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683

  “主公,”只见庞统深深吸了口气,转身对袁绍正色说道,“请主公快马传令于颜将军,休要再进兵了!”
  “为……为何?”袁绍一脸惊愕,皱眉狐疑说道,“颜良高歌猛进,大破曹军,此时应当趁兵锋正盛,奋力向前才是……”
  “若是再进军……”庞统顿了顿,望着袁绍拱手郑重说道,“那主公便要少一员大将了!”
  “……”袁绍一脸惊骇。
  啧!那颜良乃主公麾下大将,若是战死,军中士气必荡……
  唯有出兵救援了,也不知赶不赶得及……匹夫冒进,坏我大计!
  望着面色骇然的袁绍,庞统心中大怒,而他原本所思的分兵三路之计,如今已成画饼。
  建安三年七月三十日,袁绍率四十万大军,从黄河南岸拔营,赶望白马。
  同日,袁绍麾下大将颜良,正在帐中与逢纪、许攸吵得不亦乐乎。
  为何争吵,不外乎出兵之事。
  早在平丘之后,逢纪、许攸便感觉有些不对,于是便对颜良谏言,苦劝其屯兵平丘,莫要在进兵了。
  颜良虽说敬重文人,然而贪功心切,是故将麾下大军分为前后两支,取其一攻延津,另外一支,则用作防备,防备逢纪、许攸二人口中所说的曹军伏兵,可惜颜良等了良久,足足等到平丘攻陷,此二人口中的伏兵还是不见踪影。
  至此,颜良便有些看不起二人了,在颜良认为,取白马、取平丘之时,曹军反扑何其凶猛,然而待取延津时,曹军却是一触即溃,这说明什么?
  说明曹军士气大跌,已无几分战意!
  把握此天赐良机,不需主公亲自出马,我颜良便可将曹孟德首级亲手砍下,献于主公!
  可笑此二人竟说是诡计!
  诡计?
  白马、平丘、延津皆是要地,然而就为这区区一诡计,便将三处拱手相让?
  曹阿瞒会舍得?呸!
  望着二人站在自己面前苦苦相劝,颜良翻翻白眼,摸了摸耳垂,淡淡说道,“既然如此,本将军分于两位五千兵马,两位先生替我守此地可好?乌巢,我一个去,足以!”
  “将军何其不明也!”逢纪一脸悲苦之色,凝声劝道,“此乃曹军诡计!”
  “诡计?”颜良撇撇嘴,不屑说道,“先生是说,曹阿瞒故意要将此三处与我?”
  “正是!”一旁的许攸接口说道,“将军非是不知,十日内,曹操仅近折损近万人罢了,而我等,足足有六七万,然而结果却是我军连连攻克城池、曹孟德屡战屡败,将军不觉得其中有些蹊跷么?”
  “不觉得!”颜良淡淡道了一句,随即瞥了二人一眼,嘲讽说道,“此三战,本将军皆是冲杀在前,我看的分明,白马、平丘两处,曹军反扑何其凶猛,若非是本将军死命挡住,早被曹军复夺了回去……就算你等处于中军,想必亦是看得明白,为何前两战曹军如此凶悍,这一仗曹军却是一触即溃?哈!”
  “唉!”逢纪长长叹了口气,望着颜良叹息说道,“将军可是欲言,曹军经白马、平丘两败,士气大降……”
  “正是如此!”还未等逢纪说完,颜良便大笑接口道,“如此破敌之机,岂能轻失?”
  “唉!”逢纪摇摇头,拱手劝道,“兵法虚虚实实,在下以为……”
  “莫要再说了!”不等逢纪将话说出口,颜良一口喝断,皱眉说道,“此战之前,你等言曹军便有埋伏,结果呢?短短半个时辰,曹军一触即溃,那曹阿瞒一脸仓皇逃到乌巢去了,嘿!你等口中所说的伏兵呢?为何我至今不曾见到?哼!此军我乃主将,如今我意已决,你等休要多言!”
  说罢,颜良冷哼一声,起身走了出去。
  “唉,不听忠言……”望着颜良远去的背影,逢纪长叹道,“必有大祸啊!”
  然而许攸却是撇撇嘴,冷笑说道,“我等已尽我本分,无奈此人不从,就算日后主公怪罪,亦非我等之罪!既然他执意寻死,便叫他去!哼,这匹夫!”
  “……”逢纪暗暗一叹,唯有在心中期望,期望曹军当真是士气大降。
  可惜,天……
  不随人愿!
  袁曹之战,已波及至兖州,已是有不少百姓从兖州望南迁移,而许昌,作为曹操首府城池,自然是此些百姓心中首选。
  大量百姓涌入颍川、许昌一带,导致许昌粮价大涨,幸好江哲早有预计,半月前便传令于徐州刺史陈登,令他送押运一些粮谷至许昌。
  可怜陈登一面要听命夏侯惇看准时机对青州用兵,一面又要押运粮谷至许昌,当真是分身乏术,谁叫是自己老师的命令呢?
