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19

  又有人故意提高了声音道:“听说原本就是走后门进来的,只怕没什么真才实学,才只会动手打人。”
  有人略知道些内幕,嗤笑道:“我听说此人还是县中案首,这才抢了别人的名额进府学。不过听说名为案首,却连应试文章都未曾传出来。况能做出这等蛮横事,只怕这个案首来历也有些不明。”
  更有人直接开地域嘲讽,“归阳小县,三四年能中秀才的也不过寥寥二三子,六七年出不了一个举人,这等文风荒瘠之地,区区一个县试案首又有什么了不起?”
  相较而言,汉江府城文风鼎盛,这是要比底下县治强过太多,这些从府城考试杀出来的童生确实也有自傲的资本。
  不过叶行远还是听得恼火,但这时候去跟他们逞口舌之争也没什么意思,考试之中才能见真章。
  他干脆充耳不闻,淡然自若地从书包之中取出书本,自顾自诵读起来。那些出言嘲讽之人渐觉无趣,也就悻悻然住了口。
  此时门外钟声响起,又到了上课之时,众童生连忙坐好。一位训导先生慢悠悠进了大门,目光有意无意地在叶行远身上一扫,翻开桌上书本,有气无力地开始讲诵经义。底下的学生听了一阵,起初还算专注,渐渐也就松懈下来。
  日常课程也就是如此了,府学训导的水平参差不一,教学投入程度更不相同,其中山字舍的师资自然最差。在叶行远听来,面前这位先生的水平不过尔尔,不过总有些一得之见,并不怠慢,边听边记录,算得上一个勤勉的好学生。
  上午两个时辰的课授完,训导先生放下书卷,对着堂中众人道:“尔等入学已久,经义已熟,不过府试与县试不同,有试贴诗一道大题。明日考试便试你们诗才,由我出题,尔等作诗,当场讲评。”
  才入学第二天就遇上考试,叶行远也只能慨叹自己的运气,不过既然是考作诗,他便没什么好怕。
  一众学生一起散了,叶行远夹在人群之中格格不入,就有意放慢了脚步,从中庭绕了个大圈。等众人都离开之后,这才从小路折返,前往膳堂。
  谁知道前面假山跟前,莫娘子竟是又笑吟吟地在等他,手里还提着个食篮。叶行远皱眉道:“你又来做什么?”
  莫娘子浅笑,先将食篮递了过来,殷勤道:“叶公子切莫不识好人心,我一来是给你送饭,二来是特地来点醒于你,你们明日考诗才,可不是那么简单呢!”
  不简单?叶行远压根儿没往这方面想,得莫娘子提醒,突然若有所悟。府学考试,自有定例,而且府试虽有试帖诗,在教育层面却也没有太过重视。而且在府学垫底的山字舍,突然说要考诗才,一众学生也没觉得意外,这就耐人寻味了。
  难道是针对自己的考试?以为自己是乡巴佬,诗词一道必然不成?叶行远心中暗笑,如果真是这样,那想出这促狭主意的人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考什么不好,偏要考诗词......
  莫娘子瞧他一副优哉游哉、毫不在意的神情,忍不住恐吓道:“你可不要小看,山字舍中,许多童生都已经提前得了考题,今夜必然找枪手做好。到了明日你临场发挥,哪里能与他们相比?必然要受训导斥责!”
  叶行远拱手谢道:“那倒要多谢莫娘子提醒了。”他口中称谢,脸上却没有什么谢意,连莫娘子送的食篮都不要,侧身就绕过这女妖精走人。
  如此莫娘子倒是捉摸不透了,正常人听到这种消息,多多少少总该有点反应吧?这叶行远居然淡定的像是充耳不闻,他凭什么如此?
  故而莫娘子试探道:“你这人真是死脑筋,我既然来提醒你,难道你不想从我口中知道考题么?
  若你有意,我还可找人代你作诗,明天考试抄了就是。纵然未必能及得上府中名家之作,至少也能让你不至于丢脸!”
  叶行远扬长而去,连头都没回。他腹中绝妙诗词没一千也有八百,随便拿几首就能扬名立万,何必在这种事上欠一个用意不明的狐狸精人情?
