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崛起(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03

  听到自家婆娘的话,他急忙洗了洗手,坐在一旁的破木凳上,一边扒着饭,夹起一块白斩鸡。
  这些剩菜,是一个他经常去收垃圾的有钱人家,给他打包的剩菜。
  看着一旁狼吞虎咽的儿子,以及那脏兮兮的小脸,又想到儿子明年要读小学了,张建设暗自下定决心,好好干活多赚一些加班费。
  他婆娘则在不远处的大灶旁,将一些剩菜剩饭和菜市场的菜叶瓜皮,一起下大锅,然后烧建筑废木。
  煮沸后放凉,就参一些饲料,拿去喂养猪。
  这就是小地方环卫工人的生存方式,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艰难的活着。
第二十三章
布局
  清明时节雨纷纷。
  软件实验室窗外,下起了蒙蒙细雨,黄修远和陆学东等人,加上陆续招聘过来的十几个程序员,以及十几个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废寝忘食的忙碌着。
  公司的其他事情,除了超百万的费用,和重大事项外,他都一股脑交给了林百杰等人去解决。
  燧人公司的官网,在3月28日低调上线试运行,公司官网除了总公司的页面,还有两个子公司的页面。
  图方便的黄修远,将子公司的官网,一并合并在燧人公司官网之中。
  经过一个星期的试运行,修补了一些明显的漏洞后,他便在一众程序员中,将一个办事稳重的程序员,和两个实习员工,抽出组成官网管理小组,专门管理公司官网,同时测试和修复一些漏洞。
  剩下的人,分成两个研发小组,由陆学东带领的“计算机系统研发小组”,由黄修远带领的“未来软件研发小组”。
  这两个研发小组的方向,都是关于计算机系统的研发,只是具体的研发细节,两个研发小组不太一样。
  陆学东的小组,是基于Linux内核,以及当前正在使用的苹果系统、微软系统,进行二次开发。
  对于陆学东小组的研发工作,黄修远的指导思想非常简单,那就是抢占专利高地,同时给燧人公司提供一些可利用软件技术。
  而黄修远自己带领的研发小组,就是从头到尾,从最基础的状态,打造完全属于燧人公司自己的操作系统。
  这件事也只能由他亲自来带领,因为未来的操作系统,只有黄修远知道方向,在伏羲计划中,他参与过一部分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发。
  由于未来的激烈对抗,谷歌和微软的系统,因为一系列禁令和制裁,导致国内不得不自力更生。
  而那连绵不断的专利大战,更是让国产系统拼命起来,从二十年代的艰难求存,到三十年代的旗鼓相当,来到四十年代,已经是略有优势的局面。
  操作系统的问题,之前黄修远就说过,难度不在于系统的打造,而在于系统的推广和生态。
  现在还没有太晚,至少安卓系统还要到今年九月份,才正式推出市场,到2010年才压制诺基亚的塞班系统。
  圈地自萌的苹果系统,和雄霸PC端的微软系统,同样不容小觑。
  他布局的软件专利,包括了“扫一扫”系列、“二维码”系列、“跳转页面”、“触摸屏操作”、“屏幕录制和截屏”、“验证码生成”,这些未来十几年的软件技术。
  这一部分技术,有不少软件技术,其实已经有人研发了,比如东瀛人原昌宏,在1994年发明了QR码。
  东瀛人发明的“二维码”,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这确实是一种二维码,但是二维码却不等于QR码,二维码有众多种类。
  由于QR二维码是开源的,并不存在专利问题,可以放心的使用。
  反倒是“扫一扫”这个专利,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尽快拿下一个专利,黄修远已经吩咐商凝华的专利组,去西安收购一个专利。
  这个专利名为《具有图像识别能力的电话机》,发明人是刘珉恺,发明时间是2003年。
  和2011年才被研发的《采用条形码图像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专利。
  两者其实是大同小异的同类型专利。
  如果成功拿下《具有图像识别能力的电话机》,那燧人公司再申请《采用条形码图像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这个专利,就可以构成“扫一扫”这个功能的专利。
