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官(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319

  周知县忍不住大笑,“就说史上这些妄人,有哪个一开始便想惊世骇俗的?谋逆作乱的,不过只为免遭横死,或是为一口饱饭;军权在握的,无非为子孙计较,想要长保富贵;暴君之行,起初也不过是为了调理天下,让皇朝长治久安罢了。
  只是人心不足,常常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直至终于超越自己本分。而天命是不是拦着你的,甚至会一直诱惑你树立远大目标,这才是‘陷阱’二字的意思。”
  天命陷阱,就像是拿着一块胡萝卜挂在驴子面前,因为这个诱惑,驴子总要不断的往前走。若是能够走到巅峰,便是帝皇之位,囊括宇内,但若是半途失足,终究不免身死。
  叶行远皱起眉头,觉得有些不对,又问道:“若是如此,难道不许凡人知足常乐么?”
  周知县又道:“世上多庸人,庸人不受天命,可得常乐。而能人若得天命,回头是岸者,大德也,圣贤也。”
  叶行远自认至少不是庸人,至于圣贤大德,那似乎也有点够不上标准,看来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他不禁头皮有点发麻,这天命陷阱倒像是玩游戏,天命不断的给你任务去完成,如果成功,那就得到丰厚的奖励,但如果失败,当然就会直接gameover。
  最可怕之处,就是任务的难度会不断提升,到了地狱级难度,就算是万乘之君只怕也要栽跟头,何况他区区一秀才?
  先不考虑那么远了,如果自己这次失败了,那岂不要当场遭到天命反噬?这才是自己的近忧。
  想到这里时,叶行远忽然心有所感。如果照周知县的说法,目标越大,失败后的反噬也就越大,那么自己既然已经知道了天命陷阱,与其等以后的失败,还不如这次还在初级阶段时就放弃了,相当于割肉止损?
  那天命陷阱到底还存在不存在?这其中一定有个自己还没参透的悖论!叶行远终于醒悟到了,周知县提出天命陷阱可能确有此事,但后面那些纯粹就是故意吓唬人了。
  什么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的,现在连“一”都没解决,谈二三的恐怖除了吓唬人有什么用?
  说来说去,周知县的目的就是一个,让他叶行远立刻放弃眼前这个“一”。只要牢牢把握住这一点,就不会被忽悠进去。
  我命由我不由天啊,叶行远第一次感到这句话虽然中二,但用来打气非常合适...便质问周知县道:“依县尊所言,天命陷阱之所以为陷阱,只是因为人力有时而穷。
  若是人力能成事,那天命不是陷阱,反而成了助力了...也就是说,只要在下完成本次誓愿,也就暂时脱离了天命陷阱,将来的事大可将来再说。”
  叶行远越发觉得,周知县危言耸听是为了动自己的心志,希望让自己放弃抗争,所以说了这么多显然也是别有用心!
  周知县神色不变,心想此子果然心性超人,受了这么大惊吓还能够如此迅速的反应过来。又警告道:“天命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你明明知道了它的存在,却依然还会沿着注定的道路前行,你当真想好了?”
  叶行远忽然又有所悟,“另县尊所说‘本分’二字,县尊自己只怕也有不当吧?本县治理,原本也算清明,虽非纳粮上县,田地出产亦足以育本县之民。
  而县尊到任,为政绩强求变化,无所不用其极。乃至于强分雨水,令山村之民难有活路,这不也是好大喜功,天命陷阱么?人难在不自知!我与县尊无非是各凭手段,做过一场罢了!”
第111章
门可罗雀
  越往仔细想,叶行远感悟越深。仿佛天命从来就不是专一的东西,譬如乱世争雄之时,不知几人称孤,又不知几人道寡,人人都感到自己有天命,结果最后也只能一人成功。
  再具体到县里面,周知县代表的县衙是朝廷设置的官府,自然是皇家天命,可是自己这边,又得到冥冥之中的天意指引鼓励...最后还是成王败寇的道理?
  “天机是什么,在下有所理解,可是天命本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天命是天机的守护?”叶行远忍不住对周知县问道,此时两人不像是剑拔弩张的对手,反倒像是学术讨论。
  周知县脸上有迷惘神色一闪而过,“本官若是能参透天命,还用窝在这偏远小县与你们斗法?”
  至此无话可说,叶行远起身告辞。周知县望着叶行远背影叹口气,只能暗暗可惜。
  叶行远不过是一个秀才,就能触摸到天命,这说明了他绝非常人,所以周知县再次起了招揽之心。怎奈叶行远还是不肯归附,不愧是天命眷顾到的人。
  从县衙后堂走到大门,叶行远又有了新的领悟。至少周知县有一句话是对的,那就是:天命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明明知道了它的存在,却依然还会沿着注定的道路前行。
  就像自己现在,能无视父老乡亲的哀求,能抛弃欧阳前辈和同道于不顾,能摧毁悲天悯人的同情心,能放下自己的道义脸面,当一个被人鄙视的逃兵么?
