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崛起(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603

  100人,则剩下每秒90M左右。
  1000人……
  以此类推,用户越多,个人分配到的通信速度就越少,而且激光通信必须定位定向,用户又不可能集中在一片小区域内,通信质量可想而知。
  星链计划发射4.2万颗卫星,总通信容量(即带宽)大概在每秒40万GB,如果要维持个人用户每秒5MB的通信速度,用户上限为八千万个。
  如果要维持个人用户每秒100M的通信速度,那星链通信系统最多只能允许四百万个用户同时上网。
  更何况,在近地轨道布置4.2万颗卫星通信,那简直是灾难性的后果,因为这些卫星的使用寿命有限,必须经常补充卫星,废弃的卫星将变成密集的太空垃圾,加大人类探索外太空的难度。
  星链计划不像一个通信系统,更像一个武器系统。
  现在天宫空间站在实验的激光通信,目的就是为了研究高质量的激光通信,以及卫星和航天器的外太空通信。
  聂长风和地面的三个激光通信站,进行了二十多分钟的通信,由于轨道绕行的原因,中断了通信。
  在外太空的激光通信系统,想保存不间断通信,只能采用多点布置,才有可能实现。
  天宫空间站上的激光通信实验室,没有其他辅助的通信卫星,暂时只能在窗口期,和地面进行通信实验。
  完成了这个激光通信实验后,聂长风并没有离开,而是转过身进入激光通信实验室的后半段舱室。
  这里安装了一台高能激光发射器,他调整好方向,又通过北斗卫星、高分卫星,锁定了324公里之外的一块太空垃圾。
  那是一块长度4米、宽度0.8米左右的废弃太阳能电池板。
  仔细操控激光器,在定位系统和高分卫星的辅助下,聂长风按下了激光发射按钮。
  一股肉眼看不到的高能激光,从激光器爆射出去,激光器发射激光,产生的反作用力,甚至微微推动着天宫空间站,让空间站偏移了几厘米。
  激光瞬间照射在那块废弃太阳能电池板上,在激光的照射下,太阳能电池板温度迅速攀升着,同时也向大气层方向坠落。
  [警报!目标出现转移!]
  聂长风随即关闭激光器,观察那块废弃太阳能电池板的移动情况。
  本来漂浮在近地轨道307公里附近的太阳能电池板,被激光打了一下后,便开始向下快速坠落。
  观察了一会,聂长风再次启动激光器,给太阳能电池板一个新的加速。
  连续七次照射后,这块太空垃圾的轨道高度,已经下降到了157公里附近。
  此时已经没有必要再照射了,因为星球引力很快会将其拉下大气层,然后被烧毁在大气层中。
  而NASA的太空垃圾监控系统,也发现了这块太空垃圾的异常情况,无论是突然的升温,还是那诡异的加速,都表明有人在操控着这块太空垃圾。
  他们虽然无法锁定是哪个航天器发射的激光,但是此时外太空中,有能力做到这种事情的势力,也就四家罢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
怪物
  就在NASA紧急调查“太空垃圾异常坠落事件”的时候。
  中船重工的大连造船厂内,迎来一个特殊的客人,一台多足机器人在安保人员的护送下,来到了这里。
  而中船重工的大连造船厂负责人,以及一名项目总工程师,正陪同多足机器人,在造船厂内部。
  项目总工程师王铭,兴奋地向多足机器人介绍道:“黄总,这就是您设计的飞鹏级。”
  通过多足机器人的监控摄像头和话筒,他清晰地观看到这台机器,船坞里面的机器,模样非常怪异。
  有点像双体飞机,又有点像双体船。
  其实这东西,就是一架地效飞行器,或者叫气翼艇,只是这架地效飞行器非常庞大,整体重量达到了3561吨,可以在贴近海面4~6米的高度飞行,最快可达540公里每小时。
  比赤露西亚的里海怪物还庞大7倍,而且有效载荷达到了2200吨,堪称史上载重最大的飞行器,没有之一。
  飞鹏级克服了非常多困难,也应用了非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减少本身重量的同时,又将机体强度提升了一个量级。
  而双体设计,加强了稳定性和抗浪能力。
  同时飞鹏级还装备了四台斜式爆轰火箭发动机,使用N20高能燃料,在30%输出功率的情况下,就可以贴着海面巡航飞行,飞行高度为5米,速度为400公里每小时。
  当输出功率提升到45%时,飞行高度为6.4米左右,速度可以飙升到540公里每小时。
  而当输出功率提升到75%时,飞行高度迅速爬升到500米,而速度下降为200公里每小时。
  当输出功率提升到100%时,飞行高度可以提升到3000米,速度再次上升到350公里每小时。
  为什么飞鹏级在贴地飞行的时候,可以用比较小的输出功率,实现最高的速度?
