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崛起(校对)第5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3/603

  一块镶嵌的透明蜂巢板,厚度达到15厘米,长度宽度则是有12米,在大型吊机的吊臂下,缓缓的移动到指定位置。
  蜂巢板放入穹庐骨架的蜂巢位置,配备了外骨骼的技术员,迅速将蜂巢板固定好,然后在接合处,注入特定的凝胶,再使用特定的紫外线灯连续照射。
  被照射后的凝胶,迅速将蜂巢板和穹庐骨架结合起来,变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工程师和技术员们,仿佛勤劳的工蜂,在迅速搭建着蜂巢。
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
  建设中的向日葵县城,似乎并没有因为冰雪天气的影响,而降低劳动者们的热情。
  一根半径1.5米的高强度支柱,从地基基层延伸上去,直到距离地面50米的高度。
  这不过是边缘的小支柱,在县城的中心区域,是一栋360米高的大厦,同时也是穹庐防护层的中心支柱。
  穹顶系统并不会限制高层建筑的发展,因为穹顶系统和新型城市,都是一体化设计的,它们最后都要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虽然穹庐系统的保护层,最高只有300米,加上球面设计,边缘区域普遍不会太高。
  如此一来,高层建筑要和穹庐系统共存,就必须突出穹庐保护层,对于这种情况,其实是允许的。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普遍,除了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有大量高层建筑存在,其他中小城市其实并没有太多高层建筑。
  300米高度,按照4米一层,都可以容纳75层楼高了。
  如果真的需要建设超过300米高度建筑物,可以选择两种方案,一种是在穹庐系统内建设,然后直接突出保护层;另一种,则是选择在没有覆盖的区域建设。
  对于农业为主的向日葵县而言,城区内部的民用建筑物,普遍只有40~80米左右,还不如郊区的农业工厂高。
  郊区的农业工厂,通常都是40~50层高,整体高度在200~250米左右。
  联邦的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这不仅仅体现在航天领域,在其他领域上,也是硕果累累。
  漠北、蒙区两个大草原、荒漠戈壁滩区域,虽然因为农业需要,进行了大范围的生态改造,但这并不代表联邦要完全摧毁当地的原生态。
  科技的进步,让人类获得物资、能源、食物的效率变得越来越高,传统的露天农业、半自然放牧,越发的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就比如向日葵县,一个占地面积2万亩40层的农业工厂,一年的农业生产率,几乎等同于200万亩左右的露天农田。
  这是多么可怕的生产效率,联邦的总人口,目前才19.2亿左右,如果要维持所有人口,都过上富裕的生活,需要大约24亿亩耕地、6~10亿亩果林地、12亿亩牧场、以及相当庞大的陆上养殖场、淡水海水养殖场。
  这些土地资源,如果全部向自然界索取,以联邦当前的国土面积,其实是相对勉强的,哪怕有大洋洲和南太平洋,这两个地广人稀的区域,仍然稍显不足。
  特别是联邦鼓励生育后,本土的第一波婴儿潮,正迅速攀升着。
  预计在2030年前后,总人口会达到24~25亿,在2040年前后达到顶峰,即总人口32~34亿,然后就维持平稳。
  如此庞大的人口,要维持高度富裕状态,每天需要消耗的资源能源,都是无比庞大的。
  但人口不能过度抑制,不然会出现反效果,一旦出现人口负增长,不仅仅无法保持发展,还会出现劣币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除非彻底卡死移民,不然大量低素质人口的涌入,只会带来表面的劳动力成本下降,然后导致严重的贫富差距,进而割裂社会。
  联邦虽然压制了贫富差距,却不代表不会死灰复燃,300年的王朝周期律,同样适用于现代化国家。
  要打破这种宿命,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突破当前的社会局限,晋升为星际文明。
  这和修仙者的晋升,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渡劫失败,直接身死道消。
  文明的晋升,也是同样的道理。
  为什么周王朝有八百年国运?之后的中原王朝,却几乎难以突破三百年的极限。
  原因就在于外部环境的差异。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大邦国一方面不断兼并周边地区,一边又相互厮杀,导致诸夏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张。
  而之后的王朝,基本扩张到了封建时代的极限(通信和交通的限制),然后就故步自封起来,很难再突破三百年的魔咒。
