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崛起(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603

  对于这些顽固分子,蓝色时代也没有勉强,直接忽略这帮人,然后和配合的村民签合同。
  而陈家村祠堂的那一幕,在各村内部都在发生着,有人冥顽不化,有人随波逐流。
  在老头的劝说下,陈家村大房的四分之三的成员,都选择了签合同。
  第二天,安保小队护送下,蓝色时代的房地产公司员工,来到陈家村的村委会门口,摆下了帐篷和广播音响。
  远处的陈大德等人,用仇视的目光,盯着蓝色时代的员工,只是这些从汕美过来的员工,并没有怕对方。
  老村长怕陈大德等人乱来,带着几个老人,走了过去。
  “大德,人家没有逼你签合同,你别惹事情,想想你家老七是怎么进去的。”老村长苦口婆心的劝说着。
  双手抱胸的陈大德,冷哼一声:“反正他们别动我的田,不然老子豁出去,也就是一条命。”
  不远处,陈大德的大哥一家子,带着土地证、宅基地证和土地承包合同,来到了蓝色时代的办理帐篷这边。
  “阿叔,你家宅基地三处,一共是144平方,其中一处是一层瓦房,一处是两层小平房,一处没有建设的,是吧!”工作人员拿着证件复印件问道。
  老头陈大海点了点头:“就是这样。”
  工作人员根据计算,给了206平方的标准,然后其他农田、承包地之类,加上果树青苗,一共是补偿24.3万。
  “206平方,我建议你们选择两套,一套90平,一套110平,剩下的6平折成现金。”
  听到工作人员的建议,陈大海挠了挠头:“90平会不会太小了?”
  工作人员笑了起来:“阿叔,我们公司不搞虚的,房子是不算公摊面积的,90平至少相当于外面的105平。”
  听到这里,陈大海转过头和儿子讨论一番,最后点了点头。
  蓝色时代的人,并没有马上签署合同,而是去核查好土地房屋、果树青苗的情况。
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贵屿(二)
  工作人员核查好,便和陈大海签了合同。
  拿到两份商品房合同,一份是他自己的名字,一份是给了大儿子一家。
  到了下午,蓝色时代安排专车,带着陈大海等村民,去贵屿镇北部的新贵屿镇二期看房。
  从鮀城当地招聘的几个销售员,带着陈大海一行人,走入样板房中。
  销售员王小丽,给众人介绍道:“各位,这就是90平户型的样板房,都是带装修的。”
  陈大海看了看房间和布置,发现蓝色时代的装修,和他经常看到小洋房风格不太一样,是比较少见的中式风格装修。
  对此他倒是没有太在意,而是询问道:“姑娘,这些电器也是一起配备?”
  “是的,包括燃气灶、电冰箱、烤炉、电视机、空调和热水器,这些都会送的。”王小丽也有些羡慕,如果自己的村子被征地,自己可以获得这样一套房子,那该多好。
  一众村民顿时更加高兴起来,看这样板房的装修和电器,基本可以直接拎包入住,根本不用搬家之类。
  不过王小丽,还是提醒了其他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停车位、物业费、楼梯通道和重新装修之类。
  由于蓝色时代没有公摊面积,因此是严禁住户占用楼梯和通道的,而重新装修之类,需要物业公司审核,不允许随便改造。
  这些都要提前打预防针,很多人有占小便宜的习惯,不提前打预防针,到时候管理起来,会更加麻烦。
  一众村民参观了样板房后,相当的满意,听说明年三月份可以交楼,很多人都想尽快搬过来居住。
  另一边。
  在已经交楼的新贵屿一期,这里居住的居民,就是之前贵屿镇北部八村的人。
  由于安排的时候,故意打散了八个村的村民,这里之前的那种封闭小社会,有被逐渐瓦解的趋势。
  加上回收工厂的一部分员工宿舍,也被安排在这边,新贵屿逐渐繁荣起来,将老贵屿镇的人流量吸引到这边来。
  商业街、小吃街、幼儿园,以及被合并起来的新贵屿小学,加上美好时光大厦、农贸市场。
  这里基本可以取代老贵屿镇那边。
  在新贵屿的北侧,是被治理过污染的农田,张戎机借着这一次农田治理,重新整合了村民手上的农田。
  愿意自己耕田的农民,农田被集中一片区域;愿意出租农田给丰民农业的农民,同样将他们的农田集中在一片区域。
  陈大海从售楼处出来后,打发了两个儿子,便向新贵屿北侧的自耕农区走去。
  很快他就见到了几个老熟人。
  “咦?这不是海哥吗?”一个穿老旧衬衫的干瘦老农民,放下手上的锄头。
  陈大海穿着拖鞋,一边走一边问道:“阿盛,你的田咋到这边了?”
