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319

  他这们神通虽然不甚高明,但是居高临下,冲车的目标又大,更静止不动,不虞有不中之失。十余支火箭命中冲车各处关节,点燃火油,刹那间就扬起一片火光。
  蛮族兵顶着箭矢和落石来救,但风助火势,哪里来得及?不过片刻功夫,那数丈高的冲车就烧成了残骸,再不敷使用。
  察汗远远的策马立于大纛之下,望见这番情景,虽然不算出乎意料,但还是皱了皱眉头。人族守将之中当真藏龙卧虎,居然能够这么干净利落的以火攻之法破了自己冲车,只怕攻城不易。
  他轻轻一挥手,收下的传令官便吹起了胡笳,蛮军缓缓收缩,在阳光普照的下午就中止了今日的攻势。
  “我们...算是出了一点力吧?”叶行远站在城墙上,略略有些气喘。连用两个神通虽然没什么消耗,但是持续的战斗反而对体力造成了负担。
  李夫人微笑,“冲车之物乃是工家秘传,子衍虽有耳闻,并未亲见。要破冲车,本来得他上城门观察半日,到黄昏时分才勉强破去、咱们早破冲车,不但保得城门不失,又为守关争取了半日的喘息时光,这一开头算做得不错。”
  这种情形在他们预料之中,大约也是最能体现两人价值的地方。果然子衍得讯后大喜,记了叶行远和李夫人首功,并亲自召见。
  诚恳询问道:“贤伉俪果然是见多识广之人,这冲车我只闻其名,未见其形,想不到察汗才刚开始便用出这种杀手锏。不知夫人如何得知此物怕火?”
  虽然是叶行远出手毁去了冲车,但阵前士卒都证明是李夫人先行下令,叶行远只是执行。叶行远也没必要与李夫人争功,默认是她识得破法,故而子衍向李夫人询问。
  李夫人淡然道:“冲车一物,取巨木破土之意。聚南山之木,敷以桐油,配以工家秘法,构建而成,本来并无破绽,急切间难以毁损。
  但是察汗建功心切,省却浸泡、涂敷的过程,便易引火。我在城楼上见其冲车并未刨去树皮,便明其并未得兵家真传,姑妄一试,幸而成功。”
  正统的冲车,当然有防火的手段,不知道察汗是因为时间问题还是得传的图纸不齐全,才拿出了这种半成品。这答案已经隐没在历史之中,不过李夫人很清楚当初子衍便是发现了这个破绽,以火破之,她提前运用,当然不会犯错。
  子衍听她解释之后,大为佩服道:“夫人目光如炬,刹那间便认出蛮人器械破绽,果然兵法之雄,日后城门防御,便要拜托夫人了。”
  叶行远与李夫人来此不过两日,便已立下大功,子衍更不疑心,将城门守御之职交托给了两人。
  西凤关守城第九日,察汗拿出了密藏的井栏,看上去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对付西凤关高耸的城墙,井栏、云梯之物原本难以起效,因为很难建得那么高。
  然而察汗得了许多秘法,又不知从哪里寻来巨木,所建井栏竟然有百丈之高,下有轮毂,上面平台可容百名敢死勇士,随着井栏的缓缓移动,不住向城墙上放箭。
  蛮人的弓箭虽然没有人族那么多技巧与神通,但是胜在力大精准,上井栏的又是精挑细选的神箭手,强弓劲矢立刻就将城墙上的箭手压制。
  毕竟西凤关内的兵卒都缺乏训练,弓箭手本来就不强,即使是从上往下射箭,准头尚有偏差,在同一水平线与蛮族强弓对射更是全无优势。
  李夫人不慌不忙,下令所有弓箭手撤下箭楼,退到掩体之后,宁可放弃射击,也要保持有生力量。
  这种巨大的井栏可说是察汗真正的杀手锏,可以越过城墙直接向关内发动攻击--这本来便是攻击弱点的办法,西凤关城墙坚固,但关内人手严重不足,死一个就少一个。
  察汗的井栏在前几日获得了极大的成效,射死了西凤关中数十弓箭手,这几乎是关内擅长弓箭的兵卒全部。这也导致了之后的攻防战中,防守方完全无法给蛮族部队造成骚扰和压制,完全陷于被动。
  李夫人知道这严重的后果,在蛮军祭出井栏的时候,干脆的放弃了主动反击,让弓箭手躲在掩体之后,只偶尔以抛射应战。
  她的目标也很明确,无法摧毁井栏,那就打击井栏上的箭手。
  察汗又皱起了眉头,他当然察觉到了西凤关守军的变化。原本使用井栏就是为了出其不意的打击城内的弓箭手,根据线人的报告,这位北方的狼主很清楚西凤关的空虚。只要能造成有效的杀伤,到时候西凤关的坚固城墙自然不攻自破,不必将勇士的生命消耗在这里。
