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买把加特林吗?(校对)第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1318

  被挑来试射的兵卒一脸傲气,当着江夏,苏和孙大人的面,双手握弩,几乎不必瞄准,抬手便射三箭。
  第一箭洞穿一百步外的靶子,不断洞穿了盔甲,箭矢甚至打了个对穿,穿透盔甲后,还往后飞了十几米,插入土中,箭尾嗡嗡作响。
  第二箭同样轻松刺穿了三百步外的靶子,箭矢没入甲中,这一次没有对穿。
  第三箭就有些不太够味了。
  五百步,已是这墨弩的最大射程了。
  那兵卒用心调整,这才让箭矢射出抛物线,最后堪堪刺入靶子,扎在了盔甲上。
  这种威力看的苏连连摇头。
  但在这个时代的凡尘战争中,已绝对无出其右。
  他射完,就该孙大人上场了。
  孙大人表现的很没有信心,拖着老李枪,那样子像极了伪军大队长。
  但刚才被苏临时教导了该怎么射击,栓动枪用起来又简单,这会也算是有模有样的战姿,左手扶着枪身,枪托抵在肩膀,右手放在扳机上。
  以枪上被苏校准的圆孔型瞄具,三点一线。
  “砰”
  第一枪射出,后坐力如轻拍打在孙大人肩膀上,让他摇晃了一下。
  一百步外的靶子上,暴起一团火花。
  打的有点歪,但并未脱靶。
  这给了孙大人信心。
  他深吸了一口气,有些费力的拉开枪栓,再次瞄准三百步外。
  “别急,用这个。”
  江夏打断了孙大人的第二次瞄准,将一个小瞄准镜,加在了枪身上方,然后做了个请的姿势。
  孙大人将右眼眯起,用左眼去看瞄准镜。
  毕竟三百步,大概400米左右,寻常人不经训练,这个距离绝对会脱靶,所以要给孙大人加点“特技”。
  这会在瞄准镜中,三百步外的靶子清晰可见。
  还有个苏专门调整好的十字形的准星刻在瞄准镜上,林中无风,又用的是改进的子弹,枪口初速和动能更强。
  只要孙大人瞄的准,就绝对打的中。
  “砰”
  硝烟升起,孙大人满脸愉悦,他可是看清楚了,这一枪准了些,在那盔甲上同样暴起火花来。
  这已经让旁边围观的兵卒们啧啧称奇。
  他们可是知道,孙大人这是一次用这奇特兵器,而且是个文弱书生,能打的这么准,已经超乎他们的预料了。
  还有人再给孙大人低声加油。
  毕竟下一击,要打五百步,这已经在挑战正常的视距极限了。
  “砰”
  第三枪打出,周遭人发出遗憾的呼声。
  这一枪脱靶了。
  但也不意外,五百步外,750米左右,常人看清都难。
  孙大人却不认输。
  这读圣人之学的书生,不想在一群粗鲁军汉这里丢脸,便咬了咬牙,拉开枪栓,调整呼吸,眯起右眼,盯着瞄准镜,用心再次微调瞄准。
  “砰”
  第四枪,五百步外,七百多米的地方,靶子上的盔甲边缘暴起火星。
  立刻引得一众兵卒惊呼。
  这一击也让孙大人扬眉吐气,颇感得意,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很是喜爱的摸了摸手中的火铳。
  扭头竖起大拇指,露出几颗牙齿的灿烂笑容,对同样一脸温和笑容的江夏说:
  “本官幸不辱命,这火器没有吹牛,确实好用的很!”
第58章
嘎韭菜的正确方式
  “砰,砰”
  连接不断的枪声,很有节奏的在这片林子里回荡,那是洪管家的兵卒,在轮流尝试这新式武器,孙大人这会也混在这群大头兵中。
  他也是试射。
  不过试的是短小精悍的左轮手枪,因为是试射,所以子弹管够,让孙大人这古时宅男,也好好过了一把爆豆子的瘾。
  他的喜悦是多方面的。
  刚才江夏偷偷对他说,感谢孙大人帮忙,这支六星连射火铳就是给他的谢礼。
  孙大人虽然是文人。
  但也知晓,这短火铳便于隐藏,甚至可以藏在袖中靴中,一连六发,威力可观,若是遇到危急情况,是可以救命的。
  再说了,这枪还不要钱。
  白送的。
  白嫖的快乐,在这一瞬充盈了孙大人的心头。
  至于江夏和洪管家,则在林子另一旁,有兵卒在此架了个桌子,还送上茶水,显然是要在这里谈一些事情了。
  “那火铳,很不错的兵器。”
  洪管家的养气功夫好得很,这会一边喝茶,一边慢悠悠的对江夏说:
  “但我刚才去看过靶子,你那枪在三百步内的威力,与我们常用的墨弩并无差异,也不见得就更高深一些。
  而对寻常兵卒而言,过了三百步的精准就已很难说了,更何况我军的墨弩是可以连射的,而你的火铳只能单发。
  若这就是你所说的定国安邦之策,那未免有些太不够排面。”
  江夏没有立刻回答。
  生意的谈判已经开始了。
  这洪森,这会是在刻意贬低枪械,准备压价。
  如果他真的不感兴趣,这会就不会有这场谈话了。
  “洪先生此言差矣。”
  江夏也是一脸笑眯眯的,回头看着那些兵卒大呼小叫,轮流用枪,玩的不亦乐乎,便说道:
  “能连射的火铳我也有,但我现在就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洪先生也不要隐瞒,你们做一具墨弩,耗费几何?”
  “这……”
  洪管家有些犹豫。
  这墨弩,乃是本国王室靠着和墨霜山的瓜蔓子亲,才从修士那里求来的,其制作方式在军中是头等机密,他也不甚清楚。
  只能含糊的说:
  “据说做一架墨弩,若是大匠做,需花一天时间,至于造价,我不甚清楚,但应该在三十两银子左右。
  昂贵些,便只能装配给国中精锐。”
  “那就是了。”
  江夏摊开双手,脸上笑容更甚,说:
  “洪先生不妨猜一猜,我这枪,造价几何。”
  洪管家想了想,回忆各种细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13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