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崛起(校对)第5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0/603

  虽然不能做到百分百免疫微生物的攻击,但多少还是没有像以前那样束手无策。
  要知道在以前,被微生物感染后,特别是被病毒感染后,人类要么靠自己的免疫力硬抗过去,要么等待疫苗。
  不像现在,联邦的各大医药公司,陆续研发了很多新型抗生素,加上各种专门对付微生物的纳米机器人,可以在初期硬抗微生物的炎症风暴。
  保证患者可以拖到疫苗研发成功。
  如果广谱抗生素、纳米机器人都无法抑制微生物感染,还有最后一个方案。
  那就是今年刚刚被联邦卫生部批准的“人体冷冻技术”。
  没有错,就是人体冷冻技术,这个技术经过这几年的完善,终于将一系列副作用,压低到非常小的程度。
  只要连续冷冻时间,不超过45个月,那解冻后,患者的身体就不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这给了很多患者另一个选择,万一遇到现在无法解决的绝症,他们还可以选择进入冬眠舱中,前往未来等待新技术的出现。
  特别是对于微生物感染而言,往往都是患者等不到疫苗研发成功,就被微生物搞死了。
  毕竟现在疫苗的研发周期,如果要考虑安全性,最快也要一年半起步。
  显然很多患者根本等不了那么久。
  这个时候,人体冷冻技术就可以发挥作用了,直接将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格起来,等到疫苗研发成功,再进行解冻抢救。
  说了微生物的感染类疾病,那再说一下遗传病和太空综合征,这两个大类型的疾病,同样是困难重重。
  遗传病方面,涉及到人类的基因序列,要彻底治疗这种疾病,只能修改基因。
  如果是器官性的遗传病,比如色盲、耳聋、哑巴、帕金森病之类,现在倒是可以做治标性的治疗。
  而一些遗传性精神病的患者,现阶段基本没有办法解决,只能等以后人类的大脑科学进一步发展,才有可能被治疗。
  最后的太空综合征,这是人类长期在外太空生活,必然要面对的一个新挑战。
  联邦科学部、卫生部、航天部在联合研究后,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全模拟蓝星环境”、“过渡体计划”。
  这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改变外部的不利因素,一个是改变人类的基因,让人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除了这三个大类的疾病,其他的疾病,基本已经被全面攻克了。
  哪怕是现代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肥胖症,联邦也有一整套的治疗方案。
  比如运动外骨骼机器人,哪怕你再懒惰,只要设定了运动模式,机器人就会风雨无阻的执行程序。
  想睡懒觉?
  机器人直接附着在使用者身上,然后帮使用者刷牙洗脸、做早餐、热身长跑之类。
  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就算是三百斤的大胖子,半年之内都可以改造成为非常健康的健壮状态。
  很多人之所以减肥不了,通常都是坚持不了,而机器人可帮助使用者“被动”坚持下去。
  一般只要超过一个月,使用者就会将被动健身,当成一种新习惯。
  联邦为了改善民众的体制,也是费尽心思了,毕竟未来要大规模进军外太空,如果民众中一大堆三百斤的大胖子,那这些大胖子肯定是不符合上太空标准的。
  这也是变相在提升联邦的整体潜力。
  就像这一次,一宣布扩大太空旅游的规模,联邦内部符合上太空的民众,除去去年刚刚加入了美洲大区、露西亚区,本土民众之中,达标的比例高达32.71%。
  这差不多是适龄者的一半左右,都通过体制标准。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去评估美洲区,那里的适龄者之中,达标的比例,只有12~14%左右。
  美洲区普遍的肥胖症、瘾君子、精神病,直接就刷下了绝大部分的人。
  此时的天宫空间站,迎来了平均每星期一次的太空旅游专航,一次大概是20~30名游客,单人费用也下降到15万信用点。
  对于福利超好的联邦本土而言,特别是老区的大中华区,普通民众要拿出15万信用点,还是非常轻松的。
