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的面具(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191

  “你停下来,止步不前,不也是发觉了我的存在,故意泄露从前的军事秘密,帮我开拓思路,对付青龙吗?”蒋公子也笑了。
  叶天点点头:“没错,你帮了我义父一个大忙,我也要帮你。江湖人恩怨分明,我不想欠你人情。”
  三先生端上茶来,热滚滚的开水蒸汽仿佛浓得化不开一样。煮茶的颜色要比沏茶深重很多,只有表面一层是深褐色,再往下,直接转变为焦黑色。
  “兄弟们都已经潜入预定位置,敌人车队原地未动,也没有发觉我们的意图。”三先生冷漠地报告。他比大先生、二先生更瘦,但是行动敏捷,像一只好斗的铁爪螳螂。
  蒋公子点头,挥手要他下去,亲手提起紫砂小壶,给叶天斟茶。
  “青龙很怕死,巴格达破城前,他每次出门都带着至少十名以上武装保镖,提防刺客暗杀。我承认,五角大楼方面曾祭出‘斩首行动’之类的法宝,企图快速消灭敌人首脑,获得不战而胜的硕果。很可惜,青龙太谨慎,红龙的替身又多,此类行动毫不奏效。从各路线报中,我最终总结出,像他的哥哥一样,青龙也有替身。关键时刻,替身会跳出来挡子弹,迷惑进攻者的视线,给他提供金蝉脱壳的时间。”这些都曾是军方机密,叶天不该随意泄露,毕竟海豹突击队员都签过终生保守国家秘密的宣誓书。可是,为了对付青龙,他只能破例。
  青龙是国际刑警组织通缉的头号要犯,在恐怖分子中的地位甚至超过本·拉登,所到之处,轻易就能掀起血雨腥风。叶天当然不希望青龙在大陆搞出事来,祸害地方,惊扰百姓。唯一的办法,就是借蒋公子的手,一举除掉他。
  蒋公子立刻明白,低声回应:“那么花红乡一战,我的人就必须抱着‘宁可错杀三百、不能放过一个’的宗旨,对吗?”
  叶天笑笑,轻轻摇头:“我不知道,别问我,那是竹联帮的事。”
  蒋公子默默计算了一阵,啪地打了个响指:“敌人有四辆车同行,两辆别克商务车,每辆乘员九人,共十八人;两辆三菱越野车,每辆乘员五人,共十人。合起来,敌人有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共二十八人。这一战,我方必须有二十八名俘虏,才能下令撤退。叶天,你提供的线索很有用,谢谢。”
  叶天慢慢地喝下味道醇厚、回甘悠长的第一道茶,闭上眼,静静地品味着唇齿间的余香。蒋公子是“大太极”高手,太极讲究的是“柔能克刚、四两拨千斤”,当全身潜力由双臂发出时,能够推动几倍于自身的重量,犹如湍流拨弄巨石一般。此刻,青龙就是蒋公子要推动的巨石。做得好,蒋公子将成为国际江湖上的一杆大旗;做不好,竹联帮损兵折将不说,连他本人也有性命之虞。
  “我知道,你要我说这些,不过是想与‘黑室’谍报网获得的情报相印证。其实,你也看得出,我是个局外人,只想知道父亲的真正死因、追杀真正的凶手。除此之外,没有更多企图,也不会阻碍任何人的大计划。喝完这壶茶,不如我们就各奔东西,只当从未相遇过,好不好?”叶天依旧闭着眼,只用心灵和双耳捕捉着蒋公子的动静。
  蒋公子嗤地一笑:“何必过谦?”
  叶天闭目摇头:“不是过谦,从海豹突击队离开时,我就告诉自己,永远不再卷入政治漩涡。”
  蒋公子绕过沙发落座,“笃笃、笃笃”地敲打着茶几,声音压到最低,如同窃窃私语般说:“叶天,你从美国返回香港的第一个月,就跟‘长江矩阵’的外线人员接触过,不否认吧?要知道,‘黑室’在撤退至台岛后,并未彻底解散,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功能,情报搜集范围辐射至亚洲全境,北至俄罗斯,南至东南亚诸岛,东至太平洋,西至欧亚交界。你是海豹突击队中难得一见的精英,不知有多少隶属全球各国的谍报人员正二十四小时盯着你呢!”
