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19

  看来这顿没滋味的饭还不得不吃了。叶行远没奈何,只好又坐回角落,反正这一家人都围着唐先生团团转,他也就继续自己枯坐神游的状态。
  唐先生听说少了三十斤杏花酒的由头,不由叹口气,瞟了陆公子两眼,狂士风范展露无遗:“瞧你这模样,读书读傻了,心窍堵塞,又不经世事人情,只怕不是一个会做诗的。”
  他随便找了张椅子坐下,接过陆老爷殷勤献上的香茶,又道:“所谓诗无离志,乐无离情,文无离言,你既然想要学诗词,那我先问问你,你为何要学作诗?”
  陆公子被问的猝不及防,一时间瞠目结舌,竟然答不出来。他心中自有学诗的理由,说白了离不开“风流”二字,但这怎么能在父母面前宣之于口?
  陆老爷看到儿子呆呆的模样,顿时就急了,赶紧替儿子回答,“诗以言志,我们家伟儿心中有大志向,故而欲以诗言之,只是文辞朴拙,这才想向唐先生你学习......”
  他年轻的时候也读过几本书,穿门入户更是能言善道,倒说得还有几分意思。唐先生却是瞥了他一眼,轻声嘟囔,“什么大志向?这时候要跟我学诗词,正所谓临时抱佛脚,还不是为了金秋花魁时呈现风流?”
  唐先生半醉状态下说话本就含糊,压低声音后,陆老爷陆夫人自然没有听清楚。只有陆公子心中有鬼,隐隐听见花魁二字,心里吓了一跳,偷眼瞧父母,见他们没什么特别的反应,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陆公子知道自己心思瞒不过唐先生,脸上露出恳求神色,“先生,我自知资质驽钝,不堪造就,只求先生瞧我......一片诚心的面上,略略提点几句,让我能学得先生十分之一,也就够了。”
  他在一片诚心之前含糊说了几个字,神色满是哀求,期待着唐先生看在他家美酒的面子上,能够帮他一把。
  唐先生会意,又深深地叹了口气,“你的心志,我已明了,只是写诗这事,天赋第一,苦学还在其次。你既然一定要学,又必是求速成之道,我喝了你爹的酒,总要给你个取巧的法子。”
  听到“取巧法子”四个字,陆公子心花怒放,恨不得五体投地,“求唐先生不吝赐教!”
  唐先生点点头,正色道:“既如此,我就教你个法门。”
  他从怀里掏出一本破书,送到陆表弟面前,“我这里有《韦拾遗全集》一部,你选他的五言诗一百首读熟,再选周文正的七律两三百首背下,另在读本朝沈相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以这三个人为底子。
  再把陈、古、杨、墨四大家的诗一看,另把花间集背熟了,纵然你这资质不成,但至少也能糊弄出几首歪诗,大雅之堂自然是登不上的,不过哄哄没见识的小姑娘,也就够了。”
  叶行远在旁边点头,这法子放之古今中外而皆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真要学作诗的新人,自然是从死记硬背开始,渐有诗感,笔落则成诗。
  陆表弟却是苦着脸,忍不住计算道:“这岂不要记诵上千首诗?总共不过两个月工夫,哪里能背得下那许多?”
  “咄!”唐先生大怒,恨不得一棒子敲在他头上,“你这蠢物!这还算多?这本就是速成的法门,给你糊弄场面而已!你真要学诗,不背几千首名篇,岂能窥得门径?何况你又不是天资卓绝之辈,就算是有少年才气纵横,那人家也必定暗下苦功的。
  就说近日归阳县出了个少年诗家叶行远,一句‘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写尽闺怨,引得满城青楼同唱。你可知这‘同心’‘烟花’‘剪’这些意象,来自多少名篇?他又读过多少诗,下过多少苦功?”
  叶行远正在角落里默默喝茶,忽然听到唐先生褒扬自己,然而大家又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唐先生嘴里那位少年才子,这种感觉极其古怪。
  唐先生摇头晃脑,吟起近日哄传的三字诗,等念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顿住,仿佛意识到什么。
  他猛然回头,满面狐疑的看着老老实实坐在屋角的叶行远,“少年人,你刚才说你叫什么来着?”
  唐先生刚才确实听到了叶行远自报姓名,但当时根本没放在心上,直到开始说起这新崛起的少年诗家,这才觉得这名字有点熟悉,好像......就在刚才听过?
  叶行远苦笑着,起身拱手再次拜见道:“唐前辈!晚辈乃归阳县潜山村叶行远......”虽说被人当面吹捧有些尴尬,但大丈夫总得站不更名坐不改姓,这也不能骗人啊。
第30章
穷亲戚的逆袭
  陆公子一个哆嗦,回头直直地瞪着这位叫“叶行远”的表弟,脸上充满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陆夫人和陆老爷虽然有点迟钝,尚未意味到发生了什么,但也隐约感觉到“叶行远”这个名字可能是了不起的,都是惊讶地合不拢嘴。就这么个穷亲戚,难道还是个人物?
