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崛起(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603

  太阳谷产业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比如全太阳能的绿色生活概念,生态旅游、立体农业之类,都是不错的发展思路。
  黄明计划逐步扩大太阳谷的规模,将附近的一个水库,也纳入产业园的范围内,在水库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刚好可以利用水库水域面积,又可以减少水库水体蒸发。
  众人开了德州电力供应会议后,王硕直接来到德州发电厂,那三台北风2,此时正在安装调试中。
  跟着他一起过来的,还有蓝色时代的鲁省分公司经理赵晓军。
  “看来北风厂的技术上来了不少。”
  王硕点了点头:“循环燃烧热效率在55.7%左右,加上温差发电模块,整体热效率已经到了66%。”
  一旁的电网负责人,则一直没有说话。
  赵晓军转过头来:“张总,我们公司的提议,你可以考虑一下。”
  “赵总,单独拉一条线路,是否有些不妥当?”张兴州言语中,显得顾虑重重。
  “张总,你也看到了东水西送工程的用电量,现在东营到冀省南部的输水管道,已经铺设过去了,还有其他各条线路,加压和配水站需要的用电量不在少数,单独拉一条供电线也是无奈之举。”
  面对赵晓军的要求,张兴州一时间也没有办法答应下来:“我会向总公司汇报这件事。”
  对于电网的态度,其实赵晓军也有所预料,国企有时候做事情,总是但求无过,不求有功。
  蓝色时代也有第二套方案,那就是扩大自己的供电能力,虽然发电集团没有办法直接卖电给蓝色时代,但是企业的自持供电,却是合法的行为。
  其实用电网的电,也是非常无奈的选择,很多时候由调峰填谷的需要,在保证居民用电的前提下,工业农业用电只能做出牺牲。
  这也是燧人系在一开始,就大力发展自持发电体系的原因,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对电网的依赖,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压缩成本。
  可以自己生产燃气的燧人系,在自持发电的战略上,具备很多先天性优势。
  只是由于燧人系发展速度太快,很多地方的分公司,来不及布置自持发电机组,只能暂时使用电网的供电。
  但是面对每年输水几百亿立方的东水西送工程,电网如果不给蓝色时代拉专线,带来的问题,可能会非常严重。
  电是现代生活的刚需之一,但是水却是亘古不变的必需品。
  正在运行和开工建设输水线路,会越来越多,这非常考验电网的供电能力。
  求人不如求己,赵晓军考察了德州发电厂后,就写了邮件给总裁李飞扬,说明了北方输水系统的供电压力,希望总公司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写了反馈邮件后,赵晓军收到丰民农业总裁肖源的邀请,准备一起过去豫省的安阳市。
  因为东营线的西端,已经铺设到了安阳市附近。
  在华北平原快速发展的丰民农业,也跟着输水管道的延伸,而加速扩张着。
  近期丰民农业在安阳地区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状态,收到邀请的赵晓军,看了看自己的行程安排,调整了几个安排,答应了肖源的邀请。
  两个公司的工作人员,迅速安排了前往安阳的准备。
第二百零四章
热土
  东营线,东营至安阳的输水管道。
  该输水线,到了林州市的屯头村附近,输水管道中的安阳林州站,就设置在该村的北侧,靠近著名的红旗渠。
  东边太阳还没有冒头,一丝晨光染得天空稍微明亮。
  村民李大顺打着哈欠,踩了踩摩托车的脚踩启动柄,可能是化油器老化了,摩托车一启动,排气管便突突往外冒黑烟。
  摩托车带着黑烟,和发动机特有轰鸣声,给这片安静的乡野,带来一阵工业时代的喧嚣。
  和李大顺一样早早起来的村民,或在忙碌着吃早饭,或在为子女的高考成绩忧心忡忡,或盘算着今年种什么。
  刚刚收割了冬小麦的农田,往年无人问津,或者被就地焚烧的麦秆,被丰民农业集中收购回走了。
  有6亩麦田的李大顺,就将全部的麦秆卖给了丰民农业,虽然每吨麦秆只有120元,但是丰民农业还会补贴每吨100公斤的有机肥。
  麦秆卖了423元,还拿到了300公斤有机肥。
  他到了自家的土地,虽然林州这边的土地,没有严重的盐碱化现象,但是缺少水资源,仍然是困扰当地农业的难题。
  “老高,你那边地打完了没有?”