  叶天摇头否认:“那只不过是一次普通碰面,道不同不相为谋,见过就忘了。”
  蒋公子呵呵一笑:“当然,如果‘黑室’有进一步证据表明你已经加入‘长江矩阵’的话,早就令你伏尸街头了。”
  叶天脸上没有一丝异样的表情,仿佛那些陈年旧事已经彻底封存,提不起他的任何兴趣。
  “叶天,还有一些与‘超级武器’有关的消息,要不要听听?”蒋公子问。
  叶天没有回答,仿佛已经神游天外。
  “二次海湾战争前,联合国核武专家数次进入伊拉克进行‘核查’,搜索传说中红龙拥有的‘大杀器、超级武器’,但每一次都无功而返。五角大楼的隐秘特遣队也乔装改扮,对伊拉克的全国十八个省反复进行刺探,重点圈定在安巴尔、穆萨纳、纳杰夫、巴士拉、济加尔、杜胡克、苏莱曼尼亚、塔米姆八个地区。结果,没有任何一项证据表明,红龙已经拥有了想象中的‘超级核武’。甚至在巴格达之战结束后,盟军与联合国派来的专家们都什么也找不到,只能宣布该乌龙事件的罪魁祸首是情报部门。实际上,所有人都被红龙的文字游戏愚弄了,他是‘即将拥有超级武器’,而非‘已经拥有超级武器’。对于一件还没有到手的东西加以吹嘘炫耀的荒唐行为,最终将他送上了绞刑架。当然,联合国小组等于是在伊拉克境内搜索一件并不存在的超级武器,即便是将沙漠翻过来,把沙子用细筛筛个遍,也不可能有所发现……”蒋公子自顾自说着,讲到此处,忍不住再次呵呵轻笑。
  叶天熟知那段历史,美国向伊拉克开战的公开理由之一就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消除后患,只能“先发制人”。但是,布什政府指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宣称红龙同“基地”恐怖组织来往密切的说法都查无实据。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后,二十万美军把伊拉克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伊拉克的“超级武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对伊战争的合法性遭到国际社会和本国民众越来越多的质疑。为了平息舆论压力,布什政府竟然把美国中情局局长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作为替罪羊拋出来,全部承担了对伊战争情报的失误。
  拉姆斯菲尔德于1932年7月9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一直被外界认为是小布什内阁中的鹰派代表,是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军事战略家。出任国防部长后,拉姆斯菲尔德不遗余力地推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并且策划和指挥了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两场战争,被普遍认为是布什政府中的强硬派人物之一。对于“替罪羊”这一悲惨结局,一向桀骜不驯的拉氏显得有些无奈和黯然神伤,但在白宫的告别讲话还是不忘展现其幽默的一面。他引用邱吉尔的话说:“批评让我受益匪浅,但我也决不会因为没有批评而痛苦。”拉氏同时意有所指地表示:“它(伊拉克战争)不被了解,它太复杂了,人们难以明白。”
  叶天亲历战争,但当时却是作为一枚矛头单兵,对五角大楼的政治策略无法有高屋建瓴的了解。战争的对错,只能由历史评说了。
  “那么,‘黑室’情报的意思,是指‘超级武器’确有其事?”叶天睁开了眼睛。
  蒋公子并不急于回答,而是耐心地审视着叶天的表情。
  时间正在分分秒秒地过去,竹联帮既然选择了黎明之后开战,蒋公子应该带三竿竹立刻北上才是,绝对没必要无谓地在盐源县耽搁下去。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刚刚是将真话与假话混着说,更改了发动攻击的确切时间。
  “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红龙的嚣张激怒了盟军,战术打击提前开始,导致红龙一方兵败如山倒,来不及拿到‘超级武器’?又或者是,五角大楼早一步切断了伊拉克的海、陆、空交通线,就是为了将‘超级武器’挡在伊拉克国境之外,掐断了红龙依赖的后援?”叶天迅速做了两种推断,都是以“超级武器确实存在”为出发点。也就是说,红龙因“超级武器”而死,死得并不冤枉,这一事件,不过是中国俗谚“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又一次生动演绎。
  蒋公子不答,却又反问:“叶天,你看过拉姆斯菲尔德在2003年2月28日五角大楼新闻发布会上的直播吗?”