  “啊呀!”唐先生大叫一声,回过头来,气愤地指着陆老爷大骂,“陆真夫你这匹夫!家中有这等人物,你不去请教,偏让我这种半瓶子水晃荡的人来讲诗,你是何居心?”
  叶行远满腹狐疑,自己有这样的名气?他本人怎么没有觉察到?
  但唐先生是真怒了,他一辈子桀骜不驯,天不怕地不怕,但对真有才学之人确实也服气。叶行远这一首三字诗在前几日传到府城,他与几个好友细细琢磨,都是拍案叫绝。
  这首诗是写给薄命红颜的,但又何尝不是他们这些怀才不遇落魄文人的另一种心境写照?愈是诵读,就愈觉得催人肝肠,这几天唐先生都为这诗句醉了几场,只恨无缘识得作者。
  之前唐先生在酒后就跟朋友说过,若是这作者叶行远到府城来,他定会不顾年纪差别,拜于对方脚下,请他一饮三百杯——当然这是酒后狂放之语,不能太当真。
  没想到机缘巧合之下,今天居然在这儿遇上了,而且还在叶行远面前讲诗。讲诗倒也罢了,关键是让这自己公开表示过敬重的才子坐在屋角,没有半点尊敬,若传了出去,自己也脸面无光。
  这陆真夫一家在搞什么鬼?唐先生惊讶过之后,同样也有点狐疑。
  陆老爷瞠目结舌,并没有明白唐先生为什么对自己发火,自己这个便宜外甥又会作什么诗了?这都什么莫名其妙的?
  他原本请唐先生只是为了儿子,本身对这种落魄文人也没什么太多敬意,更无法理解读书人的精神世界。再加上不了解情况,一向八面玲珑的他竟不知道该如何接口,只能再用目光询问陆夫人。
  陆夫人其实也是一头雾水,目前的情况看起来是这样,儿子求着要跟唐先生学诗,唐先生却对自己这个表外甥叶行远推崇备至,自认远不如他。叶行远来的时候倒是跟她说过已经考过童生,但也一句没提过作诗的事儿啊?
  她们一家三口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叶行远为了化解这尴尬局面,也不得不厚道地开口解释,“唐前辈,今日是我十几年来第一次登门,表舅不知我这些诗词小道。想不到这薄名居然传到前辈耳中,晚辈愧甚。”
  陆家居高临下的态度叶行远当然不满意,不过他是要做大事的人,不想跟这些目光短浅的市井小民斤斤计较。至于自己受了唐先生不着痕迹的吹捧,当然第一时间要谦虚两句。
  “什么小道?”唐先生却瞪着眼喝道,把叶行远吓了一跳,以为无意间触怒了对方。
  却见唐先生转而大笑,又道:“诗乃天籁之言,叶贤弟这一首,精妙绝伦,巧夺天机,越是格式古怪越能显现功力!我看便算是一百年的道德文章,也比不上贤弟这一首诗,切不可妄自菲薄。”
  唐先生已无功名之念,看得通透,道德文章在他眼中都是狗屁,天机于他也如浮云。而叶行远这诗却令他耳目一新,仿佛诗道奥妙就在他眼前展开,堪称莫大的精神享受。
  叶行远一阵无语,之前唐先生一副落拓狂生的模样,看上去颇有几分风骨,转而露出讨好神色,实在是画风突变。不过这人倒是个实诚人,只是有些痴气,自己也不介意有个脑残粉便是。
  至于什么一百年道德文章不如一首诗,这种话听听就好。要是叶行远自己,那可宁可用这一首诗去换个有用的功名。
  唐先生拉着叶行远就要走,今日得见心目中的大才,他也没心思再教什么诗,非先去喝个痛快不成。陆老爷脸上肌肉抽动,出言留客,唐先生兴致一起,哪里还肯听他的,拉着叶行远便扬长而去。
  陆夫人心疼呆木木的儿子,瞧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啐了一口,“伟儿,这不学便不学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个落魄的老秀才么?十几年都考不上,今后也没什么出息,断不会是伟儿你的助力。”
  她又瞪了陆老爷一眼,“你这什么外甥也是?我原以为他还是个老实孩子,没想到也是个酒色之徒,读书还没成呢,小小年纪就写什么艳诗?
  你刚才可听那姓唐的话了?什么青楼传唱,什么闺怨?这是好人家孩子该学的东西么?以后别让他上门!”