  “不识好人心,看你明日怎么扑街!”莫娘子恨恨的说。
第34章
你们该交卷了
  第二天的府学诗考如期举行,正如莫娘子所说,满堂学子似乎都胸有成竹,叶行远坐在堂中,没有感受到周围同窗有半点紧张感,大概诗作都已经提前做好了。
  不过以叶行远的底气,根本不屑去想别人都准备了什么样的诗词。人家就算请金榜题名的进士来作诗,能敌得过他腹中精彩华章?
  训导进门,拜了课堂中悬挂的文圣画像,在画像面前的香炉插上一支线香,转身正色道:“以一炷香为限,出塞为题,不限韵,赋七绝一首,完成者即拿来我看!”
  出塞?叶行远笑了,题目出来之前,他尚在闭目沉思,细细回想上辈子因为爱好背下的几千首诗。担心训导出个偏题,自己还得搜索枯肠来寻找对口的诗句,甚或要裁剪拼接。但这“出塞”一题,名言警句就在嘴边,简直是信手拈来。
  其实不奇怪,以后的科举也会考诗,但国家抡才大典,出题总部不能是风花雪情情爱爱的,而出塞这种题目就是比较合适的了。
  本朝疆域广阔,比之历史上的强汉盛唐还要大一些。毕竟是处于一个似是而非的异变世界。疆界上的边患有两种,一是吃人的妖族,二是崇拜异神的蛮族,统称为不服王化之地。
  自文圣降世,人、妖之战就一直不绝,如今朝廷气运旺盛,压得外域妖族喘不过气来,蛮族也多是俯首称臣。但历史上也曾互有攻守,出塞面对的敌人虽然不同,心情却并无二致,诗句自然也是相通。
  叶行远所要琢磨的,是需不需要“写”一首震惊四座的“好”诗——那太简单了;或者是“写”一首不那么过分嚣张,稍微低调些的诗,够用就好——这反而有难度。
  毕竟他记忆里还是流传千古的好诗多,对叶行远而言,如何“写”烂诗的难度,远远大于写“好”诗。
  稍加思索,叶行远腹中已有定案。
  自己这个外来者、乡下人、新生太桀骜不驯,不受老人们以及府城土著的欢迎,但他不用在乎,不过是一群府学学生和老师而已,或许只算人生中的过客!
  自己当然有自负的本钱!他们或许不明白自己的深浅,但那是他们的错误!
  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写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喊出“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他们不知道,叶行远是与众不同的,是和他们这些凡夫俗子不一样的!
  与追寻天命、探索天机的科举大道比起来,这些人又算得了什么!越是在这种充满敌意的环境里,越是要拿出几分真功夫!
  愚蠢的人,为什么总是占多数?不知不觉,连日遭遇激起了叶行远心中的一股狂意。
  他提笔就写,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一首绝句出现在纸面上。“独乐峰前沙似雪,万妖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独乐峰乃是妖族圣山,万妖城曾经是外域妖族首府,古时出塞军士曾势如破竹,席卷大半个沙漠,一直杀到万妖城下,几乎将外域妖族一网打尽。
  这首诗想象当日情景,怜悯征夫思乡之情,情真意挚,叶行远自觉已经足够了。瞧周围诸人还要假装出一副苦思冥想状,不敢提前交卷,心中便有些不屑。
  他抖了抖考卷,双手捧起,貌似恭敬的送到训导面前的书案上,“先生,学生之诗已成。”
  训导还在闭目养神,听到有人交卷倒是略感惊讶,睁眼看去,竟然是叶行远,更觉惊讶。别人提前知道题目,也没这么早交卷的,怎么叶行远反而是第一个?
  训导接过考卷,忍不住先看了几眼,手腕轻轻抖了抖。
  莫非这小子也提前得到题目,请人代做了?平心而论,卷上这诗乃上上之作,尤其是最后“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句,画面宛如跃然纸上。
  其中悲悯之意,极有大家气度!莫说是他们这种府学考试,便是翰林诗会上,若以出塞为题,拿出这首诗来也能压轴!
  这可怎么把他贬斥下去?训导顿时觉得袖中两锭纹银变得比泰山还重。他倒不是尽数为了钱而要给这叶行远一个下马威,也是兼为了同僚的面子。朱训导昨天受了气,上蹿下跳要串联一众训导将叶行远赶出府学,他不好驳了老同僚面子。
  再加上有心人刻意挑唆,还有金主付账,这位训导也乐见其成,所以才突然安排了这诗才考试,就是想先折辱叶行远一下。
  思前想后,训导咬了咬牙,硬着头皮伸手将这卷面覆了,怒道:“这诗不好,立意不妥!征人为国而战,攻到万妖城下,正是一鼓作气灭此朝食的时候,哪来这么多离人之思?”