  叶天皱了皱眉,略一思索,随即点头:“看过。”
  那个时间,正是二次海湾战争开始前的“谈判、核查”阶段,全球各国的电视台、纸媒都聚焦于美国与伊拉克两地,想不看都难。
  “当时,拉氏在五角大楼新闻发布会上接受记者提问‘美国是否会发动伊拉克战争’时是怎么回答的?”蒋公子倒掉壶中残茶,重新倒水温壶、洗茶、温杯,那些昂贵到令人咋舌的名茶在他手上,如同街头小店里的廉价茶末。
  叶天不愿复述媒体上的言论,但拉姆斯菲尔德的此次回答,却已经成了“经典”,译成各种语言版本,流传至全世界,那就是著名的、让世界头晕的“拉氏发生论”——“你们知道许多新闻,你们每天都被告知事实上没有发生的新闻,大家似乎也不觉得麻烦,把它们印刷成了报纸。于是,全世界便认为这些新闻真的发生了。其实,它们没有发生。每一个人都渴望获知这些新闻,在这些新闻还没有发生的时候。于是,全世界长期都在获知一些没有发生的新闻,其实,它们没有发生。我能告诉你们的是,它还没有发生,只是快发生了。”
  这段冗长的、绕口令般的话,充满了美式政客的智慧,既模棱两可,又忌讳莫深,而且很自然地充当了迷惑红龙的超级烟幕弹。所以,不到一个月后,也就是在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时,全球媒体一片哗然,对“拉氏发生论”一致竖起了中指。
  当时,澳大利亚和波兰的军队也参与了行动,而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红龙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们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拉氏的圆滑与布什的强硬恰到好处地构成了一软一硬两道绞索,将红龙逼上了绝路。
  至于对“伊拉克是否有超级武器”的定论,拉姆斯菲尔德也发表过名噪一时的“知道论”——“我一向对尚未发生的事情的有关报道感兴趣,因为就象我们都知道的那样,有一些众所周知的事情。我们知道一些我们知道的事情,我们还知道一些很明显的未知事情。那就是说,我们知道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但也有没人知道的未知事情,也就是我们不知道的未知事情”。
  叶天不喜欢圆滑的政客论调,但纵观拉姆斯菲尔德在二次海湾战争前后的言行,他一直都支持“超级武器存在”这一观点。之前,当他与海豹突击队的同袍们穿行于巴格达城地下的下水道迷宫里时,全都胸怀“拯救天下”的伟大理想,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找到超级武器、消灭狂人梦想”。
  “看起来,我们被政客、狂人、恐怖分子、媒体联手耍了。”他忽然觉得有点泄气,伊拉克战争的真相离这个世界越来越远,只怕又一次成了历史谜题。其实,一战、二战乃至发生在地球上的任何一次旷世大战,都会留下无数谜题,也即是历史学家们所说的“战争黑洞”。黑洞吞噬真相,甚至连后世企图探寻真相的人一起吃掉,不留痕迹。所以说,“黑洞”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亘古黑暗,永无真相。
  “嗯,没错,就是这样。看过电影《黑鹰坠落》吧?交战者的尸骨堆叠成山,血流成河,但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却讲不出任何开枪的理由,都变成了洪水漩涡中的垃圾。叶天,当你作为一名在星条旗下宣誓的海豹突击队战士时,真的相信是在为正义而战吗?当敌人的鲜血涂红了‘海东青’的桂冠时,你有没有想到……”
  “够了够了,不要再说了。”叶天的心理防线有一瞬间的崩溃,但随即弹身而起,冷汗涔涔地后退,并且迅速打开了头顶的八盏水晶射灯,令房间里亮度大增。
  恍惚之间,他觉得自己已经被蒋公子催眠,思想意识随着对方的暗示漂移,越来越多地回忆巴格达之战。离开海豹突击队之后,他刻意要求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记忆,为此做出了很艰苦的努力,并且很有效果。可是就在刚刚过去的十几分钟里,弹雨、死尸、爆炸、追击等等战争场面,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