  这就是地效飞行器的特点,当固定翼飞行器贴近地面飞行的时候,机翼产生的升力,还有机翼与地面产生的气压反作用力,会共同作用在机翼上,从而产生巨大的抬升力。
  只要利用好这股合力,就可以让飞行器在贴地飞行的时候,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黄修远结合当前技术,和他记忆中的一些方案,设计了飞鹏级运输船,克服了传统地效飞行器的很多缺点。
  传统地效飞行器的缺点,就是无法适应高海况、难以快速转向,这两个问题非常致命。
  海面上,由于潮汐力、风力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风急浪高,近海和内海还好一些,而外海的海浪,经常出现四五米高的海浪,甚至有十几米的海浪。
  就以国内的南海、东海和黄海为例,全年出现海浪低于2米以下的时间,大约是180~220天左右。
  传统地效飞行器只能在海浪低于2米的海况下,才能发挥出最佳速度和最高效率。
  而转向能力差,就是因为速度太快,又贴着海面飞行,传统地效飞行器需要通过倾斜机体实现拐弯,很容易导致机翼触碰到海面,引起飞行器失控。
  改进版的飞鹏级,吸收一部分气垫船的原理,利用加压喷气的方式,给底部增强一部分气压的反推,从而让飞鹏级的飞行高度,被抬升到了5~6.4米。
  至于飞鹏级的转向能力,黄修远的解决方案,其实也非常简单粗暴,因为他采用高度过障方案。
  毕竟高速飞行的地效飞行器,再怎么改进,要在水平面上,实现快速的大角度拐弯,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他就直接放弃了水平转向,采用垂直规避。
  在海上遇到障碍物的情况,要么是是小型岛礁,要么是航行中的船只,遇到船只的的时候,只需要快速爬升,就可以安全避开对方。
  事实上,如果是在预定的航道上行驶,完全可以通过设置声呐和海岸雷达阵列,加上船只配备的定位系统,以及飞行器上的主动雷达,提前发现船只,实现安全规避。
  黄修远设计飞鹏级运输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快速的海上运输,虽然货轮运输量庞大,但速度慢得一批,最快就30节(54公里每小时)。
  普通船只的速度,只有地效飞行器的十分之一;而飞机速度确实快过地效飞行器,但是飞机的有效载荷,却是一个硬伤。
  “王总工,飞鹏级造价多少?”
  听到这个问题,王铭挠了挠头回道:“13亿一架。”
  一旁的大连造船厂负责人宁海城,急忙补充道:“黄总,这是初代原型机,包含了很多定制、研发经费,如果大规模量产,成本可以压低不少。”
  对于这个造价,他倒是没有太惊讶,毕竟这个价格比起波音777,已经便宜了不少。
  他继续问道:“续航能力,你们测试的数据是多少?”
  “如果一直处于海面巡航模式,在不加燃料箱的前提下,可以达到6500公里左右。”王铭不假思索地回道。
  黄修远结合现实情况,马上就估计出一个大概:“打八折吧!估计在5200公里左右。”
  “实际应用确实要打八折。”王铭也点了点头,赞同这个评估。
  至于能耗上,由于温差发电模块、爆轰发动机,加上N20燃料的高效和低成本。
  飞鹏级在满载的情况下,平均每公里的飞行成本,大概是波音777的74%~80%左右。
  考虑到飞鹏级2200吨的有效载荷,瞬间秒杀现在的民航飞机,飞行成本低,而载荷又非常高,一旦飞鹏级投入市场,对于民航飞机的业务,将造成很大的威胁。
  特别是货物运输上,民航飞机的竞争力将直线下降,毕竟是双方的速度,又不是差距太大,民航飞机的速度优势并不明显。
  当然,飞鹏级除了在商业上,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其他领域也有非常重要的用途。
  比如在登陆作战上,飞鹏级2200吨的有效载荷,以及400~5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绝对是抢滩登陆的利器。
  一两百公里的距离,一个小时都可以来回一次了,而且由于地效飞行器的特点,处于声呐、雷达的监控死角区域,隐蔽性非常高。
  “宁经理,你和飞鹏集团联系一下,就说飞鹏级原型机造好了,我会让他们订购10架,在沿海地区试运行一段时间。”
  听到这个消息,宁海城立刻眉开眼笑起来,这可是上百亿的订单,他笑容满面的回道:
  “感谢黄总的照顾,我们一定保证质量,造出最完美的飞鹏级。”
  黄修远继续说道:“你们也可以自己思考一下,看看能不能继续改进。”
  作为总工程师的王铭,却暗自苦笑起来,飞鹏级在他看来,已经是目前的巅峰之作了,要继续改进谈何容易,又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变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