  “不能!”叶行远自言自语的答道。所以,与其说这是天命陷阱,还不如说这是人性的陷阱。
  想到这里叶行远忽然觉得,所谓天命也没那么可怕了。区区天命而已,怎么可能比人心更可怕,我命由我不由天!
  就在此时,叶行远识海中的剑灵绽放出七彩光辉,还发出龙吟之声回荡在识海中。叶行远吃了一惊,难道突然之间又得眷顾,金手指要发威了?但仔细再感应,剑灵偏又沉默了下来,老老实实的窝着,仿佛之前没有发生任何异象。
  剑灵再无异样,叶行远便缓缓走出了县衙大门。
  此时一阵冷风吹起,寒意沁人。叶行远下意识抬头看时,不禁大惊失色。县衙外原本应该有几百人,如今却只剩下几十人,萧索零散的站在寒风里,全然没有了先前围堵县衙的气势。
  难道周知县已经派人动过手了?见到这局面,叶行远立刻就猜测到什么,肯定是趁着自己这领头人不在时,有人做了什么手脚!
  一个微胖的秀才哭丧着脸,奔上来与叶行远禀报,“叶贤弟你出来晚了啊!许多人都走了,这可怎么与欧阳前辈交待?”
  此人就是欧阳举人的三个铁杆支持者之一,叶行远记得他姓李,便苦笑问道:“李兄,这是怎么回事?怎么都走得只剩你们几个?”
  剩下几十个人当中还是以村民为主,秀才总共也没剩几个了,看上去真是凄凉。
  李秀才唉声叹气道:“适才县衙派人出来,公布即将选派二十名秀才去省城参加国子监拔贡考试,凡是在县衙闹事的一概不选,当场有人掉头便走。没有叶贤弟你撑住场面,诸君见有人带头,就没了心气,又贪图拔贡名额,立刻走了一片......”
  此事尚在意料之中,叶行远只能无语。贡生机遇对没上升渠道的普通秀才诱惑力非常大,拔贡的机会又实在稀少,他们为此事中途变节,叶行远也不好意思去责怪他们。
  “那...与吾辈同来的百姓们又去了哪里?”叶行远继续问道。某人说过,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是软弱的、摇摆的,但这些农民同志应该有比较坚定的觉悟和革命性啊,怎么也跑了这么多?
  李秀才继续叹气,“县衙除了宣布选派拔贡之事以外,还另外又发了公告。明年将向朝廷申请减免一定数额秋粮,减免名单视灾情分配,在衙门这里闹事的,一概不减免。”
  这一招釜底抽薪好狠!周知县的谋算真是一环扣一环,任何资源都利用到了极致。其实周知县的目的很简单,无非是提升粮税上限,让自己的考评得到“上上”。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周知县首先就得将阻挠他雨水分配方案的县内士绅彻底击垮,这其中承他看得起,叶行远也是个重要拉拢对象。
  然后画一个小饼,说要分给大家吃,但又不具体说情分给谁,结果人人都有了幻想。当百姓对生活有了一丝盼头时,谁还会跟着抗争?
  乡亲们还是太单纯太目光短浅了!叶行远也只能怜其不幸恨其不争,略有点悲凉。没吃到嘴的小便宜就让他们土崩瓦解,还能成什么大事?
  而一旦没了为老百姓说话的县内士绅,没有了傲骨铮铮的叶行远,明年这减免大饼还不知道能否实现呢!至于周知县任期的后两年,再变本加厉,玩起朝三暮四的把戏,到时候可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了!
  站在县衙大门外,叶行远也彻底想通了,难怪周知县会单独请他进去,还东拉西扯的说了半天,貌似很耐心的为自己解释什么天命陷阱。
  本以为只是危言耸听恐吓自己,没想到还同样是调虎离山之计。在自己为了天命理论求教时,外面早已天翻地覆了。这周知县走一步看三步,真是平生所遇之劲敌也。
  若是被周知县最后得逞,自己首倡大义就成了首当其冲,只怕不用天命反噬,也是穷途末路了。别的不说,这脸面往哪里放?以后传扬出去,自己岂不成了笑话?
  想至此处,叶行远唏嘘不已,自己登高疾呼,想着带领全县绅民抗争,难道最后落个这种结局?怪不得故事里面,英雄总是被小人凡人普通人害死啊!
