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319

  “如今蜀中官场一扫而空,可惜叶卿家资历不足,不然我就让他巡抚地方又怎么样?我看朝中大佬,远不如他多矣!”隆平帝真动了委任叶行远为蜀中巡抚的意思。
  不过他知道这任命在内阁肯定通不过,不说叶行远是这些大学士们的眼中钉,便是普通官员,就算立了大功也没有可能这么快提拔。
  皇帝想了想,最后给叶行远暂时署理天州府之职,但又不另外指派天州府知府的人选,等叶行远干上一年半载,便给他转正,等于在这个考察周期之内,又给叶行远暗暗升了半级。
  就这升官速度,已经是空前绝后了。
  叶行远立下如此大功,况且蜀中现在确实官场空虚,除了王百龄躺赢大占便宜升任巡抚之外,总要找人看守天州府大邑,叶行远是最好的人选,内阁也无法阻止。
  诸位大学士和吏部不情不愿的下了文书,叶行远便以弱冠之龄,任省城知府,蜀中百姓兴高采烈,放鞭炮庆祝。
  蜀王继续进京,一月之后金殿见驾,痛哭流涕,表示悔悟。隆平帝心软,不但没有治他的罪,还赏赐了许多,让他暂时在京中休养一阵,等开了年再回返蜀中。
  姬继深也没想到这么顺利,想起临别之时,叶行远对他说当今重情义,此去京中,多则三载,少则年余,必可回返。更是赞叹不已。
  不过此事这么容易解决,文官系统却很不乐意。
  一直蛰伏的宇文经听说前因后果,蜀王居然进京谢罪,并且自断退路,眼见这谋反之事烟消云散,不由愕然良久。
  他对挚友陈直叹道:“我早说叶行远要一飞冲天,但也没料到此人手段居然高明至斯。如此一来,朝中大佬的布置全然落空,未来几年朝堂又是一阵大乱......”
  陈直不解,问道:“蜀王之事,怎么又与朝堂有关。”
  宇文经默然不语,朝堂之上,谁都知道蜀王要造反,而且谁都知道蜀王一旦出蜀,必然会很快败亡。
  对于朝中诸位来说,这不过是一场功劳罢了。宇文经本来也是储相的人选,严首辅一直刻意在栽培他。
  如果机会合适,他来领兵剿灭蜀王,封侯青云直上也不是不可能,或者是其他人,这对朝中各派系的倾轧与安排并无影响。
  但叶行远釜底抽薪,彻底解决了蜀王造反一事,也就是彻底抹掉了剿灭谋反藩王这个功劳,朝中原本安排好的接班付诸东流,之后自然就是明争暗斗的开始。
  朝堂一乱,肯定没人会去管一个小小的叶行远,他在蜀中又可以从容经营数年。一个琼关已经让他不可扳倒,再有一个蜀中,等到日后叶行远回返京师的时候,就将是让整个朝堂都震荡的庞然大物。
  宇文经长声叹息,却已经无法阻止。
  蜀中官员,因为犯了谋逆大罪,隆平帝纵然法外开恩,但也都是夷三族的命运。莫巡抚等人痛骂童知府,说本来可以安稳做个富家翁,就是因他出馊主意,性命不保,几人在刑场上都狗咬狗不可开交,京中诸人只当是看了个大笑话。
  拿下了这一大批官员,原本有人担心蜀中会因此动荡,但王老大人升任巡抚之后,出榜安民,行事老到。又有叶行远这精神支柱在,老百姓们安安稳稳,倒没出什么乱子。
  叶行远也与青妃吐槽,“如今冗官甚多,其实民众自有自治之能,便是没有这些官员,一样能过得很好。偏偏这些官老爷还自以为是,觉得自己不可或缺。”
  青妃笑道:“天下官员,哪个不觉得自己了不起?却不知自身的权力与重要性,全都掌握在百姓手中,百姓无官,仍能自由自在,官无百姓,不过是个光杆司令疯子罢了。”