  “开灯”的动作,能够从潜意识里提醒自己“退出对方的心理催眠范围”,他避开蒋公子的视线,轻咬着舌尖,逼自己变得清醒。
  “你怎么了?”蒋公子诧异地跟着站起来。
  “你试图催眠我?”叶天苦笑。
  蒋公子立刻摇头:“怎么会呢?我没有这意思,而且我并不擅长催眠术。”
  叶天无法判断对方话中的真伪,只是连连摇头苦笑。开灯之前,他的脑海中充满了伊拉克战争中的悲惨场景,死亡者不仅仅是敌人,也有自己的同袍和盟军地面部队中的年轻人。他亲眼看到过,一辆遭到敌人火箭弹袭击的步兵战车瞬间爆炸,车上的十二名战士被炸上了半空,残肢抛得满地都是。
  “你累了。”蒋公子说,“时至今日,‘黑室’的定论是,超级武器千真万确存在,但没有及时到达红龙手上,用以震慑盟军。红龙以为虚张声势就能吓住五角大楼,令对方不敢轻举妄动,但他没料到,因为有‘911恐怖事件’在前,美国国内的‘反恐呼声’空前高涨,布什政府为了‘反恐’不惜孤注一掷,红龙的恫吓正好成了引发战争的导火索。应用一句伟人的诗词吧——‘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今连布什总统都下台了,国际形势翻开崭新一章,江湖形势也应该‘重打锣鼓另开张’了……”蒋公子说得累了,看看腕表,一笑收声,继续落座斟茶。
  叶天去洗手间擦了把脸,镜中的他面容憔悴,心事重重。
  海湾战争开始前,发放到海豹突击队中的红龙、青龙资料几乎厚达一尺,叶天详细阅读过其中的每一页。“911事件”给全世界人带来的震惊与恐惧比一百次海啸、地震、火山喷发叠加的起来的威力更大,“反恐”成了媒体上出现密度最高的词。那时候,五角大楼迫切需要一次斩草除根的闪电战。
  “斩首行动。”叶天在镜面上写下了这四个字。
  “斩首行动”的概念是由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提出的,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他提出攻击敌方指挥系统为首要目标的“瘫痪攻击”,亦称“斩首攻击”。所谓“斩首”,就是打击敌方的头部要害,而不是他的躯体。这一原则要求,战争要首先攻击敌方国家指挥当局、联合参谋部、战区总部及各级部队司令部;破坏敌方所有信息传媒,包括电话、无线电频谱、电缆和其它传输手段;制止敌方使用第三方的通信系统,包括通信卫星。这种概念,等同于中国古代兵法中的“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
  在现代化战争中,战争对手作为一个大系统,通常由以下五个环节组成,即指挥领导环、有机必需品环、基础结构环、个体群环、野战部队环。其中,第一环是整个作战系统中智力、技术和信息最为密集的要穴部位,但同时也是作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弱的部位,因此历来是兵家追求的首选打击目标。
  在2003年3月20日打响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基于这种理论率先实行了“斩首行动”,并且大获全胜,令五角大楼的大部分高官们欣喜若狂。
  华盛顿首席智囊、美国国防部信息中心的分析家克里斯·赫曼公开说过:“动用25万人的兵力,绕地球半圈,将数量庞大的伊军彻底踢翻,显然是一场非常成功的运动。”言语中流露出的意思是,只要依靠先进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优势,就可以绝对地取得战争的胜利。
  曾经,叶天也是“斩首行动”实施过程中的一枚棋子,为盟军直捣巴格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从这一点上说,他也是青龙的敌人。
  “青龙不死,很多人寝食难安。”他默然苦笑。
第五章
青龙见首
  镜面上,洗手间门口似乎有人影一闪,但等他回头细看时,却没有任何发现。客厅里传来茶杯、茶壶轻轻一撞的“砰”声,但那并未引起叶天的过分注意,毕竟三竿竹就守在房间门口,任何人都不可能无声无息地破除三人的防线。
