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8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4/2006

  “陛下所言极是。”大将军何进,又进言道:“所谓‘狗急蓦墙’。十常侍知死期已至,故铤而走险。假传太后诏命,调动西园卫,欲大逆弑君。罪无可赦。”
  “十常侍当诛。”太尉张延,躬身奏道:“诚如大将军所言。此事颇多蹊跷。陛下当善保龙体,切莫动气。待扑灭十常侍乱党,再从长计较。”
  “臣等,附议。”百官适时站队。话说,保命要紧。当全有用之身,为大汉江山鞠躬尽瘁。
  “太尉之言,老成谋国。”新帝终是安心:“待杀尽……”
  “哇!”四面看台,连响惊呼。
  新帝拨楯相看。只见河洛死士手中追魂弩,竟无故起火。火蛇沿弩臂飞快游走。许多死士弃之不及,手臂遂被点燃。紧跟着火冒全身。眨眼间便烧成火人。
  若一人还好。众死士手中追魂弩,竟如传染般,接连着火。只得纷纷丢弃。
  箭雨遂息,攻击立止。
  被射成刺猬的板楯后,响起张让死里逃生的尖叫:“伐无道,诛昏君!”
  “伐无道,诛昏君!”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振臂高呼。
  不是你死,便是我亡。飞虻箭下,死里逃生的西园卫,破阵而出。四面杀奔而去。
  乱军之中。张让胡乱抓过一柄利刃,起身欲走。却被赵忠一把扯住袍袖:“意欲何往!”
  “永乐宫!”张让面色狰狞,恨惧交加:“不杀其子,便杀其母!如前所说,以儆效尤!”
  赵忠咬牙道:“你且自去,此地有我。”
  “嗯!”张让又叮嘱道:“凡敢阻拦,悉数扑杀。只需留得狗皇帝一命,余下皆可有可无。”
  “醒得。”目送张让分兵而去,赵忠亦胡乱抓过一把利刃,随众人杀奔阿阁。
  见河洛死士,寡不敌众。纷纷惨死刀下,被剁成肉泥。新帝面沉如水。追魂弩因何燃火,已顾不得多想。西园卫正数路并进,攻杀阿阁。
  王越需守护新帝,寸步不离。遂命虎贲郎齐聚楼下,将阿阁团团围住。
  “杀入阿阁者,赏千金,封万户侯!”人群中,赵忠尖声嘶吼。
  “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刀剑互斩,血肉崩飞。西园卫与虎贲郎,迎头相撞,刀剑互插。穿胸洞背而亡。
  再看张让披头散发,驾车疾驰。引西园驺骑,径直杀奔永乐宫而去。夜色渐浓,沿途宫人躲避不及。头破血流,骨断筋折者,大有人在。
  分立云台四角的清忠五宦之,济阴丁肃、下邳徐衍、南阳郭耽、汝阳李巡,看得真切,这便齐齐赶到殿前:“速举火鸣钟,告知右丞。”
  一直守在殿前的北海赵祐,当即点燃火堆。先前,掖庭令毕岚铸四钟,皆受二千斛,悬于玉堂及云台殿前。此时,正当大用。
  洛阳西郭,十里函园。二崤城官堡。
  云台火光初现。高举千里镜的右丞贾诩,便已窥见。再闻钟鸣,确认无误,遂言道:“鸣镝。”
  阎行弓开满月,鸣镝射空。
  九坂坞营堡,吊桥落下。便有一骑,电射而出。
  正是前军校尉。关羽,关云长。
第053章
寸步不让
  “太后,太后……”永乐太仆封谞,狼狈入殿。话说一半,却又只顾伏地,口不能言。
  “累日来,见太仆坐立不安,心绪难平,必事出有因。然,念你追随多年,劳苦功高,朕便没有逼问。”董太后自帘后言道:“因何慌张,太仆今时今日,愿说否?”
  “太后……”悠悠近二十载主仆之情,在封谞脑际一闪而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事已至此,不得不说:“老奴一时糊涂,铸成大错,罪该万死!”
  “太仆何错之有。”董太后,面色微变。
  “不敢再瞒太后……”封谞遂将十常侍等人合谋,和盘托出。
  “大胆。‘卑不谋尊,疏不间亲’!以下犯上,大逆不道。尔等……”董太后先是怒斥,后又话锋一转:“我儿如今何在?”