  脱下草帽的林兆盛,喘了一口气,打开水瓶说道:“重新分配了,说集中起来方便管理。”
  “最近有去卖菜吗?”
  “没有了,都给菜市场和超市收去了。”
  陈大海一愣:“新贵屿农贸市场和美好时光超市?他们要你们的菜?”
  “要,不过要合格,不能随便乱打农药,他们检测太麻烦了,被查到农药残留就不准上市,连去摆摊街摆摊都不给。”林兆盛坐在地上,一边扇风一边抱怨起来。
  事实上,新贵屿广场内部,包括农贸市场、超市、商店和摆摊街,都要丰民农业的检测合格报告,才允许农产品在新贵屿广场销售。
  虽然林兆盛嘴上抱怨麻烦,但是实际上却口嫌身直,因为新贵屿广场的采购,不仅仅量大,而且价格也不错。
  他是根据合同生产的,专门给新贵屿广场供应丝瓜和黄瓜。
  现在住了两万多人的新贵屿广场,每天需要的蔬菜水果不在少数,等二期开发好,又有两万多人入住,这边只会越来越繁荣。
  自耕农的菜地,可以在丰民农业那边拿到种植订单,这个价格是相对固定的,拿到订单后,农民根据丰民农业的要求种植合格农产品。
  只要收购时,农产品检测合格,就会贴上丰民农业的合格标签,送到专门的商店、超市和档口。
  就算是遇到天灾,丰民农业也会根据合同,进行集中投保,从而减少天灾带来的损失。
  陈大海在陈家村,也是一直在种菜,他看了看瓜棚上的黄瓜:“他们多少钱收?”
  “黄瓜6毛一斤。”
  “6毛钱?一直这个价?”
  “那当然,市场卖10块一斤也好,1毛一斤也好,他们都是6毛钱收。”
  陈大海盘算一下,发现这个价格不错,虽然市场价有时候会上八九毛,但是普遍在三四毛居多。
  收购价格稳定,如果遇到天灾减产绝产,丰民农业还会根据合同,通过计算蔬菜单位亩产,最后补偿30%。
  这钱通常是由于保险公司承担。
  比起以前起早贪黑,舒服了非常多,又旱涝保收,弄得陈大海都想重操旧业了。
  “阿盛,这边还有空地出租吗?”
  林兆盛直接摇了摇头:“旱涝保收的田,大把人要耕,不过你两个儿子都在工作了,干嘛出来风吹雨淋?”
  “这不小儿子还没有结婚,我还干得动,补贴家用也好。”陈大海并不想单靠儿子。
  “田是没有了,不过摆摊可以考虑一下,海哥你在新贵屿,有房子吧?”
  陈大海点了点头。
  “有房子就好,可以去摆摊街申请一张摆摊证,然后去丰民那边拿菜,就可以去摆摊了。”
  “这么麻烦?”
  站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裤子,林兆盛摊摊手:“我也没有办法,毕竟吃的东西,你没有摆摊证,就别想在新贵屿内部摆摊。”
  思来想去,陈大海还是决定去办证摆摊,试一试收入如何。
  自成一体的新贵屿广场,创造了非常多新工作,包括配送员、档口承包、超市服务员、个体工商户、个体摊贩之类。
  另一边。
  陈大海的两个儿子,出了售楼处后,也没有离开这边,而是在商业街、小吃街闲逛了二十多分钟。
  他们走了一会,手里就被塞了三张招聘广告。
  最近有不少回收工厂成立,这些工厂是重新获得牌照的合法工厂,新的回收企业分工明确。
  进口的废弃物,必须有专门的废弃物进口牌照,同时具备回收技术,如果没有回收技术,只能当二道贩子,将垃圾卖给蓝色时代、联合集团或者北控集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