  一方面是确实厌恶,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家孩子抱不平,陆夫人的话也就越发刻薄了些。
  陆老爷莫名所以,更叫起了撞天屈,顺着夫人的话说:“我与他十几年不见,哪里知道他是什么品性?若早知道是这么个下流种子,那自然不会再与他们来往。”
  陆公子却是到现在还未曾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又听到母亲口中说出什么“青楼传唱”之语,心中一动,急急忙忙赶了出去,只道:“我去送送唐先生。”
  陆老爷陆夫人只当儿子尊师重道,忍不住又是一阵赞叹。陆公子却是匆匆忙忙,只想追上自己这位表兄。
  他要学诗,不就是为了青楼花魁么?早知道自家有这么厉害的表兄,何必要去求脾气又臭又硬,说话还不客气的唐先生?
  陆公子气喘吁吁,奔出一小段路,见叶行远与唐先生转身进了小树林,赶紧侧身跟入,正要招呼,突然浑身一震,眼神发直。
  小树林之中,一个紫衣绝色女子,神色高冷,正迎着叶行远走过来。
  府城之中花街柳巷,无数美人,却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此女一个手指头!这清冷美貌,直如世外仙姝,凡间哪来这样的女子!
  陆公子痴痴呆呆,盯着这女子面容不放,远远看着看她与叶行远行止亲热,不由得又嫉妒起来。
  把陆公子惊艳到的仙子美人,当然就是在小树林中已经等得不耐烦的欧阳紫玉大小姐了。她若是不开口说话,远远望去确实如画中美人,连想挑个瑕疵都难,再加上板着脸,就成了“高冷”仙子了。
  只是若陆公子能听到她说话,恐怕就不会这么神魂颠倒。欧阳紫玉迎着叶行远,一脸不耐,“你怎么去了这许久,差点以为你逃走了!”
  叶行远苦笑,“走亲访友,总要话些家常,中午没有留饭,还是因为这位唐先生心急要出来,否则你还有得等!”
  唐先生瞧见欧阳紫玉却也是两眼发直,不禁高声赞叹,“原本我以为叶贤弟你的诗乃是从天上来,今日一见你这位红颜,方才知晓诗句之精妙,果然在于人之灵秀。前朝柳卿眠花宿柳,阅尽天下美人,这才有传世诗词,果然我也得努力才行。”
  这人也真是有些疯魔了。诗不好难道还要怪自己交往的女人不够漂亮不成?叶行远暗自腹诽。
  欧阳紫玉听不太懂唐先生那些混帐话,倒是听的出来他是在夸自己美貌,心中不由得意,对唐师偃的印象也好了几分,觉得叶行远终于交了一个靠谱的朋友。
  唐师偃是想要拉着叶行远去喝酒,而叶行远刚才只是想借着他的脾气摆脱陆家人,这会儿到了小树林中与欧阳紫玉会合,再看看天色,便想着尽早去府学报到,先落下脚来。
  他婉言推谢了唐师偃,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唐师偃固然不舍,但也知道他上学是正经事,再说还得在府城安顿,颇有事忙。幸好叶行远日后就在府城求学,他大有与之相约的机缘,所以只好恋恋不舍地道别,约了下次再会。
  了却陆家之事,叶行远也觉得一身轻松,这种极品亲戚以后再也不见便是。此后加紧脚步,赶在午后进了府城,一路往府学所在城南而行。
  汉江府繁华,比之县城景况又大是不同,大道之上人流络绎不绝,商铺鳞次节比,四面旗幡招展,又有叫卖之声不绝。
  城中又有一条清河,乃是引汉江水入城,穿城而过,波光粼粼,河上有好些画舫,下了风帆,静静地泊在渡头。
  听城中人说,这清河之上画舫为青楼所有,每座画舫都住着绝色佳人,一到夜间灯火辉煌,那是一等一的缱绻温柔乡。
  叶行远颇为好奇,这个世界的服务行业他还真没见识过,县城中不过只有些私娼窑子,一来他看不上,二来他也没那个时间功夫。
  如今入了府城,是否可以请见多识广的唐师偃带着他见识见识?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前行,过了一顶小桥,绕过府中贡院,就到了汉江府府学所在。
  眼下午间休憩时间已过,正能够听到府学之中书声琅琅,嗡嗡声中,府学黛瓦之顶仿佛有半圆形清光罩落,这是灵光坠下,真乃读书盛况。
  读书人一人之力,不过只是萤火微光,但数十上百的读书人聚合在一处,便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强大力量。之前叶行远从未见过如此景况,不由也是啧啧赞叹。
  叶行远又让欧阳紫玉等在门外,自己入了角门,递上童生文凭,又请人呈上欧阳举人的荐书,安静地等待有府学中执事小吏来为他办理各种入学的手续。
第31章
我无忧矣!
  汉江府学乃是千年前陶文陶先师所创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千年以降,这里也曾培养出不少留名青史的人才,称一声群星璀璨也不算太过。
  当今府学教授姓徐,年过不惑,举人出身,有朝廷颁的八品官身。他与欧阳举人少年相识,欧阳举人这一封荐书就是写给他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