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领主(校对)第9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3/1200

  “不!!”
  杨昂额头青筋暴起,双目凸出,表情狰狞。
  杨昂完全低估了自己与庞德的武力差距!
  庞德的武力天赋,属于仅次于五虎将的层次,倾尽全力一刀,毁天灭地!
  火龙刀气击溃杨昂的刀芒,火龙将杨昂吞噬!
  刀皇杨昂,被庞德一刀秒杀,杨昂灰飞烟灭!
  “这就是汉中的刀皇?不过如此罢了。”
  庞德横刀立马,大刀还有尚未消散的火焰,嗤之以鼻。
  本来庞德以为对阵刀皇杨昂,会是一场龙争虎斗,但没想到,刀皇竟然被自己一招秒了。
  庞德怀疑自己即使不用最强大的招式,也可以在几个回合之内阵斩杨昂。
  杨昂一死,阳平关仅仅剩下张卫、杨任。
  张卫会五斗米教的法术,杨任武力比杨昂高了许多,不过皇甫嵩派出马腾、韩遂统帅西凉铁骑从小路奇袭阳平关营地,火烧汉中守军的营地,阳平关失守。
  张卫、杨任败走,西凉名将皇甫嵩进驻阳平关。
  阳平关后方就是汉中盆地,失去雄关,张鲁基本不可能是皇甫嵩、庞德组合的对手。
  官渡营地,虎贲将军王越在校场与夏侯渊切磋,漫天剑气纵横,夏侯渊力战王越几十个回合,居于下风。
  “王越还没有用尽全力,妙才已经不敌,王越个人剑术,果然天下无双。”
  曹操带着众多文臣武将,观看王越与夏侯渊单挑,不住称赞。
  现在的夏侯渊,武力超过90,对战王越,尚且如此困难。
  陈宫在一旁观战,神情却始终没有缓和下来,反而忧心忡忡。
  曹操侧头向陈宫问道:“公台愁眉不展,可有心事?”
  陈宫说道:“徐天带兵焚毁袁术粮草,捉获袁术大将许定。我曾到战斗的地方,根据当地的破坏程度,推演当时的场景。”
  “可有任何意外的发现?”
  “徐天武将杨妙真,造成的破坏估计不亚于剑圣王越。换而言之,王越与此人,可能只在伯仲之间。即使王越出手,凭借个人武力,也难以决定官渡之胜负。”
  “公台有何计谋,可破解局势?”
  曹操也清楚剑圣王越个人武力虽高,但王越终究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武力有限,何况王越还没有把握击败枪法宗师杨妙真。
  王越缺少统帅大军团的能力,最多只能带几百人甚至是几千人,在兵战上,基本对袁曹联军没有什么帮助。
  “我有一策,名曰‘四面楚歌’。北面有鲜卑部落大人轲比能,东面有东瀛大名德川家康,西面有南匈奴部落于夫罗,南面则是主公与袁氏联军,对徐天均有威胁。”
  “徐天从官渡、汝南、徐州三个方向夹击我们,为何我们不从四个方向,夹击徐天?”
  “妙,妙啊。”
  曹操琢磨陈宫计谋的可行性,徐天与鲜卑、南匈奴、东瀛结仇,如果可以利用蛮族给徐天造成麻烦,那么就能从其他方向威胁邺城。
  徐天派出唐赛儿,在汝南郡发动白莲教起义,侵袭袁曹联军后方,而陈宫以牙还牙,提出规模更大的四面楚歌之策。
  陈宫在汉末众多谋士之中,能力算是一流,只是陈宫迟谋,智谋来的总是迟了那么一些。
  在唐赛儿让袁绍和曹操焦头烂额后,陈宫才献上四面楚歌之策。
  “袁绍认识德川家康,又认识于夫罗,以袁氏的威望,招揽鲜卑轲比能也不是什么难事。此事还需要着落在袁绍身上。我们去找袁本初。”
  曹操认可陈宫的计谋,于是与陈宫前去袁绍营中。
  袁绍的营帐中,铜火盆有木炭燃烧。
  中原阵营、河北阵营在官渡对峙,从初秋对峙至凛冬,难分难解。
  这也很正常,刘备与刘璋反目成仇以后,向成都进军,途中围攻雒城,将近一年才攻克。
  “孟德,你有何事?”