  府学内部考试而已,反正流传范围有限,再说今日考试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自己。只要他昧了良心,就算是黑的都能说成白的,这叶行远又能奈何?
  叶行远闻言,不由得气极反笑,这一首出塞诗都能以政治不正确来打压,这位训导的脸皮也真够厚的。
  但叶行远却不着急,面上只从容道:“先生既说不好,那这炷香尚未燃尽,学生再做就是。”
  他也不拿回刚呈上去的试卷,转身下了讲台,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刷刷几笔,不过一眨眼工夫,又写了一首,再度奉到训导面前。
  你还有?待训导低头看完叶行远的新诗,脑中像是猛然被炸了一下,双眼瞪如铜铃,然而脸色强行抑制、阴晴不定。底下学生看到,直觉先生神态极其怪异。
  卷上照例不过二十八字,却气势汹涌,如要破纸飞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雄浑大气,壮怀激烈,果然没了离人之思,只剩下男儿豪情。叶行远微笑道:“方才听了先生教诲,略有心得,这首诗可还使得!”
  训导瞠目结舌,先前他想叶行远再写一首,气势已衰,无论如何不可能有刚才那一首“征人望乡”的水准。就算是这姓叶的重金托人作诗,也总不至于浪费钱钞作两首好诗备用吧?
  “不好!”训导眼冒金星,强词夺理,“这诗失之于刚硬,宛如粗野武夫,没有半点文人风雅气!不好!”
  叶行远似是早料到他会这么说,仍然没有动气,淡定的点了点头,答道:“时间还有,那么容学生再写就是。”
  训导瞧着叶行远施施然返回座位,心里七上八下,有些不妙的预感。又望见叶行远提笔一勾,轻描淡写地又写了四句,训导不觉额头冒汗,有点发虚。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诗纯以出塞游宦口吻,只写回马相逢,却意蕴深远。若不是面前站着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童生,光看这诗,只觉得是朝廷西域使节大员才能有的意境。
  训导好一会儿没有出声,然后近乎咬牙切齿的否定道:“不好!一股子儿女情长的酸腐气!哪有慷慨磊落的丈夫豪气!我辈读书人,胸怀四方,何必效楚囚对泣儿女沾巾!”
  叶行远依旧镇静,面无表情,半点波动。这次他干脆把纸笔都带到了讲台上,听训导驳斥,甚至连回一句话都懒得,只取笔低头再写。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要豪气?我就给你豪气!醉卧沙场,酣畅大笑,何人能写出如此豪情万丈的英雄气?
  又来一首?竟然还一首比一首强!主考官似乎有点懵了,感觉活见鬼了!
  连连看到顶级诗句不算什么,但是要连连否定批判顶级诗句,那对读书人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除非极端偏激狂妄到神经病的地步,还真干不了这事儿。
  主考的这位训导只能算普通人,此刻压力已然大到双目泛红,被冲击的丧失理智了,机械般疯狂的否定着叶行远的诗。“不好!狂生之态,无文采蕴藉之意。”
  叶行远终于笑了,不再是古井无波。落笔如狂风暴雨,俄而又飞出纸卷,掷于训导面前,还是一首绝句!“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这时候他也不等训导评价了,眼看文圣面前香炉的线香不过点了一半,微微点头,边写边吟,刹那间又得一首。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训导两眼发直,想说什么,一个字也出不了口,竟然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底下的一众学子,原本都准备好了诗作。如今看看时间差不多,正要装模作样的交卷,但是见此情景,又有哪个人能站得起来?
  虽然在讲台上,叶行远不吵不闹,训导也没说话,看似很平静,但他们又不是傻子,哪里感受不到那种无形的风雷激荡?好像自己卷进去,就会被粉身碎骨似的。
  大家好歹都是读书人,基本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这诗词小道,虽然不能引起天机共鸣,但是对情、对美的描绘与歌颂,乃是全人类共通的感觉。叶行远的诗句,已经到了让他们害怕的地步......
  “哈哈哈哈!”看看时间就要到了,而训导已经傻了,满堂同窗畏畏缩缩不敢上前。叶行远突然感到心怀激荡不可抑制,兴之所至的仰天大笑。
  不过他仰头的动作猛了点,方巾掉在了地上,顿时青丝散开,颇有几分“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的气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