门腐朽,无法开启,不然牛车能直入院中。
  先前小胖子想修缮老宅,母亲没有同意。又是买马,又是修宅,太过扎眼,恐招人惦记。但看两个半大小子吃力的往马厩里一筐筐的背草料,出于心疼儿子,想法便有些松动。
  再加上刘武也颇为出力,妇人遂心生一计。
  母马吃的正香,兄弟俩却累的瘫坐在草垛旁,叼着狗尾巴草无聊的看着天上白云舒卷。
  “墩儿,小武,来喝口水。”
  “谢伯母。”刘武急忙起身接过。
  小胖子笑嘻嘻的接过清水,仰头喝下。
  “三弟,俺爹说母马产崽前,要多拉出去走走。整天窝在槽头,却是大大的不好。”刘武忽然拍着脑袋说道。
  “有道理。”见母马也吃的差不多了,小胖子这便去牵来。
  村旁青溪是个极好的去处。风凉水便,空气清新。母马沿溪踱步,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嫩草。
  刘武陪着小胖子,四处捉虫喂鸡。
  嘻嘻闹闹,几近天黑。兄弟二人这便牵马返回。
  是夜,闻母马长嘶,累了一天的小胖子睡的沉,懒的起身。第二天一大早,前院呼声一片,待母亲进来喊他,才知母马已产驹。
  “生了?为何不等我?”小胖子懊恼不已。
  母亲不禁笑道:“母马产崽,为何等你?”
  “哎,没亲眼所见,大失所望。”小胖子洗漱完毕,便跳将出来。马厩前已围了不少人,三叔正端着陶碗,给小马驹喂水。听刘武说,里面还洒了点盐。
  母马横卧在一旁,正咀嚼着青草。除了臀下还残留着些许的血渍,并无大碍。三叔冲猴急的小胖子笑道:“必是千里驹也!”
  三叔会相马,且为人忠厚,必不会戏言。喜得胖子直搓手。
  前番十九金买回病马,今买一送一,自然是赚翻了!正得意间,母亲却走过来,与他耳语一番。
  小胖子先是一愣,跟着却微笑着连连点头,直冲母亲竖大拇指。
  嗔了胖儿子一眼,妇人这便扬声说道:“叔叔当面,我见小武平日里照料母马亦十分上心,不如,将此马驹送与他如何?”
  此话一出,刘武自当欢呼雀跃。可三叔却一脸郑重的抱拳上前:“阿嫂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小胖子笑着接过话。
  “还不跪谢!”三叔将刘武一把扯过来,按在地上咚咚咚,磕了仨响头。
  良马值二十金。平常人家即便是砸锅卖铁也拿不出的!
  先前小胖子拜师学艺,送了几百文钱,这次三叔又反赠过来一把良弓,数张兽皮,和铜钱十缗(十贯)。
  良弓长约六尺(约138厘米),上下弓臂不对称,上长下短,适合骑射。为匈奴式制。虽属长弓,却也能归为骑射弓一类。此弓朴素无漆,木纹淡雅,弓把处包着层熟牛皮,弓梢处有缠绳。弓把左侧出箭点位,还镶嵌有一块圆形牛角,以防箭羽磨损弓把,设计颇多细心。
  弓弦偏硬,说有二石。小胖子现在还拉不开。
  听刘武说,三叔先前寻到熊罴的踪迹,准备猎来,抵充回礼。熊罴先不急,小胖子还有事情要拜托。
  这便抢在三叔进野林前,将他堵在屋内。
  看了眼金饼,三叔旋即问道:“墩儿,这是何意?”
  “回禀叔父,此金乃是母亲嫁妆。老宅年久失修,多有毁坏。先前诸事缠身,不及修葺,今父亲已逝,家中只剩小儿寡母,所以想央求叔父代劳。”
  “原来如此。”略作沉吟,三叔便抚着钢髯笑道:“我道是何事。些许的小事,何须墩儿来求,为叔这便找人来!”
  “如此多谢叔父。”小胖子放心离去。
  金饼虽贵,却远不及良马。
  别说三叔为人忠厚,断不会贪墨,便是有此意,一金,一马,该如何选择,傻子都知道吧。小马驹天天吃奶,远未成年。马驹儿还没到手,再去贪这块金饼,那脑袋一定是被驴踢了吧。
  不多日,便有工匠陆续赶来。伐木取石,忙得不可开交。
  监工自有三叔。钢髯大汉,虎皮斑斓,大嗓门叫个不停,自能震慑宵小。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三叔这是投桃报李。得了一匹良马,给小胖家修修老宅,自是应当!
  所以,根本不用问这金饼从何而来。所有人都以为,是三叔出的钱!
  就连老族长都连连点头,其他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母亲此计,当真高妙。
  这个时代,材料费极低,基本上等于没有。花费多是工钱薪资。上山伐木取石,这都极费工时。也是开销的大头。
  至于木材、石料,没听说要给钱啊。
  修缮好的中门附近,为宾客居住房舍,称为门庑(与门屋相连接的廊屋)。右前厨房有炉、灶、井栏,院内为堂,堂后为内院,乃主人居所,且设有后堂。前堂延宾,后堂则为宴饮歌舞之所。
  此外,还重修了车房、马厩、厨房、仓房以及奴仆住所等附属房舍。后墙根处,又新置一座颇高的望楼。
  入冬前,大门已漆了三遍。正往上钉门钉。
  这些门钉,可都是三叔亲手锻造。
第010章
耿氏制陶
  在当下,门钉只起加固门板的作用。
  一扇大门往往是由若干块板子拼起来,时间一久容易散开。为避免散落,就在门板里头置数根横木,再用门钉加固。先前中门无法开启,便有此因。当然,最大的原因是久不开启,户枢腐朽的缘故。
  后来,门钉做得越来越整齐,横竖成行,钉子的数目也就成了等级的标志了。
  既然此时的门钉数量还没有与品级挂钩,不存在逾制的风险。索性从家里找出破烂的食鼎、香炉、瓫盂,托三叔炼成铜钉,一排排的钉在门上。
  前院杂草已被清空,工匠们正往上铺砖。
  汉砖和后世很不同。为画像砖,常用于墓室。这个时代,达官显贵厚葬习俗大兴于世。墓室之中,视死入生,阴宅若阳,追求天人合一,人神相融,便雕画环壁,以成画像砖。
  用这些砖铺地,显然很不吉利。
  不过小胖子看过自家茅厕铺的砖,都是没有画像的。于是便命人买来,铺在前院。
  工匠们颇多异议,皆言何不用青石?
  小胖子两眼一翻,青石作价几何?
  人工太贵了啊!
  画像砖贵在画像,没有画像的砖头,价格几近白送。问了才知道,这些砖多是主人家修墓剩下的……
  小胖子又弄懂一件事,原来是先建墓,后雕刻。
  想想也是,先把画布搭好,方才便于作画啊。肯定是先把墓墙砌起来,再往上雕刻的啊!难不成先雕好,再一块块的玩拼图?
  别说,自家院门一排排的钉满门钉后,虽开门费劲了点,气势却烘托出来了。再等院中地面被砖铺满,整个宅子顿时气象一新。
  见工匠们开始在平整的砖面上凿凿刻刻,小胖子急忙阻止。
  难不成,真把小爷家当墓地了!
  细细询问,却推说是一时手痒!
  什么,这个时代龙纹也是可以随便用的?
  那好,把小爷这地面刻上个二龙戏珠!
  中堂高基重檐,本就敞阔,再加上院中蟠螭龙纹,顿时气势非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