  到了现代,别看很多国家都是所谓的“现代化国家”了,但他们仍然难以突破三百年的魔咒。
  一方面就是蓝星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是教育资源的贫富差距严重。
  人类文明内部的山头太多,又无法对外掠夺(即开发外星资源),只能陷入可怕的内耗之中。
  联邦当前的一些战略,可以概括为几句话:全民素质升级、资源高效利用、开拓外星资源。
  其中农业的发展,就是资源高效利用的一部分。
  通过大量的农业工厂,取代露天农田、牧场、林场和渔场,哪怕外部资源完全断供,凭借内部资源,仍然可以全民维持富裕生活。
  本土的北方地区,目前建设的农业工厂,占地面积已经达到723万亩,相当于5亿亩北方地区的露天农田。
  虽然小冰河气候越发明显,但联邦仍然显得游刃有余,每年库存的粮食,足以保证全民吃3年,这个吃3年的库存量,是指完全不生产新粮。
  按照现在联邦农业技术,哪怕是黄石火山大爆发、全球进入冰河时代、小行星撞击蓝星,都不可能摧毁联邦全部的粮食生产能力。
  比如本土北方地区那些农业工厂,就相当于5亿亩左右的露天农田。
  而本土南方、大洋洲区、南太平洋区,同样有不少农业工厂,大概相当于3.3亿亩露天农田。
  如果联邦进入紧急状态,在3年内完全可以将损失的露天农业区,用农业工厂补充回来。
  因此多灾多难的小冰河气候,对于联邦而言,不过是小意思。
  改造北方城市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向日葵县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城市。
  而在向日葵县向南,大约124公里的戈壁滩深处,一座隐藏在地下的核聚变发电站,也在今天投入运行之中。
  这个核电站的表面,是一座火力发电站,依靠开采周边的煤矿发电和制造燃气,也是东方省全新的能源核心。
  根据设计,这个名为“黑石滩发电站”的马甲电站,发电功率是12万兆瓦,一共有6台汤谷4型核聚变发电机组。
  当台汤谷4型,单台最大发电功率是3万兆瓦,这是目前联邦发电功率最大的核聚变发电机组。
  黑石滩发电站的6台,4台是常规供电机组、1台调节机组、1台备用机组。
  本土和大洋洲区,目前投入生产的核聚变发电站有47个,总发电功率为328万兆瓦,每年可以发电1.2万千瓦时。
  但这还远远不够,燧人系已经在研发单机发电功率10万兆瓦的核聚变发电机组,中核集团也在研究5万兆瓦级的金乌5型。
  预计今后五年内,每年的核聚变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会达到200~300万兆瓦。
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
  就在东方世界,默默苦练内功时。
  北美洲此时也拼命强化自己的力量,不过美洲去工业化的后遗症,哪怕是诺亚会痛下决心,一时间仍然难以逆转过来。
  特别是去年年底的冬月事变后,新科派几乎是全军覆没,剩下的军工派、金融派,是一下子吃撑了,甚至有些消化不良。
  这种一口吞,带来的副作用,也异常的明显,诺亚会内部之前的三足鼎立格局破灭了,其他一些问题也开始陆续冒出来。
  此时的北美洲,北部的一部分地区,已经大雪纷飞,而且是连绵不断的暴雪。
  怀俄明州的西部,是落基山脉的一部分。
  之前诺亚会为了研究地热发电技术,在落基山脉的不少地下热泉区,设立了三个大型的科研基地,其中一个,就在怀俄明州的西部。
  该基地在怀俄明州的莫兰城南侧,距离城区大约19.7公里左右。
  在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下,该科研基地,在近两年内,陆续挖掘了6口深井,深度分别是500米、750米、1000米、3000米、6000米,以及最新一口达到9271米。
  而那口已经挖掘到9271米的深井,仍然在继续向下挖掘着,显然该研究所试图突破10000米。
  但是这样的研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一部分研究人员的激烈反对,让诺亚会高层也产生了不少分歧。
  赞同继续挖掘的一派,是哈利·伯恩斯博士等人;反对继续挖掘的一派,则是偏向理论研究的克雷格博士。
  双方一直争论不休,但是显然更擅长和上层沟通的哈利博士,在项目主导权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研究基地的一间办公室内。
  哈利博士听完属下的汇报,露出一丝笑容:“哈哈哈,太好了,三号井的已经成功稳定运行了,输出功率达到了3527兆瓦。”
  助理拍马屁道:“都是博士您的英明决策,才有今天的成果。”
  另一个研究员也跟着点了点头,哈利是力挺该项目的核心研究员,也是他一直和诺亚会高层保持着沟通,才没有让这个项目中断。
  压下激动不已的心情后,哈利博士转过头来吩咐道:“查尔斯,你让瑞克小组继续四号井的实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3/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