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8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4/2006

  史子眇,一手拄鸠杖,一手捧蟠桃,须发皆白,苍髯皓首。竟化身成寿星:南极老人。
  《史记·封禅书》:“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也。”《史记·天官书》亦有:“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
  其手拄鸠杖,因顶雕“斑鸠鸟像”而得名。传说斑鸠乃不噎之鸟,寓意老者饮食安康,健康长寿。蟠桃,乃神界鲜果。《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太平广记》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故鸠杖、蟠桃,皆有长寿之意。
  见史子眇,执杖捧桃,无动于衷。麻姑遂用眼神示意。
  史子眇幡然醒悟,一秒入戏:“榻上何人高卧,竟不知真仙驾到。”
  声音苍劲有力,老而弥坚。音量不大,却不啻大吕黄钟,振聋发聩。榻上之人,猛然惊醒。翻身一看,目瞪口呆。
  “二位……何人也?”
  “我乃南极老人是也。”自幼修行,几成天性。史子眇张口便来:“受麻姑所托,特来为你消灾增寿。”
  榻上高人,惊喜莫名:“在下何德何能,竟有此福缘。”
  “天机不可泄露,闲话不必多言。须知‘东海扬尘’,‘沧海桑田’。速把这杯仙酒饮下,可增阳寿五百年。”
  只见南极老人身旁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中作髻,余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顾盼生辉,莲步轻移,手捧寿酒,呈到榻前:“此乃寿星所赐,无上福缘。速速饮下,迟恐生变。”
  榻上高人不疑有他,更生怕寿星,食言反悔。急忙接过寿酒,正欲一饮而尽。忽停杯笑问:“敢问仙姑,南极老人因何砂一目。”
  便在二人略有愣神之时。场景又变。
  四壁虚化,地板漾波。一条锦鲤畅游脚底。
  “庄子非鱼!”南极老人大惊失色:“你是乌角先生左慈!”
  “区区道行,还敢在老夫面前献丑。”蓑笠翁岿然独坐于水中礁石,手中鱼竿,轻轻投下。
  宛如天外流星,又似泰山压顶。弯钩直入咽喉,南极老人自行上钩。双手化鳍,双腿摆尾。胖大肚身,竟成一尾锦鲤。
  轻轻一甩,锦鲤脱钩。翻身入水,激起浪花朵朵。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麻姑拼命默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篇中文字,却无论如何,无法自醒。
  “此乃境中境。”蓑笠翁一语破天机。
  “史子眇如何?”麻姑惨笑发问。
  “神灭化鱼,六神无主。已成行尸走肉一具。”左慈笑答。
  “不知先生,又当如何待我。”技不如人,麻姑任命。
  “你与我主,颇多羁绊。‘略施惩戒’,或可为我主闲时一用。此刻,大秦圣祭,正翘首以盼。”左慈忽头生独角,漆黑如墨,烟炭蒸腾。
  麻姑如坠冰窟,彻骨极寒。
  待天明,仆人来唤,只见榻上一人含笑酣睡,再无从叫醒。
  左慈与麻姑,已人去屋空,难觅仙踪。
第010章
坐井观天
  商品的流通性,注定了商人不会像农人那样,世代久居一地。买东卖西,游走四方。故称“游商”。换言之,当群盗蜂起,天下大乱时,游商会迅速远离是非之地。毕竟,财货、美人都是可以打包带走的。而耕地却带之不走。此也就注定了,逼不得已,农人并不愿背井离乡。
  除非青黄不接,亦或苛政猛于虎。
  为保自家农田,而武装起来的农人。积极性无需动员。
  此,便是自耕农的可贵。也是大汉立国之本。
  收到左慈千里传书,悉知前后诸情的蓟王,亦不由一声长叹。何后缕缕击穿想象力极限的求生欲,着实强悍。
  问题是“怎么可能?”
