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9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8/2006

  董重大喜:“臣,亦如少府所言。”
  “此贼毒杀王美人,行刺先帝。又险害陛下于阿阁。”太皇董太后面沉似水:“如何能轻饶。”
  “臣以为……”董重刚起了个头,又急忙收声。
  “说。”帘后太皇不置可否。
  董重言道:“王美人无辜遇害,乃命该如此。先帝亦是受逆贼王芬所惑,北巡河间旧宅时,被黑山贼张飞燕刺伤。后殒命沙丘……亦是命中注定。先贤曾言:‘尧遭洪水,汤遭大旱,命运时然。’又岂是……岂是一两个蟊贼,能够左右。”
  “好一个‘命运时然’。”太皇董太后,语透悲意。
  “总归是‘人死不能复生’。”董重咬牙进言道:“为今之计,当顾全大局。”
  见太皇董太后暗自垂泪,董重索性说个明白:“少帝继位,太皇窦太后垂帘,已成定局。若此时与蓟王妄动干戈,必腹背受敌。大将军若引军围攻,函园一万精兵又作壁上观。太皇危矣。”
  “朕乃少帝祖母,谁敢大逆不道!”
  “何太后,可是少帝生母。”董重苦笑:“先时,蓟王上表,举杨少府为太傅,便有保全董氏之意。少帝元服亲政后,当以太傅录尚书事。再有臣从旁协助。尚能与何氏一较长短。如若此时与蓟王交恶。董氏灭门矣。”
  待收起哭声,太皇董太后问向杨彪:“少府以为,蓟王与此贼,可有苟且。”
  “臣窃以为。蓟王磊落,必不会行苟且之事。”杨彪掷地有声。
  “朕,丧子之痛,又当如何?”太皇董太后又问。
  董重心领神会:“国中暗藏奸佞,蓟王难辞其咎。理应‘罚铜抵罪’。”
  “骠骑将军,此言有理。”太皇董太后眸中贪念,一闪而逝:“当罚铜几何,方可抵罪。”
  “这……”说道紧要处,董重亦不禁心如鹿撞:“一亿蓟钱如何?”
  “哼!”太皇董太后,嗤鼻言道:“骠骑将军何其小器。”
  “依太皇之意,当罚铜几何?”董重忙问。
  “当罚十亿……如何?”太皇董太后狮子大开口后,又难免心生惴惴。
  “这……”董重不敢接话。
  “臣以为,可行。”不料永乐少府杨彪,却先开口:“如太皇所言,国中藏奸,国主难辞其咎。蓟王虽未裹挟其中,然亦涉有连坐之罪。汉律:‘诸侯有罪,傅相(王傅、国相)不举奏,为阿党(同党)。’可为类比。”
  太皇董太后,心领神会:“换言之。国令有罪,国主锄奸,便不是同党。”
  “太皇明见。”杨彪再拜。此条汉律,可谓言简意赅:蓟王不是同党。
  若非神上宗师同党。能给蓟王之定罪,量刑便轻去太多。皆可用罚铜抵罪。
  有汉律支撑,太皇董太后,当可放下心结。收拾心情,这便冲杨彪言道:“有劳少府走一趟二崤城。与右丞贾诩,商谈五罚事宜。”
  “遵命。”杨彪伏地领命。
  五罚,便是指五种可罚金抵罪的规定。上古以铜为贵,故罚金即罚铜。《国语·齐语》:“小罪讁(zhé)以金分。”
  据《书·吕刑》规定,墨刑可改处罚铜三斤,劓刑可改处罚铜六斤,剕刑罚铜十五斤,宫刑罚铜十八斤,死罪罚铜三十斤。
  汉之罚金,虽载于律令。然绝非上古时所定,此等小数目。
  多,因事因人而异。
  太皇董太后,开价十亿。足见此事,绝非“小罪”。
  与其说是蓟王罚铜免罪。不如说,是太皇董太后得十亿钱后,方能消心头之恨。不为惩罚蓟王,只为纾解自己。
  毕竟,先帝,王美人,太皇董太后至亲之人,皆因右国令而亡。
  杨彪尚未出永乐宫。罚铜免罪的消息,已传到西邸何太后当面。
  “十亿大钱,蓟王出得起。”
第072章
欲壑难平
  洛阳西郭,出雍门,行五里,便是橫八竖六,十里函园。
  本是前大将军梁冀菟园,后废弃。被蓟王重金买来,修造成陵邑。“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蓟王在九坂上建坞堡。并称“九坂坞”。九坂坞“串”字相连,合称“二崤城”。
  山下橫八竖六,十里闾里、街衢、城坊,便是陵邑。住着十万守陵人。