  “想来陛下无恙。我等,只求活一家老小性命,如何敢大逆弑君。只是,只是……”话到此处,封谞已透哭腔。
  “说!”董太后怒急。
  “只是,张让、赵忠等人,欲杀一人,以儆效尤。”封谞终将阴谋道破,心头不由一松。
  “欲杀何人。”董太后厉声追问。
  “欲杀……太后!”封谞岂敢隐瞒。
  “……”帘后忽寂静无声。
  过许久。待五体投地如封谞,亦忍不住偷眼去看时。闻帘后董太后,一声轻笑:“张让、赵忠,一群老狗,倒还有些胆色。不杀其子,反杀其母。我儿生性孱弱,惊惧之下,必然就范,再不敢轻言忤逆。如此,十常侍大权在握,生杀予夺,一如先帝时故事。好计较。”
  “太后切莫如此。老奴,老奴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封谞伏地泪流。
  “罢了,起来吧。能迷途知返,实言相告。不枉你我主仆一场。”董太后语气一软。
  “谢太后垂怜。”封谞吃力起身,浑身犹颤抖不止。
  “来人。”大难临头,董太后竟平静如初。
  “奴婢在。”便有心腹中大夫,趋步入殿。
  “速抄近路,将太医令唤来。”董太后言道。
  “喏。”
  目送后心腹婢女出殿。封谞期期艾艾,欲言又止。
  “说。”平日不显山露水。生死关头,董太后却一改往日之风,颇多母仪天下。处变不惊。宛如换了个人,亦如重获新生。饶是封谞,亦不由眨了眨眼。以为老眼昏花,十余年竟不识真仙。
  真金需火炼。此时帘后之人,才是如假包换,大汉太后。
  思绪瞬息万变,封谞知无不言:“张让为人阴损狠绝,太医令张奉不过是其义子。又何来父子之情?太后欲拿太医令为质,恐张让寸步不让。”
  “好一个‘张让不让’。”董太后笑道:“既早已定计。想必此刻,张让正领西园卫,奔逐而来。太仆且往宫门相迎。若张让问起,便说朕在偏殿哺育贵子。”
  “老奴,遵命!”如前所说,帘后董太后,临危不乱,举重若轻。封谞竟从未得见。虽不敢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却不怒自威,令人敬畏。封谞竟生不起一丝忤逆之心。俯首帖耳,唯命是从。伏地再拜后,便起身去往宫门处,迎接张让不提。
  太医令张奉前脚刚到。长乐太仆张让后脚已至。
  不等停稳车驾,张让劈头便问:“太后何在。”
  “偏殿喂乳。”封谞如实作答。
  “甚好。”张让不疑有他。提剑下车,领西园卫杀奔偏殿。
  一路行来,黄门、婢女,纷纷垂首避让路旁。张让目不斜视,疾步而过。此来只杀一人,何必多费气力。
  见一群人刀枪并举,来势汹汹。偏殿守卫正欲阻拦,却被乱箭射杀当场。
  众小黄门一哄而散。被张让抢入殿中。
  入目金碧辉煌,轻嗅华室生香。
  绕紫琉璃屏,又挑珠帘。内室排设床榻,榻上皆是三五岁童子。夜已深,童子多安然入睡。张让逐个扫过,目光忽一凝。
  偏殿深处。董太后正背身独坐,将一童子横在身前。
  抬眼再看,义子张奉亦跪伏在旁。
  眼中恨意不减。张让咬紧牙关,步步紧逼。
  “老奴张让,拜见永乐太后。”
  “嘘。”董太后示其噤声。待将怀中童子喂饱,又拍出奶嗝,这才横置榻上,哄其入睡。
  张让拄剑而立,旁若无人。区区妇人,手起刀落,何必急于一时。
  待童子熟睡。董太后这才整好衣襟,回身来看。
  “张常侍无礼。”
  张让故意挺直腰杆:“请太后恕罪。”
  “所为何来?”董太后明知故问。
  “借太后首级一用。”张让硬气答曰。
  “死我一人无妨。然殿中贵子,恐无法独存。”董太后毫不逊色。
  “老奴等三族老小,皆系于太后之身。迫不得已,只求自保。若贵子因太后而死,老奴亦顾不得许多。”张让举剑欲刺。
  董太后纹丝不动:“贵子若死,张常侍三族灭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4/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