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领主(校对)第4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1200

  徐天又看向沮授:“公与怎么看?”
  “可令张郃、鞠义坚守,主公派遣一支偏师前去镇压即可。田银、苏伯,不过是插标卖首之辈。刘备、曹操、袁绍,才是过江之龙。”
  “言之有理。就由徐达、常遇春二人,前去河间国,镇压叛乱。”
  徐天派出了徐达、常遇春两个猛人组合。
  田银、苏伯只是一个不入流的组合,徐达、常遇春,足以呈泰山压顶之势。
  徐达、常遇春还没有招募专属军团,携带普通骑兵去平叛,或许已经足够了。
  河间国还有张郃的大戟士、鞠义的先登死士,两支精锐军团。
  与其担心田银、苏伯叛乱,徐天更加担心兖州曹操、并州袁绍,趁机联手进攻冀州。
  此时曹操与袁绍的关系,还在蜜月期。
  河间国叛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徐天最终也不怎么担心。
  河间国北部,公孙瓒、公孙越、公孙范、公孙续等武将率领铁骑进犯,抵达易水以北的易县。
  易县虽然隶属于冀州河间国,但在地缘上,却位于易水以北,被公孙瓒控制。
  公孙瓒用马鞭,指着易水与巨马水交汇之地:“我要在此地,建楼数十重,作为进攻冀州的桥头堡,以逐鹿中原,成就王霸之业,名为‘易京’,如何?”
  公孙范说道:“此地有两河相护,易守难攻,又不怕被断水源,兄长的眼光,可谓是狠辣啊。”
  公孙瓒看向自己的儿子公孙续:“吾儿,你去并州一趟,与袁绍谈判。河北四州,不能落入徐子云手中。”
  虽然公孙瓒与袁绍看似不和,但实际上,还是利益之争。
  而且,历史上,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越,死于与袁绍势力的争斗,这才结仇。
  现在占领冀州的是徐天,公孙越还活蹦乱跳,公孙瓒对待袁绍的态度也不一样了。
  公孙续说道:“爹,请放心,孩儿一定顺利完成任务。”
  公孙续从易县的传送阵,前去并州。
  “召集易县工匠,修筑易京!”
  土木达人公孙瓒在易县大兴土木。
  他要在易县修建一座,整个东汉区,最坚固的要塞,固若金汤,最好是困在里面三年,也不会沦陷的要塞。
  这座要塞的名字,就叫做易京。
  河间国治所,乐成县。
  张郃、鞠义收到的命令是坚守此城,不得擅自出兵平叛,改派徐达、常遇春二人前来平定河间国的叛乱。
  徐达、常遇春是何人?
  张郃、鞠义还真不清楚。
  鞠义颇有微词。
  他好歹是先登大将,结果徐天给的命令却是守城。
  难道这两个新加入冀州军的武将,比他与张郃还强吗?
  鞠义不相信。
第342章
徐达
常遇春很强吗
  河间国,密密麻麻的叛军,攻陷了高阳县,叛军的旌旗蔽空。
  田银、苏伯率领叛军进城,活捉冀州刺史部任命的高阳县官吏。
  “今后,我田银,就是高阳县的县令!”
  田银攻占县衙,立即在高阳县募兵。
  一个幽州玩家过来说道:“冀州牧或许很快就会调遣大军,前来镇压,我们必须引公孙将军的骑兵前来,否则,我们挡不住平叛的大军。”
  “难道我们这些人,还守不住高阳县?”
  田银不满。
  幽州百鬼夜行公会的玩家忍不住翻白眼。
  冀州军的强大,让幽州、并州、兖州诸侯恐惧,都要联手了,就凭田银、苏伯两个叛军首领,难不成还能凭借一己之力,守住高阳县?
  “立即开启传送阵,引幽州骑兵进入高阳县。”
  另一个叛军首领,苏伯令人开启了高阳县与易县的传送阵,公孙越率领一队队幽州骑兵,从传送阵出来。
  “我们公孙家,再次入主冀州了。”
  公孙越不由感慨。
  上次公孙势力,被徐天一鼓作气,推回幽州。
  这一次,幽州军平定后方叛乱,卷土重来。
  “刘玄德他们前去攻打乐成县,吸引冀州众人注意力,我们趁机扩张,攻陷周围各座城池。”
  公孙越大手一挥,分兵攻略四处。
  在高阳县附近一座冀州玩家领主建造的小型城池,一队来自邺城的轻骑兵出来。
  这队轻骑兵,只是普通的骑兵,也就是三阶兵种的水平。
  “主公只给我八千骑兵,这点兵力,很难办事啊。”
  常遇春从徐天这里得到八千骑兵,前来平叛,不免有些愁眉苦脸。
  但徐天认为常遇春的金色军团特性“摧锋陷阵”,先锋部队人数不满万人时,才能触发,八千骑兵,对付这些叛军,绰绰有余。
  另外,徐达作为主将,还带了五万骑兵,接应常遇春。
  按照徐天的估计,徐达、常遇春两人合计58000名骑兵,已经足够应付绝大多数情况。
  负责经营这座城池的玩家可以感受到两员猛将的气势,向二人禀报:“叛军已攻下高阳县城。高阳县内,只有一两座小型城池,还有几座镇子,在我们的控制之中。”
  冀州,当然拥有一批死忠于徐天的玩家。
  尽管高阳县爆发地方豪强的叛乱,以及幽州玩家煽动,这些冀州玩家,还是为徐天保住了一两座小型城池。
  只要有传送阵,这就足够调遣镇压叛乱的兵力了。
  可能这就是声望带来的影响力。
  徐天只给徐达、常遇春较少的兵力,一方面是对他们能力的信任,另一方面,调集越多兵力,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多。
  兵贵神速。
  徐达对常遇春说道:“幽州军于高阳县集结,想必是为了吞并周围地界,逐步蚕食河间国,步步为营。采取伏兵之计吧。只要他们敢出城,那么就要付出代价。”
  “正合我意,我为先锋。”
  常遇春率领8000轻骑兵,向高阳县城的方向疾驰。
  “众将士,跟上!”
  徐达随后出发。
  五万轻骑兵上马,万马奔腾。
  对于日益强盛的冀州军而言,拿出六万轻骑兵,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冀州有萧何的产粮加成,以及自带粮食增产地利,以一州的地力,养活并州加上幽州的兵马,或许都不是问题。
  常遇春的八千骑兵,来到高阳县城附近的要道,进行埋伏。
  相比扩大许多倍的地形,埋伏八千骑兵,还是相对容易的。
  如果在一片区域埋伏八万、八十万兵马,或许还会困难一些,需要徐荣的“迷雾纵横”,或者孙膑的“伏兵强化”、贾诩的“杀气掩盖阵”等手段进行辅助。
  公孙越、田银率领一队幽州骑兵、河间国叛军,扫荡高阳县还没有臣服的两座小型城池。
  若要彻底控制一个县,或者一个郡国,需要控制所有城池,关闭通往邺城的传送阵。
  因此,公孙越计划攻陷由两个冀州玩家领主把守的城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12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