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崛起(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603

  黄修远转过头来:“赵经理,你们豫省呢?”
  有腹稿的赵康回答道:“水能回收效率在42%左右,现在几条输水管道,只有豫北线完成了改造。”
  看着迅猛的水流量,从出水口冲入蓄水水库中,泛起白色的水花,宛如一朵朵生命之花,在水中摇曳与绽放。
  水库远处的滩涂上,十几只水鸟,时而扑水衔鱼,时而盘旋半空,时而站立枝头。
  黄修远突然有些感悟:“以后水库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尽量控制在50%左右,留一半给附近动物吧!”
  “这……”赵康有些迟疑。
  倒是了解黄修远性格的赵晓军,急忙给赵康一个眼神,然后开口说道:“没问题,保护生态,也是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
  反应过来的赵康,也跟着附和道:“董事长高瞻远瞩,是我目光短浅了。”
  其实水库库区的太阳能电池板布置,难度比平地高了几个层次,要不是不用征地,抵消了这一部分成本,在水库上布置太阳能电池板,性价比不高。
  反倒是在输水管道上,布置太阳能电池板的难度,由于管道和基座的支撑,难度比平地还简单一些,又不用进行二次征地,进一步减少了成本。
  因此蓝色时代的太阳能电池板,未来是布置在管道、公路和厂房,在库区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只是次要的功能,主要还是为了减少水体蒸发。
  正在打算离开的黄修远,突然看到不远处,几个半大不小的小孩,正拿着竹竿好像在钓鱼,其中两个还脱了衣服,准备下水游泳。
  “张雷,带人将那几个孩子送回村里面。”
  张雷点了点头,便带着三个安保人员过去。
  黄修远眉头一皱:“周经理,赵经理,晓军你们回去后,让各个水务分公司加强库区的管理,从附近村子招几个巡逻员,确保库区没有人过来钓鱼和游泳,也可以预防投毒之类的事情。”
  “明白,董事长考虑得周到。”赵晓军点了点头。
  周锐和赵康也立马如同小鸡啄米一样。
  这件事确实给他们提了个醒,每年一到夏天,那些熊孩子和青少年之类,就喜欢去水库作死。
  而国内现在的碰瓷成风,金陵彭宇案更是刷新了社会的道德底线,虽然真相证明最后确实撞人了,但是背后引发的不良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
  这些熊孩子在库区有个三长两短,如果遇到见钱眼开的家长,肯定要讹上一笔赔款。
  与其到时候扯皮,黄修远可不想这么麻烦,干脆吩咐水务公司派巡逻员看守。
  想了片刻,黄修远再次吩咐道:“在库区醒目的位置,多树立一些危险警示牌,另外让巡逻员去附近乡村发一些传单,还可以在库区出入口设置围栏。”
  “我一定尽快落实下去。”
  赵晓军等人将这件事记在心里面,董事长都亲自提醒交代了,要是真的出事情了,安全部会迅速反馈上去,到时候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另一边,张雷带人,将那几个熊孩子撵走。
  库区为了加大储存容量,目前的水深都在10米左右,别说是小孩了,就算是成年人下去了,一旦抽筋之类,绝对是凶多吉少。
  看到张雷回来,黄修远转过头来,向肖源、赵晓军等人说道:
  “你们忙公司的事情,我要过去酒泉一趟,不用送了。”
  “董事长保重!”
  黄修远匆匆忙忙上了中巴车,在车队的护送下,向酒泉赶过去。
  这一次过去,并不是因为燧人系的工作,而是航天口那边的邀请,让他作为特邀嘉宾,过去参与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一些问题。
第二百零八章
卫星城
  六月的酒泉,在艳阳高照下,正是一年中光热条件最好的几个月,农民们忙碌着种植农作物。
  一支车队低调地向西北方向前进,酒泉卫星城并不在酒泉,来到酒泉的金塔县,这里承担着酒泉卫星城的95%的基础设施,而在阿拉善盟的发射场,只占总基础设施的5%左右。
  基地负责人聂光华,以及在这边忙碌一段时间的院士张培材、王勘,和哈工大的李锋等人,都出现在门口,一起迎接黄修远到来。
  一下车。
  黄修远就笑着打招呼道:“张院士、王院士,好久不见。”
  “哈哈,你小子干的不错。”张培材上前来,拍了拍他肩膀。
  一旁的王勘白发苍苍,却精神非常好,一边走一边笑道:“这一次请你过来,主要是几件事情,过几天有一个发射任务,是送一颗卫星上太空。”
  黄修远在脑海中思索一下,便知道这颗卫星,是实践十二号卫星,他若有所思的问道:“您老专门说这件事,看来这颗卫星的运载火箭,是采用固发了?”