  这一场官场动荡过去,叶行远乐得轻松,慈圣寺一案牵扯到如今引起这般结果,也是他开始时未曾预料到的。
  如今叶行远署理天州府,算得上是地方一把手,想要探索圣人弟子墓,倒是方便了不少。恰好数日之内,李夫人也考察完毕,到天州府与叶行远会合,接下来便可开始入蜀的正事。
  如今五德之宝,叶行远手里已经有了三样。
  裴将军的宝刀,高华君的靴子,子衍的冠冕。
  而蜀中天州府,有圣人另一位弟子颜无邪的墓地,也将是另一件五德宝物的产地。
  颜无邪是圣人的衣钵传人,甚至圣人说过其亲子都不如颜无邪远矣,后来颜无邪入蜀,兴修水利,开颜渠灌溉四方,令蜀中化为天府之国,不愧“复圣”之名。
  他的墓地与高华君、子衍的都不同,香火极为旺盛,在天州府的最中心,每日里游人如织,所以叶行远来到此地甚久,都没有起探索之念。
  现在万事俱备,自己又当上了天州知府,时机才差不多成熟。
  李夫人建议道:“想要偷偷潜入颜无邪墓,那是不可能了。如今刚好逢颜子诞辰,蜀中又出大事,大人可以公祭颜无邪,找机会进入墓地。”
  叶行远点头道:“夫人之言甚有道理,我也是这么个意思。不过颜无邪不知掌何五德之宝,却要费心思量,总得一次成功才好。”
  上次子衍墓去了两次方才成功,幸好因为琼关偏远,所以才不会被人发现。
  但是要公祭颜子,总不能短时间内再祭两次,故而准备更要充分些。
  李夫人叹道:“正是因为颜无邪与其他诸子不同,五德俱备,我看他应该占一个‘和’字,只是这和字之宝却不容易理解,吾等也难以筹备。”
  五德“忠孝节勇和”,裴将军之勇、高华君之孝、子衍君之忠,都是极为突出的品质,在进入其墓地之前,都可略有猜测。
  比如高华君必然是与其父母的关系,而子衍君的考验必然是围城,但颜无邪会给出什么样的考验,才会拿出代表“和”的宝物,就是李夫人也无从揣测。
  叶行远思索良久,也并无头绪,看来只能进入古墓之后,再做打算。
  宣布要公祭颜无邪之后,百姓们也是甚为支持。颜无邪乃是蜀地大贤,三千年后百姓仍然受其遗泽,都颇为感念。
  如今叶行远行仁政,除贪官污吏,还蜀地一个朗朗乾坤,在百姓们眼中,就算还比不上颜无邪,但也算的上是蜀中青天。
  他来祭祀颜子,大家都觉得再恰当不过。
  于是半月之后,正逢颜子诞辰,叶行远做了长文,称赞颜无邪的品德与功绩,教化蜀中,天现异相,天花乱坠,这又是文曲转动之相,主蜀地多出才子,百姓们更是感激涕零。
  而到了夜间,叶行远独自为颜无邪守墓,李夫人夤夜赶到,以五德之宝共鸣开启古墓。叶行远与李夫人结伴而入,却发现此次的墓中情形,与之前几次又大有不同。
第438章
  高华君的墓,其实只有方寸之地,就是一个村子。因为他感念父母,为孝所羁绊,墓中的世界也就没有那么大。
  而子衍君的死后世界更大一些,叶行远两次进入,一次是一座雄关,一次是一座孤城,地方要比一座村落大许多,但终究还是有限,不能离开太远。
  颜无邪的死后世界却不同。
  这真正称得上一个世界,叶行远信步游走,只见版图之上,一座座城池耸立。便是纵马而行千里,也触碰不到边际。
  这是因为颜无邪胸怀天下,故而死后的世界,也就是天下。
  叶行远傻了眼,向李夫人苦笑道:“这可如何是好,这么大一个世界,何处寻得颜无邪?复圣的死后世界尚且如此,不知圣人陵墓之中又该如何?”