  蓟王问枕边人:“左慈竟将史子眇的‘灵魂’钓出,幻化成锦鲤。”
  精通黑暗驱魔术的大秦圣祭,百忙中道破谜底:“庄子非鱼。按照古老的华夏智慧,妾以为,‘子’与‘鱼’,皆来自左慈一人,与史子眇,甚至幻境中每一个被左慈钓走灵魂的对手,都无关。”
  “‘子’非‘鱼’,‘子’与‘鱼’。”刘备已醒悟:“‘灵魂钓叟’,其实并非钓走史子眇的灵魂。而是钓叟将自身的一片‘灵识’,幻化成鱼。”
  “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倭女王那美亦言道:“传闻,世间有一神技,能分神化念,称‘分神术’。”
  刘备轻轻颔首。此乃人格分裂的高级形态:自主分裂。与大多数应激分裂者的受迫性不同。左慈可自主分裂人格。
  正如“天降流火”与“麒麟送子”,其实是容易被人混为一谈的两套戏法。左慈之所以能一眼窥破。正因其亦精于此道。
  整个“庄子非鱼”幻术,包括二部分。“上钩者”的精神死亡,及“蓑笠翁”的人格分裂。所谓“愿者上钩”。先将被钓者的精神杀死,而后分裂人格,模拟出被钓者。
  如此一来,真相大白。
  能造成“脑死亡”的药物很多。时下自然也有。于是,史子眇看似灵魂出窍,乃至六神无主,长睡不醒。时人便会自然而然,认为是被高人吸走魂魄。然就现有手段而言,无人能夺他人魂魄。不过是左慈自我人格分裂。在幻境中,用自己的一片人格,完成了“庄子非鱼”最高级的呈现:神灭化鱼。
  汉水神女延娟、延娱姐妹,并天台二女仙,亦口口相传,佐证世间确有“分神奇术”。
  所谓饱食思淫。自上古到两汉,吃饱饭的时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实在太深邃。
  若将华夏比作一人,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整个波澜壮阔的思想史,便是华夏精神的淬炼。此与现实世界从春秋百国到一统两汉的历史进程,并辔齐驱。
  一言蔽之。统一乃大势所趋。无论现实还是精神。
  竟修炼到自主人格分裂。左慈果然强悍。
  随群仙入宫,倭女王和亲,宫中高人渐多。刘备索性将正殿顶阁,改造成“观天阁”。主:观云物、察福瑞、候灾变。以倭女王那美与高等女祭司安娜塔西娅为首。汉水神女延娟、延娱姐妹,天台二女仙皆入住其中。
  主要功能,类后世气象站。尝试进行气象预测。谚语谓:“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便是对气象规律的总结。蓟国千里稻作,若能知晓水文气象,自然大有裨益。
  人尽其才,物极其用。蓟王向来如此。
  所谓“坐井观天”。神女只用来观天否。
  否。
  利欲熏心,乃至道心尽毁的麻姑,已交由大秦圣祭驱魔。不日当可收为己用。
  随洛阳“天降流火,麒麟送子”广为流传。深宫之中,亦传出何后孕身的消息。为街头巷尾,津津乐道。被视作汉室再兴之兆。
  新帝曾问太史令:为何时人皆传“再兴之兆”,而非“中兴之兆”?
  太史令,躬身无语,避而不答。
  所谓“接二连三”。前有光武中兴。今时今日,又岂能再取“中兴”二字。若将麒麟送子,比作汉室再兴之兆。能三兴炎汉者,又是何人也?
  若沿此思路,再往下深想:天下还有何人可称麒麟,何后腹中麟儿又是谁子。
  时人心念至此。忽生拨云见日,醍醐灌顶之感。
  很快。群仙会上,仙人于吉解谶之言,广为流传。
  凡成大事者,必上应天命。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此时此刻,蓟王已应天命。
  素王(孔子)获麟绝笔。称:吾道穷矣。
  以此类推。天降麒麟,或预兆今汉“国祚已尽”。所谓“伯仲叔季”。励志三兴汉室的刘先主,西蜀立国,为何史称“季汉”。刘备至今百思不解。前汉、后汉、季汉。叔汉在哪。难得真就指“玄汉”。若如此,为何又称前、后?
  思绪万千如野马脱缰。一夜无话。
  洛阳函园,二崤城官堡。
  四大谋主齐聚。
  “文和可寻到神上宗师蛛丝马迹。”左丞荀攸问道。
  贾诩先是点头,后又摇头:“一无所获。”
  田丰点头道:“千里投怀,麒麟送子,乃出道人史子眇与当世麻姑之手。并非太平余孽所为。”
  沮授亦言道:“话虽如此,然,禁中风起云涌,杀机四伏。若非太平余孽暗中策划,时局焉能崩坏如斯。”
  贾诩轻轻颔首:“公予言之有理。”
  见贾诩先点头,后摇头,荀攸遂问道:“文和因何似是而非。若举棋不定,又为何口出‘无所获’。岂非自相矛盾。”
  贾诩道出原委:“太平道与大汉,生死大敌,势不两立。‘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绝难共存。”
  “然也。”荀攸答曰。
  “先前神上宗师,趁先帝北巡,与冀州刺史王芬共谋行刺,连环毒计,终令先帝血崩沙丘台上。我等皆以为,此举既报血仇,又乱天下。乃神上宗师毕生所欲。然,不得不说,先帝驾崩,我主亦得其利。托孤重臣,再无人可掣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4/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