  “确实是固发,本来打算采用长二丁运载火箭的,但是我们的固发研发,已经有了几个小载荷的版本,我和航天口的几个老家伙商量后,决定改用固发运载火箭。”张培材解释道。
  小载荷版本?怕不是直接用东风改的吧?黄修远瞬间明了。
  之前在秦岭基地的秘密测试,就是直接采用东风的老型号改的,毕竟重新设计一款固体燃料的运载火箭,至少要三年起步。
  按照国内航天口的科研经费,只能追求性价比,而不是花里胡俏,用老东风来改造,是当前最适合的选择。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总装配车间。
  不少年轻的研究员、技术员和工程师,正围绕着一枚运载火箭,在做最后的检查工作。
  “长11?”黄修远看到运载火箭的涂装上,印刷着一行字母和数字:CZ—11—A
  “代号而已。”王勘眼带一丝狡黠。
  黄修远接过张培材递过来的文件,上面都是长11的一些参数,翻了翻几分钟,发现这款运载火箭的整体性能不错。
  整体起飞质量为287吨,近地轨道有效载荷达到了14.92吨,有效载荷比为0.052,也就是5.2%左右。
  要知道长2的有效载荷比,才0.012左右,整体的质量达到458吨,其中作为有效载荷的比重,只有5.5吨左右。
  而大名鼎鼎的胖五,800吨左右的整体重量,近地轨道的有效载荷才25吨左右,有效载荷比0.031;同步轨道12吨左右,有效载荷比0.015。
  “你好!黄先生,非常高兴见到你。”
  正聚精会神看资料的黄修远,被一个声音惊醒过来,抬头一看,是一个国字脸中年人,他一下就认出对方的身份。
  “你好,张总工。”
  张明流是魔都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工程师,也是实践12号卫星的总工程师和项目负责人。
  一旁的王勘老院士,看着忧心忡忡的张明流,小声的安慰道:“明流,别担心,长11测试过几次,我们还做了应急预案,不会出问题的。”
  但是张明流还是难以冷静下来,毕竟长11运载火箭,是第一次执行发射任务,谁都心里没底。
  见此,黄修远岔开话题:“张总工,听说你们打算和我们公司合作?”
  听到合作的事情,张明流立刻上心:“是的,像太阳能电池板和温差发电,我们的卫星就用得上,还有你们公司的芯片,都可以考虑合作。”
  几人也讨论起来。
  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在外太空的工作效率,由于没有大气层的削弱,可以达到最大效率。
  同样在热电材料上,可以应用于卫星内部的零部件快速散热,以及同位素核电池的发电。
  讨论了半天,张明流又说到了这一次发射任务上。
  “王院士,我还是心里没底,这一次发射任务,还多了另一个设备。”说到这里,张明流就有些无语和郁闷了。
  “呵呵……”张培材院士有些尴尬起来。
  张明流之所以怨念十足,主要是因为这一次发射任务中,长11运载火箭有两个“乘客”。
  一个是实践12号卫星,另一个乘客,则是前哨1实验卫星。
  这个前哨1实验卫星,其实是鹊桥中继卫星的测试版,由于长11的同步轨道载荷达到7.5吨左右,而实践12号卫星只用了三分之一左右的有效载荷,剩下的有效载荷,航天局打算充分利用起来。
  于是就有了前哨1实验卫星的出现。
  黄修远听了这个事情后,也是一脸懵逼和无奈,老一辈的科学家们,在做事情上,往往都是追求实用性和性价比。
  在他们看来,长11还有5吨左右的同步轨道载荷,如果不充分利用起来,简直是暴殄天物。
  翻了翻相关的资料,他发现前哨1实验卫星的设计,也非常简单粗暴。
  由于有效载荷富余太多,张培材院士他们的方案,是将有效载荷变成芯二级。
  也就是说长11运载火箭的箭体,是由芯一级—固体燃料、芯二级—液体燃料+前哨1实验卫星、芯三级—实践12卫星,这三个部分组成的。
  由于N20固体燃料的比冲高达860左右,基本上芯一级的动力,就足以将7.5吨的芯二、三级,送到预定的轨道上。
  如果一切顺利,还有大约10~15%的燃料富余,足以让芯一级,利用剩下的燃料,强行返回蓝星大气层内。
  就算是赞同性价比发展思路的黄修远,也忍不住提醒道:“张院士、王院士,这一次发射任务的项目是不是有点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