  李夫人听叶行远说过之前闯千铜阁之事,笑道:“颜无邪学问道德圆满,不但早得正一品,更传闻飞升天阙,此地只是他的衣冠冢。
  你记得千铜阁中数个世界广大,那也不过只是一个一品修道者所造而已。颜子神通广大,怎能次于这些外道?他有这么大的死后世界,那才是意料之中。”
  叶行远点头,这话说的也有道理。其实高华君、子衍君的修行也是极高,他们若有心,死后世界也可宽广无比,只是有所羁绊,这才并不显其广阔。
  而颜无邪事事圆满,若真得“和”之真谛,那古墓之中世界广大,也就并不奇怪。
  “只是这世界如此广大,我们该如何寻找颜子的线索?”叶行远在一座城中休息,找民众询问,却无人知晓圣人与颜无邪,这里似乎与真实的世界还有微妙的差别,并不是以轩辕世界为本体。
  更像是颜无邪生造出来的一个世界,若不是因为叶行远有千铜阁的经验,只怕会更加诧异。
  李夫人多番打听之后,才总结出了一些这个世界的基本信息。
  此世与轩辕世界的版图相似,但历史发展却截然不同,这世上并无圣人,自然也就没有三千年的和平岁月。
  天下纷争不绝,战乱频频,时人有“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之叹。
  叶行远大惊,他踏入这个世界之后,果然发现与天机失去了感应,纵有一身灵力,却也很难稳定的使用神通——原因原来在此!
  既然这个世界不曾有圣人,当然也就没有圣人截取天机,天机未曾从天道之中截取,灵力和修行就仍然处于原初的状态,自然并无成体系的神通。
  “早知道要带上欧阳紫玉!”叶行远懊悔了。在这种原始状态的修行世界中,自发修炼的剑仙要比他强大得多,如果有欧阳紫玉相助,他们御剑飞行,哪怕是找人都能轻松许多。
  李夫人也试验了一番,她所掌握的神通也受到许多限制,不能如以往一般随心所欲。
  不过她更关切的乃是这个世界的本源,迟疑道:“颜无邪到底是什么意图,才会在死后创造一个没有圣人的世界?要知道圣人弟子之中,以颜无邪最为亲厚,他也待圣人如父。
  其余死后世界之中,虽然圣人并未出场,但体系都是属于圣人所创造,神通灵力可以毫无滞涩的使用。这倒有些奇怪。”
  叶行远想深了一层,蹙眉道:“颜无邪得圣人之衣钵传承,乃是集大成的弟子,只可惜其年不永。据说他晚年都在思考天地变化的至理,或许是对圣人之学,另有自己的感悟?”
  圣人截取天机,创造三千年盛世,这当然是令人族感戴的大恩。但是三千年之后,体制的僵化与腐败,也让轩辕世界暴露出极大的问题。
  叶行远自己也在思考,如何在圣人之外,别出机杼,给这个逐渐老朽的世界一条出路。
  如果颜无邪当时就有这样的思考,那他更无愧“复圣”之名,领先了整整三千年。
  相关的思想,叶行远有意无意也向李夫人透露过。但要说颜无邪三千年前就有此想法,让李夫人也为之骇然。
  “或许另有原因。”她琢磨了良久,还是不愿意相信,“三千年前,圣人出世,如日方中,颜无邪乃是衣钵弟子,怎么敢这般大逆不道?”
  衣钵弟子与一般弟子不同,乃是整支传承的根本,对于圣人来说,简直比血脉之亲更为重要。他既然选择了颜无邪,当然也是相信颜无邪必能将他的学说发扬光大。
  后来虽然颜无邪早逝,但这最初的判断不会有错。
  得到的信息还不够多,暂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叶行远也并未坚持,他们就在这世上继续打探,试图了解更深。
  这个死后世界,同样处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人族的朝廷暗弱,百年前妖族奇袭京城,大破而还,掳走人族皇帝并后宫、宗室数千人。
  太子仓皇南渡,逃过大江,在江南复国,偏安一隅,虽有北伐之念,奈何各种掣肘,未能全功。
  而北方妖蛮亦是争斗不休,此起彼伏,有熊妖一族,崛起于冰原之上,野心勃勃,将妖族的正统皇朝打得日暮西山,有匡一宇内之志。
  现在南方人族小朝廷正在争论不休,是不是要与熊妖联合,一举灭了妖族皇朝,以雪百年之耻——这个论点在朝堂与民间都甚有市场,但是有识之士都明白熊妖凶恶,与之联盟,实在是与虎谋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