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319

  这是朝廷的医官解剖研究所得,虽然不太受人关注,但叶行远多读杂书,所以晓得。
  相比之下,妖族倒是形态各异,与人、蛮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有不少人认为人、蛮其实还是出于一家,血缘上便有亲属关系,或可和平相处。
  而妖族,根本就是另一族类,所以才不死不休。
  叶行远多读典籍,有神话说,人、妖、蛮乃是上古三族的后裔,原本妖族占天,蛮族占地,人族只能在其中挣扎求生。后来人皇出世,绝地天通,方才给人族挣来了一线生机,但具体如何,人间的典籍语焉不详,圣人也不多说。
  圣人有明言,“不语怪力乱神”,便是如此。叶行远估计若想搞清楚这个世界的真相,真的飞升仙官,登上天庭仙籍之后,才有机会。
  不过这些事都是后话,现在要担心的还是目前,如今苦渡城的情况已经不可抑制的向另一个方向转变。战况不再会有可怕的胶着,而将是拼死的战斗,到底能否了结子衍君的心愿,得到他的认可,获取五德之宝,那就是看这一回了!
  第二日,蛮族果然开始不惜牺牲的攻城,又恢复了最初几日的烈度。城中虽有准备,但确实人马都已疲惫,上午猝不及防之下,有几处都被蛮族的小分队登城成功,四处烽火。
  这一日城内守军的损失超过了之前数日的总和,就连黑翼军都阵亡近百人,其余城防军与壮丁死伤三百余人,到夜间城内一片哀声,满街缟素。
  叶行远巡城经过,每听到妇孺哀呼,都是心中震荡。他知道若不是自己一再施展手段,这些牺牲或许不会那么早,蛮军若是放缓攻势,他们可以多活一两个月。
  但就算多活一两个月,等待着他们的仍然是修罗地狱,叶行远知道自己既然已经做了选择,就必须让心肠更硬起来。
  子衍君的态度,也是如此。他一旦做了决定,倒是比叶行远更有决断。虽然他也同情那些逝去的百姓,但每到一处,总是慷慨激昂的鼓励,告诉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来保护亲人。
  叶行远赞叹道:“子衍君已得贤人之本也,行事不违其初心,此次苦渡城之劫他若是能顺利渡过,或许还真如史家所说,可以继承圣人衣钵,甚至顶了复圣之位。”
  子衍原本就是圣人最欣赏的弟子之一,他之所以郁郁而终,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苦渡城的心结。这可以说是连圣人都未曾经受过的考验,对他来说未免太过艰辛。
  但如果他能够在死后世界,超脱生死,领悟圣贤之道,也许可能卷土重来,再进一步。
  毕竟对这些得天独厚得圣人庇佑的弟子来说,本来就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机会--至少一般人死后归于阴司,连神智都未必能够保全,更哪里谈得上更进一步?
  而从高华君、子衍君的情况来看,他们的陵墓受到敬拜,神魂相对独立,在自己的死后世界不能说是安眠,但也在一次次检讨自己的错误,寻找更好的解决手段。
  一旦他们突破自己的桎梏,便已经到了通达的圣人之境,或许便可直追先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圣人、贤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叶行远并未真正理解,但可以想象,他们的自由和能力,绝不会比飞升的仙官更差。可惜圣贤出现的机遇,大多都在上古,近世人心不古,再难有圣贤般纯净的心灵,只有先登天界,再求其道。
  但叶行远隐隐也觉得,寻找圣人灵骨、收集五德之宝的过程,对他来说同样也是一次求道的过程。他不但能够帮助高华君、子衍君以及其它贤弟子,自己的精神境界也有可能得到极大的突破。
  这就比单纯获取圣人灵骨,顺利挺进官场,来得更多了一步。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叶行远深以为然,他相信自己在苦渡城这段艰苦的经历,绝对不会对将来没有帮助。
  蛮族的进攻依然猛烈,伤亡愈来愈重,但苦渡城中,已经没有人会在退缩。包括子衍君、令狐喜、叶行远等人在内,他们都已经下定了决心,要与蛮军决一死战--全城的百姓,也渐渐明白了自救的道理。
第365章
  “混账!叶行远这厮,竟敢欺骗本帅!”五日之后,蛮帅持太愤怒咆哮,毫不犹豫将觉得自己立了大功的车回拉出去砍了。
  连战五日,苦渡城内仍然没有粮荒的迹象,持太其实从第三日起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又上当了,但直到第五日才能确定。如果苦渡城真像车回打探到的只有三日存粮,这时候早就该惊惶失措了,然而城中军民的抵抗仍然坚决,他们看起来实在不像忍饥挨饿的样子。
  虽然没有更多的细作可以派入城中,但持太相信自己的判断,叶行远不可能有什么运粮之法,他们根本就是在虚张声势。
  可恨自己一时脑子转不过弯来,居然又上了这个恶当。
  但虽然砍了车回,持太还是没有办法下决心确定之后的战略。是继续保持猛攻,维持对苦渡城的压力,还是放弃,重新按照既定方针来围而不攻?