  但是对方似乎敏锐的发觉了他的意图,做出了最正确的应对,井栏尽管能压制关内的反击,但并不能一举破城,还得配合对城门的攻击才行。
  而西凤关面前的空地有限,使用了井栏便无法再用冲车,即使城墙上放出一条路来,短时间内靠着士兵们的攻击,击破城门的可能性很小。
  “上攻城槌!”察汗只用了一秒钟就做了决定,尽管今天的战略意图未能达成,但既然对方当缩头乌龟,他自然也不会客气,借这个机会来冲击城门。
  所谓攻城槌,其实只是一根直径粗大的巨木,由数十个士兵抬着,小跑着向城门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这是在井栏压制住了对方的箭手以后才能发动的攻城手段,否则被头顶的箭雨一击,损失必然惨重。
  “察汗果然调整了攻城手段。”叶行远一直关注着城下的状况,他回头向李夫人通报。
  李夫人微微颔首道:“察汗一世枭雄,当然不会墨守成规,我们若是在城墙上与他对射,他当然没必要出动攻城槌,但此刻不用,就是他老糊涂了。”
  她顿了一顿,又道:“箭手必须暂避其锋,只有靠你阻挡攻城槌了。”
  叶行远苦笑道:“还有什么其它选择么?可怜我一个堂堂读书人,居然要身先士卒,也实在是无奈。”
  在会试之中他倒是历经战阵,也不能说是没有经验,但这种肉坦上阵,也算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由此可见西凤关当日情势之危急。
  叶行远命令民夫,通过城墙上的窥孔乡下泼洒沸油与投石,自己则是不断运用霹雳弦惊神通,向抬着攻城槌的士兵发起攻击。
  抬攻城槌的都是死士,大抵是蛮族中的奴隶和战俘,他们只有勇猛向前才有一条活路,若是稍有犹豫后退,督战队的马刀就会砍下他们的脑袋。
  因此即使是向落叶一样无声无息倒地,也立刻有人接替位置,默默的向着城门发动撞击。
  咚!咚!咚!仅仅是片刻功夫,攻城槌就在城门上连续撞了三次,叶行远都感觉到脚下有些摇晃,知道再这样下去城门支撑不住。
  当下咬了咬牙,不顾一切的跃上箭楼,霹雳弦惊神通像是不要钱一般倾泄而出,一道道白光夺取城门前死士的姓名,终于暂时压制住了攻城槌的冲击。
  “神通之士?”察汗注意到收割士兵性命白光的发源地,望着城楼上的叶行远,就像是看着一只垂死挣扎的蝼蚁,冷笑道:“人族真是死而不僵,弓箭手集火,给我射死此人,赏金一百!”
  人族的神通之士是蛮人最讨厌的存在,也是因为这些人,强大的蛮族才被驱赶出中原膏腴之地。但区区一人,又能掀起什么风浪?井栏上的上百神箭手,只要一轮集火,就能将他射成刺猬!
  那些蛮人箭手听到狼主的命令,欢呼一声,不约而同的持弓搭箭,向着叶行远的方向射出一支支迅捷的箭矢。
  叶行远额头沁出冷汗,知道此时正是关键时刻,在这一刹那,时间仿佛停滞了一般。他眼睁睁的瞧着密集的箭雨向自己射来,竟然一动不动。
第318章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城墙上传来子衍怒喝:“何人敢伤叶公子?”
  随着他如狮吼之声,在叶行远的正前方陡然出现一个圆形的金色虚障,径约三丈,彻底将他完全遮蔽。强劲的箭矢剥剥射入那虚障之中,发出如射中朽木的声音,旋即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凝滞在半空中。
  井栏上的蛮族弓箭手一起惊慌大叫,无法理解这不合常理的情形。金色虚障只持续了一刻,随后就化作漫天光点,消散无形。那些停留在空中的箭矢也随之坠落地面,箭头弯折,已经不敷使用。
  不过借着这点缓冲的时间,叶行远已经从箭楼上一跃而下,虽然惊出了一身冷汗,但终于还是逃过了一劫。
  李夫人扶住了他,感叹道:“子衍君的‘无攻人之恶’神通确实可称最强的守御。这上百支箭矢的射击,居然能以一人之力阻挡,真是令人惊怖。”
  叶行远苦笑道:“要是他挡不住,那我可就变成刺猬了,不知在死后世界受万箭攒刺之苦会不会真的丢掉性命?”