  蒋公子是出身于显赫家族、名门之后的台岛贵胄,其身份半官方半江湖,黑白两道都要给他面子,属于台岛新一代中的顶尖人物。论身份、声望、势力、来头,都是叶天无法相比的。
  “我都快出现幻听、幻视了,不过今晚很可能又没时间睡了。感谢海豹突击队的‘熬鹰’训练,才能让我在连续几天几夜不睡的痛苦过程中,慢慢挺过去。今晚的花红乡,注定是平静不了的,只希望,竹联帮和‘黑室’的人能快速攻击得手,将伤亡减到最低。”叶天重新打开水龙头,在哗哗的水声中,撩起凉水,扑在自己的额头和太阳穴上。这种动作,能起到类似冰镇、退热的效果,使他浑浑噩噩的脑子稍微清醒一些。
  身在“超级武器”乱局中,他必须得保持清醒,才能独善其身,免于被各大势力的漩涡卷走。
  返回客厅时,南窗进风,将双层窗帘卷得肆意飘飞。窗子是蒋公子推开的,想必他也急于透透气、清清脑。
  此刻,蒋公子仍坐在沙发上,双手捧壶,缓缓斟茶。
  “你的人什么时候动手?”趁着蒋公子专心斟茶,叶天出其不意地问。
  茶壶一颤,浓茶溅到茶杯外面来。
  “我知道,夜袭的最佳时机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段,但防守一方,往往会刻意提高警惕。你说,朝阳初升时进攻,根本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就是在亥子交替、子丑交替的上半夜十一点、下半夜一点。你对行动信心不足,所以很可能上半夜刺探式进攻,下半夜全力一击。蒋公子,我无意评价你的战术安排,但如果你不尽全力,采取‘二道茶’式的进攻节奏,很可能一败涂地。”叶天冷冷地说。
  蒋公子斟完茶,怔怔地捧着壶,并不抬头。他那种犹豫不决的姿势,与叶天离开前判若两人,仿佛已经被叶天入情入理的缜密分析镇住。
  “扑啦啦”,窗帘又飞起来,并且风中传来野猫挠墙的嗤啦声。
  “风好大。”蒋公子起身过去,哗地一声关窗,然后背对客厅,凝视着窗外盐源县的夜色。
  “我分析得对吗?蒋公子,你其实不必防范我的,我对你与青龙之间的‘神仙打架’不感兴趣,也不会从中渔利。如果相信我,你就可以带三竿竹赶往花红乡了。”叶天坦白地说。他表明置身事外的态度,好让蒋公子扔掉后顾之忧,全力对付青龙。
  “谢谢,我当然相信你。只不过,花红乡那边的安排已经足够缜密,无需再做补充。为了安全起见,我会命令竹联帮三竿竹火速驰援,消灭所有的漏网之鱼。”一边说,蒋公子一边取出电话,按下了一串数字,对着话筒低声吩咐,“你们去吧,我会一直留在酒店内,跟叶先生喝茶谈天,静候捷报。”
  其实叶天极不愿意单独面对蒋公子,因为对方身上的“政治味”太浓,任何行动都有明确目的,与江湖豪杰的做法大不一样。
  “咳咳……”蒋公子捂着嘴轻轻咳嗽着,“三竿竹走了,我们可以静下心来谈谈发生在泸沽湖的那些事了,譬如蒋沉舟、黑室间谍、台湾炼蛊师百灵儿、武田信男、玉修罗、雷燕甚至早在七十年前就粉身碎骨的玉罗刹……你看,围绕那个奇怪的山腹大熔炉,发生了太多事,死了太多人,最终一切真相却在一场铺天盖地的大爆炸中不明不白地结束了。这样的结果,想必很多人会不满意,然后将有更多人如苍蝇般追腥逐臭而来,再度围绕废墟进行发掘,重演蒋沉舟做过的事。呵呵,我把这种反复发掘的过程比喻为现代人的提炼石油技术,层层分解,不浪费一点一滴。不过,真正有用的资料已经被人拿走了……”
  “被谁拿走了?”叶天以为,对方会说“大竹直二”的名字。
  “七十年前的日本人。”蒋公子低声回答。他仿佛深深痴迷于盐源县的夜色,始终面对南窗,没有回头。
  大竹神光、火神一行人探索大熔炉的事,叶天间接从几名日本人的描述中知道一些,能够勉强连缀起来。最令他困惑的是,大竹直二对熔炉内的巨蛋不再关心,目标直指半石半人的鬼门十兵卫,把人看得比蛋更重要。
  “真正有用的资料是指什么呢?”叶天索性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怕蒋公子见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1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