  他不知不觉已经猛攻了十几天,蛮人的损失当真不小,再这样停下来,部下是否会有怨言?
  持太是真的犹豫了,他发现自己渐渐已经骑虎难下。原本如果说主动权是在蛮军的手里,但是渐渐却转移到了叶行远手里。
  以前持太可以选择猛攻或是围城,但现在他要停下来就得好好想一想,他能否弹压得住手下的反弹?而且最关键的,是他到现在还是无法确认苦渡城的存粮情况,围城到底会不会有效果?
  只要心里有这么一点疑窦,他就没有办法毫不犹豫的做出选择。
  “终究比不上老狼主......”每次持太总要感慨两声,他不禁会去想,如果老狼主察汗在此,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当然首先察汗会退兵,察汗用兵谨慎,难啃的硬骨头绝不会正面攻打,他会选择更好的战略,直到可以实现碾压的时候才会动手。
  持太跟随在察汗身边的时候,就有种无往而不胜的错觉,现在想想,这正是察汗的过人之处。
  “但是如果不能退兵呢?”持太不知不觉将自己的思维代入察汗,他潜意识中知道自己的才智已经不足以应付当前的局面,只能求助于蛮族的智者。
  “强攻为其最下。”察汗的教诲突然出现在持太脑海中。每次进攻,察汗都追求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尤其吝惜子弟儿郎的性命,能不死人就绝不死人,所以他最为反对强攻。
  当年的持太不了解,他那时候只是猛将,只需要听从命令进攻即可。在他看来,强攻登上城墙,砍下守将的脑袋,似乎不算是什么难事。
  但是当他自己为帅的时候,就发现哪怕拥有十倍的优势,在强攻坚城的时候,付出的代价仍旧是自己所不能承受的。
  “如果是这样......”持太眼眸中的精芒闪了闪,他终于咬牙做了决定。
  苦渡城的攻防过了半月,蛮军突然停止了进攻,他们将四面围得水泄不通,只试探性发动骚扰,不让城内的守军得到充足的休息。
  叶行远无奈感慨,“他终于想明白了,这时候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我们争取了十多天的消耗,但再想让他们猛攻,就非得是非常手段了。”
  挑衅、攻击、欺骗,叶行远在这一段时间内想足了办法,终于让蛮军强攻了半个月,他们的消耗也已经到了一条危险的线上。
  叶行远相信,只要蛮军的损失超过了那条线,他们就再也停不下来。他们不可能好整以暇的围而不攻,只能持续不停的在苦渡城的城墙上绞杀。
  可惜,持太终于反应过来了,他在这一条线上停了下来。这么做会损失他的威望,但他终于还是停下来了,他要把整场战事导向他的节奏。
  令狐喜建议道:“要不然我们再出去突袭一次,再杀他个把蛮将,还怕不来攻打?”
