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319

  虽然如此,这也算是意外的收获,还没得到五德信物就先捞了点利息,让叶行远更不后悔与答应李夫人的请求。
  叶行远挺直了身体,四面张望,发现四面郁郁葱葱,脚下便是一处深谷。高华君土遁而行,又不知带他到了何处。
  “这儿离家好像远了点......”高华君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摸着脑袋憨厚笑道:“一用四象遁法,便收足不住,不小心就跑远了。”
  四象遁法已经是涉及根本法则的神通,就算是生而知之的圣贤,也不可能那么轻易掌控,高华君跑远是意料中事。也怪不得他每次出事,都要好几天后才重新出现。
  叶行远笑道:“得蒙高兄救命之恩,远点就远点,我们慢慢回去就行。”
  远处还能望的见穿过村子的一条小河,大约翻过面前两座山,就能回返村中。高华君大笑,“是我拖累了你,哪谈得上什么恩情?是我不好,不该叫你下井。”
  他眉宇之间的忧伤之色一闪即逝,叶行远却敏锐的捕捉到了,心中一动,故作不在意道:“高兄不必在意,山崩之事,焉能预料?吉人自有天相,高兄传我土遁之法,救我性命,这才是我的大际遇。”
  高华君听他这么说,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咬牙道:“此非天灾,只恐是人祸。只是我一直不愿说破,没想到连累到贤弟,事到如今,也不能不给你一个交待了。”
  你知道是人祸?叶行远更为震惊,之前他就觉得以高华君的智慧,不至于什么都感觉不到。现在看来,他是完全知晓后母要害他,然而依旧甘之如饴?
  这心态就更加无法理解了,叶行远小心翼翼问道:“高兄此言何意?我观村中人淳朴,怎会有人起黑心加害于你?”
  高华君默然良久,叹息道:“此本是家丑,实乃我不得父母欢心,后母为幼弟计,对我除之而后快。贤弟初到村中之时,正是她放火焚屋,欲置我于死地。此次填井,也正是她所为。”
  既然已经开口,那也就不再隐瞒,高华君性子诚挚,此时和盘托出,并无忌讳。叶行远默默擦汗,原来他什么都清楚,既然如此还无任何反应,就这么听之任之?
  以高华君的性格,再加上他有各种神通护体,不会有生命危险,装糊涂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但关键在于,现在是死后世界啊!难道高华君一生的理想,就是生活在这种不停被人陷害的世界当中?他是抖m不成?
  叶行远知道这是关键处,字斟句酌道:“高兄神通非凡,何不离开村中,前往梁都,暂时避开这些纷扰?日后若有所成,再反哺父母,照顾幼弟,岂不更好?”
  高华君蹙眉道:“我也曾这般想过,只是如今父亲年迈多病,我身为长子岂可远离?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此乃我之孝心,余事不忍为也。”
  当初圣人是怎么说服他的?叶行远回想典籍之中记载的细节,抱着赌一赌的心态道:“此言差矣,如今你后母处心积虑想要陷害于你,而令尊蒙在鼓中,时日一久,必生变化。
  无论是害人之事败露,还是高兄你一时不查身受其害,这都必伤令尊之心,岂能称之为‘孝’乎?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杖则待,大杖则走,以逃暴怒也。这才是孝道。”
  叶行远是干脆把圣人之言给搬了出来,当初高华君见圣人,正是听了这几句话,才恍然大悟。从圣人之学,最终成一代贤人。
  但好像效果却没那么明显,只看高华君呆愣了一阵,苦思许久才道:“贤弟之言正是高论,只是人各有志,我之心愿便是守于父母身边,纵百死而不悔。若我远离,万一有失,那才是悔之莫及,贤弟不必再劝我了。”
  高华君的觉悟怎么这么低?叶行远被他一句话憋得没了脾气。难道是因为自己不是圣人,说出来的话不带回音,于是就缺乏说服力?
  不对!叶行远陡然想到一个问题,浑身一震,心中大急。
  没准...这就是高华君现在的真实想法!
  叶行远面前的高华君,并非是少年时期懵懂无知的那个,而是经历了数十年苦学与宦海,最终死去之后理想的那个。
  历史上记载,高华君后来修学有成,在赵国当官,与亲父后母和解,更感化之。但当时他政务繁忙,并未有时间与父亲多相处。不二年,愚叟去世,任中的高华君听闻噩耗,口喷鲜血,旋即去职,在父亲墓前结庐守孝三年。
  在赵王万般恳请,万民祈愿之下,才重新出山治理国家。但从此也郁郁寡欢,原本以他圣人弟子的修为与功德,该当得享遐龄,但他不过半百之年就去世了,也与这丧父之痛有关系。
  正常人来看,他遵圣人教诲,行动和选择都是正确的。但高华君这是个愚孝到不正常的人,他死后会不会后悔自己离开家乡,会不会就觉得哪怕天天被坑,也要守在父亲身边?