  耳边李秀才还在喋喋不休,叶行远却觉得他的声音变得越发虚幻迷离,耳中嗡嗡作响,听不清他到底在说些什么,也不想听了。
  黄典吏大摇大摆的开了县衙大门,施施然走出来,刚才众人围堵县衙门口,说实话他是真提心吊胆。他也曾是读书人,兔死狗烹、借头一用的典故又不是没有听过,如何能够不怕?
  毕竟他在县衙里属于背黑锅的存在,如果县尊被逼无奈,想要息事宁人,他肯定是第一个被抛出去牺牲的。
  好在周知县雄才伟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大门之外,轻描淡写就将一场危机化解于无形。今日县中,终究还是县尊老爷的天下,什么欧阳举人,什么叶行远,统统都要靠边站!
  黄典吏瞧见叶行远还站在县衙门口发呆,心中得意,忍不住讥笑道:“叶相公,适才门庭若市,如今门可罗雀,这种心情可好受?
  啊呀!我书本抛荒已久,却不知这两个成语用得对还是不对,要请叶相公这读书人好好指教一番才是!”
  他哈哈大笑,瞧着剩下的几个秀才,脸上露出不屑之色,“读书人?又是什么东西?”
第112章
很有分寸
  出师不利的叶行远没有在县衙这里继续,更不愿意与洋洋得意的黄典吏纠缠,果断的暂时回返山头村,向欧阳举人禀报县衙这里的状况。
  欧阳举人听完之后,也只能长叹一声,佩服周知县的手段高明。“这显然是周知县欲擒故纵,故意等到吾辈聚众而起,然后才出手,借此一举击垮县中绅民的抗争......”
  叶行远回想起来,周知县明明手中扣着底牌却迟迟引而不发,偏要等他们聚众成事,然后才进行反击,只这份耐心也很不错了。
  欧阳举人对此又苦笑不已,“若是贤侄不曾从府城回来,只怕我们几个老朽就是被他从头到尾玩弄于股掌之中,想起来真是可气!”
  如果叶行远没回来,众人在山头村王老举人灵前纠缠不清,人心不齐士气更差,周知县出手更容易。
  但由于叶行远的推动,地方士绅的行动变得更激烈了些,让周知县多费了点功夫,甚至还使出调虎离山之计。现在至少还有全县士绅联名诉状送到了省城,不是一点希望也没有。
  想到此处,叶行远也算对自己的智力和行动力恢复了一点信心。自己给自己挖坑,踏了天命陷阱,到底也推动士绅做了些实事,对周知县造成了一点威胁。
  可惜围堵县衙的行动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无法起到施压和牵制的作用,叶行远叹息道:“我年轻识浅,还是棋差一招,可叹!”
  “不过我等联署的诉状已经送去省城,周知县手虽长也拦不住我们上书。这几日只需耐心等待,必有结果。”欧阳举人心中愤愤,事到如今只有把希望寄托在省城,因为他在省城里也是有人脉的。
  叶行远觉得周知县必有对应的后招,心中有些担心,但暂时也没其它法子,只有等到有新动向了再说。
  到目前为止,这次斗争算是泄了气,百姓们期待着减免粮税,虽然对王老举人的死仍然不平,但终究不免有些心不在焉。原本几个闹着要抬棺抗议的,如今也不知去向。
  因此王老举人的丧事就略有些潦草,欧阳举人无可奈何,高、张二位各自告辞离去。欧阳举人一开始有毁家纾难之心,如今危机未过,当然也不能回返县城,便随叶行远暂时到潜山村居住。
  潜山村的村民对于欧阳举人和叶行远的态度,其实也不甚欢迎,甚至还有人担心因为他们而连累村中得不到减免。只是毕竟还敬畏两人的地位,不敢当面直说而已。
  面对世态炎凉,叶行远也只有暗自叹息,让欧阳举人暂住家中,两人共谋一醉罢了。之后两人又议论了几次,得出一个结论,此次非战之罪也。
  毕竟当今还算是盛世,朝廷控制力强大,依旧是人心所向的。他们一干士绅想对抗官府,先天就有不足。
  又过了几日,半夜时分,叶行远正睡着,突然听到门户响动。然后有个影子蹿了进来,还带着一阵刺鼻的血腥味。
  叶行远吓了一跳,急急掌灯看时,却见是欧阳紫玉面色苍白站在面前,手中利刃明晃晃的,身上还有血迹。
  “你这是作甚?”叶行远吃惊的问道,他对欧阳紫玉的脾气毫无把握。在这深更半夜,欧阳大小姐突然出现在这里,就算是叶行远智慧再高,也猜不出来她到底想干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3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