  叶行远摇头道:“能做得到就好了,只是如今蛮军联营,处处设防,我们黑翼军也已经疲惫不堪,再出动只怕被人以逸待劳,难有什么成果。”
  子衍蹙眉,他这几日的消耗最大,头发都已花白,但仍然强打精神问道:“那可如何是好,若是蛮军转变策略,我们便又得苦捱。外面并无援军,粮食也差不多消耗了一半,只要再过十天半个月,只怕我们不战自败。”
  如果苦渡城有足够的骑兵,这时候或许可以考虑出城野战,反正蛮军气势已挫,即使不借助城墙,也有一站之力。
  可惜黑翼军本身的骑兵就不算很多,近日又有损失,带着数百不到一千的骑兵去冲击蛮人数万铁骑,那不叫决战,那叫送死。
  至于步卒,之前训练不足,用于守城尚可,让他们去野战,也一样是送死。
  叶行远闭目道:“事到如今,我本不想用此法,但也不得不为了。如今之计,便是派一死士,去蛮军营中骂战,当面羞辱持太。蛮人最重颜面,绝不能唾面自干,此人一去,必死无疑,但持太也不得不再动强攻。”
  这一招人族对蛮族的战役中用过许多次,屡试不爽,倒不见得是因为蛮军的统帅太容易被激怒,而是因为他们必须在部下面前保持威严。
  若是被人骂了都龟缩不出,那真是军心尽丧,只是那骂战的死士,必然死得苦不堪言。
  三千年历史上,有不少有名的使者,便是骂蛮人而死,由此青史留名。令狐喜与子衍面面相觑,这战术在三千年前还不算流行,但他们也知道此法应该可行。
  只是...该派谁去呢?令狐喜咬了咬牙,自告奋勇道:“我虽然口拙,不像你们读书人这般会骂人,但从市井出身,也学了不少污言秽语,让我去骂那持太的老母,必有奇效。”
  叶行远否决,“统领要带黑翼军,黑翼军乃是我们之后决战最重要的武器之一,绝不能群龙无首,你不能去。”
  令狐喜都不能去,子衍要用无攻人之恶神通守护全城,他就更不能去。叶行远自觉对骂人颇有心得,其实也跃跃欲试,但子衍与令狐喜也绝对不会放人。何况他在守城之中的作用亦是非凡,断不可白白牺牲。
  “若是如此,只能张榜招贤,招募死士了。”子衍的语气平静,但袖子却忍不住微微颤抖,可见心情也是甚为激动。
  以他的性子,若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也绝不会让人去送死。但他也明白叶行远的建议几乎是唯一可行的方法,若不想之前的谋划全都付诸流水,就必须找到牺牲的人。
  人族确实不乏慷慨赴死之辈,子衍刚刚发榜,便有好几个读书人毛遂自荐,自愿去蛮军中为使。榜文中写得清清楚楚,这次出使是为了激怒蛮帅,可以说如果不死,任务就根本不算完成。
  而死的越惨,任务的完成度就应该是越高。
  这几个自荐者大多是年轻人,有一腔血气之勇,慷慨激昂,并不畏死。但叶行远却注意到有一个中年瘦弱文士,一直安安静静的坐着,并无太多愤怒的表现,却不能不引人注目。
  他撇开众人,单独向那中年人询问道:“今日来此自荐死士者多为少年,未有家累。可为国捐躯。君年近不惑,理应有妻有子,怎忍殉身?”
  那中年人淡然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乎?蛮军破城,玉石俱焚,我身有残疾,不能卫护家人,只有一张利口,三寸不烂之舌,可为公子效死。”
  此人名叫聂离,本也是个游侠,后来受了伤,握不得剑,走路也一瘸一拐,便成了废人。但此人才思敏捷,口才极佳,原本在苦渡城中亦能安闲度日。
  只是如今蛮军来袭,他看得透彻,知道城中最可怕的事便是无粮。叶行远一步步逼得蛮帅强攻,聂离极为赞赏,也知道只有这才是城中百姓找一条生路的唯一机会。
  因此一出榜文,聂离便毫不犹豫辞别妻儿,前来应征。
  叶行远点头道:“原来你便是聂离...”
  这人也是青史留名之辈,留名的原因也正是因为骂人,不过他骂的并非是蛮人,而是痛骂子衍。苦渡城死守两个月后,城中已成修罗地狱,子衍杀马杀爱妾分食,固然是鼓舞了士气,却也打开了一扇恐怖的大门。
  战事持续,城中百姓死得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大家心知肚明。聂离却奇迹般的未死,在蛮军退走之后,拦住子衍的车驾,痛骂良久,随后自刎身死。
  聂离说的很明白,子衍守苦渡城,有大功于民,他来骂子衍,于心不安,所以骂完便死。
  但是子衍杀人养兵,害死半城百姓,他却绝不能原谅。这一张利口,骂的子衍君坠马吐血,也可说是凌厉之至了。
  这种人才,与其让他骂子衍,不如让他去骂蛮人。叶行远知道聂离此去必死无疑,便行大礼谢道:“如此便都拜托先生,只要苦渡城不破,我必保得先生妻儿不死。”
  聂离大笑,“天下人我都不信,便是真君子子衍说这话,我都要打个折扣。但既然是叶公子你说的话,我信你。”
第366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