  叶行远越想越有这种可能,为此更加头疼。如果是这样,怎样才能得到高华君的认可,难道要看着他在这儿被坑到死为止,才算完结?
  碰到这种奇葩的思路,叶行远发现自己作为正常人真是无能为力。
  “走吧。”高华君反而一身轻松,他说完之后也并不在意,带着叶行远下山。
  他们又走了两天多,这才回到村中,看到两人回返,高华君后母的面色果然又像是见到鬼一样。朱凝儿和李夫人也颇为吃惊,不知道叶行远怎么也会同在井外。
  叶行远回去将自己所知所想都告诉了两人,与李夫人商量该如何攻略,总觉得陷入了死路。
  “如今高华君自得其乐,并无为难之处。他身为贤人,死后心愿达成,本来就该这样。那我们要怎么才能得到他的信物?这一点儿线索都没有啊。”叶行远喟然叹息。天天在这儿看后母周而复始拙劣的陷害技俩与高华君层出不穷的脱身手段,烦也要烦死了。
  “你学得土遁之法也算是收获,不过贤人之血灌顶只能用一次,下一次你是无论如何学不会高华君的神通了。”李夫人也挺郁闷,她早料到要获得四大弟子的认可,得到五德信物不是那么简单,但现在这种情况让人有一种无从下手之感,更是憋气。
  朱凝儿不耐烦道:“高华君此人油盐不进,既然不能从他身上下手,不如换换思路?这村中唯一的恶人便是他后妈,我们将他杀了,岂不是一了百了?”
  “休要胡言乱语。”叶行远赶紧阻止她,这小姑娘杀性太大,什么都打算通过杀杀杀来解决。这要是激怒了高华君,他们可全都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这好像也是一条思路?朱凝儿的话倒是提醒了叶行远,从高华君身上打不开缺口,或许从他父母身上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就比如说,如果愚叟直接开口对高华君说“你将代表‘孝’的五德信物交给这几个外乡人”,高华君会不会就欣然同意?
  这时候李夫人也眼睛一亮,笑道:“朱小姐的话倒是提醒了我,此处乃是高华君死后理想之界,但因为其后母的存在,显然还是不够完美。以他的仁孝,自然不可能起意去害他后母,但我们要是能够想想办法,帮他消除了隐患,是不是得他认可的路子?”
  这想法与叶行远一拍即合,当然他们不可能采取杀人灭口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具体的行动计划,还得从长计议。
第223章
日复一日
  从第二天开始,除了叶行远仍旧与高华君形影不离之外,李夫人朱凝儿两人开始走后妈路线,想着法儿与高华君的后母套近乎。
  高华君后母原本也不过是普通村妇,虽然阴狠,但心机也不甚深。一来二去这两人就与她混熟了。
  后母没什么城府,对高华君的不满也溢于言表。与两人熟悉之后,几句话的功夫就不离对高华君的抱怨,怨他吃得多了,行事懒了,总之是各种占了弟弟的便宜。
  李夫人劝解几句,她当时唯唯诺诺,一转头就忘个干净,下次说话还是对高华君的牢骚。
  “她乃是最等而下之的执迂之人。”李夫人和朱凝儿都是这样的评价,坚持自己的错误,无论如何也不肯认识与改正,这可以称之为执迂。
  后母便是这类人,她就是无缘无故的痛恨高华君,无论什么样都改变不了她。高华君之父愚叟也同样是这种类型,他就是偏心幼弟,就是耳根子软,对自己的后妻言听计从,这一点同样也改变不了。
  “这样的人居然拿能生下高华君这等贤人,也真是祖坟冒青烟。”对这两位愚夫愚妇,朱凝儿是受够了,恨不得一弩一个射杀。
  叶行远愁眉不展,照这样还是没有解决办法,他疑惑道:“死后理想之世应当是随心所欲,高华君为何不让其后母更宽和些,或者干脆其父不曾另娶,不是更好?”