  阿阁兵乱时,大将军何进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喊杀震天。洛阳四郭,人心惶惶。唯函园百姓,安稳如常。无它,函园四面环水,围以垣墙。南北水砦,东西山门,皆有重兵拱卫。再加军堡内,幕府五校领一万精锐。另有门下游缴、刺奸、贼捕,并绣衣吏,常备园中。便是天下雄兵,亦难动分毫。区区蛾贼,还有何所惧。
  先前不觉。心想,洛阳八关,固若金汤。然孟津火起,肉眼可见。更加鞠城兵祸,死伤无数。让洛阳百姓纷纷惊觉。欲迁入园中者,累日剧增。
  园中宅院,价格飞涨。作价数百万乃至千万,亦一舍难求。蝼蚁尚且贪生,贵人岂不惜命。奈何函园百姓惜售,求之不可得。于是乎,九坂悬楼,正式提上议程。
  十里九坂,二崤土丘,各高百余丈。从山巅顺下至山脚,坂上缓坡,皆可造楼。如此算来,当可再纳万户守陵人。
  修造仍由左丞荀攸主持。工匠、物料、技艺、机关诸器,皆齐备。汉人以高为贵。九坂悬楼,自比函园美宅,昂贵。即便如此,亦趋之若鹜。比起先前造毕再卖,荀攸此次收钱再造。铜钱滚滚而来,堆积成山。
  便在此时。永乐少府杨彪,车入二崤城。
  贾诩、荀攸、田丰、沮授,四大谋主殿前相迎。
  引杨彪登中堡正殿。中堡乃蓟王离宫,正殿称“瑶光”。本为北斗第七星名。以象祥瑞。《淮南子·本经训》:“瑶光者,资粮万物者也。”又注曰:“一说,瑶光,和气之见者也。”
  宾主落座,杨彪开门见山,道明来意。
  闻罚铜十亿,贾诩一语中的:“此铜,非为罚我主,乃填禁中欲壑也。”
  杨彪点头称道:“然也。太皇董太后,丧子之痛,难以抚平。唯十亿铜钱足慰。”
  贾诩言道:“太皇董太后丧子之痛,何太后丧夫之痛。少帝丧父之痛。敢问少府,我主需罚铜几何,方能足慰南北二宫,洛阳满城。”
  杨彪轻轻颔首:“右丞之意,我已尽知。这便传语宫中,请太后、少帝,定夺。”
  “有劳。”
  正如贾诩所料。杨彪尚未出永乐宫,罚铜十亿便人尽皆知。西邸何太后,南宫少帝,皆翘首以盼。闻杨彪折返,传语宫中。
  少帝脱口而出:“朕丧父之痛,当十亿足慰。”
  何太后垂泪出声:“朕丧夫之痛,宜当十亿可慰。”
  果不其然,蓟王要脱身,需豪掷三十亿大钱。先前,卖给孙坚一支舰队,满打满算,不过赚了三十亿。因牵连右国令谋逆,竟要罚铜三十亿。
  朝中文武百官,洛阳宗亲贵胄,悲痛之中,亦生贪念。鞠城兵变,家中老小死于非命。蓟王又当罚铜多少?
  三公九卿处,苦主盈门。皆欲向蓟王,讨要抚慰金。
  积少成多。
  林林总总算下来。竟高达百亿之巨。此笔罚金,更古未有。
  然一切皆不出贾诩所料。托言数额巨大,不敢妄断。需六百里传回蓟国,请主公定夺。
  三公九卿,点头称善。
  洛阳满城,翘首以盼。街头巷尾,皆谈论百亿罚金。竟将因何而起,悉数抛之九霄云外。果然“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书传蓟国。刘备轻轻颔首:“认罚。”
  百亿大钱,蓟王出得起。
  至于如何交割,命右丞贾诩,代为商讨。
  书传洛阳。轰动朝野。
  蓟王竟愿罚铜百亿。
  牵扯太广,兹事体大。三位帝后及少帝,各命亲信与会。商讨罚金支付事宜。
  有道是“钱能通神”。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禁中所剩无几之大内官程璜、曹节,中常侍郭胜、封谞,黄门令左丰,大将军何进、骠骑将军董重,三公、九卿。齐聚二崤城,瑶光殿。
  贾诩言道:“蓟国上币,以一兑五。百亿蓟钱,便是五百亿两汉五铢。今堡中赀库,便有此数。当如何支付?”
  见众人皆看来,大将军何进粗声言道:“奉太后口谕,琉璃宝钞与四出文钱,宜各取一半。”
  宗正刘虞起身言道:“宗亲只要铜钱。”
  董骠骑笑脸相迎:“太皇言道,宜皆用宝钞。”太皇董太后卖官求货,自纳金钱,盈满堂室。铜钱多到无处安放。
  人口一言,各有所求。贾诩遂命人取来蓟国钱币,依次陈列当面:“如诸公所见。鄙国四出文钱,俗称‘角钱’。除‘琉璃宝钞’外,还有各式‘券钞’。面值有:‘十角’、‘廿角’、‘卅角’、‘卌角’、‘百角’、‘皕角’,不一而足。随身携带,可解铜重之苦。”
  见券钞制作精美,众人取来一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