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2006

  邴原洒笑:“汝一家将,如何能替主做主?”
  韩猛咧嘴一笑:“高士既来,又被某撞见。时不我待,心中急切,这便擅自做主。”
  “哦?”邴原旋即正色道:“少君侯年少英才,自有主张。又何须假你之手?”
  韩猛再抱拳:“能助主公成大事者,某甘愿牵马提灯!”
  虽是粗鄙武夫,错把‘牵马坠蹬’说成‘牵马提灯’。却胜在情真意切。
  邴原还欲发问,却被管宁打断。管宁起身行礼:请问足下,少君侯欲成何事?
  韩猛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匡扶汉室,再兴大汉!
  这几个字,说的中气十足,气冲霄汉。震的耳廓嗡嗡作响。
  楼上楼下,一时落针可闻。
  第一次,邑民们听到‘匡扶汉室,再兴大汉’,直令人热血沸腾之句。
  管宁这便长揖一礼:足下心意,我等已尽知。今日且回,他后必有分晓。
  韩猛满心不甘,这便怏怏而退。
  “如何?”返回精舍,华歆忽然发问。
  “与我想的不一样。”邴原笑答。
  华歆又转看管宁:“少君侯可是托身之人?”
  管宁沉思片刻,开口道:“听闻大儒陈寔亦在楼桑授业,我想明日便自投门下,继续学业。”
  “妙极!”邴原从榻上一蹦而起:“同去!同去!”
  华歆亦点头道:“此乃上上之策。”
  五楼书房。耿雍将刺奸记录的酒肆之事,报与刘备。
  刘备笑着吁了口气:“韩猛如何能知我心意?”
  耿雍想了想道:“正所谓天命所归,时也、运也、命也。以己度人,天降主公于世,若不成大事,岂非暴殄天物。”
  “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刘备还是小觑了天下英雄啊。
  “不然主公以为如何?”说话之人长揖而入。正是崔钧,崔州平。
  刘备笑叹:“我们是不是应低调?”
  “事无不可对人言。”耿雍笑答:“若匡扶汉室都要低调。天下还有何事可大肆宣扬?”
  主臣三人,心意相通,相视而笑。
  良禽择木而栖。门下家臣、部将,皆称国士。跟着一个只愿困守十里封地的亭侯,又岂能心甘。
  有了一个明确而坚定的目标,这便能聚拢人心,上下勠力。
  这便是野望。
  或者叫企图心。
  不满足现状,志在天下。于乱世之中,力挽狂澜,救万民于水火,方为明主。
  耿雍、崔钧,乃家臣之首。想必黄忠等人,亦是如此做想。
  刘备这便问计二人:“下一步,该当如何?”
  崔钧掷地有声:“进爵乡侯。”
  刘备这才如梦初醒。
  与诸侯之路不同。二人是要他走王侯之道!
  简称:王道。
  于是,这条王道路线就是:亭侯、乡侯、县侯,诸王。
  诸侯王先不想。亭侯之上便是乡侯。若是分封,刘备的下一个目标,便是百里乡侯。至于是什么乡,那就看封地在哪了。一般说来都是就近封赏。距离楼桑应不会太远。
  话说,成为诸侯王之后,又当如何?
  刘备没有去想。估计他身边的属臣家将,也没有想好。
  诸葛亮对友人说:“你们三人将来的仕途,官位可至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能至何位,亮只笑不答。
  细细想来。诸葛亮说此话,难道只是要贬低朋友,抬高自己?非也!或许,站在‘隆中三友’,甚至包括孔明自己的角度来说,刺史、郡守,已然是高官了!换句话说,能官至刺史、郡守,士人们已心满意足!
  诸葛亮对好友的评价,非但全无贬低之意,反而是一种赞赏。
  所谓国士无双。何为国士?便是指:一国之上士也!
  郡国郡国,一郡便可成一国。
  如此说来,官至刺史、郡守,对一般良才来说,确是足够了。
第122章
温室药圃
  温室好建。如何透光?
  药材生长,需要光合。可惜让刘备一直念念不忘的玻璃,一直难以实现。所以,在温室大棚的透光性上,刘备需好好思量。
  家中用于冬日洗浴的暖帐,便是用硝制去毛后的牛皮四面撑起。朦胧透光,或许……
  刘备这便找来苏伯,细细询问。
  “既要保暖,又要透光。”苏伯笑道:“这有何难。正如少东家浴房之暖帐。只需用硝制去毛后的羊皮,缝成革囊,再内撑竹节,此物可成。”
  一问方知,此时不仅有盛水的皮囊,还有用于渡河的革船。
  《后汉书》载,护羌校尉领兵渡河时,“缝革囊为船”。《水经注·叶榆水篇》亦有:“汉建武二十三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的记载。所谓革船,便是指“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
  牛皮不好弄。羊皮却多的是。
  这便命人买来,缝制成革囊。
  框架好办。选多年生毛竹,对弯成弧。两头插入土中,如此间隔着排成一列,温室大棚的框架随即完成。而后将革囊覆盖其上,四面扯紧。随着羊皮革囊越拉越长,温室的透光性,也越来越好。
  升温更不是问题。一个火炉足以。最主要是排烟,也用毛竹接成长管。
  将家中花圃中各种药苗,分与宗人。交待各种事项,第一座温室药圃,便算建成了。
  拔去麻田的宗人,自当倍加珍惜。为何选这家,便是因为他家院中两块田地,前面植稻,后面种麻。并无桑树。这才满口答应。若是砍掉桑树,或毁去稻田,改种药材。别说邑民,就是刘备也心生不忍。
  少君侯是本家子侄,即便白毦卫雄壮威武,临近的宗人还还纷纷聚拢过来。将宗人家的宅院围了个里外三层。
  好端端的羊皮革囊,整张从中剖开不说。还相互缝合成一大张蒙皮,包在几根弯曲的竹竿上。少君侯这是要作甚?
  挥手让众人退后。白毦卫这便护着刘备出了宗人宅院。
  送走少君侯,人群一窝蜂的涌入院中。围着这名宗人,七嘴八舌的问个没完。宗人只是憨笑。脑子里全是少君侯指着药圃说的什么摇钱树、聚宝盆。
  俺打小看着少君侯长大,焉能不信!
  本以为透光不足是一大弊。不料许多常用药材皆喜阴避光。革囊竟当大用!
  只可惜刘备对药材所知甚少。这便让市长耿雍遍传楼桑。言:能献未知药材者,当有重赏。
  此告一出,邑民纷纷响应。或是道听途说,或是稗官野史。又或怀揣半卷残破不全的医书,涌入市楼。言之凿凿,指天为誓。耿雍笑脸相迎,来者不拒。令人逐一记录在册。送到义舍医馆,让一众良医细细甄别查看,再兑现赏金不迟。
  岑草(鱼腥草)、忍冬、黄芩、黄连……纷纷被邑民献上。却不见万能神药——板兰根。真一大憾事。
  刘备重资买来,先在自家花房悉心培养。待药苗长成,便移栽入宗人温室。何须药材长成!闻少君候重金求药,邑民纷纷寻苏伯,求建温室药圃。
  苏伯来者不拒。将少东家的简易温室,不断改进,发扬光大。
  一时羊皮风靡,竟脱销北地。
  甚至肉还不及皮贵!
  乌莲来问:草原羊皮如何?
  刘备回问:是不是毛卷卷的那种?
  乌莲连连点头。
  那可是上好的羊毛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