  李夫人摇头道:“子衍君神通广大,你别忘了原本在最后几日,他曾以一人之浩然之气,承担蛮人的万军冲击。要不是这样,我也不敢让你冒险。”
  叶行远知道子衍的能耐,也予以默认,这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读书人的神通与大军相抗,对神通的力量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这个世界,一人可当百万军的并非是勇夫,而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要是真能够修行到如子衍君这般贤人的层次,真可以说是天地虽大,尽可去得。
  不过这种神通的使用也并非不需要付出代价,子衍一次爆发力量,以自身的灵力神通阻挡这许多人的弓箭射击,消耗极大。叶行远见他面色苍白,连忙道谢救命之恩。
  子衍豪迈的一挥手道:“公子哪里话来?你舍身射杀攻城之兵,是救我西凤关众人,我出手相助,理所当然。”
  他反过来向叶行远道谢,由衷道:“公子神通玄妙,有公子在此,此关更是固若金汤矣。”
  子衍的神通虽强,但大多都是被动的防御,并无主动攻击之法。而三千年前的战国时代神通未显于世,普通兵卒将领之中并无善用攻击神通者。
  叶行远的“霹雳弦惊”、“八方刀轮”之类,放在三千年以后只算是入门级别的粗浅神通,但在这个时代,却有鹤立鸡群的惊艳效果。他与子衍配合,就能有更多的战术选择。
  自子衍用出“无攻人之恶”的守御神通,一直在远处观察着战况的察汗面色严肃,暂时下令停止了攻势。
  他自言自语感慨道:“圣人门下,果然不简单,居然以一人之力,抵挡百人神箭。这真是了不得的神通,可恨孤久入中原,却未得传授。”
  想起被圣人拒之门外的耻辱,草原上的雄主察汗露出恼怒的神情,更坚定了席卷中原的心志。
  从第十日上,蛮族的攻击变得更加持续,手法也更层出不穷。即使叶行远和李夫人都曾在历史典籍上见过记载,但亲眼目睹之后也不得不为之惊叹。
  要知道三千年前的蛮族近乎没有什么文明,他们只是粗暴的依靠身体和武力进行统治,即使曾经入主中原,那也只是昙花一现。
  在这种情况之下,察汗居然能有此远见卓识,学到了百家之长。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尽展攻城之妙,实在是让人佩服其枭雄之能。
  抛石机、霹雳车、云梯、穴攻......种种莫测的手段从蛮族手中陆续用出,其运用之妙,简直可说是攻城的教科书。
  叶行远对李夫人赞道:“怪不得历代史家,都对西凤关一役赞不绝口,这可说是顶尖的攻防之争。若无察汗令人咋舌的攻城手段,也显不出子衍的本领。”
  李夫人颔首道:“正是如此,此役可说是百家攻圣人的一次现实表演。子衍就凭着灵力与神通,抵挡百变的攻击手段。因这一战,圣人之名也遍传天下,得诸国国君的重视。”
  圣人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和政见,但一开始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以圣人仁和的性子,也并非以神通炫技之人,故而一开始并不得志。
  要到后期,圣人诸弟子都做出一番功业之后,这才让天下人惊觉圣人之能,于是各国争相延聘圣人。但那时候圣人已退居乡中,专心著书立说,教授弟子。这其中的转折,西凤关一役也可说是关键之一。
  叶行远为察汗的能力惊叹,殊不知在蛮军之中,察汗却更为西凤关的应对而震惊。他此次信心满满,驱策十万大军,更藏了无数攻城拔寨的杀手锏,打算一鼓作气,攻陷西凤关之外,再一举夺取剑门数州,奠定进军中原的基础。
  但没想到任何一种攻城手段拿出来,几乎是在顷刻之间,西凤关的守军便能拿出恰如其分的正确应对。或许并不能一举摧毁他的精心筹备,但也足以让蛮军的攻击无功而返。
  火攻破云梯,灌水破地道......察汗引以为豪的压箱底手段都被从容破去,让他心中忌惮不已。圣人弟子当真有这么大的能耐,还是说他身边更有能人?
  他愁眉不展,心乱如麻,每日恚怒,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正在察汗进退两难之际,他的属下进门来报,“启禀狼主,今日斥候探查周边之时,擒住一个小狼妖,本待斩杀。但她说有重要军情相告,与西凤关中异状有关,属下不敢擅专,请狼主定夺。”
  察汗一怔,“大军尽起之时,已经清扫周边数百里之地,此地本来并无妖族聚居,怎么会有狼妖出没?她又怎知西凤关中人族情形?”
  他踌躇了一阵,觉得死马当作活马医,便召那狼妖进账询问。
  这一名狼妖,当然便是尾随叶行远等人进入子衍墓的喀丝丽。她昏头昏脑,通过墓道进入死后世界,不知究底,在山中迷路了几天。好不容易找到路径,又发现是可怕的战场,心惊胆战,便躲躲藏藏观察情况,直至今日才被蛮族的斥候擒获。
  此时妖、蛮的关系也是势同水火,蛮族抓住妖族,大抵也是杀无赦。喀丝丽心中害怕,想起这几日看到城墙上的人影,为求活命,便和盘托出,期望蛮族能够放过她。
  只是她说话七颠八倒,又说不清前因后果,那斥候队长也是听得一头雾水,只知此事与攻打西凤关有关。他们都知狼主正在为此事烦恼,便将喀丝丽带到了察汗面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