  田野上,一个矮个子中年,正拿着扳手,给自己的拖拉机安装犁头,抬起头来没好气的回道:
  “大顺,你就别催了,我明天就打到你那边了。”
  “那就好。”
  李大顺撸起袖子,准备下田看看,背后就传来一阵汽车发动机声,他转过身来,发现是丰民农业的车辆。
  一个英气勃勃的年轻人,从皮卡车走了下来,穿着丰民农业特有的蓝色工作服,以及燧人系特有的防毒头盔,加上那油光发亮的古铜色皮肤,仿佛一个战斗力爆表的士兵。
  李大顺拿着草帽扇着风:“咦?这不是秦小哥吗?”
  “李老哥,我今天过来测土质。”秦文斌招了招手,几个农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也和去年的秦文斌一样,有些懵懵懂懂和拘谨。
  他们打开皮卡车的后斗,将一些专业设备拿下来。
  李大顺则有些不以为然:“秦小哥,你们公司整天测来测去,好像也没有什么用处吧?”
  拿下一个微型钻孔机的秦文斌,笑着说道:“李老哥,科学种植才可以培养出更好的农产品,而且产量和品质可控。”
  “这个还不是一样吃?”李大顺还是没有太多感觉。
  秦文斌摇了摇头,并没有继续解释下去,作为农业专业的新青年,他们和老一辈的农民,有时候还真的很难沟通。
  在新开发区的豫省,科学农业和传统农业,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别。
  但是在相对成熟的鲁省,丰民农业指导下的新农业,就开始和传统农业出现差异了。
  比如在牧草种植上,经过科学的土壤成份检测,肥料补充非常精确,基本确保不会出现肥料浪费和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
  单位牧草产量上,比农民自己随便种植的同种类牧草,普遍高出30~40%左右的产量。
  而逐步推广玻璃大棚的鲁省寿光,丰民农业合作的农户,种植出来的蔬菜水果品质,可以在口感、味道、甜度、维生素含量上,和普通大棚蔬菜水果,可以感觉出明显的区别。
  秦文斌带着几个菜鸟,开始对附近的农田,进行采样和快速检测。
  一名戴眼镜的年轻人,在秦文斌的指导下,将样品插入快速检测仪中,很快检测仪连接的笔记本电脑页面上,就刷新出一些新数据。
  另一个短发女孩,将数据输入另一台笔记本电脑中,这些农田的检测数据,都要进入公司的农田基本数据库。
  “秦师兄,咱们公司的设备比学校方便多了。”眼睛男一边检测,一边谈论着学校和公司的事情。
  秦文斌笑道:“你们运气不好而已,上个月公司还向各个农业大学捐了一批快检设备,你们的学弟学妹就可以用上了。”
  “感觉自己亏大发了。”眼镜男耸耸肩开玩笑道。
  短发女孩没好气拍了拍眼镜男:“要不你回去复读一年?快点测试。”
  “大班长,你这样凶巴巴的,可没有人……”
  众人在检测中,苦中作乐的开玩笑着。
  秦文斌也没有太在意,看了看检测数据后,迅速判断出这片农田的土壤成份,以及土壤的其他情况。
  拿出圆珠笔,在检测表和建议上,写上检测情况和自己的建议。
  在忙碌中,不知不觉已是艳阳高照的晌午,秦文斌看了看手表,发现时间到了11:42左右。
  “大家辛苦了,上午就到这里了。”
  趁着收拾东西的间隙,他找到了在清理水渠的李大顺,和其他几个农民。
  “李老哥,这是你们农田的检测报告,村东头这边的土壤,有些缺铁和板结,好几块地的氯化钾有些超标了,建议你们深耕和补充有机肥,也可以种一年苜宿或者花生。”
  接过检测报告的李大顺将信将疑。
  “我在报告里面都标了,那些地块的问题和建议,麻烦李老哥,给村里面种田的农户都说一声,你们村的土壤测好了,我会在村委会的公告栏,贴一份检测详表。”
  尽管不知道有没有用,但是李大顺还是点了点头:“放心,我中午和他们唠唠嗑。”
  “那就麻烦你了。”
  秦文斌回到皮卡车,发现东西都收拾好了,便开车离开了屯头村,向林州分公司而去。
  而田地里,李大顺放下锄头,将那份检测报告折起来。
  烈日炎炎的夏天,中午的毒辣阳光,让人汗流浃背,他用湿毛巾擦了擦脸颊。
  不远处开拖拉机的矮个子老高,将拖拉机摇柄带上,向这边走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