  除了这些专利,还有国产化时代的不少专利,同样会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专利长城”。
  比如,用于保护个人隐私权的专利——“多层动态验证码”;用于特殊储存的“双色光码压缩和解码”;用于触摸屏操控的“多屏幕管理”、“屏下指纹解锁”。
  以及黄修远最看中的两个技术,分别是:
  专门用于智能识别的“综合内容分析”,可以根据设定好的筛选条件,精准过滤绝大部分的不良信息,这个技术还用于文字识别、图像识别和翻译。
  而另一个技术,名为软件镜像转化,就是针对不同硬件环境下,让应用软件快速适应新硬件环境。
  这个技术,其实也可以说是“智能模仿编程技术”,模仿一个软件,将模仿软件用于新硬件上。
  尽管会出现大量的漏洞,或者不兼容的情况,但是这个技术,在超算加持下,会根据运行情况,利用编程数据库的“插件程序”,进行快速的“择优录取”。
  编程数据库的“插件程序”越大,那软件镜像转化的越高,在黄修远记忆中,六七十年代的软件转化,功能模仿平均值在96%左右,功效模仿平均值在84%左右。
  加上人工的辅助,修复一些漏洞,基本可以让两个软件,在功能功效上八九不离十。
  之所以开发软件镜像转化技术,目的是为了节约开发时间。
  就比如一个小公司,开发一个软件,通常只能适用于一个系统,要应用在另一个系统上,又必须从头再来。
  而有了软件镜像转化技术,就可以快速生成功能功效差不多,又可以应用于其他系统的软件,这可以节约90%以上的二次开发时间。
  现在黄修远的重点,就是开发这个技术。
  因为这个技术,还可以用于逆向工程,为软件研发基础薄弱的公司,快速跳过一些前期的时间,降低试错成本。
  在实验室内,黄修远这一组的程序员,一点点编写着主要框架,软件镜像转化技术的核心,分别是软件功能识别、各种通用框架、大量标准化的子程序插件。
  其中软件功能的识别,只能做到半智能化,如果要保证质量,必须要程序员查漏补缺。
  通用框架,就好比一间房子的粗胚框架。
  而标准化的子程序插件,则像房子的装修装饰材料、家具电器之类,这一部分的打造,需要时间的累积,插件库的插件越多,意味着软件镜像转化系统,可以匹配的程序越完善。
  在程序完善过程中,他和陆学东合作,尝试生成一个“博客类型”的商业软件。
  忙碌之中,黄修远又抽空去祭祖。
  公司那边也在磕磕绊绊中,迅速发展着。
  大小垃圾运输车辆,一共85辆,从东风汽车厂那边发货过来;大量定制的防翻垃圾桶、清洁工具、劳保用品,也陆陆续续到了蓝色时代公司。
  而筹备海陆环保燃气公司的工作,林百杰初步搭起了一个草台班子,公司场地和燃气储备站、各种型号的燃气罐,也在按部就班的筹备。
第二十四章
竣工
  4月19日。
  近段时间内,沉浸于代码中的黄修远,接到了林百杰的通知,说贵竹岭工业园一期工程,正式进入了竣工验收阶段。
  经过十几天忙碌,软件镜像转化系统,已经完成了初代软件识别功能,目前正在进行通用框架的编写。
  他交代了几句话,便叫黄伟常开车,去贵竹岭工业园。
  皮卡车沿着海汕公路,一路向西直行,两侧是郁郁葱葱的稻田,偶尔可以看到田间,有一两头老黄牛在埋头吃草。
  贵竹岭工业园距离埔边镇不远,两地相隔不到三四公里。
  三辆皮卡车,穿过贵竹岭乡的居民区,又走了一公里左右,便看到了一排十几米高的厂房。
  负责厂房的保安,看到了车辆过来,急忙上前来,看了众人的工作证后,才迅速放行。
  黄修远点了点头:“管理不错,不要松懈。”
  “董事长放心,我一定守好公司。”黄伟常也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在外面的时候,改叫他董事长,私底下才会称兄道弟。
  停好车,林百杰几个人,已经在厂房门口等着。
  “黄总,办公楼还没有装修好,我们去集装箱房那里?”
  黄修远摇了摇头:“直接到厂房里面,边走边聊。”
  一行人走入第一间厂房,全密封的设计,厂房内部分成好几个区域。
  这个厂房是生活垃圾综合回收线,第一部分是一个深度八米的垃圾临时堆放池,可以让垃圾运输车,直接在这里倾倒。
  在池子的上方,是小型龙门吊机,可以将垃圾池里面的垃圾,通过一个抓斗,送到下一个区域。
  设备生产商的工作人员,正在安装和调试。
  走向下一个区域,就是一条垃圾运输带,垃圾运输带的第一个分拣环节,就是一个电磁铁的金属制品分离。
  接下来是人工分拣区,在这个环节,分拣员会将塑料袋、塑料瓶、玻璃瓶、纸制品、电池电子产品、剩下的金属制品、塑料制品,一一挑选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