  特别是很多有华元存款的人,更是倾向于将华元消费在太空旅游上,毕竟这些华元已经进入半取消状态。
  现在联邦收华元回去,也是为了销毁,然后用信用点全面取代。
  一直对太空旅游心心念念的戴小海,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圆梦之旅。
  夫妻俩穿着内压服,正在一艘垃圾清理飞船上,这种飞船专门设计的,用于清理轨道上的太空垃圾。
  其他几个游客,同样在讨论着。
  垃圾清理飞船的工作非常枯燥,戴小海等人看了一会,就失去了兴趣。
  毕竟真正的太空生活,就是这样的枯燥无味,像电影那样的惊险刺激,不过是艺术加工的结果。
  如果真的那么惊险刺激,估计没有几个宇航员可以坚持下来,他们可是来工作的,而不是来玩命的。
  飞船的雷达,加上轨道上的监测卫星,扫描着周围的太空垃圾。
  在确定太空垃圾的具体位置后,飞船就会靠近,然后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清理这些太空垃圾。
  比如捕获带走、就地销毁、引导坠落。
  虽然这种工作模式下,太空垃圾的清理效率挺慢的,但至少近地轨道的太空垃圾,出现了逐渐减少的趋势。
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设(三)
  近地轨道,天门号空间站。
  这个大型空间站,既是航天港口,也是宇宙飞船的组装厂。
  该空间站的负责人肖飞,收到了航天部的一份新指令,看完文件后,他亲自来到空间站的组装区域。
  见到了组装工作的总工程师陈新宇。
  “陈总工,刚刚航天部发了一份新计划,你看一下吧!”
  陈新宇接过平板电脑,上面就是那份新计划的详细内容,翻看了一会之后,他又调出天门号组装区的任务安排表。
  “联邦要求我们拿出一个组装位,用于组建新的宇宙飞船,3月之前吗?”这个时间让陈新宇多少有些为难。
  肖飞当然明白对方为何感到为难。
  现在天门号空间站的组装区域,一共有八个飞船船坞,其中四个是2000吨级飞船的船坞,两个是5000吨级飞船的船坞,最后两个是1万吨级飞船的船坞。
  而这一次航天部的新计划,就是要组建一艘1.2万吨的宇宙飞船。
  该飞船叫祝融级宇宙飞船,是计划用于载人探索火星的宇宙飞船,可以搭载最多三名宇航员,前往火星探索。
  但是现在两个万吨级船坞上,已经有了建设任务,正在生产两艘用于运输的大型宇宙飞船。
  而这两艘大型宇宙运输船,是计划用于建木计划中,为建木空间站运输电梯缆绳的。
  毕竟太空电梯的两条缆绳,全部重量高达40万吨左右,如果用之前的千吨级飞船,一次性最多运输920吨左右,考虑到月球与同步轨道之间的来回距离,一次最多运输450吨物资。
  而太空电梯的缆绳,为了保证其强度,应该尽可能的减少拼接次数,多使用长度适合的缆绳。
  一次450吨的缆绳,和一次6000吨的缆绳,两者差距十几倍。
  因此大型宇宙运输船的建设,已经是建木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新宇,我知道你为难,现在只能想办法解决问题。”肖飞无奈的说道。
  陈新宇思考了一会:“如果真的要建造,又不影响那两艘大型运输船的进度,那只能将其他船坞的一部分任务取消,拼凑出两个船坞来。”
  之所以说两个船坞,那是为了保证天门号空间站的平衡。
  别看现在天门号的总重量,已经达到9.4万吨左右,但如果不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是会造成空间站失去平衡,进入失控转动状态。
  因此天门号空间站的船坞,都是左右对称的,而且每一次开工建设宇宙飞船,都是在对称的两个船坞上,同时开工建设两艘相同级别的宇宙飞船。
  两者之间的重量差别,一般不能相差太大,必须控制在3%以内。
  因此为了方便,一般两侧对称船坞的建设任务,都是安排相同型号的宇宙飞船同时开工,工期进度通常也要求差不多。
  因此祝融级宇宙飞船的任务,必须同时开工两艘。
  陈新宇做出决定后,立刻拿起手机,给其他十几个工程师领队,发了一个开会信息。
  半个多小时后,十几名工程师来到会议室。
  “大家都到了,我就不说客套话了,这是新任务,你们先看一下,看完之后大家畅所欲言。”陈新宇一边说,一边将文件发给所有人。
  十几分钟过去了,不少看得看的工程师,要么眉头紧皱,要么交头接耳的小声讨论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0/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