  徐州粮谷的介入,总算是令许昌的粮价跌了跌,再不会有四十贯一石米的荒唐价格。
  也有一些粮商不甘心粮价下跌,不顾江哲下达的严令,暗暗屯粮不售,欲抬高粮价。
  不过在江哲处决了个别几个性质恶劣的粮商之后,总算是保证了百姓的基本粮谷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州粮谷不曾运至许昌时,乔家拨出四千石粮谷与许昌官府,用于粮谷调度,此后,荀家、方家等世家亦是出了一些粮谷,资助官府,总算是解决了江哲的燃眉之急。
  建安三年七月末的一日,许昌西面城门迎来了一位老头。
  一身粗布衣,头发花白,有些凌乱,踏着一双草鞋,背着一个破损的箩筐,里面也不知放了些什么,反正总是些花花草草的东西。
  在两旁行人侧目皱眉的神色中,老头左顾右盼地走入许昌城门。
  伫立在城门口,四处张望着两旁的建筑,老头口中喃喃说道,“真不简单呐……”
  忽然,老头眼神一紧,似乎有什么引起了他的主意。
  顺着老头视线一望,只见城门内墙之上,好似贴着一份告示,告示之前,围着不少人唉声叹气着。
  “唉……司徒至善之人,上天竟如此不公……唉!”
  “是啊!司徒帮了我等不少,而我等却是丝毫也帮不上,可恼啊!”
  “喂,谁懂医术啊?有没有人懂医术啊!”
  还未细看那告示,老头就听到不少叹息声以及吆喝声。
  司徒?
  老头皱皱眉,转身对一青年抱抱拳,堆笑问道,“敢问小哥,这司徒是指……”
  “这你也不知?”那青年皱眉望了老头一眼,然而一见老头装束,眉头稍稍平复,哂笑说道,“从别处来的话?嘿!司徒便是……”好似在介绍自己一般,那青年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
  不过那老头倒是无丝毫不耐,静静听着。
  原来如此……
  老头缓缓点头,笑呵呵抱拳问道,“敢问小哥,司徒府乃在何处?”
  “你问这个做什么?”那青年一脸的狐疑。
  老头呵呵一笑,回首指着墙上告示,微笑说道,“老朽会一些医术……”
  那青年上下打量了一下老头,转身指着来路说道,“顺着此街一直走,城中央乃是刺史府,再向东百余丈便是司徒江府……”说着,那青年望着老头犹豫说道,“听说司徒二公子的怪疾,就连许都御医都难治……”
  “哦?”青年这么一说,老头反倒是来了兴趣,兴致勃勃说道,“如此,倒是不得不去了!”
  “啧!”那青年望了几眼老头,哂笑一声,顾自走了。
  上苍叫我来许都,便是相助此人么?有趣!有趣!
  抖了抖背上的箩筐,老头缓缓朝东行去。
  而与此同时,司徒江府之内,江哲正好言安慰躺在榻上、抱着自己儿子江睿的蔡琰。
  只见蔡琰双目湿润泛红,靠在自家夫君怀中,望着自己儿子轻泣。
  将近半月,不管是江哲也好,蔡琰也好,亦或是秀儿、糜贞,都弄明白了,不是江睿不哭,而是他根本就无法苦,非但无法哭,就连出声都成问题。
  偶尔发出几丝声响,极为沙哑,这叫江哲有些怀疑,是否是声带出了问题。
  不过就算是明确是声带,江哲也没办法,首先,他不懂医术;其次,这个时代的医术,实在是太过落后了……
  要向一千八百年前的御医解释什么叫声带,叫江哲感觉有些抓狂。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医生还认为人是用心脏思考的呢……拜托!就这医术,江哲是失望了。
  不过失望归失望,对蔡琰总不能这么说吧?就为这小儿怪疾,蔡琰又瘦了一圈了……
  “琰儿,莫要担忧,总会有办法的!”
  “可是……”只见蔡琰一脸憔悴,伸手抚摸着孩子的脸盘,咬着嘴唇梗咽说道,“数位御医都言……都言……”
  “咳!那是庸医,琰儿,为夫不是对你说过么,庸医的话,可听不得!”江哲咳嗽一声,劝慰道,“饿么?若是饿的话,为夫吩咐一下,为琰儿准备些饭菜?”
  “不了夫君,”蔡琰摇摇头,望着自己孩子一脸心疼说道,“妾身没有食欲……”
  唉!江哲暗暗叹了口气。
  “夫君,你说睿儿会有事么,若是我儿有失,妾身……妾身也……”说着,晶亮的泪珠止不住从蔡琰眼中落下。
  “休要胡思乱想,你看他不是睡得挺香么?!”搂紧怀中丽人,江哲略带责怪说道。
  “老爷,”忽然,门外传来一声轻呼,“府外来了一人,说或许可治二少爷的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6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