  “公台有‘四面楚歌’之策,可破徐天。”
  曹操视线在营帐内扫过,发现袁绍营中有五个东瀛武士。
  曹操、袁绍在讨伐东瀛时,活捉了不少东瀛武士,但只是当做蛮族士兵使用,没资格商议大事。
  此时袁绍营中,却出现东瀛武士,那么这些武士只可能来自于德川家康势力。
  营中几个武士见到曹操进来,眼神中流露出敬畏。
  营帐中,袁绍、袁术、曹操三人,可是中原三巨头,他们的兵力比东瀛大名雄厚多了。
  袁家的势力,比东瀛所有大名加在一起还要庞大。
  “孟德,我正欲派人前去通知你。此人乃是倭人德川家康。”
  袁绍将一个武士引荐给曹操。
  “德川家康?”
  曹操打量这个江户时代的开创者,德川家康的气质与司马懿有几分相似,两人都是隐忍式的人物,等到所有可以压制自己的大人物死了,德川家康、司马懿成为最大的赢家。
  德川家康熬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去世,司马懿熬到曹操、曹丕去世。
  三国、东瀛战国,各路诸侯打的热火朝天,但胜利者却是意想不到的人。
  这种隐忍的人给曹操很是不舒服的感觉。
  在德川家康身边,是德川四天王——德川之元老酒井忠次、德川之鹿本多忠胜、德川之杰榊原康政、德川之赤备井伊直政。
  德川家康语气沉重:“我可以借兵给你们,但望诸位中原的大人,在官渡之战后,可以从九州岛撤兵,并且将九州岛的领地,赐予在下。”
  “哼,蛮夷之地,我们袁氏没有兴趣。只要帮我们打赢官渡之战,我可封你为倭王。”
  袁绍轻视德川家康,以上位者的身份,向德川家康许诺。
  但这一回,袁绍的高傲不是没有道理。
  在汉末,东瀛文明在中原人眼中,是真正意义上的倭国,其国王被称为倭王。
  袁绍想借助德川家康的兵力,改变官渡之战的均衡。
  德川家康想要获得袁绍的支持,成为新的幕府大将军。
  中原诸侯实力雄厚,每一个州牧,几乎都相当于幕府大将军。
  而像是拥有四州之地的徐天,实力已经远超幕府大将军。
  “文台献上‘四面楚歌’之策,与此人有关。”
  曹操见德川家康前来拜会袁绍,正好可以利用德川家康。
  陈宫上下扫视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给他的感觉很不简单,这是一个老狐狸。
第712章
杨妙真的新兵器
  冀州营地,下起了大雪,白雪皑皑,一队身披重甲、背着强弩的高阶弩兵进入营地,战靴在雪地留下清晰可见的脚印。
  这支高阶弩兵戴着黑甲面具,铁戈冰冷。
  “好可怕的弩兵,气势不下于我的先登死士。”
  鞠义正在练兵,看到这支森严的黑甲弩兵,神情郑重。
  在先登死士之后,徐天势力又多了一支高阶弩兵。
  “末将不负使命,于河内郡招募12000名百战穿甲兵。”
  杨妙真进入徐天的营帐,向徐天复命。
  杨妙真奉命前去河内郡募兵,在寒冬回到官渡。
  徐天的营帐内,有林芷儿、甄宓、蔡文姬、貂蝉、织田市等人,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味。
  两军在官渡对峙几个月,徐天常驻官渡,而众女也跟到了官渡。
  “一万两千百战穿甲兵,足够袁绍和曹操好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3/12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