  姚家对死后之事和四大弟子都研究甚深,李夫人摇头道:“高华君的理想是在父亲膝前敬孝,他乃不世贤人,所求的自然不是一个虚假的幻影。这也是他从十八层地狱之中将父亲救出来的机会。
  故此此地的高华君固然是真魂,其父也非他捏造,而是从阴司追回来的魂魄。其母其弟,亦应如是。”
  愚叟之恶虽然不彰,但他也没什么善行,死后自归阴曹地府。高华君虽有追封,但也顶多能荫庇他百十年魂魄不散,为了不让他魂飞魄散或是下地府受折磨,高华君便是以死后理想之世将其包纳。
  高华君为人至孝,不欲其父孤独不乐,顺手就把后母和幼弟一起带来——至于其生母因为早丧,魂魄不全,即使以高华君的能力,也无法在冥界捞人。
  李夫人抽丝剥茧,将局势推测得八.九不离十,然而依旧是找不到突破口。
  “难道我们要陪着高华君,一路尽孝几年,将二老养老送终,这才能得到他的认可?”叶行远觉得这法子也不太靠谱。
  朱凝儿不以为然道:“只怕到时候又是一拨轮回,一切回到原点,再开始尽孝几年,那可就是白费功夫。”
  死后世界与外间的时间流逝不同步,他们在这里耽搁几年在外界而言没什么影响,但这种无聊的日子可是难熬。
  之后一段时间,后母又想出了好几个厉害的计策,但高华君从容自如,履险如夷,还是毫发无伤。说实在的叶行远都佩服后母的执着,高华君这样简直刀枪不入,还害他个什么劲?
  每次出事,高华君都会消失几日作为缓冲,几日之后重新无声无息的出现,也不追究。成日里还是勤快干活,并无一句抱怨。
  如果算日子,这时候应该到了圣人路过,点拨高华君之时。但正如一开始所料,圣人至高无上,即使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在死后的理想之世中也无法请出他老人家的存在。
  圣人不出,高华君也就老老实实随侍在父亲身旁,过着每隔几天被谋杀未遂一次的快活日子。
  叶行远叹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高华君若是不遇圣人,也能有自己平静的生活,这就是贤者得天之赐福吧?这种无欲无求之人,你叫我们怎么办?”
  他与高华君的关系倒是越来越好了,可惜再向高华君请教四象遁法,那其余风遁、火遁、水遁的神通,却无论如何也学不会了,只能废然而止。
  至于学问,高华君此时未曾就学于圣人,连大字都不识几个,只有叶行远教他的份。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三人蹉跎时光,也越来越心急。
  “我听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地上一日,阴间一年。就算这样,我们在这儿耽搁得太久。也是麻烦,要不然我们先行退去,下次再来尝试?”叶行远开始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死后世界与外间的时间流逝并无人做过统计,只知差别极大。但就算真的是一年才算一日,他们在这里耽搁了差不多有一个月,外间也该过了一个时辰,万一到天明还不能解决,李夫人回驿馆也不好交待。
  李夫人蹙眉道:“退出去容易,不过五德共鸣一段时间才能用一次。要是今日走了,下次再要进来,就得等宝刀再能引动共鸣的机会,那估计得几个月。”
  叶行远苦笑,“几个月便几个月,反正我们要取圣人灵骨也不能急在一时,五德之宝虽好,我们总得有办法能拿到才行。”
  五德之宝对读书人也大有好处,叶行远本想在会试之前得到高华君的信物,或许对会试也能够有所帮助。但现在实在没有办法,那也只能先行撤退,等以后卷土重来。
  这一次得了土遁神通,也不算是白来一趟。
  这时候朱凝儿突然插口道:“既然主公已经打算先退,我倒是有一计,不如试一次如何?”
  叶行远以为她又要提议干掉高华君后母,啼笑皆非道:“杀人只怕触怒高华君,日后连进都进不来了,不可。”
  朱凝儿却笑道:“主公素来行事堂堂正正,故而不知诡谋,我这法子却不是杀人。应该也不会影响主公下次再来,原本只怕失手之后坏了主公筹算,如今既然要退,不如铤而走险?”
  叶行远知道她诡计多端,心道如果有什么怪招不妨也姑妄一试,就耐下性子听她解说,才听两句话就不由瞠目结舌。但仔细一想,却又有几分道理。
  李夫人一开始带着不屑之意,待得听到朱凝儿说完,也是骇然道:“公子有此女相助,日后必能立不世之功业,这计策实在促狭!”
  第二日一早,叶行远去拜访高华君,一边惋惜的表示近日即将离开,另一边就邀请他同往山中游玩。
  他们几个作为外乡人在这村中也待了好长一段日子,虽然因为手面阔,也无人厌烦,但一直不走总会有些奇怪。听说叶行远要走,高华君虽然不舍,但也不以为怪。
  只叹道:“按说贤弟要走,我是该多陪着游玩几日,但你也知晓我这情况,只怕会危及贤弟你......”
  叶行远笑道:“只是在山中闲走,能有什么危险?再说高兄你擅长四象遁法,只要有你在旁,有哪个人能伤得了我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